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真的不懂樂啊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趁著劉隅誇讚蔡邕的功夫,蔡文姬又煮好了一壺茶。
她為兩人倒上一杯茶,笑盈盈看著劉隅笑道:“劉君嚐嚐此茶。”
劉隅端起來喝了一口,苦味比之前略淡,其餘的似乎都沒有什麽變化,感受著心中苦澀的味道。心中也不禁暗自腹誹。
嚐慣了前世色香味俱佳的茶葉,劉隅對這個時代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
劉隅喝了兩口,微微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所幸蔡文姬的關注點不在此處,倒也沒有詢問此茶如何的話語,要不然劉隅還得違心信口胡謅一番。
她又看了一眼蔡邕,見蔡邕並沒有阻止之意。笑道:“昨日妾身就聽聞劉君才高八鬥,今日一見果然是儀表非常。”
劉隅聽她這般說,就知道她話裏有話,果然不出所料。蔡文姬微微一頓後又道:“今日得見劉君,實乃幸事,還望劉君不吝賜教。”
“小姐言重了,隅不敢當。”
若是詩詞,劉隅倒也不怕,畢竟在這個時代,論詩詞所會之多,誰也不能望其項背。
誰知蔡文姬接下來的話,差點讓他剛喝的茶水又吐出來。
“劉君如此才高,君子六藝想必也是深有研究吧。
君子六藝,這……
劉隅定了定神,在腦海中整理自己對於君子六藝的認識。
君子六藝。本是起源於周,是貴族教育的重要部分。
西漢初年,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把君子六藝也傳承下來,成為讀書人修身齊家的重要學習內容。
六藝分為禮、樂、書、射、禦、算六科。
這裏麵內容繁雜,各項都有標準,並不像表麵說的那般簡單。
就以射、禦為例。
射為射箭標準,分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即箭穿過鵠的,要用力適當,恰中目標,剛剛露出白色箭頭。
參連即先發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
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頭低,徐徐行進的樣子。
襄尺的襄讀讓,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應退讓一尺。
井儀即連中四矢,射在鵠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個井字。
禦即駕車的技巧,包括:“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鸞、鳴都是車上的鈴鐺,車走動時,掛在車上的鈴鐺要響得協調。
逐水曲即駕車經過曲折的水道不致墜入水中。
過君表即駕車要能通過豎立的標竿中間的空隙而不碰倒標竿。
舞交衢即駕車在交道上旋轉時,要合乎節拍,有如舞蹈。
逐禽左即在田獵追逐野獸時,要把獵物驅向左邊,以便坐在車左邊的主人射擊。
既要精準,還要求美觀,這標準,讓劉隅不由得想到後世的奧運規則。
劉隅想了半天,得出一個結論。
自己雖有兩世記憶,恐怕也隻有“算”這一項還有些優勢,畢竟在這個時代,勾股定理都是難題的存在。
其餘幾科,書、禮自己還勉強能應付。若是射、禦、樂三科,劉隅隻能舉手投降了。
看著蔡文姬一臉古怪的模樣,劉隅隻能暗暗苦笑。
這哪是來喝茶聽曲,直接變成大型考試現場了。
“小姐看錯了,君子六藝,隅並不精通。”
蔡文姬微微一怔,她似乎沒想到劉隅會說的如此幹脆。
就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讓她感覺有點無處用力。
蔡邕單手撫須,臉上帶著笑意看著兩人,他也想見識見識,劉隅除了詩才之外,其他方麵怎麽樣。
“雲起,今日我等在此閑坐,坐而論文,乃是雅事,不必拘束。”
劉隅有些不適應,畢竟在前世,大家坐在一塊不論喝茶喝酒,要麽互相吹捧,要麽自我吹牛。
誰要敢說要不然咱們來的賽詩會,恐怕會直接被板磚拍暈。
蔡文姬接口道:“父親所言不錯,劉君不必如此謙虛。”
父女二人一唱一和,瞬間剛才劉隅的話給頂了回去。
果然是宴無好宴,會無好會,至理名言啊。
劉隅環顧四周,並無弓馬箭弩,心中暗暗平靜了幾分。
總不至於為了雅事,直接趕過來一輛馬車,讓我現場表演。又或者讓人拿來弓箭,安上箭靶,讓我現場表演射箭,劉隅在心中思量再三,覺得這種事的可能性很小。
“小姐言重了,既然如此,請小姐出題吧。”
蔡文姬雙目含笑,沉思片刻後道:
“射、禦二科不夠文雅,禮、書二科太過枯燥,”
“妾身想要劉君請教一番樂、算兩科。”
果然沒有射、禦,自己猜對了,可是有“樂”啊!
“隅對音律一竅不通,恐怕要讓小姐失望了。”
“劉君如此才高,豈能不通音律?”
她用手指了指焦尾琴,笑道:
“請劉君彈上一曲,讓妾身聽聽劉君雅音。”
眼看躲不過,隻能硬著頭皮道:
“有蔡公珠玉在前,隅怎敢在班門弄斧。”
“隅在家鄉時,曾唱過一些鄉村野調,唱給兩位聽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下宮闕,今夕是何年?
…………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劉隅唱完,躬身為禮。
“隅獻醜了。”
蔡邕自幼喜歡音律,這些年收集各地音律,編纂成冊,可謂是見多識廣。
他細細品味其中韻味,覺得有些吳中水鄉的民間小調,又有些像北方燕地蒼勁大歌,兩種都有,卻還有幾種變化,像是京城的曲調。
沉思片刻,他也沒有想透徹。
“雲起此曲老夫聞所未聞,有些曲調連老夫也說不清楚,真是令老夫大開眼界,老夫受教了。”
說完,躬身一禮。
劉隅眼看蔡邕如此說,知道自己唱的這首歌,符合“樂”的要求,心中也暗自慶幸,他不懂音律,自然也說不清古今音律的區別在哪。
“隅班門弄斧,當不起蔡公如此讚譽。”
蔡邕哈哈笑道:“這首曲目,詞意超然,古今罕有,曲調更是新穎別致,博采百家,豈能當不起老夫一讚。”
蔡文姬美麗的容顏之上,變幻不定。這曲子從沒聽過,雖然談不上高深,還是挺好聽的。
這詞是真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感受這詞中的含義,想著世事無常,美麗的眼眸中透出幾顆淚珠。
過了片刻,蔡文姬也回過神來,行禮道:“劉君曲調新穎,詞藻非凡,妾身佩服。”
她為兩人倒上一杯茶,笑盈盈看著劉隅笑道:“劉君嚐嚐此茶。”
劉隅端起來喝了一口,苦味比之前略淡,其餘的似乎都沒有什麽變化,感受著心中苦澀的味道。心中也不禁暗自腹誹。
嚐慣了前世色香味俱佳的茶葉,劉隅對這個時代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
劉隅喝了兩口,微微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所幸蔡文姬的關注點不在此處,倒也沒有詢問此茶如何的話語,要不然劉隅還得違心信口胡謅一番。
她又看了一眼蔡邕,見蔡邕並沒有阻止之意。笑道:“昨日妾身就聽聞劉君才高八鬥,今日一見果然是儀表非常。”
劉隅聽她這般說,就知道她話裏有話,果然不出所料。蔡文姬微微一頓後又道:“今日得見劉君,實乃幸事,還望劉君不吝賜教。”
“小姐言重了,隅不敢當。”
若是詩詞,劉隅倒也不怕,畢竟在這個時代,論詩詞所會之多,誰也不能望其項背。
誰知蔡文姬接下來的話,差點讓他剛喝的茶水又吐出來。
“劉君如此才高,君子六藝想必也是深有研究吧。
君子六藝,這……
劉隅定了定神,在腦海中整理自己對於君子六藝的認識。
君子六藝。本是起源於周,是貴族教育的重要部分。
西漢初年,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把君子六藝也傳承下來,成為讀書人修身齊家的重要學習內容。
六藝分為禮、樂、書、射、禦、算六科。
這裏麵內容繁雜,各項都有標準,並不像表麵說的那般簡單。
就以射、禦為例。
射為射箭標準,分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即箭穿過鵠的,要用力適當,恰中目標,剛剛露出白色箭頭。
參連即先發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
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頭低,徐徐行進的樣子。
襄尺的襄讀讓,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應退讓一尺。
井儀即連中四矢,射在鵠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個井字。
禦即駕車的技巧,包括:“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鸞、鳴都是車上的鈴鐺,車走動時,掛在車上的鈴鐺要響得協調。
逐水曲即駕車經過曲折的水道不致墜入水中。
過君表即駕車要能通過豎立的標竿中間的空隙而不碰倒標竿。
舞交衢即駕車在交道上旋轉時,要合乎節拍,有如舞蹈。
逐禽左即在田獵追逐野獸時,要把獵物驅向左邊,以便坐在車左邊的主人射擊。
既要精準,還要求美觀,這標準,讓劉隅不由得想到後世的奧運規則。
劉隅想了半天,得出一個結論。
自己雖有兩世記憶,恐怕也隻有“算”這一項還有些優勢,畢竟在這個時代,勾股定理都是難題的存在。
其餘幾科,書、禮自己還勉強能應付。若是射、禦、樂三科,劉隅隻能舉手投降了。
看著蔡文姬一臉古怪的模樣,劉隅隻能暗暗苦笑。
這哪是來喝茶聽曲,直接變成大型考試現場了。
“小姐看錯了,君子六藝,隅並不精通。”
蔡文姬微微一怔,她似乎沒想到劉隅會說的如此幹脆。
就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讓她感覺有點無處用力。
蔡邕單手撫須,臉上帶著笑意看著兩人,他也想見識見識,劉隅除了詩才之外,其他方麵怎麽樣。
“雲起,今日我等在此閑坐,坐而論文,乃是雅事,不必拘束。”
劉隅有些不適應,畢竟在前世,大家坐在一塊不論喝茶喝酒,要麽互相吹捧,要麽自我吹牛。
誰要敢說要不然咱們來的賽詩會,恐怕會直接被板磚拍暈。
蔡文姬接口道:“父親所言不錯,劉君不必如此謙虛。”
父女二人一唱一和,瞬間剛才劉隅的話給頂了回去。
果然是宴無好宴,會無好會,至理名言啊。
劉隅環顧四周,並無弓馬箭弩,心中暗暗平靜了幾分。
總不至於為了雅事,直接趕過來一輛馬車,讓我現場表演。又或者讓人拿來弓箭,安上箭靶,讓我現場表演射箭,劉隅在心中思量再三,覺得這種事的可能性很小。
“小姐言重了,既然如此,請小姐出題吧。”
蔡文姬雙目含笑,沉思片刻後道:
“射、禦二科不夠文雅,禮、書二科太過枯燥,”
“妾身想要劉君請教一番樂、算兩科。”
果然沒有射、禦,自己猜對了,可是有“樂”啊!
“隅對音律一竅不通,恐怕要讓小姐失望了。”
“劉君如此才高,豈能不通音律?”
她用手指了指焦尾琴,笑道:
“請劉君彈上一曲,讓妾身聽聽劉君雅音。”
眼看躲不過,隻能硬著頭皮道:
“有蔡公珠玉在前,隅怎敢在班門弄斧。”
“隅在家鄉時,曾唱過一些鄉村野調,唱給兩位聽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下宮闕,今夕是何年?
…………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劉隅唱完,躬身為禮。
“隅獻醜了。”
蔡邕自幼喜歡音律,這些年收集各地音律,編纂成冊,可謂是見多識廣。
他細細品味其中韻味,覺得有些吳中水鄉的民間小調,又有些像北方燕地蒼勁大歌,兩種都有,卻還有幾種變化,像是京城的曲調。
沉思片刻,他也沒有想透徹。
“雲起此曲老夫聞所未聞,有些曲調連老夫也說不清楚,真是令老夫大開眼界,老夫受教了。”
說完,躬身一禮。
劉隅眼看蔡邕如此說,知道自己唱的這首歌,符合“樂”的要求,心中也暗自慶幸,他不懂音律,自然也說不清古今音律的區別在哪。
“隅班門弄斧,當不起蔡公如此讚譽。”
蔡邕哈哈笑道:“這首曲目,詞意超然,古今罕有,曲調更是新穎別致,博采百家,豈能當不起老夫一讚。”
蔡文姬美麗的容顏之上,變幻不定。這曲子從沒聽過,雖然談不上高深,還是挺好聽的。
這詞是真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感受這詞中的含義,想著世事無常,美麗的眼眸中透出幾顆淚珠。
過了片刻,蔡文姬也回過神來,行禮道:“劉君曲調新穎,詞藻非凡,妾身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