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副院長驚訝過後,轉身看向窗外,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知道是那個醫學院畢業的嗎?”


    半天沒有得到回答,他沒有回頭,“嗬嗬,好吧,沒事了,一起等x光結果吧”。


    他摸索的又長出一點的胡茬,腦子裏想著什麽。


    薑醫生紅著臉,同樣看著窗外,同樣想著心事。


    李家莊診所,收拾好一切的李元,應付完一些好奇的大爺、大娘,輕舒一口氣,哭笑幾聲。


    “這些人,就沒有一個靠譜的”,他喃喃自語,坐在椅子上,開始看書。


    本來想著收拾完治療室就去一趟鎮裏,把一些常用的手術器械購買一些。


    但是,一群像是打了雞血的村民圍著他問東問西,差一點把他說成當代扁鵲。


    當然,這些人更多的是調侃,一是他年紀確實小,二是太熟悉了。


    從小看著長大,跟著張老也就學習了2年不到。


    雖然把脈說的頭頭是道,但是一直隱在張老的光環下,大家隻把他當做上進的子侄。


    今天大家也是閑著無聊,互相聊天打屁。


    剛坐下不久,門又被推開,不耐的李元抬頭一看,來人居然是老宋頭。


    “哎呀,宋叔,您這不會也是來看神醫的吧?”


    李元邊說,邊上去扶。被老宋頭一把打開,“老子沒老,自己能動”。


    李元笑笑,不再管他,走到櫃子前,泡好一杯茶水,放到了老宋頭的麵前。


    “小子,今天救了縣太爺,估計你的好運來了”,老宋頭抱起茶杯,鼻子放在杯口上,輕輕搖動著腦袋。


    “嘿嘿,錢貨兩清,互不相欠”。


    “他是官場中人,一些事情必須得去做。


    你如果是大醫院的醫生,他最多說一句謝謝。


    但是隻是一個鄉村醫生,有著地域標簽、身份標簽。


    他們這些人是不會放棄展示自己親民和感恩的宣傳。


    你小子等著飛黃騰達吧!”。


    他輕酌一口香茶,似笑非笑地看著李元。


    “得了吧,所謂的飛黃騰達,最多就是把我調到縣裏的醫院,到時估計就是無人問津”。


    “哦,聽你的意思,你還看不起縣醫院?”


    “不是看不清,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縣醫院您要不是不知道,妥妥的西醫院,我去幹嘛,去證明我是個泥腿子?不學無術的低能兒?”


    “嘿嘿,看來你小子還算有點小聰明。


    不過,以你的針灸手法,到時可以去市裏開一家中醫館的”。


    “我可謝謝您,咱們先不說市裏麵的競爭有多激烈,就是我這年紀,您覺得有人會去看病嗎?”


    “哈哈哈,說的也是。


    怎麽,你就甘心一直待在李家莊?”


    “這裏有什麽不好?山清水秀,又是我的故鄉。


    大家知根知底,有著師父的餘蔭,我有足夠的時間增加臨床經驗。


    同時也能為老鄉們解決一些輕微病症”。


    “你小子言不由衷,明明是怕別城裏吃幹抹淨,說的好像有多麽地愛家愛國”。


    “哎呀,這也被您看出來了”。


    “你也是時候收個徒弟了,你小子絕非池子裏的大王八,遲早有一天要遠走高飛。


    留下一個徒弟,也能替你繼續守護李家莊”。


    “宋叔,這是李家莊,不是宋家莊”。


    “老子就是出生在李家莊,這裏就是老子根”。


    “行行行,你說什麽都行”。


    “別臭貧,我說的你得考慮著點。看哪一家孩子肯學,你可以早一點收下”。


    “都是知根知底的孩子,也不會埋沒了你們道醫的門風”。


    老宋頭最是知道他的針灸水平,今天又聽說治療了一位大官,怕李元年輕氣盛,好高騖遠,離開李家莊。


    所以,這是過來點醒李元。


    “放心吧,短期內我是不會離開李家莊的,如果那一天要離開,一定是這個診所有了新的主人”。


    “那你抓點緊,早一點培養,早一點成才”。


    李元也是無奈,暗自腹誹,這老宋頭有多麽地不信任他。


    老宋頭皺著眉頭離開的,明顯是不太滿意這次的會談。


    送走老宋頭,李元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思。


    他知道道醫的傳承有多難,不然師父這一係幾代人堅持了這麽久,也不會隻剩下師父一人。


    他知道自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身體和靈魂都特殊。


    他的出現應該是一個意外,在沒有找到好方法前,他不準備隨意傳授道醫知識。


    但是他可以借助修為,借助“外視”,慢慢提升中醫的技能。


    等有了一定的名氣,再去找徒弟。


    現在大家還相對淳樸,再過幾年,大家一切向“錢”看,沒有一定的名氣,是找不到好徒弟的。


    隻有讓人們知道學習中醫也是能夠賺到錢,才能有聰明的人誠懇拜師。


    他不會在意他們目的不純,沒有野望,誰能靜下心來研究中醫、發展中醫、壯大中醫。


    後世已經證明,中西醫結合救不了中醫,將來很多這類型的中醫畢業生根本就不會看病。


    檢測手段也都是西醫那一套,完全依賴機器,把脈更多的時候是個比對。


    開的藥有沒有效果,隻有吃的人知道。


    這些醫學院的老師有的時候幾乎沒有多少臨床經驗,學生學習的都是傳統的中醫典籍。


    比如什麽“十三不沾、十八該殺”,他們倒是背的溜熟。


    這是一句縮略的話,全稱應為十六個字:藥過十三,大夫不沾;藥過十八,大夫該殺。


    意思是:如果中藥方劑超過十三味藥材,開藥的醫生水平不行;一旦超過十八味藥材,醫生沒有良心,所開的藥不要吃。


    它的出處是《黃帝內經》,《至真大要論》對藥方大小有明確的論述。


    通俗來說就是3味藥的方子是小方,9味藥的方子是中方,13味藥的方子是大方。


    那麽“十三”這個數字來由是:君藥一味、臣藥三味、佐藥九味,加起來正好十三味。


    宋版《傷寒論》,12味以內方子111個,大於12味的隻有1個,其中5味以內的方子占68%,7味以內的占89%。


    《金匱要略》,12味以內方子198個,大於12味的4個,其中5味以內的方子占68%,7味以內的占87%。


    《傷寒雜病論》12味以內方子322個,沒有超過12味的方子,5味以內的方子占72%,7味以內的占91%。


    這些都是醫學院學生必修的中醫典籍。


    如果不知甚解,不知變通,這些藥方也許在現代療效奇低。


    這也就是為什麽,到了後世,中醫的地位岌岌可危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199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道人並收藏魂穿199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