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不客氣的問題,讓老頭非常難受,想反駁,又不知道從哪裏開始。
因為李元一直是按照他的邏輯在提問,這讓他一時難以招架,隻好倚老賣老。
“小夥子,要知道尊老敬幼”。
“是啊,老教授這麽大的年紀,聊天就聊天,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不對啊,各位,我覺得這位小哥說的有些道理,我們大家都知道四大名族,可是有幾個認真讀過。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既然延續了這麽長時間而不消亡,一定有其道理在,也一定有其優秀的一麵。
如果作為一名曆史學家都無法看到華夏文化的優秀,一個勁地鼓吹西方文明,是有點滅自家威風,長別家誌氣的嫌疑”。
“是啊,小夥子,你剛才說《周易》是好東西,不是宣揚封建迷信,你給老哥講一講,讓我們開開眼”。
周邊的旅客有支持老教授的,也有支持李元的。隻是,相比起來,支持老教授的要多出許多。
“行,既然這位老哥提到了《周易》,我就給大家說一說。
事先申明,我也隻是知道《周易》的皮毛,有講的不當之處,請大家包涵”。
“我們很多人,一提起《周易》,就馬上想到了八卦,想到了八卦就想到的算命。
所以不自覺地把《周易》當作了封建迷信的源頭。
那麽《周易》到底是研究什麽的?為什麽我說它是華夏最偉大的文化遺產?”
因為我們老祖宗說過,《周易》乃眾經之首。
如果拿現代的思想解釋,《周易》是是研究宇宙中所有變化原理的哲學巨著”。
“簡直是一派胡言,黑格爾早就說過,華夏無哲學。黑格爾是誰,那可是世界哲學界的領軍人物”。
老教授不知道是為什麽,突然變得激動萬分,出言打斷了李元的講解。
“我真替你悲哀,也替你們曆史學界感感到悲哀”。
“小子,你今天必須給老夫一個說法,不然我會發動全世界的曆史學家批判你!”
“好怕怕呀!”,李元作怪地拍拍自己胸口,但是臉上那種不屑,讓所有人都了解到他的鄙夷。
“你在那個文獻,或者那個訪談節目上看到過黑格爾說過這句話?”
李元眼睛直視著老頭,老頭想胡說個出處,在李元的注視下,心中發虛,一時諾諾不語。
“你們研究曆史,難道不去考究?不去邏輯推理嗎?難道隻憑想象嗎?
我說替你們曆史學界悲哀有錯嗎?”
李元的連環發問,讓老頭氣地不斷地喊著,“你你你”。
“小李,好好說話,不要得理不饒人”,此時躺著睡覺的唐書記準備不裝了,坐了起來,出麵打圓場。
“是,我聽您的”。
老教授見李元對一個中年人如此尊敬,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見是一個陌生男子,心知對方也許是李元的長輩,所以也沒有在意。
“那你說說黑格爾有沒有說過華夏無哲學這事,我也非常感興趣”,唐書記馬上都給李元遞上一副梯子。
“好的,那我就把我知道的說一說。
真實的情況是黑格爾曾將中國和印度的哲學臨時歸納為“東方哲學”,其目的是為了與古希臘哲學為根基的“西方哲學”進行對比。
他認為“東方哲學”尤其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僅僅是一些停留在表麵的零散的倫理學觀點,並沒有上升到“西方哲學”中那樣純粹的高級精神形態。
所以他便又轉而將所謂“東方哲學”剔除出哲學梯隊,認為東方的思想文化是低於哲學層麵的,是通往哲學層麵的中間階段,是預備形態的哲學”。
“你也說這是預備形態的,那麽不就說明華夏無哲學?”
老頭好像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點,表現的異常興奮。
“華夏沒有哲學,你看起來非常開心?”,李元毫不留情麵。
“你,我,你,我,你胡說,我那有開心了,我隻是論述一個事實”。
“我說替你們悲哀,你還接受不了。
黑格爾說沒有就沒有啊,他有沒有真正讀懂過孔子的學說?有沒有看過《道德經》?有沒有見識過《易經》?
他沒有,因為能夠翻譯這些經典的人,不見得能看懂,隻能照著字麵翻譯”。
“你說黑格爾沒有看過就沒有看過?你說翻譯不懂就不懂?你以為你是誰?”
老頭這是和李元杠上了,已經完全不顧自己的形象。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李元的一番說辭,讓他內心對過去所學產生了動搖,這是他難以接受的。
堂堂的燕大教授,被一個一看就是鄉下小子說服,他如何能接受,他也是要臉的。
所以,不自覺中,他已經不去考慮底層邏輯,癡迷於尋找李元語言中的漏洞。
周邊大部分的旅客,也許不太明白黑格爾、《道德經》、《周易》,但都是經曆豐富。
察言觀色,對老教授多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老教授頭上的光環在他們的眼中正在逐漸變淡。
李元也快被老頭氣笑了。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黑格爾實在《哲學講演錄》隻是評價了《論語》,沒有提及其他。
他的原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內容主要是常識道德,這種道德在哪裏都能找到,沒有特殊的哲學思辨內容?。
是其他人斷章取義,把這一觀點擴散到了全華夏。
我很懷疑,這個擴散者是誰,是翻譯,還是別有用心的華夏人?”
李元說完,故意直勾勾地看著老教授。受其帶動,周邊的旅客也都看向了老教授。
這樣不友好的注視,讓老教授如坐針氈、如芒在背,不僅臉更紅了,細密的汗水也開始湧現。
“小李,不要跑題,繼續說《周易》”,唐書記雖然也看老教授不對眼,但是出於其他考慮,還是適時扭轉了話題。
“好的,我們繼續說《周易》。
《周易》被曆代學者推為群經之首,由於在周朝是被統治階級控製,並不是隨處可見的。
孔子是在接近六十歲時才得到《周易》,孔子得書後愛不釋手。
老子是在深入研究《周易》之後,將其思想精華融入了後來的《道德經》,成為了道家始祖,創造了中國最早的以辯證思維為核心的哲學體係。
經過老子和孔子的推廣,尤其在孔子傾心做了注解之後,《周易》才真正被廣大社會階層熟知。
《周易》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宇宙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及其應用。
其核心思想之一是陰陽觀念,認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由陰陽兩個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力量構成的。
陰陽的動態平衡和相互作用是宇宙萬物的本質”。
因為李元一直是按照他的邏輯在提問,這讓他一時難以招架,隻好倚老賣老。
“小夥子,要知道尊老敬幼”。
“是啊,老教授這麽大的年紀,聊天就聊天,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不對啊,各位,我覺得這位小哥說的有些道理,我們大家都知道四大名族,可是有幾個認真讀過。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既然延續了這麽長時間而不消亡,一定有其道理在,也一定有其優秀的一麵。
如果作為一名曆史學家都無法看到華夏文化的優秀,一個勁地鼓吹西方文明,是有點滅自家威風,長別家誌氣的嫌疑”。
“是啊,小夥子,你剛才說《周易》是好東西,不是宣揚封建迷信,你給老哥講一講,讓我們開開眼”。
周邊的旅客有支持老教授的,也有支持李元的。隻是,相比起來,支持老教授的要多出許多。
“行,既然這位老哥提到了《周易》,我就給大家說一說。
事先申明,我也隻是知道《周易》的皮毛,有講的不當之處,請大家包涵”。
“我們很多人,一提起《周易》,就馬上想到了八卦,想到了八卦就想到的算命。
所以不自覺地把《周易》當作了封建迷信的源頭。
那麽《周易》到底是研究什麽的?為什麽我說它是華夏最偉大的文化遺產?”
因為我們老祖宗說過,《周易》乃眾經之首。
如果拿現代的思想解釋,《周易》是是研究宇宙中所有變化原理的哲學巨著”。
“簡直是一派胡言,黑格爾早就說過,華夏無哲學。黑格爾是誰,那可是世界哲學界的領軍人物”。
老教授不知道是為什麽,突然變得激動萬分,出言打斷了李元的講解。
“我真替你悲哀,也替你們曆史學界感感到悲哀”。
“小子,你今天必須給老夫一個說法,不然我會發動全世界的曆史學家批判你!”
“好怕怕呀!”,李元作怪地拍拍自己胸口,但是臉上那種不屑,讓所有人都了解到他的鄙夷。
“你在那個文獻,或者那個訪談節目上看到過黑格爾說過這句話?”
李元眼睛直視著老頭,老頭想胡說個出處,在李元的注視下,心中發虛,一時諾諾不語。
“你們研究曆史,難道不去考究?不去邏輯推理嗎?難道隻憑想象嗎?
我說替你們曆史學界悲哀有錯嗎?”
李元的連環發問,讓老頭氣地不斷地喊著,“你你你”。
“小李,好好說話,不要得理不饒人”,此時躺著睡覺的唐書記準備不裝了,坐了起來,出麵打圓場。
“是,我聽您的”。
老教授見李元對一個中年人如此尊敬,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見是一個陌生男子,心知對方也許是李元的長輩,所以也沒有在意。
“那你說說黑格爾有沒有說過華夏無哲學這事,我也非常感興趣”,唐書記馬上都給李元遞上一副梯子。
“好的,那我就把我知道的說一說。
真實的情況是黑格爾曾將中國和印度的哲學臨時歸納為“東方哲學”,其目的是為了與古希臘哲學為根基的“西方哲學”進行對比。
他認為“東方哲學”尤其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僅僅是一些停留在表麵的零散的倫理學觀點,並沒有上升到“西方哲學”中那樣純粹的高級精神形態。
所以他便又轉而將所謂“東方哲學”剔除出哲學梯隊,認為東方的思想文化是低於哲學層麵的,是通往哲學層麵的中間階段,是預備形態的哲學”。
“你也說這是預備形態的,那麽不就說明華夏無哲學?”
老頭好像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點,表現的異常興奮。
“華夏沒有哲學,你看起來非常開心?”,李元毫不留情麵。
“你,我,你,我,你胡說,我那有開心了,我隻是論述一個事實”。
“我說替你們悲哀,你還接受不了。
黑格爾說沒有就沒有啊,他有沒有真正讀懂過孔子的學說?有沒有看過《道德經》?有沒有見識過《易經》?
他沒有,因為能夠翻譯這些經典的人,不見得能看懂,隻能照著字麵翻譯”。
“你說黑格爾沒有看過就沒有看過?你說翻譯不懂就不懂?你以為你是誰?”
老頭這是和李元杠上了,已經完全不顧自己的形象。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李元的一番說辭,讓他內心對過去所學產生了動搖,這是他難以接受的。
堂堂的燕大教授,被一個一看就是鄉下小子說服,他如何能接受,他也是要臉的。
所以,不自覺中,他已經不去考慮底層邏輯,癡迷於尋找李元語言中的漏洞。
周邊大部分的旅客,也許不太明白黑格爾、《道德經》、《周易》,但都是經曆豐富。
察言觀色,對老教授多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老教授頭上的光環在他們的眼中正在逐漸變淡。
李元也快被老頭氣笑了。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黑格爾實在《哲學講演錄》隻是評價了《論語》,沒有提及其他。
他的原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內容主要是常識道德,這種道德在哪裏都能找到,沒有特殊的哲學思辨內容?。
是其他人斷章取義,把這一觀點擴散到了全華夏。
我很懷疑,這個擴散者是誰,是翻譯,還是別有用心的華夏人?”
李元說完,故意直勾勾地看著老教授。受其帶動,周邊的旅客也都看向了老教授。
這樣不友好的注視,讓老教授如坐針氈、如芒在背,不僅臉更紅了,細密的汗水也開始湧現。
“小李,不要跑題,繼續說《周易》”,唐書記雖然也看老教授不對眼,但是出於其他考慮,還是適時扭轉了話題。
“好的,我們繼續說《周易》。
《周易》被曆代學者推為群經之首,由於在周朝是被統治階級控製,並不是隨處可見的。
孔子是在接近六十歲時才得到《周易》,孔子得書後愛不釋手。
老子是在深入研究《周易》之後,將其思想精華融入了後來的《道德經》,成為了道家始祖,創造了中國最早的以辯證思維為核心的哲學體係。
經過老子和孔子的推廣,尤其在孔子傾心做了注解之後,《周易》才真正被廣大社會階層熟知。
《周易》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宇宙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及其應用。
其核心思想之一是陰陽觀念,認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由陰陽兩個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力量構成的。
陰陽的動態平衡和相互作用是宇宙萬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