跟著欒博盛進入到酒樓的後廚裏,馮正明非常仔細進行了一番檢查。


    不但是欒博盛,後廚裏所有人都不敢去打擾馮正明的檢查。


    大家都已經知道馮正明的身份,知道他是全國烹飪大賽的狀元。


    是如今被全國承認的魯菜烹飪大師傅。


    所以對他要餐館後廚,並且對後廚進行一些檢查,那真是沒有人敢提出任何異議。


    馮正明看了一圈,笑著看向欒博盛。


    “欒師兄這後廚管理的很好,看起來欒師兄果然不愧手藝好,後廚的管理也一樣的好啊。”


    欒博盛笑嗬嗬謙虛:“正明你就別誇我了,我這後廚跟你匯泉樓沒法比,我這邊地方可是小多了,不像是你匯泉樓後廚,那才是真正的大酒樓後廚。”


    馮正明擺擺手:“什麽大酒樓廚師,我倒是覺得,還是欒師兄這邊好,小小的後廚五髒俱全,打理起來比匯泉樓容易很多。”


    說到這點,欒博盛倒是也同意。


    “這個確實,後廚地方小了點,但打理起來確實輕鬆很多。”


    接著馮正明看到後廚裏一些備料,有些奇怪:“欒師兄,你這些肉是準備做炸肉?”


    欒博盛點頭:“對,你來的時候,我正在帶著徒弟們備料,準備做炸肉。”


    馮正明笑起來:“博山炸肉那可是很出名的,看來我們這趟來對了,有口福了。”


    欒博盛聽後很是有些自豪的笑起來。


    “那是,咱博山炸肉的味道絕對好的。”


    說著,欒博盛又讓徒弟把香腸也拿出來。


    “這些是咱博山的香腸,今晚你們也嚐嚐。”


    看到博山香腸,跟著馮正明一起來的丁遠、高永福和侯冬都有些好奇。


    “看著有點像是熏的。”


    “對,而且好像是放了醬油吧?”


    “不過聞著好香。”


    馮正明笑著幫忙介紹:“博山香腸是很有名的,醃製的手法不一樣,而且博山香腸是用羊腸灌的,所以腸衣也很有口感,晚上你們吃了就知道。”


    欒博盛點頭:“對對,晚上你們嚐嚐。”


    馮正明接著向欒博盛點菜:“欒師兄,我們這趟專程來,晚上是不是給我們來幾道正宗的博山菜?像是豆腐箱子,是不是要給我們來一個?”


    欒博盛笑著答應:“行,今晚肯定用正宗博山菜好好招待你們。”


    馮正明點點頭,又在後廚裏轉了一圈,領著人就先從後廚離開。


    這邊他們離開,那邊欒博盛立刻讓徒弟們繼續備料。


    “都打起精神來,之前你們一個個不都是很崇拜我們的狀元嗎?這次狀元來了,你們可別讓狀元失望,要拿出我們博山菜的特色來。”


    欒博盛這麽一說,後廚裏的徒弟們頓時全都鉚足了精神。


    這確實是他們表現的好機會。


    自從師父去參加全國烹飪大賽回來。


    這幫徒弟,就總是喜歡跟師父打聽馮正明的事情。


    後來電視上看過幾次馮正明的采訪,那更是成為激勵這些年輕徒弟的動力。


    對欒博盛的這幫徒弟而言,內心都想要成為馮正明那樣的頂尖大廚。


    甚至有人還想過將來可以成為全國烹飪大賽的狀元。


    而同樣去參加過全國烹飪大賽的欒博盛,在這幫徒弟的心目中,那也是有著絕對的權威地位的。


    過去可能一些徒弟,對欒博盛未必是多麽信服。


    現在欒博盛去參加了全國烹飪大賽回來。


    讓徒弟們認識了自家師父的利害。


    徒弟們也都能夠耐心跟著欒博盛學廚。


    這次馮正明來到博山,欒博盛覺得這是個相當好的機會。


    可以讓徒弟們好好見識見識馮正明的厲害。


    或者應該說,欒博盛甚至希望,徒弟們可以遭受一些打擊。


    讓徒弟們認清自己和馮正明之間差距。


    想到這,欒博盛當即宣布。


    “今晚每人出一道菜,讓我們的狀元給你們點評點評。”


    這話在後廚裏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後廚裏,欒博盛的徒弟和學徒,那都是驚訝不已。


    接著全都是有些激動。


    這對他們而言,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


    可以向馮正明這位真正的全國烹飪大賽狀元請教了。


    不過也有人稍微有些擔心,擔心自己做的菜,可能會在馮正明麵前丟臉,最關鍵是給欒博盛這位師父丟臉了。


    欒博盛自然也看得出來,興奮過後,好幾個人開始打退堂鼓了。


    他笑了笑鼓勵大家:“別怕丟臉,我們誰不是從丟臉過來的?今晚你們都好好的表現,哪怕是做的錯了沒關係,隻要是用心去做,讓狀元給你們點評一下,也能提升你們。”


    被欒博盛這樣一說,頓時讓所有人都平靜下來。


    大家也從之前的緊張中明白過來。


    每個人都明白,今晚這絕對是可能他們此生很難遇到的一個機會。


    可能如果不是馮正明來,他們想要見到馮正明這位狀元,可以讓他點評自己的菜,甚至對自己的手藝給出一些指教。


    那真的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


    今晚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


    所以後廚裏每個人都打起精神,都向欒博盛表示一定會全力以赴。


    眼見後廚裏大家都有了全力以赴的信念。


    欒博盛心裏不禁在想:看來多出去交流還是對的,這次正明能來,真是一個提升我們的好機會,以後有時間,要多帶徒弟們出去走走,多出去交流才行。


    後廚欒博盛是交給徒弟們,他繼續去招呼馮正明他們。


    專門在酒樓裏給馮正明四人安排了一個小包間。


    欒博盛也說起,今晚想要讓徒弟們動手。


    馮正明笑嗬嗬表示:“這樣更好,我們來,我們既然來了,就是想要看看博山菜其他廚師的手藝,都是欒師兄你下廚的話,那不是看不出真實水準?”


    欒博盛也笑嗬嗬回應:“對對,是這樣,年輕人要多鍛煉。”


    接下來等候上菜的過程中,馮正明繼續和欒博盛聊起四四席的事情。


    馮正明給欒博盛出了一些點子。


    “欒師兄,我覺得你們的四四席呢,要盡量恢複過去的那種形式,一些規矩也要盡可能恢複起來,這樣才更能突顯出四四席的莊重。


    比如過去四四席一些規矩,幹果裏不能有麻花,水果裏不能有梨,這些講究都要有。”


    高永福聽了忍不住問:“馮哥,不能有梨我知道,因為梨代表了離,確實不吉利,但為什麽不能有麻花?”


    欒博盛幫忙回答:“因為麻花代表了麻煩啊,所以一般四四席不能有麻花。”


    聽欒博盛解釋,讓幾個人頓時恍然大悟。


    欒博盛很讚同馮正明給出的意見。


    “對,正明你說的很對,既然是要恢複四四席,那確實是應該要按照過去的傳統規矩來。”


    侯冬想了想問:“究竟是什麽規矩?”


    馮正明看向欒博盛,兩個人相視一眼後,欒博盛開始介紹。


    “四四席正常的規矩是,四盤四盤上,而且每一類的四盤上菜的同時,還要根據不同的東西,上相應的飲品,在我們這傳統叫做相應的‘喝頭’。”


    馮正明舉了個例子:“就像是上幹果就是要搭配一些茶水。


    如果是上點心,就要搭配上杏仁茶。”


    欒博盛點頭:“對,一般這些都是在正式上菜喝酒前,先要墊墊肚子的。”


    欒博盛又繼續介紹:“上鮮果的時候,可能是要搭配一些紅酒。”


    聽欒博盛的介紹,讓丁遠、高永福和侯冬也都覺得真是相當複雜。


    馮正明則接著又給出一些建議。


    “欒師兄,還有要和過去一樣,頭盤上桌是什麽菜,最後就是要什麽宴,所以你們恢複的四四席,一定要把頭盤菜做好,必須要有特色才行。”


    對馮正明這個建議,欒博盛倒是相當讚同。


    “很好,這個好。”


    馮正明接著問:“我記得,一般大件和行件應該是交替上的。”


    欒博盛點頭:“不錯,大件和行件一般都是交替上菜。”


    丁遠、高永福和侯冬這個時候又聽得是有點糊塗了。


    這次是丁遠開口問。


    “大件和行件是什麽啊?”


    馮正明沒有插話,而是讓欒博盛這個專業的解釋。


    “大件其實就大菜,也就是比如海參宴裏,肯定頭盤的大件一定是海參,行件也就是搭配大件的一些普通熱菜了。”


    聽著欒博盛的講解,不禁讓丁遠、高永福和侯冬覺得博山這個四四席確實太講究了。


    馮正明接著又給出建議:“欒師兄,你們的四四席最好是準備不同的幾套餐具,上菜的時候要做出一些調整,比如海參宴應該是什麽餐具,魚翅宴又該是什麽餐具?


    還有全羊宴你們也需要用專門的一套餐具。


    這樣有著差異化,我相信四四席肯定是會重新成為一個非常好的傳統形式。”


    被馮正明的一番建議,真是讓欒博盛覺得大開眼界。


    好多細節,像是餐具上的不同選擇。


    還有一些上菜的次序,以及準備各種不同層級菜品的構思。


    馮正明可以說真的算是事無巨細,把各種細節都能夠清晰考慮到。


    有好多東西,欒博盛這個主廚平時都可能會忽略。


    馮正明卻一點也沒有胡亂說,他總能夠想到那些東西。


    欒博盛和馮正明越是交流,越是感到馮正明真的各方麵能力都很強。


    他真是個很全麵的人才。


    欒博盛甚至都有一種想法,如果把酒樓交給馮正明經營,恐怕要不了半年時間,酒樓一定會成為博山,甚至是整個淄博,乃至整個齊魯全省境內最棒的酒樓。


    想到這,欒博盛還真的是萌生出,想要讓馮正明一起入股,和自己一起承包的打算。


    如果馮正明跟自己一起承包這家酒樓的話。


    欒博盛感到自己以後肯定不會做差。


    欒博盛是個直脾氣,想到了什麽他是立刻就開口說出來。


    “正明,如果我承包這家酒樓的話,你願不願意入股我這裏?你不需要出錢,也不需要你親自過來,隻需要你給一些指導,比如一些裝修,還有後廚管理上,特別是四四席的恢複上,你能給出一些意見。


    到時候,酒樓真的經營起來,每年你就吃分紅,我們可以股份對半,怎麽樣?”


    馮正明聽了也有些驚訝。


    他沒想到欒博盛是如此直接,甚至給出的條件都這麽好。


    馮正明想了想,稍微遲疑一下,還是沒有立刻答應。


    “欒師兄,這個事情,我們可以抽空詳細聊一聊。”


    欒博盛一聽,明白馮正明是不希望他們商討承包的細節,被更多有心人聽到。


    他果斷答應馮正明:“好,我們之後細聊。”


    幾個人又等了一陣,終於後廚裏開始給他們上菜了。


    首先上桌的是幾樣冷盤,包括博山香腸,還有一盤鹵味,以及一盤炸的外殼酥脆的炸肉。


    還有一盤是博山酥鍋,相當傳統的酥鍋做法。


    不得不說,幾道冷盤上桌還真有模有樣。


    馮正明光是從幾道冷盤,看出欒博盛對後廚管理的能力。


    挨個品嚐過後,馮正明更是相當滿意。


    “吃的出來,欒師兄這裏的東西都是自家做的,而且都相當的新鮮,鹵製的過程也都很講究,很好。“


    欒博盛笑著回應:“這些算是咱的手藝,看似冷盤不過是前邊的開胃菜,但冷盤如果不講究的話,會對整個一桌席產生極大的影響。”


    馮正明也是很認同欒博盛的這個話。


    “欒師兄說得對,現在很多餐館和酒樓都忽略冷盤,甚至有一些餐館和酒樓竟然從街頭上買那些鹵菜攤子的菜回去切一切,擺在盤子裏就給客人上。


    這些其實都是在糟踐自己的廚藝,也是在有意毀掉自己的名聲。”


    欒博盛很同意馮正明的這種說法。


    “沒錯,做冷盤算是廚師最基礎的東西,如果這些東西都需要買別人做好的。


    尤其是一些街頭鹵菜攤子,他們本身的手藝做的就不好,所以餐館和酒樓買回來直接用,真的是很掉價的一件事。”


    和欒博盛達成共識,馮正明舉杯:“來,為我和欒師兄達成共識,我們幹一杯。”


    欒博盛也笑著端起酒杯,和馮正明碰撞了一下,兩個人喝了第一杯酒。(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賣盒飯到中華名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旁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旁墨並收藏從賣盒飯到中華名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