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諸位公子離去後,嬴政讓其他大臣該幹嘛幹嘛,將李念留了下來,同時留下的還有蒙恬、蒙毅。
嬴政的目光看向章台宮外,這麽多兒子們離開,縱使心誌堅毅強韌如始皇,也生出了些許波瀾,問道:“李念,他們真能為大秦鎮守治理好地方?”
李念道:“當然能,臣相信也一定能,這是一件前所未有之事,大秦肯定能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嬴政點點頭,又道:“好久沒你聽你講說後世之事,不若今日便講說一番。”
同在殿內的蒙恬聽得一臉震驚,陛下和李念公子說的都是啥,啥叫後世之事?
但蒙恬很快反應過來,一些他原本不能想通的事此刻也全能想通了,難怪李念公子知道這般多事,難怪陛下會做出那些不符合他以往性情的改變,難怪弟弟對他守口如瓶,難怪陛下會突然令他們兄弟拿下項氏一族,難怪陛下會請那些人過來參加稱帝大典……
一切都在於李念公子知曉後世之事,也即未來之事,李念公子將未來會發生的事告知了陛下。
但其中有許多事又讓蒙恬細思極恐,像為何要拿下項氏一族,還將項氏一族全數誅滅?
恐怕在李念公子所講說的未來之事中,項氏一族對大秦也做了差不多的事,現在不過是陛下提前知曉未來,先下手為強。
蒙恬腦子轉得飛快,甚至已經判斷出大秦存在的時間可能不太久,因為陛下十分重視項氏一族的那個重瞳子,顯然是那個重瞳子給大秦造成了巨大傷害。
而那重瞳子被抓到鹹陽時十歲多,其要能對大秦造成威脅,最早在二三十歲,最晚也應當在四五十歲,那豈不是說大秦最短隻持續了十多年,最長也就五十年,反正肯定不過百。
再往更深處細想,那項氏重瞳子為何能給大秦造成巨大創傷,甚至很可能殺進鹹陽,屠滅了大秦宗室?他們那時都去了哪?
就算到項氏重瞳子作亂時,他和弟弟、王翦老將軍、王賁將軍這些人都已去世,但還有王離、屠睢、趙佗等將,還有扶蘇公子在,就沒人阻止他?
如果按大秦最短存續時間來想,他和弟弟應該都還在世,他們就沒出來為大秦阻止那項氏重瞳子?
也許是最壞的那種情況,他和弟弟都已經在那時死了,還並非正常死亡,但今日陛下會將他留下,明顯是有意要告知他這些事,說明他的死和陛下無關。
那和陛下無關,大秦還會有誰會要他們死,又能讓他們死?除了大秦的後繼之君,大秦還有誰能殺得了他們兄弟倆?
但他們蒙氏一族向來支持扶蘇公子為儲君,如果是扶蘇公子繼位,應當不會賜他們死罪。
蒙恬心中漸漸有了答案:大秦的後繼之君出了問題,非扶蘇公子,他和蒙毅都被後繼之君所殺。可究竟是哪位公子會殺他們?
將腦中的各位公子都過了一遍,蒙恬發現好像沒有那位公子有這種動機要殺害他們兄弟,但通過始皇的一些操作,想到了一個人:公子胡亥!
如果是公子胡亥成了後繼之君,那很多問題就能得到了解釋,公子胡亥肯定不是合法繼位,所以他必須要除去扶蘇公子,而他們蒙氏一族和扶蘇公子牽連甚深,當然也就要除了他們。
正在蒙恬發散思維時,嬴政的聲音傳來:“李念他並非大秦此時之人,而是來兩千年後的時代。我等於其而言,便是古人,我等所經曆之事和一些未發生之事,於其便為曆史,彷如我等看夏商之人、夏商之事。”
這話令蒙恬再驚,李念公子竟是來自兩千年後的時代,那是多久遠的時代?那得多少代人?
不過,他心中又生出一個怪異的想法,李念公子來自兩千年後,那他們豈不是李念公子的老祖宗,舜英公主也是一樣。
陛下將舜英公主賜婚給李念公子,豈不等若讓後世子孫娶了老祖宗,這輩分差距有點大……
但這想法隻在蒙恬心裏轉了轉,他並沒說出,而是在想兩千年後的時代是何樣,應該比現在的大秦好多了吧。
嬴政又道:“卿倆兄弟為朕最信任之臣,今將李念之事告知於卿,勿讓外人知曉。”
感受到嬴政那傳來的信任,蒙恬當即感激謝恩:“謝陛下信任,臣定誓死保守此事!”
也是啊,如果不是對他和弟弟極為信任,又怎麽使他知曉這等最高機密?
但這也肯定了蒙恬的猜想,在本該發生的曆史上,他和弟弟果然沒得善終,所以陛下才會認為他和弟弟值得信任,讓他知曉此事,而非其他人。
如首相王綰、副相李斯、王翦老將軍、尉繚、馮劫父子等,都是大秦有功之臣,有些人的功勞甚至還在他們兄弟倆之上,為何陛下不讓他們知道,反而讓自己?
定是他們對陛下的忠誠度不如他們兄弟,不過蒙恬很好奇王翦老將軍、李斯、王綰等人在曆史上做了什麽,才讓陛下並不能完全信任他們,不講他們挑選到這個團隊中來。
這也同時讓蒙恬感到了沉甸甸的壓力,知道此事後,他和弟弟就是純粹的陛下之臣,好處在於加入這個小團體,他的權力將拔得更高,人數越少權力越大,可以說大秦的走向將由他們這幾人決定。
掌握的實權就連首相王綰也比不了,但壞處是他將有許多秘密不可道與外人,他也不能背叛陛下,雖然他就沒想過要背叛。
看著滿臉認真嚴肅的蒙恬,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會選擇蒙恬的原因很簡單:蒙恬有能力,能文能武,且足夠的忠誠,不像王綰、王翦、李斯等人。
王翦功勞雖高,但其和其子王賁竟然歸隱了,不就是覺得他無容人之量,會因他們功勞太大而殺害他們。
此等行為在嬴政看來便是忠誠度不夠,至於李斯、趙高,那更不用提,李斯忠的不是他,而是權力,趙高也一樣。
嬴政的目光看向章台宮外,這麽多兒子們離開,縱使心誌堅毅強韌如始皇,也生出了些許波瀾,問道:“李念,他們真能為大秦鎮守治理好地方?”
李念道:“當然能,臣相信也一定能,這是一件前所未有之事,大秦肯定能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嬴政點點頭,又道:“好久沒你聽你講說後世之事,不若今日便講說一番。”
同在殿內的蒙恬聽得一臉震驚,陛下和李念公子說的都是啥,啥叫後世之事?
但蒙恬很快反應過來,一些他原本不能想通的事此刻也全能想通了,難怪李念公子知道這般多事,難怪陛下會做出那些不符合他以往性情的改變,難怪弟弟對他守口如瓶,難怪陛下會突然令他們兄弟拿下項氏一族,難怪陛下會請那些人過來參加稱帝大典……
一切都在於李念公子知曉後世之事,也即未來之事,李念公子將未來會發生的事告知了陛下。
但其中有許多事又讓蒙恬細思極恐,像為何要拿下項氏一族,還將項氏一族全數誅滅?
恐怕在李念公子所講說的未來之事中,項氏一族對大秦也做了差不多的事,現在不過是陛下提前知曉未來,先下手為強。
蒙恬腦子轉得飛快,甚至已經判斷出大秦存在的時間可能不太久,因為陛下十分重視項氏一族的那個重瞳子,顯然是那個重瞳子給大秦造成了巨大傷害。
而那重瞳子被抓到鹹陽時十歲多,其要能對大秦造成威脅,最早在二三十歲,最晚也應當在四五十歲,那豈不是說大秦最短隻持續了十多年,最長也就五十年,反正肯定不過百。
再往更深處細想,那項氏重瞳子為何能給大秦造成巨大創傷,甚至很可能殺進鹹陽,屠滅了大秦宗室?他們那時都去了哪?
就算到項氏重瞳子作亂時,他和弟弟、王翦老將軍、王賁將軍這些人都已去世,但還有王離、屠睢、趙佗等將,還有扶蘇公子在,就沒人阻止他?
如果按大秦最短存續時間來想,他和弟弟應該都還在世,他們就沒出來為大秦阻止那項氏重瞳子?
也許是最壞的那種情況,他和弟弟都已經在那時死了,還並非正常死亡,但今日陛下會將他留下,明顯是有意要告知他這些事,說明他的死和陛下無關。
那和陛下無關,大秦還會有誰會要他們死,又能讓他們死?除了大秦的後繼之君,大秦還有誰能殺得了他們兄弟倆?
但他們蒙氏一族向來支持扶蘇公子為儲君,如果是扶蘇公子繼位,應當不會賜他們死罪。
蒙恬心中漸漸有了答案:大秦的後繼之君出了問題,非扶蘇公子,他和蒙毅都被後繼之君所殺。可究竟是哪位公子會殺他們?
將腦中的各位公子都過了一遍,蒙恬發現好像沒有那位公子有這種動機要殺害他們兄弟,但通過始皇的一些操作,想到了一個人:公子胡亥!
如果是公子胡亥成了後繼之君,那很多問題就能得到了解釋,公子胡亥肯定不是合法繼位,所以他必須要除去扶蘇公子,而他們蒙氏一族和扶蘇公子牽連甚深,當然也就要除了他們。
正在蒙恬發散思維時,嬴政的聲音傳來:“李念他並非大秦此時之人,而是來兩千年後的時代。我等於其而言,便是古人,我等所經曆之事和一些未發生之事,於其便為曆史,彷如我等看夏商之人、夏商之事。”
這話令蒙恬再驚,李念公子竟是來自兩千年後的時代,那是多久遠的時代?那得多少代人?
不過,他心中又生出一個怪異的想法,李念公子來自兩千年後,那他們豈不是李念公子的老祖宗,舜英公主也是一樣。
陛下將舜英公主賜婚給李念公子,豈不等若讓後世子孫娶了老祖宗,這輩分差距有點大……
但這想法隻在蒙恬心裏轉了轉,他並沒說出,而是在想兩千年後的時代是何樣,應該比現在的大秦好多了吧。
嬴政又道:“卿倆兄弟為朕最信任之臣,今將李念之事告知於卿,勿讓外人知曉。”
感受到嬴政那傳來的信任,蒙恬當即感激謝恩:“謝陛下信任,臣定誓死保守此事!”
也是啊,如果不是對他和弟弟極為信任,又怎麽使他知曉這等最高機密?
但這也肯定了蒙恬的猜想,在本該發生的曆史上,他和弟弟果然沒得善終,所以陛下才會認為他和弟弟值得信任,讓他知曉此事,而非其他人。
如首相王綰、副相李斯、王翦老將軍、尉繚、馮劫父子等,都是大秦有功之臣,有些人的功勞甚至還在他們兄弟倆之上,為何陛下不讓他們知道,反而讓自己?
定是他們對陛下的忠誠度不如他們兄弟,不過蒙恬很好奇王翦老將軍、李斯、王綰等人在曆史上做了什麽,才讓陛下並不能完全信任他們,不講他們挑選到這個團隊中來。
這也同時讓蒙恬感到了沉甸甸的壓力,知道此事後,他和弟弟就是純粹的陛下之臣,好處在於加入這個小團體,他的權力將拔得更高,人數越少權力越大,可以說大秦的走向將由他們這幾人決定。
掌握的實權就連首相王綰也比不了,但壞處是他將有許多秘密不可道與外人,他也不能背叛陛下,雖然他就沒想過要背叛。
看著滿臉認真嚴肅的蒙恬,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會選擇蒙恬的原因很簡單:蒙恬有能力,能文能武,且足夠的忠誠,不像王綰、王翦、李斯等人。
王翦功勞雖高,但其和其子王賁竟然歸隱了,不就是覺得他無容人之量,會因他們功勞太大而殺害他們。
此等行為在嬴政看來便是忠誠度不夠,至於李斯、趙高,那更不用提,李斯忠的不是他,而是權力,趙高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