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認為文章應該經世致用,以求革除國家弊病,而非追求聲律駢偶,搞八股取士。


    但在那個時代,經世致用的文章尖銳、叛逆,就像一首完美的曲子中的那個不和諧的音調。


    而且這樣的文章往往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


    在道光六年(1826年)的會試中,即使經過糊名和謄寫,考官還是在閱卷中認出了魏源和龔自珍的試卷。


    ……這樣的文章,怎麽能不落榜呢。


    不出意外,魏源又一次失敗。


    此時,清廷的君臣還沉浸在美夢之中,絲毫不知,一場大危機,正悄然來襲。


    ……


    1840年,丫片戰爆發,在昔日好友林則徐的推薦下,魏源成了兩江總督裕謙的幕僚,協助推行浙江防務。


    次年九月,嚶軍抵達寧波外海,威脅舟山群島。


    定海那時是舟山群島的一個縣,直麵嚶軍。要不要防守定海,成了裕謙首要考慮的事情。


    魏源認為定海孤懸海外,沒必要固守,應將兵力集中到海岸上,加強寧波的防務。


    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裕謙仍決定防守定海。


    海外孤島又該如何防守呢?


    有人主張三麵借山為城,隻在不環山的一側修築一麵城牆。


    魏源提出,如果敵人翻山而來,居高臨下,將會勢如破竹。而若山上設防,兵力必然分散。不如環繞現有的內城,新鑄造一個外城,倚城而守。


    但他的建議仍然沒有被采納。


    天朝大國的傲慢,官員們普遍認為“夷雖長火攻,我有仁義節製之師”、“彼客我主,我岸彼船,以逸待勞,奚能當我”。


    ……這種傲慢即將帶來嚴重的後果。


    開戰之後,一切都照著魏源預料的那般發展,士兵奔波於山上山下,混亂不堪,定海縣很快失守了,清軍被迫退守鎮海。


    不久後,鎮海也失守了,嚶軍占領了寧波。


    ……接下來清軍的腐敗,出乎魏源的意料。


    鎮海失守後,道光帝派宗室奕經負責浙江防務,奕經的君隊,到了浙江後,每天飲酒作樂。


    除了抓壯丁之外,他們還拆老百姓的門板,喝醉了就讓擼來的老百姓用門板抬著他們進城。


    ……這樣的軍隊,怎麽對抗嚶?


    眼看肉食者抗嚶無能,欺民有術,軍隊和官場一樣腐敗透頂,魏源憤而離去。】


    (《八旗子弟》)


    (忠言逆耳啊,唉)


    (曆史驚人的相似)


    (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怎麽感覺魏的建議也不是很靠譜,倉促之間修的外城能抗住火炮嗎)


    (肯定要防守,不能讓嚶有陸地基地)


    (冷知識,這場戰嚶軍是零傷亡占了定海[再見])


    (那時候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這種代差不是靠策略能彌補的)


    (嚶那時候哨兵打磕睡都要槍弊,紀律嚴明的離譜)


    (清真的沉浸在天朝大國的美夢裏醒不過來了)


    (優勢在我)


    (真服了)


    ——————


    明,朱棣一聽雙方情況,氣的身子都坐不住了。


    還“夷雖長火攻,我有仁義節製之師”???


    知道人家長火攻了,還擱這“仁義節製之師”呢???


    蠢鈍如豬!不自量力!不堪其用!


    看看人家紀律如何,打瞌睡都不容許的軍隊,對上這麽酒囊飯袋的宗室子弟,不輸他才覺得奇怪!


    朱棣頓時警覺起來。水兵還是得加強再加強,若想往海上發展,島嶼防守必不可少,軍紀得再搞一搞,武器也不能落後了,別人有的大明必須也得有。


    ——————


    【魏源曾審訊過一個嚶國俘虜安圖德。


    當時的天朝人對嚶知之甚少,安圖德的供詞讓魏源相當震驚。


    他反複審訊,找來各種資料,多方印證,發現安圖德說的又都是實話。


    他趕緊將了解到的情況寫成了一篇嚶吉利小記,這是中家第一篇,係統介紹嚶的文章。


    魏源隱隱意識到,與西文明的碰撞,將是中文明的巨大危機!


    而引進西的長處,或許有可能革除大清的弊病。


    和老友林則徐的交流,讓他更加篤定自己的想法。


    “師夷長技以製夷”的雛形,慢慢誕生了。】


    (好絕望)


    (乾隆和發國國王長期通信)


    (清知道外麵的情況,隻是他們不願意開民智罷了)


    (皇室知道情況,百姓不知道)


    (乾隆康熙時上層是知道的,慈禧那時候是真正的愚昧無知)


    【清軍的節節敗退讓清廷的君臣陷入恐慌之中。


    道光帝認為,貶謫了主戰的林則徐,戰爭就會自然而然的結束。


    於是,林則徐被判戍守伊犁,不日就將啟程。


    離亂之後,老友重逢,二人已知彼此境遇。


    他們都知道天朝當前的處境,弄得不好,不是亡國,而是亡天下!


    整個文明都麵臨著浩劫,當務之急就是讓國人,尤其是統治者知道世界的真相。


    中,需要一部更係統、更詳細的書籍,來喚醒國人!


    談到此處,林則徐舉出自己編輯的《四洲誌》,這是他在禁煙中,為了了解敵情而收集的各國資料。


    如今他將遠去戍邊,而且他也已年近花甲,在車馬不便的年代,此一去,可能就是訣別。


    他希望老友能以《四洲誌》為基礎,編撰出一部《海國圖誌》,使中原人,了解世界。


    ……


    為了在漆黑的長夜裏撕開一道光,為了喚醒一個龐大又日漸衰朽的封建帝國,為了應付這場世界之大變局,魏源,鄭重地接受了這一重任。


    ……


    回到揚州後,他開始廢寢忘食、孤注一擲般的編撰工作。


    除了以《四洲誌》為基礎之外,為了使材料真實準確,他廣泛收集古今各家著述。


    除了征引曆代史誌十四種,奏折十多件外,他還親自調查,收集材料,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完成《海國圖誌》的初刻本。


    這本書係統地介紹了世界形勢和西方國家的具體情況,囊括了世界地理、曆史、政治、經濟、宗教、曆法、文化、物產。


    並提出了由自己多年心血凝結而成的偉大戰略——“師夷長技以製夷”。


    為了讓統治者能更好的接受主張,盡快走向正道,他還特意出版了一本《聖武記》。


    這本書收集了清朝開國以來,統治者各種風光偉烈的事跡。在歌頌這些事跡的同時,魏源才敢夾帶一些自己的意見,為“師夷長技以製夷”的策略做出鋪墊。


    然而他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最終還是沒能讓統治者和守舊派接受事情的真相。


    當然,這其中也有帝國衰落慣性太大,難以挽回的現實原因。


    總之,《海國圖誌》,沒能改變當時的中。】


    (曆史就是科幻)


    (揚州有魏源故居)


    (殫精竭慮,可是叫不醒裝睡的人)


    (淚目)


    (怎麽這麽難啊……)


    (那時候真的是絕地逢生)


    ——————


    天幕之下,一些有識之人皆是扼腕歎息。


    怎麽會,怎麽就偏偏走到這樣的地步了呢!


    這可是中原啊,鍾靈琉秀,沃壤千裏的九州大地,為何會走到“師夷長技以製夷”這一步!!!


    靠後的時空有些失魂落魄,他們沒有比此刻更清楚的感受到了中原逐步的衰弱。


    趙匡胤想起如今中原尚不能一統,而外麵又不知是個什麽樣的狀況,都有些坐立不安,更別提之後的明清兩朝了。


    朱棣來回踱步,越想越氣。


    這清到底是什麽狀況,怎麽就到了要“師夷長技”的地步了???


    為何皇室知道外麵情形,而百姓不知,那當時的朝廷官員又知不知道?!


    他聽到天幕說,這樣的危機,已經不是亡國,而是要亡天下,又想起他爹朱元璋當初是如何重新建立了大明,一時感物傷懷。


    這也讓他愈發警惕。


    不隻是大明周圍的這些個小國,海洋對麵那些遙遠的異國之邦,不可大意。


    如今的信息不如後世通達,須得大明一步步往外探索。可惜《海國圖誌》這樣的好書他無法閱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啊。


    朱棣琢磨著,得派人去更遠些的地方探一探。


    最好能整理出類似《海國圖誌》這樣的書籍,方便大明之後的皇帝了解。誰敢像清那樣忽視怠慢,那就是不敬先祖,不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昏聵之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熊貓呀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熊貓呀呀並收藏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