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卷為紙製成,紙和竹簡、木牘不同,墨可能在紙上散開,書寫時須注意,作答時請在指定處作答,若答題紙不足,可舉手再要。”
“另外,莫忘寫上姓名,之後放榜,諸位才好找到自己。”
“中途有作答完想離場者,同樣舉手示意,待收取檢查過考卷後才可離去,但離場後,不得再返回答題……”
講了一堆奇奇怪怪的規矩後,此人將拿著的囊打開。
範增看到囊裏裝的不是竹簡和木牘,而是他曾在老家居鄛見過縣令展示過的紙。
但那時他隻看過,並親自上手接觸過,更別說用紙書寫。
“現在開始分發試卷!”
這人將試卷和答題紙從囊中拿出,分發給坐在前排的考生,再由前排考生依次向後傳。
範增很快拿到了考卷,他並未先看卷上的考題,而是先拿著考卷觀察摩挲。
這紙拿在手中的觸感不同於絲綢等布料,並不光滑,反而有些粗糙,但又很柔和,不會損傷到肌膚,還有一股獨特的味道,應是墨和紙本身氣味混合的味道,說不上來好聞,也談不上臭。
其非常輕,且可折疊,相比於竹簡有相當巨大的優勢,同樣輕重的紙和竹簡,紙能記載下的文字遠超竹簡,還更方便攜帶。
範增暗歎:僅憑此物,諸子百家和天下眾多賢人將為秦所製,他想要複楚也越發艱難。
他們能拿出和秦對抗的東西,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樣便是秦缺乏足夠官吏,在地方上不得不用他們。
通俗說,大秦要治理地方需要識字讀書之人,可大秦本身的人手不足,而他們這些人讀書識字,甚至還相對壟斷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學習的機會,使大秦被迫要靠他們。
而他們也正好借這個機會打入大秦中去,就算暫時不表露出反秦的麵目,但可以混到裏麵靜觀時局變化。
當然,他們還是比不過後來的世家門閥。
門閥世家為什麽覺得自己牛?
因為他們覺得不論誰當了皇帝,想治理好天下就得靠他們,天下間的讀書識字者都出於他們,不靠他們,皇帝還能靠誰?
但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這紙後,諸子百家和許多人為了傳播自己的學說,會倒向秦一方。
且這紙還會讓受教育學習變得比用竹簡時簡單,大秦可以繞過他們,培養出一批屬於大秦的讀書識字之人。
將製作試卷的紙觀摩完,範增這才看起考卷上的題目。
說是看題,實際是先看字,他一下便發現了奇處:一是這紙上的字排列相當規整,每個字的大小都近乎一樣,這是如何做到?
二是這上麵的字用了特殊的符號,“,”、“、”、“:”“。”……
範增一看便明白了這些符號的用途,可讓字裏要表達的意思更清晰明白,不至於產生歧義。
像儒家《論語.泰伯》中有句話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可解讀出多種含義,但誰知道哪種才是孔子真正想表達之意?
日後有了這些符號用於文章中後,便能清楚明白將文章作者之意記錄下來,讓後來的人知曉。
‘這‘,’是用於斷句,這‘。’代表一句話結束……此物雖簡,卻將大利於天下。’
‘今日來參考者估計三千有餘,即有三千多這等考卷,其他考卷是否也如我手中之卷一般規整?’
‘若是如此,靠人一卷卷謄寫,很難做到,必有法可快速將字速錄於其上。’
範增想的沒錯,這些考卷靠人一卷卷去謄抄,能是能抄出這麽多,但想要做到卷卷一樣,那很難。
這是李念整出了印刷術製作的。
將腦中湧現出的思緒按下,範增正式開始看題:嗯?這些題居然還計分?第一部分的題目是選擇題,第二部分題目是填空題,第三部分是論述題。
這自然也是李念給嬴政帶來的靈感,考試怎麽能沒有分數呢?
沒有分數怎麽比較誰學習更優啊,還怎麽鞭策學生進步?
策問這一科考的比較雜,結合了曆史、地理、政策問答等要素。
比如範增此刻看的第一道選擇題便是曆史類。
問孝公後第三代秦王是誰?
一、惠文王;二、武王;三、昭襄王;四、孝文王。
選出其中正確的答案,並將之答在答題紙上(切記:莫忘在答題紙上寫上姓名)。
明顯的送分題,但凡知道一點秦的曆史,都不會選錯,對範增更是沒有一點難度。
經過幾道大秦曆史的選擇題後,範增看到了一道地理題:
問雍城位於鹹陽哪個方向?
一、北方;二、西方;三、東方;四、南方。
這些題太簡單,出這種題幹什麽?是個人都能答對吧?
這些題都和秦有關,這明擺著是想要借這些題加深他們對秦的印象。
果不其然,之後的填空題也和選擇題一樣,都和秦有關,寫出一條秦地內的河或一座山的名稱,寫出秦地最適合種植的作物。
出這些題,始皇的用意不僅是借此加深考生對秦的一些印象,也是想讓他們都拿點分。
畢竟後麵那兩科,估計許多人都很難拿分。
但這是第一次舉行鹹陽大考,不好讓人答不上題,得個零分就回去了吧?
這傳出去影響的不僅是考生的麵子,也影響大秦的顏麵。
可接下來的論述題就來真的了,第一道便是大的:請論述秦何以一統天下,六國有何失,秦有何得?
這些論述題才是策問這一科的核心,而將這道題放在第一道,既是想從眾多考生這得到一些想法和意見,也是想通過考生們給出的答案看看他們的政治傾向:是傾向於大秦,還是傾向六國,還是中立?
雖然這肯定看不出真實的傾向,但能讓這些人寫下一些違心之言也極妙。
當背叛和違心有了第一次之後,接下來就順利多了。
而且,這也相當於這些人自己給自己在心裏留了一個把柄,讓他們覺得自己並沒有那麽忠於故國。
“另外,莫忘寫上姓名,之後放榜,諸位才好找到自己。”
“中途有作答完想離場者,同樣舉手示意,待收取檢查過考卷後才可離去,但離場後,不得再返回答題……”
講了一堆奇奇怪怪的規矩後,此人將拿著的囊打開。
範增看到囊裏裝的不是竹簡和木牘,而是他曾在老家居鄛見過縣令展示過的紙。
但那時他隻看過,並親自上手接觸過,更別說用紙書寫。
“現在開始分發試卷!”
這人將試卷和答題紙從囊中拿出,分發給坐在前排的考生,再由前排考生依次向後傳。
範增很快拿到了考卷,他並未先看卷上的考題,而是先拿著考卷觀察摩挲。
這紙拿在手中的觸感不同於絲綢等布料,並不光滑,反而有些粗糙,但又很柔和,不會損傷到肌膚,還有一股獨特的味道,應是墨和紙本身氣味混合的味道,說不上來好聞,也談不上臭。
其非常輕,且可折疊,相比於竹簡有相當巨大的優勢,同樣輕重的紙和竹簡,紙能記載下的文字遠超竹簡,還更方便攜帶。
範增暗歎:僅憑此物,諸子百家和天下眾多賢人將為秦所製,他想要複楚也越發艱難。
他們能拿出和秦對抗的東西,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樣便是秦缺乏足夠官吏,在地方上不得不用他們。
通俗說,大秦要治理地方需要識字讀書之人,可大秦本身的人手不足,而他們這些人讀書識字,甚至還相對壟斷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學習的機會,使大秦被迫要靠他們。
而他們也正好借這個機會打入大秦中去,就算暫時不表露出反秦的麵目,但可以混到裏麵靜觀時局變化。
當然,他們還是比不過後來的世家門閥。
門閥世家為什麽覺得自己牛?
因為他們覺得不論誰當了皇帝,想治理好天下就得靠他們,天下間的讀書識字者都出於他們,不靠他們,皇帝還能靠誰?
但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這紙後,諸子百家和許多人為了傳播自己的學說,會倒向秦一方。
且這紙還會讓受教育學習變得比用竹簡時簡單,大秦可以繞過他們,培養出一批屬於大秦的讀書識字之人。
將製作試卷的紙觀摩完,範增這才看起考卷上的題目。
說是看題,實際是先看字,他一下便發現了奇處:一是這紙上的字排列相當規整,每個字的大小都近乎一樣,這是如何做到?
二是這上麵的字用了特殊的符號,“,”、“、”、“:”“。”……
範增一看便明白了這些符號的用途,可讓字裏要表達的意思更清晰明白,不至於產生歧義。
像儒家《論語.泰伯》中有句話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可解讀出多種含義,但誰知道哪種才是孔子真正想表達之意?
日後有了這些符號用於文章中後,便能清楚明白將文章作者之意記錄下來,讓後來的人知曉。
‘這‘,’是用於斷句,這‘。’代表一句話結束……此物雖簡,卻將大利於天下。’
‘今日來參考者估計三千有餘,即有三千多這等考卷,其他考卷是否也如我手中之卷一般規整?’
‘若是如此,靠人一卷卷謄寫,很難做到,必有法可快速將字速錄於其上。’
範增想的沒錯,這些考卷靠人一卷卷去謄抄,能是能抄出這麽多,但想要做到卷卷一樣,那很難。
這是李念整出了印刷術製作的。
將腦中湧現出的思緒按下,範增正式開始看題:嗯?這些題居然還計分?第一部分的題目是選擇題,第二部分題目是填空題,第三部分是論述題。
這自然也是李念給嬴政帶來的靈感,考試怎麽能沒有分數呢?
沒有分數怎麽比較誰學習更優啊,還怎麽鞭策學生進步?
策問這一科考的比較雜,結合了曆史、地理、政策問答等要素。
比如範增此刻看的第一道選擇題便是曆史類。
問孝公後第三代秦王是誰?
一、惠文王;二、武王;三、昭襄王;四、孝文王。
選出其中正確的答案,並將之答在答題紙上(切記:莫忘在答題紙上寫上姓名)。
明顯的送分題,但凡知道一點秦的曆史,都不會選錯,對範增更是沒有一點難度。
經過幾道大秦曆史的選擇題後,範增看到了一道地理題:
問雍城位於鹹陽哪個方向?
一、北方;二、西方;三、東方;四、南方。
這些題太簡單,出這種題幹什麽?是個人都能答對吧?
這些題都和秦有關,這明擺著是想要借這些題加深他們對秦的印象。
果不其然,之後的填空題也和選擇題一樣,都和秦有關,寫出一條秦地內的河或一座山的名稱,寫出秦地最適合種植的作物。
出這些題,始皇的用意不僅是借此加深考生對秦的一些印象,也是想讓他們都拿點分。
畢竟後麵那兩科,估計許多人都很難拿分。
但這是第一次舉行鹹陽大考,不好讓人答不上題,得個零分就回去了吧?
這傳出去影響的不僅是考生的麵子,也影響大秦的顏麵。
可接下來的論述題就來真的了,第一道便是大的:請論述秦何以一統天下,六國有何失,秦有何得?
這些論述題才是策問這一科的核心,而將這道題放在第一道,既是想從眾多考生這得到一些想法和意見,也是想通過考生們給出的答案看看他們的政治傾向:是傾向於大秦,還是傾向六國,還是中立?
雖然這肯定看不出真實的傾向,但能讓這些人寫下一些違心之言也極妙。
當背叛和違心有了第一次之後,接下來就順利多了。
而且,這也相當於這些人自己給自己在心裏留了一個把柄,讓他們覺得自己並沒有那麽忠於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