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太過巧合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董卓很興奮,他突然接到天子要禪讓的消息。
從入駐雒陽城開始,隨著的時間增加,他的野心也在不斷地膨脹。
從接到何進命令的那一刻,董卓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去何大將軍那裏刷個存在感,混個臉熟,順便討些賞賜。
誰曾想到,雒陽城形勢急轉直下,何大將軍殺宦官不成,被一刀反殺,接下來就是幕後總導演開始了在雒陽城大肆殺戮宦官。
長期盤踞在漢朝的兩股最強勁勢力,在一瞬間全部退出了曆史舞台。雒陽城中的權力,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巨大的真空。
如果自己沒有及時出現,雒陽城必定會落入袁家的手中。
從慫恿何屠夫殺宦官開始,袁家就再下一盤大棋。
棋上黑白子就是宦官和外戚。
董卓突然出現打亂的袁家的部署,在董卓入雒陽之初,他隻帶了三千的西涼鐵騎。
如果這段時間,袁家對他發動攻擊,自己必敗無疑。
那一刻董卓是害怕的,他害怕自己會全軍覆沒,功虧一簣。
他更害怕自己剛見識到雒陽城的繁盛,就狼狽退回去。
在最關鍵的時候,袁紹猶豫了,正是他的猶豫,才讓自己獲得了一線生機。
接下來在李儒的謀劃下,自己三千西涼鐵騎,每天變著法的進城,終於讓袁家產生的恐懼。
當他們放下刀劍那一刻,董卓笑了,他笑得很猖狂,他知道,從這一刻開始,他將會把袁家死死踩在腳下。
在他腳下,所有的王公大臣,世家大族,都匍匐在地。他一步登天,站在了雒陽的最高處。
他很喜歡這種感覺,掌控一切的感覺。
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勢,他決定向霍光學習,廢立天子。
在此時董卓眼中,沒有任何事情,能比得上廢立天子,更讓他興奮了。
重新確立天子後,毒殺太後,夜宿皇宮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出將入相,位極人臣。此時的董卓已經來到了人臣權力的最高峰。
權力就像是一個滿是蜜糖的毒藥,隻要是嚐上一口,就會被它的美味所吸引,除了不斷去吸食,沒有任何辦法。直到有一天,被毒死才會停下腳步。
隨著的時間的推移,位極人臣已經不能滿足董卓的欲望,他幻想過登上天子之位,成為九五之尊。
他經過無數次的試探,最後發現朝中心向漢室的人,大有人在。其中他看重的蔡邕,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一次宴會上,他授意尊他為尚父,當時就遭到了蔡邕的強烈反對。
蔡邕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功勞不夠。
董卓雖然有些氣憤,但也沒有任何辦法,蔡邕雖然說出了意見,可這種意見,明顯不是代表他一個人。
董卓思索多日,也覺得時機不成熟。就把這股欲望,牢牢藏在心底。
如今這個目標終於要實現了,陛下主動要把天子之位傳給自己。
對於劉協的禪讓決定,董卓並沒有感到意外。
就算他在沉穩,畢竟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
他每天生活在高壓之下,又有自己安插在身邊的人,每日潛移默化的勸說。他終究抵擋不住。
董卓對劉協的印象不錯,他沉穩淡然,氣度不凡。若是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許會成為一代賢君。
可惜,他生活在這個時代,無奈隻能成為犧牲品。
董卓幻想登上九五之尊後,一定會善待劉協。
董卓會給他封高位,賜重賞,讓他在自己眼皮地下,無憂無慮的活下去。
李儒聽到這個消息後,並沒有多少喜色,相反他覺得這件事情,有些太過突然。
從目前傳過來的詔書看,李儒在裏麵發現了很多字眼。
身心俱疲、年幼難當大任、相國英武不凡,至尊之位,唯有能者居之等等。
李儒對寫在紙上的仁義道德,嗤之以鼻。
曆朝曆代都是拿這些冠冕堂皇的話,糊弄人。
這一次同樣沒能免俗。李儒對於這些哄弄人的鬼話,不感興趣。
李儒關心的是深層次的原因。
天子為什麽會突然選擇禪讓?
真的是哪些原因說的那樣,身心俱疲嗎?
李儒不相信,自從劉協登上天子之位後,就一直麵對這樣的情況,如果他在不斷的失去自由的日子裏,產生了厭倦之心,倒也有可能。
關鍵在這個時間點,就有些太巧合了。
劉隅突然出現,呂布投靠袁紹的信,天子禪讓,李儒隱隱覺得這三件事,存在著某種天然的聯係。
還有一個細節,更是讓李儒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王允已經接受天子的詔命,去修建禪讓台了。
王允這個人,李儒還是了解的,別看他平時對相國十分順從。
可他飽讀詩書,世受漢祿,骨子裏對大漢還是維護的。
如今聽到禪讓的消息,不但沒有去勸諫,反而心甘情願的去修台。
這不可能。
王允雖然謹慎,在大漢朝生死存亡之秋,王允絕對不會無動於衷。
他會反抗,會奔走,會呐喊,會憤怒。唯獨不會去修台。
李儒覺得有些不對。
“相國,此事過於蹊蹺,不可不查啊。”
李儒的話,在董卓身邊響起。
董卓顯然不這樣想,麵對天下至尊的誘惑,董卓自然不會因為李儒三言兩語,就打消念頭。
“如今天子在我們手中,他又能翻起多大風浪,文優過慮了。”
天子之位,是每個諸侯在內心深處,隱藏的欲望,當欲望能實現時,他們會像火山爆發一般,一發不可收拾。
“相國不可大意,劉隅出現在長安城後,許多事情就順勢出來了,儒懷疑這些都是劉隅得奸計。”
董卓哈哈大笑,笑聲中滿是輕蔑。
“他雖然有些小伎倆,可都是上不了台麵。如今劉隅被你圍在密林之中,生死還不知道,又怎會和天子禪讓聯係在一起。”
“這麽久還沒有消息傳來,儒擔心那些人不足以殺死對方。”
董卓不以為意,他不相信在長安城中,劉隅會有這麽多的能量。
從入駐雒陽城開始,隨著的時間增加,他的野心也在不斷地膨脹。
從接到何進命令的那一刻,董卓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去何大將軍那裏刷個存在感,混個臉熟,順便討些賞賜。
誰曾想到,雒陽城形勢急轉直下,何大將軍殺宦官不成,被一刀反殺,接下來就是幕後總導演開始了在雒陽城大肆殺戮宦官。
長期盤踞在漢朝的兩股最強勁勢力,在一瞬間全部退出了曆史舞台。雒陽城中的權力,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巨大的真空。
如果自己沒有及時出現,雒陽城必定會落入袁家的手中。
從慫恿何屠夫殺宦官開始,袁家就再下一盤大棋。
棋上黑白子就是宦官和外戚。
董卓突然出現打亂的袁家的部署,在董卓入雒陽之初,他隻帶了三千的西涼鐵騎。
如果這段時間,袁家對他發動攻擊,自己必敗無疑。
那一刻董卓是害怕的,他害怕自己會全軍覆沒,功虧一簣。
他更害怕自己剛見識到雒陽城的繁盛,就狼狽退回去。
在最關鍵的時候,袁紹猶豫了,正是他的猶豫,才讓自己獲得了一線生機。
接下來在李儒的謀劃下,自己三千西涼鐵騎,每天變著法的進城,終於讓袁家產生的恐懼。
當他們放下刀劍那一刻,董卓笑了,他笑得很猖狂,他知道,從這一刻開始,他將會把袁家死死踩在腳下。
在他腳下,所有的王公大臣,世家大族,都匍匐在地。他一步登天,站在了雒陽的最高處。
他很喜歡這種感覺,掌控一切的感覺。
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勢,他決定向霍光學習,廢立天子。
在此時董卓眼中,沒有任何事情,能比得上廢立天子,更讓他興奮了。
重新確立天子後,毒殺太後,夜宿皇宮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出將入相,位極人臣。此時的董卓已經來到了人臣權力的最高峰。
權力就像是一個滿是蜜糖的毒藥,隻要是嚐上一口,就會被它的美味所吸引,除了不斷去吸食,沒有任何辦法。直到有一天,被毒死才會停下腳步。
隨著的時間的推移,位極人臣已經不能滿足董卓的欲望,他幻想過登上天子之位,成為九五之尊。
他經過無數次的試探,最後發現朝中心向漢室的人,大有人在。其中他看重的蔡邕,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一次宴會上,他授意尊他為尚父,當時就遭到了蔡邕的強烈反對。
蔡邕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功勞不夠。
董卓雖然有些氣憤,但也沒有任何辦法,蔡邕雖然說出了意見,可這種意見,明顯不是代表他一個人。
董卓思索多日,也覺得時機不成熟。就把這股欲望,牢牢藏在心底。
如今這個目標終於要實現了,陛下主動要把天子之位傳給自己。
對於劉協的禪讓決定,董卓並沒有感到意外。
就算他在沉穩,畢竟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
他每天生活在高壓之下,又有自己安插在身邊的人,每日潛移默化的勸說。他終究抵擋不住。
董卓對劉協的印象不錯,他沉穩淡然,氣度不凡。若是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許會成為一代賢君。
可惜,他生活在這個時代,無奈隻能成為犧牲品。
董卓幻想登上九五之尊後,一定會善待劉協。
董卓會給他封高位,賜重賞,讓他在自己眼皮地下,無憂無慮的活下去。
李儒聽到這個消息後,並沒有多少喜色,相反他覺得這件事情,有些太過突然。
從目前傳過來的詔書看,李儒在裏麵發現了很多字眼。
身心俱疲、年幼難當大任、相國英武不凡,至尊之位,唯有能者居之等等。
李儒對寫在紙上的仁義道德,嗤之以鼻。
曆朝曆代都是拿這些冠冕堂皇的話,糊弄人。
這一次同樣沒能免俗。李儒對於這些哄弄人的鬼話,不感興趣。
李儒關心的是深層次的原因。
天子為什麽會突然選擇禪讓?
真的是哪些原因說的那樣,身心俱疲嗎?
李儒不相信,自從劉協登上天子之位後,就一直麵對這樣的情況,如果他在不斷的失去自由的日子裏,產生了厭倦之心,倒也有可能。
關鍵在這個時間點,就有些太巧合了。
劉隅突然出現,呂布投靠袁紹的信,天子禪讓,李儒隱隱覺得這三件事,存在著某種天然的聯係。
還有一個細節,更是讓李儒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王允已經接受天子的詔命,去修建禪讓台了。
王允這個人,李儒還是了解的,別看他平時對相國十分順從。
可他飽讀詩書,世受漢祿,骨子裏對大漢還是維護的。
如今聽到禪讓的消息,不但沒有去勸諫,反而心甘情願的去修台。
這不可能。
王允雖然謹慎,在大漢朝生死存亡之秋,王允絕對不會無動於衷。
他會反抗,會奔走,會呐喊,會憤怒。唯獨不會去修台。
李儒覺得有些不對。
“相國,此事過於蹊蹺,不可不查啊。”
李儒的話,在董卓身邊響起。
董卓顯然不這樣想,麵對天下至尊的誘惑,董卓自然不會因為李儒三言兩語,就打消念頭。
“如今天子在我們手中,他又能翻起多大風浪,文優過慮了。”
天子之位,是每個諸侯在內心深處,隱藏的欲望,當欲望能實現時,他們會像火山爆發一般,一發不可收拾。
“相國不可大意,劉隅出現在長安城後,許多事情就順勢出來了,儒懷疑這些都是劉隅得奸計。”
董卓哈哈大笑,笑聲中滿是輕蔑。
“他雖然有些小伎倆,可都是上不了台麵。如今劉隅被你圍在密林之中,生死還不知道,又怎會和天子禪讓聯係在一起。”
“這麽久還沒有消息傳來,儒擔心那些人不足以殺死對方。”
董卓不以為意,他不相信在長安城中,劉隅會有這麽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