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增這等聰明人,自然不難看出始皇帝出這題的意圖,但看出又怎樣,還不得捏著鼻子答題?
對於秦和六國的得失,他在心中思考總結了不知有多少遍,從律法、軍事、民心、君王等方麵都考慮過,如今隻不過是將他所思的內容改一改,寫於這紙上。
第二道論述題也是大的,直接問若要治理好原六國各地,當如何治理?
這道題對範增也沒任何難度,或者說對來參考的考生普遍都沒難度。
因為在大秦尚未完成一統,但統一之勢已成時,就有許多人在思考秦一統天下,要如何治理天下。
第三道策問題放鬆了一點:問他們是否聽聞鹹陽城內最近傳播的世界輿圖,若世界真如那輿圖,大秦當何去何從,當如何待各國?
甚至考卷上還印了一部分世界地圖,讓眾考生知曉題中之意。
這又是道釣魚題,除了真想獲得一些不錯的意見和建議外,也是告訴考生中那些心向六國之人:
看,外麵的世界很大,資源豐富,要不哥幾個就別蹲在神州耗了,出去逛逛?
想要對抗我大秦,想要複國,你們去了海外也一樣可以做,並且海外沒有大秦限製,你們想反秦複國更加容易。
對於世界輿圖,在大秦外有廣袤的土地,來鹹陽多日的範增自然也聽過,他還現場去看過秦吏講說,但他持懷疑態度,此時看到這道題,心中懷疑更甚。
這隻怕是秦皇故意用的手段,想要讓人將注意力集中到海外之地,好不給秦皇生亂,讓秦皇能順利穩定好天下。
實際上,海外之地哪會有說的那麽好,如果真好,以秦皇那貪婪的性情,早就派人過去占領了。
隻怕會有蠢貨真上了勾,被秦皇以一張不知真假的輿圖給騙去了海外。
但答題肯定不能這樣答,思索一番後,範增寫起了他的意見,他切切實實在分析這張輿圖會給大秦帶來的變化,站在大秦角度進行思考,並給出諫言:
他認為海外之地,大秦須占領緊要之處,對海外國邦,要使之臣服,近攻而遠交,擴大大秦在各國間的影響力。
若大秦不爭,任海外國邦擴張,占領那些緊要之地,將在日後對大秦構成威脅……
寫著寫著,範增發現了不對:我怎麽好像真在給秦人出主意?
不過,站在大秦的角度看問題,比站在楚的角度看問題確實更得勁,以強國去思考海外那些小國小邦的感覺,當真舒服。
如果他的故國楚也有這麽強就好了,如果是楚統一了天下該多好……
範增還感覺到了另一個不對勁,他越寫越分析越覺得這輿圖就是真的。
因為他從分析中得出了一個結論:秦皇並不是不想占領海外之地,而是大秦現在要專修於內,暫時無力伐於外。
所以,秦皇才會允許這輿圖傳出,為的是吸引像他這種人潤去海外之地,既減少國內的麻煩,又讓他們去開拓了海外之地。
這招是陽謀啊,他雖然明白了,悟通了,那又如何?
即使他能拒絕掉這份誘惑,可其他人呢?
這趟鹹陽大考後,估計民間有不少仇秦的仁人誌士要往海外之地一探,而等海外之地真實存在的消息一旦被確定,將會有更多人去往。
這樣一來,正中秦皇下懷。
出題之人,用心險惡!
範增仿佛已經看到那一幕,但他卻不好阻止,因為他自己也懷著念想,如果那海外之地真的存在,且資源不錯,在那複楚也無不妥。
隨著又一聲“當”響,那發卷的秦吏在前方道:“立即停筆,縱未寫完,也不可再答,否則本堂考試成績作廢。請坐在位子上,我們將逐一檢查收取諸位答卷,待收取後,方可離場。”
“離場後,將有半個時辰休息,諸位可喝水、用食、如廁,在半個時辰後將舉行下一堂考試,下堂考試為算學,有需算籌者也可在這半個時辰內準備。”
範增已答完了所有題,他坐在位子上看著考場其他人,隻見有人神情失落,搖頭歎氣,大抵是沒將想寫的東西寫完,沒將題答好,故有此相。
但,盡管失落歎氣,卻無一人再繼續動筆答題,此時的人很有風骨,就算輸了也往往坦率承認。
範增看向他旁邊那名中年漢子,隻見其答卷上寫的極滿,神情從容鎮定,應是已答完答好了所有題。
不對,此人寫的是楚字,他也是楚人?
中年漢子見範增盯著他的答卷,也沒說什麽,隻衝範增又點了點頭,似乎是在默認他是楚人的身份。
由於大秦還未得及向天下規範統一文字,而來參考的考生來自各地,所學習使用的文字有差異,因此在本次鹹陽大考中,每道題用了七種文字,並允許以他國文字作答。
這也是迫於大秦現狀的無奈之舉,即使大秦實行了“書同文”,可實行的時日短,也不可能讓所有參考者都很快學會。
由此可見,始皇帝的“書同文”之舉何等英明,盡管在曆史上他認為形體優美所推行的小篆並沒被後世王朝采納,但“書同文”這一思想卻一直傳了下去。
各地各有各的語言和文字,那絕對會成一個大問題:你寫的,我不懂,我寫的,你不懂,語言和文字上的隔閡將可能演變成民族間的不同,從而分裂,再不複一統。
但也隻有這一次鹹陽大考會允許用七國文字,屬於特時特事特辦,等下一次大考時,有且僅能用大秦規定的文字。
說話的那秦吏開始檢查收取答卷,其間遇到了某些人未在答卷上寫上姓名,還會提醒讓其寫上。
有些人被提醒寫上時,常會寫一個假名。
他們來參考是聽說這鹹陽大考會排名,還會被秦皇授予使天下皆知的名號,常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們心中不服,特來一看,但又自覺清高,不想暴露自己姓名,受那秦皇嗟來之食,遂在答卷上留下假名。
等到揭榜之日,有氏有姓者不為榜首,反倒是被他們化用的假名所取,那種“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你們這群渣渣,被我取了榜首,卻連我真名都不知”的感覺,多麽讓人愉悅?
有人甚至想過直接不寫名,但想到跟他們同樣想不留名的人估計會不少。
那就算真在最終得到了榜首,又知道是不是自己?
且還有那監察他們考試的秦吏提醒,那就留一個假名來。
用假名還有一好處,萬一用了真名沒上榜,證明他們學識不足,人們會認為他們以往的賢名皆為吹噓;而上了榜,那不僅是承了秦皇之情,還有背於他們給人們留下的清高賢才形象。
就像一位聲稱自己愛國、永遠不會拋棄離開祖國的公共知識分子,突然被曝出在國外有大房子,還入了外國國籍一樣。
他們在故國之地有賢名,被視為反秦批秦的代表,可現在卻被曝出:你們竟然跑去參加了秦皇的鹹陽大考,吃秦皇的糧?
範增倒無所謂,他留的是他真名,敢來參加鹹陽大考就不要害怕這些,他發現收卷的秦吏並未將考卷拿走,而是留了下來。
秦吏將所有答卷收完,再檢查了一遍後,放回之前拿的那個囊,對所有人道:“奉陛下之令,考卷便留於諸位!諸位現在可以離場,莫要亂走,下堂考試將在半個時辰後進行。”
許多人都將考卷鄭重收了起來,這是他們參加第一次鹹陽大考的證明,頗具紀念意義,範增也同樣。
對於秦和六國的得失,他在心中思考總結了不知有多少遍,從律法、軍事、民心、君王等方麵都考慮過,如今隻不過是將他所思的內容改一改,寫於這紙上。
第二道論述題也是大的,直接問若要治理好原六國各地,當如何治理?
這道題對範增也沒任何難度,或者說對來參考的考生普遍都沒難度。
因為在大秦尚未完成一統,但統一之勢已成時,就有許多人在思考秦一統天下,要如何治理天下。
第三道策問題放鬆了一點:問他們是否聽聞鹹陽城內最近傳播的世界輿圖,若世界真如那輿圖,大秦當何去何從,當如何待各國?
甚至考卷上還印了一部分世界地圖,讓眾考生知曉題中之意。
這又是道釣魚題,除了真想獲得一些不錯的意見和建議外,也是告訴考生中那些心向六國之人:
看,外麵的世界很大,資源豐富,要不哥幾個就別蹲在神州耗了,出去逛逛?
想要對抗我大秦,想要複國,你們去了海外也一樣可以做,並且海外沒有大秦限製,你們想反秦複國更加容易。
對於世界輿圖,在大秦外有廣袤的土地,來鹹陽多日的範增自然也聽過,他還現場去看過秦吏講說,但他持懷疑態度,此時看到這道題,心中懷疑更甚。
這隻怕是秦皇故意用的手段,想要讓人將注意力集中到海外之地,好不給秦皇生亂,讓秦皇能順利穩定好天下。
實際上,海外之地哪會有說的那麽好,如果真好,以秦皇那貪婪的性情,早就派人過去占領了。
隻怕會有蠢貨真上了勾,被秦皇以一張不知真假的輿圖給騙去了海外。
但答題肯定不能這樣答,思索一番後,範增寫起了他的意見,他切切實實在分析這張輿圖會給大秦帶來的變化,站在大秦角度進行思考,並給出諫言:
他認為海外之地,大秦須占領緊要之處,對海外國邦,要使之臣服,近攻而遠交,擴大大秦在各國間的影響力。
若大秦不爭,任海外國邦擴張,占領那些緊要之地,將在日後對大秦構成威脅……
寫著寫著,範增發現了不對:我怎麽好像真在給秦人出主意?
不過,站在大秦的角度看問題,比站在楚的角度看問題確實更得勁,以強國去思考海外那些小國小邦的感覺,當真舒服。
如果他的故國楚也有這麽強就好了,如果是楚統一了天下該多好……
範增還感覺到了另一個不對勁,他越寫越分析越覺得這輿圖就是真的。
因為他從分析中得出了一個結論:秦皇並不是不想占領海外之地,而是大秦現在要專修於內,暫時無力伐於外。
所以,秦皇才會允許這輿圖傳出,為的是吸引像他這種人潤去海外之地,既減少國內的麻煩,又讓他們去開拓了海外之地。
這招是陽謀啊,他雖然明白了,悟通了,那又如何?
即使他能拒絕掉這份誘惑,可其他人呢?
這趟鹹陽大考後,估計民間有不少仇秦的仁人誌士要往海外之地一探,而等海外之地真實存在的消息一旦被確定,將會有更多人去往。
這樣一來,正中秦皇下懷。
出題之人,用心險惡!
範增仿佛已經看到那一幕,但他卻不好阻止,因為他自己也懷著念想,如果那海外之地真的存在,且資源不錯,在那複楚也無不妥。
隨著又一聲“當”響,那發卷的秦吏在前方道:“立即停筆,縱未寫完,也不可再答,否則本堂考試成績作廢。請坐在位子上,我們將逐一檢查收取諸位答卷,待收取後,方可離場。”
“離場後,將有半個時辰休息,諸位可喝水、用食、如廁,在半個時辰後將舉行下一堂考試,下堂考試為算學,有需算籌者也可在這半個時辰內準備。”
範增已答完了所有題,他坐在位子上看著考場其他人,隻見有人神情失落,搖頭歎氣,大抵是沒將想寫的東西寫完,沒將題答好,故有此相。
但,盡管失落歎氣,卻無一人再繼續動筆答題,此時的人很有風骨,就算輸了也往往坦率承認。
範增看向他旁邊那名中年漢子,隻見其答卷上寫的極滿,神情從容鎮定,應是已答完答好了所有題。
不對,此人寫的是楚字,他也是楚人?
中年漢子見範增盯著他的答卷,也沒說什麽,隻衝範增又點了點頭,似乎是在默認他是楚人的身份。
由於大秦還未得及向天下規範統一文字,而來參考的考生來自各地,所學習使用的文字有差異,因此在本次鹹陽大考中,每道題用了七種文字,並允許以他國文字作答。
這也是迫於大秦現狀的無奈之舉,即使大秦實行了“書同文”,可實行的時日短,也不可能讓所有參考者都很快學會。
由此可見,始皇帝的“書同文”之舉何等英明,盡管在曆史上他認為形體優美所推行的小篆並沒被後世王朝采納,但“書同文”這一思想卻一直傳了下去。
各地各有各的語言和文字,那絕對會成一個大問題:你寫的,我不懂,我寫的,你不懂,語言和文字上的隔閡將可能演變成民族間的不同,從而分裂,再不複一統。
但也隻有這一次鹹陽大考會允許用七國文字,屬於特時特事特辦,等下一次大考時,有且僅能用大秦規定的文字。
說話的那秦吏開始檢查收取答卷,其間遇到了某些人未在答卷上寫上姓名,還會提醒讓其寫上。
有些人被提醒寫上時,常會寫一個假名。
他們來參考是聽說這鹹陽大考會排名,還會被秦皇授予使天下皆知的名號,常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們心中不服,特來一看,但又自覺清高,不想暴露自己姓名,受那秦皇嗟來之食,遂在答卷上留下假名。
等到揭榜之日,有氏有姓者不為榜首,反倒是被他們化用的假名所取,那種“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你們這群渣渣,被我取了榜首,卻連我真名都不知”的感覺,多麽讓人愉悅?
有人甚至想過直接不寫名,但想到跟他們同樣想不留名的人估計會不少。
那就算真在最終得到了榜首,又知道是不是自己?
且還有那監察他們考試的秦吏提醒,那就留一個假名來。
用假名還有一好處,萬一用了真名沒上榜,證明他們學識不足,人們會認為他們以往的賢名皆為吹噓;而上了榜,那不僅是承了秦皇之情,還有背於他們給人們留下的清高賢才形象。
就像一位聲稱自己愛國、永遠不會拋棄離開祖國的公共知識分子,突然被曝出在國外有大房子,還入了外國國籍一樣。
他們在故國之地有賢名,被視為反秦批秦的代表,可現在卻被曝出:你們竟然跑去參加了秦皇的鹹陽大考,吃秦皇的糧?
範增倒無所謂,他留的是他真名,敢來參加鹹陽大考就不要害怕這些,他發現收卷的秦吏並未將考卷拿走,而是留了下來。
秦吏將所有答卷收完,再檢查了一遍後,放回之前拿的那個囊,對所有人道:“奉陛下之令,考卷便留於諸位!諸位現在可以離場,莫要亂走,下堂考試將在半個時辰後進行。”
許多人都將考卷鄭重收了起來,這是他們參加第一次鹹陽大考的證明,頗具紀念意義,範增也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