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牛棚來人
我帶著抓大鵝遊戲穿越了 作者:橘木半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們跟我說說,程家人啥樣。”
“程哥哥啊?挺好的啊,我那次從樓梯欄杆掉下去,還是他給我接住了,倒是他自己,膝蓋都卡禿嚕皮了。”
“你挺淘啊?”唐曉初讚歎出聲。
“嘿嘿——”
“哦哦,程哥哥也幫過我,上次我風箏掛樹上了,他給我拿下來的。”
“還有我,他也幫過我呢……”
“他可煩人了。”一個流鼻涕的小子大聲說。
“哦?咋啦?”唐曉初好奇了。
“我偷偷把作業扔水裏了,回家說沒留作業,他給我撿回來了,烤幹了送我家來了,那天晚上,我爸媽給我好頓打——”
“哈哈哈……”唐曉初笑死。
“還有他家別人呢?”
“他家叔叔很嚴肅的,不敢說話。”
“他家嬸子挺好的,還給我家送吃的。”
“他家哥哥也很好,學習成績很好。”
聽說他家人品不錯,唐曉初就放心了。
小姑婚禮過後,日子流水一樣往前走。
兩年後,九月。
到了唐曉初上學的年紀。
一大早唐立冬就起床給她洗臉,換新衣服,拿書包。
唐曉初困得迷迷糊糊的問了一句。“爸,幾點了?”
“五點多了。”
“……我記得八點上課?”
“對對,快點起床。”
“幹什麽?”
“別遲到了。”
“??”
學校不是就在村子西邊?,走路十幾分鍾就到了,再說有自行車,幾分鍾的路程。
“你是不是發燒了?去吃藥吧,別煩我。”唐曉初無語的躺下了。
真是無聊,上學有什麽好激動的?他倆誰沒上過?
盡管唐曉初給自己做過了心理準備,到了班級還是差點崩潰。
第一天上課,班級有二三十個小孩。
有一半在大哭著要回家,一半滿地亂跑,老師四處忙碌安撫學生,還有個男生,哭著哭著竟然尿褲子了……
老師無奈去找校長,校長把孩子領去校工休息室,把褲子給換了,尿濕的褲子趕緊生火給烤幹。
就這樣雞飛狗跳的過了幾天。
這一天,唐爺爺在吃飯時交代讓大家沒事不要去鎮子上閑逛,安心在家待著,就連唐立冬,都要小心點。
聽到唐爺爺提醒,一家人都很緊張,沒有人敢不當回事。
唐曉初也想起來,這一年,有件大事要發生。
她趕緊跟唐爺爺說。
“爺,咱們村的牛棚,都散架了,上次看見牛都出來了,我們要不要重新修建一個?”
對於她突然轉變話題,大家隻以為是孩子小,思維跳脫,也沒在意。
“也是,爹,那塊坡地有點滑坡了,在下麵重新修一個吧?”唐立秋也附和。
“行,明天我跟隊裏開個會研究一下,今年再建就修一個大點的,以前的太小了,牛都轉不開身……”
“爺爺,幹脆在旁邊修一個小屋子吧?每次生小牛,也有人看著。”
大家想到今年初,一頭牛生產時沒人發現,損失了一大一小兩頭牛的事,都覺得有道理。
“還有舅老爺一家咋樣了?”這兩年唐錦城帶著家裏人來走動過,唐曉初也認得了。
“立冬有時間去看看。”
“好的,爹!”
這件事算是定下來了。
大隊開會剛決定再申請兩頭牛,修建一個大點的牛棚。
縣裏就來人了,由於唐爺爺連續兩年申請貧困補助,上河沿村成了有名的貧困大隊,縣裏過來核實情況。
唐爺爺和薑支書,帶著縣裏的人上山下河,走了大半天,才看見幾塊平整的土地,地裏糧食長勢也不好。
再看村裏,泥土的房子低矮逼仄,還有風吹就倒的茅草屋。
村民們愁苦的臉和破爛的衣裳,讓他們終於相信了,這片土地的人是真的很艱難。
那個主任甚至當場承諾,今年的補助會提高一些。
唐爺爺和薑支書千恩萬謝的把人帶回家吃飯。
唐二娘想做點好的,唐曉初在家,說想吃大碴粥。
唐奶奶看看小孫女,愉快的答應了。
唐二娘不解。
“娘,中午有領導來,怎麽不做點好吃的?”
“你覺得為什麽?”唐奶娘笑眯眯的問。“他們來幹嘛的?”
“來瞅瞅我們村過得咋樣。”
“對啊,我們當然要展現最真實的情況。”
想了想說“去把下蛋雞殺了吧。”
“啊?”
“你不是說要做點好的?”唐奶奶笑嗬嗬的逗兒媳婦兒。
唐二大娘不問了,婆婆逗人呢。
縣裏的領導和秘書在唐家吃了一頓半鹹不淡的下午飯,就匆忙的走了。
回去果然把補助提升了一成。
秋收前唐爺爺組織村民重新修建了一個牛棚,位置在他家斜後方不遠處的灘地上,以後給牛喂水就方便了。
比原來的牛棚大一倍,旁邊還修建了一個黃泥堆砌的小屋子,唐曉初覺得太矮了,還建議修建的高了點。
村裏人聽說要再牽回來兩頭牛,積極性很高,四五天就建好了。
不過半個月,唐爺爺就趕了兩頭壯牛回來了。
上河沿村大隊,原本有六頭牛,在三個村子裏各養了兩頭,其中有一頭開春生崽的時候死了,其他母牛今年順利產了兩頭小牛。
這回又牽回來兩頭,一共九頭牛了,幹活可方便多了。
大家樂嗬嗬的圍觀新回來的壯牛,這兩頭可比村裏的老牛硬實多了。
“大家靜一靜,說個事情,村裏分來了一批人。
以後咱們村的牛就交給他們照料,你們以後沒事別往這湊。
過幾天鎮上就要來人了,你們少跟著湊熱鬧,該幹嘛幹嘛去。”
“大隊長,來的啥人啊?”
“大隊長他們會不會偷東西啊?”
“大隊長他們是不得分我們糧食啊?”
“大隊長……”
“好了,他們來了負責養牛,工分按照養牛的給,占不著你們的,別吵吵了。”
“來幾個人啊?以前養牛可就老王頭一個人的工分……”
“今年縣裏的補助,比往年多了一成,多幾個人怎麽了?”
大家夥都散了。
到了十月,秋收開始了,這天大隊長接到通知,讓去鎮上接人。
唐爺爺趕著牛車去了,一上午才回來。
“程哥哥啊?挺好的啊,我那次從樓梯欄杆掉下去,還是他給我接住了,倒是他自己,膝蓋都卡禿嚕皮了。”
“你挺淘啊?”唐曉初讚歎出聲。
“嘿嘿——”
“哦哦,程哥哥也幫過我,上次我風箏掛樹上了,他給我拿下來的。”
“還有我,他也幫過我呢……”
“他可煩人了。”一個流鼻涕的小子大聲說。
“哦?咋啦?”唐曉初好奇了。
“我偷偷把作業扔水裏了,回家說沒留作業,他給我撿回來了,烤幹了送我家來了,那天晚上,我爸媽給我好頓打——”
“哈哈哈……”唐曉初笑死。
“還有他家別人呢?”
“他家叔叔很嚴肅的,不敢說話。”
“他家嬸子挺好的,還給我家送吃的。”
“他家哥哥也很好,學習成績很好。”
聽說他家人品不錯,唐曉初就放心了。
小姑婚禮過後,日子流水一樣往前走。
兩年後,九月。
到了唐曉初上學的年紀。
一大早唐立冬就起床給她洗臉,換新衣服,拿書包。
唐曉初困得迷迷糊糊的問了一句。“爸,幾點了?”
“五點多了。”
“……我記得八點上課?”
“對對,快點起床。”
“幹什麽?”
“別遲到了。”
“??”
學校不是就在村子西邊?,走路十幾分鍾就到了,再說有自行車,幾分鍾的路程。
“你是不是發燒了?去吃藥吧,別煩我。”唐曉初無語的躺下了。
真是無聊,上學有什麽好激動的?他倆誰沒上過?
盡管唐曉初給自己做過了心理準備,到了班級還是差點崩潰。
第一天上課,班級有二三十個小孩。
有一半在大哭著要回家,一半滿地亂跑,老師四處忙碌安撫學生,還有個男生,哭著哭著竟然尿褲子了……
老師無奈去找校長,校長把孩子領去校工休息室,把褲子給換了,尿濕的褲子趕緊生火給烤幹。
就這樣雞飛狗跳的過了幾天。
這一天,唐爺爺在吃飯時交代讓大家沒事不要去鎮子上閑逛,安心在家待著,就連唐立冬,都要小心點。
聽到唐爺爺提醒,一家人都很緊張,沒有人敢不當回事。
唐曉初也想起來,這一年,有件大事要發生。
她趕緊跟唐爺爺說。
“爺,咱們村的牛棚,都散架了,上次看見牛都出來了,我們要不要重新修建一個?”
對於她突然轉變話題,大家隻以為是孩子小,思維跳脫,也沒在意。
“也是,爹,那塊坡地有點滑坡了,在下麵重新修一個吧?”唐立秋也附和。
“行,明天我跟隊裏開個會研究一下,今年再建就修一個大點的,以前的太小了,牛都轉不開身……”
“爺爺,幹脆在旁邊修一個小屋子吧?每次生小牛,也有人看著。”
大家想到今年初,一頭牛生產時沒人發現,損失了一大一小兩頭牛的事,都覺得有道理。
“還有舅老爺一家咋樣了?”這兩年唐錦城帶著家裏人來走動過,唐曉初也認得了。
“立冬有時間去看看。”
“好的,爹!”
這件事算是定下來了。
大隊開會剛決定再申請兩頭牛,修建一個大點的牛棚。
縣裏就來人了,由於唐爺爺連續兩年申請貧困補助,上河沿村成了有名的貧困大隊,縣裏過來核實情況。
唐爺爺和薑支書,帶著縣裏的人上山下河,走了大半天,才看見幾塊平整的土地,地裏糧食長勢也不好。
再看村裏,泥土的房子低矮逼仄,還有風吹就倒的茅草屋。
村民們愁苦的臉和破爛的衣裳,讓他們終於相信了,這片土地的人是真的很艱難。
那個主任甚至當場承諾,今年的補助會提高一些。
唐爺爺和薑支書千恩萬謝的把人帶回家吃飯。
唐二娘想做點好的,唐曉初在家,說想吃大碴粥。
唐奶奶看看小孫女,愉快的答應了。
唐二娘不解。
“娘,中午有領導來,怎麽不做點好吃的?”
“你覺得為什麽?”唐奶娘笑眯眯的問。“他們來幹嘛的?”
“來瞅瞅我們村過得咋樣。”
“對啊,我們當然要展現最真實的情況。”
想了想說“去把下蛋雞殺了吧。”
“啊?”
“你不是說要做點好的?”唐奶奶笑嗬嗬的逗兒媳婦兒。
唐二大娘不問了,婆婆逗人呢。
縣裏的領導和秘書在唐家吃了一頓半鹹不淡的下午飯,就匆忙的走了。
回去果然把補助提升了一成。
秋收前唐爺爺組織村民重新修建了一個牛棚,位置在他家斜後方不遠處的灘地上,以後給牛喂水就方便了。
比原來的牛棚大一倍,旁邊還修建了一個黃泥堆砌的小屋子,唐曉初覺得太矮了,還建議修建的高了點。
村裏人聽說要再牽回來兩頭牛,積極性很高,四五天就建好了。
不過半個月,唐爺爺就趕了兩頭壯牛回來了。
上河沿村大隊,原本有六頭牛,在三個村子裏各養了兩頭,其中有一頭開春生崽的時候死了,其他母牛今年順利產了兩頭小牛。
這回又牽回來兩頭,一共九頭牛了,幹活可方便多了。
大家樂嗬嗬的圍觀新回來的壯牛,這兩頭可比村裏的老牛硬實多了。
“大家靜一靜,說個事情,村裏分來了一批人。
以後咱們村的牛就交給他們照料,你們以後沒事別往這湊。
過幾天鎮上就要來人了,你們少跟著湊熱鬧,該幹嘛幹嘛去。”
“大隊長,來的啥人啊?”
“大隊長他們會不會偷東西啊?”
“大隊長他們是不得分我們糧食啊?”
“大隊長……”
“好了,他們來了負責養牛,工分按照養牛的給,占不著你們的,別吵吵了。”
“來幾個人啊?以前養牛可就老王頭一個人的工分……”
“今年縣裏的補助,比往年多了一成,多幾個人怎麽了?”
大家夥都散了。
到了十月,秋收開始了,這天大隊長接到通知,讓去鎮上接人。
唐爺爺趕著牛車去了,一上午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