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無數人仗義執言,尤其是本就和傅問舟有淵源,或是本就欣賞他的那些文臣武將。


    甚至慢慢演變成了一種怪象,仿佛不說上幾句,會顯得自己狹隘,沒有正義同情之心。


    要求嚴懲衛家,還功臣一個公道的呼聲越來越高。


    坊間各種聲音也層出不窮。


    以傅問舟為原型衍生的話本,戲本,更是五花八門。


    加上說書先生的三寸不爛之舌,一個為國犧牲,為民付出,落下傷病隻剩半條殘命的赫赫功臣,竟淪落到在京城無立足之地,躲去偏遠的小小山村苟且偷生,依然免不了被人欺辱的形象清晰具體,跌然而生,又直擊人心。


    眾人皆歎,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抑或是朝廷的不作為。


    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人騎。


    嗚呼哀哉!


    聖上周濟民被一眾老臣的仁義道德吵得腦仁兒疼,但他仍未表態。


    他在等楚硯,他想聽楚硯親口說。


    處理一個衛家何其簡單,全部拉出去斬了便是。


    可斬了就完了嗎?


    此事傅問舟究竟是有意還是無辜?


    他的目的是什麽?


    安王說的不無道理,一個將死之人,遠在蕪縣小山村,依然能攪動風雲,這是件很可怕的事。


    國之棟梁不可缺,可若這棟梁自己腐朽了,還要妄圖引領,動搖民心的話,那就萬萬留不得了。


    安王幾番進宮麵聖,也是這個意思。


    “以傅問舟的能耐,區區一個衛家能欺負得了他?笑話!”


    “依兒臣之見,他分明就是借題發揮,目的就是要讓父皇知道,他雖廢,但軍功仍在,影響力仍在,這是明目張膽的震懾。”


    “如此藐視天威,大膽狂妄之徒,當誅九族!”


    但周濟民表麵還是穩如泰山。


    安王的急躁,甚至像一麵鏡子似的,照映著他這個天子的內心。


    為君者,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不以一己之私,廢公論之正,不以一己之好惡,定人之賢愚……老祖宗的話得聽。


    當周濟民以天子之威,父親之責,試圖將這些為君之道灌輸給安王時,他從安王眼裏看出了不屑與不耐煩。


    周濟民為此心中警鈴大震。


    有種微妙的直覺,難以言喻,更無法宣之於口。


    是以,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楚硯身上。


    楚硯帶著母親,沿途又到各縣衙、州府走訪,因而,比預期晚了幾日才到京城。


    剛進城就被攔下,要他立即進宮麵聖。


    柳氏猜到是為衛芳一案,家都沒回,趕緊去了虞府。


    皇宮內,李德引著楚硯往禦書房走。


    “聖上為傅問州一案,好幾日都沒休息好,楚大人待會兒可要好好勸慰,切莫再火上澆油了。”


    李德此番言論,聽起來是盡職盡責,為聖上著想。


    實際上,是在提醒楚硯,小心引火上身。


    楚硯聽得懂,因而誠心誠意地道謝。


    “多謝李公公。”


    李德苦澀地笑了笑,“進去吧,楚大人路途勞累,老奴這就去沏壺養生茶來。”


    目送楚硯踏進禦書房,李德長長地歎了口氣。


    這皇城內的血腥味兒好不容易才散了些,望不要再掀起新的波瀾,讓百姓重陷驚恐之中。


    可那皇位太高,容易迷人眼。


    他一個奴才,除了能泡茶外,又能做什麽呢?


    周濟民看似雲淡風輕,實際仔細看的話,眼底似有淡淡淤青。


    看著風塵仆仆的楚硯,他難得地堆起幾分笑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家棄女,腹黑相公寵不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世家棄女,腹黑相公寵不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