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善後
長春宮小分隊穿越如懿傳 作者:長生試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玉妍聽貞淑將當日翠雲館的事情回稟,在啟祥宮中大罵:“西八!沒一個能成事的!那閹貨狗崽子竟敢用假貨蒙本宮!”
貞淑勸道:“幸好咱們行事隱秘,珂裏葉特氏的事情鬧得也大,現下所有的眼睛都盯著翠雲館,查不到咱們頭上。”
金玉妍這才氣平了些,冷冷地翹起嘴角:“張念祖的身份隱秘,任誰都想不到,他是咱們的人。他這回也乖覺,趕著認了個受賄的罪名,之後再有什麽事也疑不到他頭上。”
貞淑對著東北方向欠了欠身:“也是世子安排精妙,真的找到這一個張氏後人。如今皇上定然想將此事掩蓋下來,也就不會給張念祖太重的罪,他日後還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
皇帝想自己這一病突然,外間必是猜測紛紛,舒貴人是太後的人,必得絆住她,不讓她去給太後報信,於是下令讓意歡住進臻祥館,自己病好前都讓意歡陪侍在側。
意歡自是歡喜,道自己必盡心服侍。
不過各樣服侍人的活計大部分著落在宮女身上,意歡做得最多的,就是給皇帝端藥,偶爾與皇帝談論詩詞湊趣。
容音也來過幾次,她每次來,皇帝往往將意歡打發走,和皇後一待就是許久,仿佛是他與皇後有要避著外人的夫妻私語要說,令意歡心內酸澀。
實際上他們也的確是有話要說——大部分都是為了處置各項善後事宜,五阿哥自出生以來就險象環生,落地後第二天就發起高熱,乳母說他連喝奶都沒力氣,哭聲也微弱,容音已經命人連夜在擷芳殿準備出一間暖閣,專門撥了炭火,燒了地龍給孩子保暖,又命趙太醫帶著江太醫、包太醫在暖閣外間住下,一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第一時間去看診。
另外,皇帝擔心太後會借機又有動作,讓皇後繼續用偶感風寒的說法搪塞六宮,一定要守住自己驟然病倒的消息。
容音交待眾人務必嚴守皇帝染病的消息,六宮眾人和外間大臣隻得到春日天氣反複,皇帝偶感風寒的信兒。
隻是皇帝未至而立,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一病便是臥床不起,再加上官女子珂裏葉特氏突然早產,眾人自是猜測其中另有隱情,因阿箬、白蕊姬是目睹整件事的人,這三日以來,明裏暗裏來打探消息的人絡繹不絕,永和宮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兩人又不敢外傳,又怕自己憋不住,索性躲了出去,整日呆在長春宮中。
因皇帝病中,也不敢玩樂,白蕊姬還能教教璟泰說話,阿箬隻得打絡子或胡亂翻著長春宮裏的藏書解悶。
她看著白蕊姬母女其樂融融,也有些羨慕:她在最得寵的時候也沒能生下個孩子,如今新人年輕貌美勝過她,她又不如高貴妃等舊人有些舊情可以攀,現如今皇帝已經有些冷落她,隻怕更是沒機會留個一兒半女了。
她還在伺候如懿時,也想過,自己賣的活契,等日後離了烏拉那拉府,嫁個待她好的人,看著他不借債,生兒育女,最好是生個女兒。
她那時候想,要是有個女兒,她定要讓女兒每晚睡在自己身邊,日子再難,也絕不把女兒賣給別家為奴為婢。
這幾日皇帝精神不振,意歡親自畫了經幡,冒著四月的小雨親自掛在臻祥館屋簷下,為皇帝祈福。
四月的小雨還有些涼意,意歡當夜就有些鼻塞聲重,齊汝道這樣一來恐怕會反而把病氣過給皇帝,還是請貴人在臻祥館養病吧。
這一日晌午,皇帝總算覺得精神健旺了些,這時進忠來報,履親王求見。
履親王這幾日查案查得焦頭爛額:虎毒尚不食子,宮廷裏,竟然出了懷孕宮妃給自己服食毒藥,冒著毀壞自身健康和龍嗣的危險,隻為栽贓無過的皇後,敗露後又直言後位本該屬於一個家世、人品都遠不如當今皇後的冷宮罪婦,把皇上都氣病了,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此案是眾目睽睽下發生,大體上已經明了,但有些細節令履親王百思不得其解:珂裏葉特氏被禁足翠雲館,懷孕後也就出去過幾回,而三寶也不過是長街灑掃的太監,兩人按理不會有交集,到底是誰讓他們勾結起來的?珂裏葉特氏所服朱砂,既是宮外的假貨,又是誰作手,將此物從宮外運到宮內的?
詢問了海蘭的宮人,履親王得知海蘭懷孕後除了去過幾次禦花園,還去過一趟啟祥宮。
順著朱砂的線索,履親王查到了采買太監,可這太監卻在宮外采買時突然發病,當場暴斃,已經由九門提督上報案情,這條線索也就斷了。
三寶雖然受不住刑而招供,但也不知幕後主使。
海蘭自蘇醒後就全程沉默,一開口就是為烏拉那拉氏喊冤,也沒說什麽有用的。
但是,履親王抓住了一條線索:“三寶交待,那幕後主使藏頭遮臉,即使壓低嗓音也能聽出是名女子,倒是和朱砂案中賄賂崔嬤嬤的情形很像。也許兩件案子,背後另有幕後黑手。”
履親王知道這個幕後黑手令皇帝投鼠忌器不能處置,所以才推了明麵上的烏拉那拉氏出來,可是若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謀害嬪妃皇嗣,甚至劍指皇後,意圖動搖後宮穩定,那他身為宗令,也不能坐視不理。
皇帝沉吟半晌:“履王叔,北族乃大清附屬,北族曆史,朕也知曉一二。前明時北族出了暴君燕山君,當時吏治腐敗、內亂四起,最終樸元宗、成希顏等親貴大臣發起宮變,流放燕山君,扶立中宗。這中宗多年來一直是大臣傀儡,身死之後,其妻文定大妃垂簾聽政,借其子掌握朝局。
因此北族朝局多年來,皆是掌握在朝臣黨羽手中,士禍不休,多年暗弱,甚至中宗之孫宣祖時,因官員傾軋影響戰事,被東瀛豐臣秀吉打得丟盔棄甲,不得已求援前明,才為前明掌控多年。
如今北族老王爺,有心改變此狀況,開蕩平策,令朝臣難以結黨,收攏君權,削弱親貴,減少黨爭,如此一來北族倒是有些強盛起來。不過這老王爺雖英明,卻是虎父犬子,生下了一個不成器的瘋癲世子,若是這世子繼位,眼看著又要出一位燕山君,雖是北族之禍,焉知不是我大清之福。”
履親王想想宮中唯有嘉嬪一名北族貴女,心下了然,又想起一事,道:“老臣明白了。如此,老臣還有一事要稟。那個受賄的張念祖,老臣讓內務府查了底細,說是吉林白山三道溝人士。雖然沒查出什麽別的端倪,不過這三道溝在大清與北族接壤處,與北族鹹鏡道隻一江之隔,康熙年間,也有許多北族之人渡江來我大清,有些漏網之魚,也許就地安家,皇上提及,老臣也生了疑慮。此事是否要按下?”
皇帝道:“先按下不提,貶他去長街灑掃,朕會發密旨給吉林將軍,按這個方向查下去吧。”
履親王欲言又止,半晌,還是下定決心道:“老臣還有一言。春秋時驪姬之禍,晉國公子出逃,裏克殺驪姬後,兩公子要借鄰國之力回國繼位。秦國以為晉國公子中,夷吾昏聵而重耳賢明,立重耳恐會威脅秦國,於是扶立夷吾,可恰恰因為夷吾是個不賢的小人,繼位後反複無常,反而大大損害了秦國利益。反倒是楚國支持重耳,重耳許諾戰場相見定退避三舍,之後果然言出必行。望皇上慎重行事。”
皇帝道:“朕會思量。履王叔,珂裏葉特氏為栽贓皇後,與曾經伺候烏拉那拉氏的太監合謀,自己服毒,戕害皇嗣,此事詳情已經清楚,直接處置了吧。珂裏葉特氏打入冷宮,三寶,賜鴆酒。”
履親王告退,皇帝心情沉重,正好意歡喝了藥也好了些,於是皇帝主動叫來意歡談起詩詞:“這納蘭的詞啊,確實極好,讀起來啊,口角有香。”
意歡攤開了那本《飲水集》道:“臣妾最愛的是一句,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淒迷。”
皇帝聽到這句“而今才道當時錯”,不免又勾起了絳雪軒選秀時的舊事,想想自己倒真是“而今才道當時錯”了,心中頗感不快。
幸好這時皇後來了。
容音讓趙一泰、明玉、柏枝拿來兩大一小食籃,打開那兩個大的,端出來冰糖燕窩粥,收湯雞汁麵,開水白菜,汆三鮮丸子,肉絲炒雞蛋,菠菜拌豆腐,人參燉鴿子湯,並一碟八珍糕和一碟竹卷小饅首。
容音溫聲道:“齊太醫說皇上血不歸經,脾胃失調,臣妾帶了些清淡滋補的膳食,皇上看什麽合口就用些吧。聽聞舒貴人前幾日著了涼,臣妾就一道讓小廚房做了些溫熱驅寒的菜式,不知道舒貴人喜不喜歡。”
趙一泰道:“皇後娘娘給舒貴人帶的是老米水膳一品,蘋果饅首一品,口蘑蘿卜白菜一品,燕窩紅白雞羹一品,櫻桃肉一品,紅棗桂圓紅糖薑湯一品。”
皇帝找到機會岔開話題,笑道:“皇後有心了。舒貴人去臻祥館用膳吧。”用筷子拾起一塊八珍糕丟到嘴裏。
意歡本就不滿皇後每每來了養心殿自己就得走,現下更覺得皇後借著賞賜膳食的名義趕人,斂了笑容:“皇後娘娘可真是賢惠,嬪妾方才正與皇上談論納蘭詞,皇後娘娘一來,便又是獨自照顧皇上,嬪妾今日便難再見皇上一麵。”
容音一頭霧水,不知這些含酸之語從何說起,隻好道:“待本宮與皇上商議畢,皇上與舒貴人有興致談論詩詞,再談也可。”
倒是皇帝板起臉道:“皇後是六宮之主,舒貴人雖說性情率真,對皇後,也該禮敬些。”
意歡道聲是,訕訕離去。
皇後帶來了一個新的消息。
太後送來太常寺少卿之女陸沐萍,為皇帝侍疾。
而太後身邊的成翰,在送來陸氏後,主動給她遞了太後那邊的動向。
太後這幾日也一直試圖打聽皇帝這邊的消息,還和福珈商議著恒媞定門親,要用給五阿哥衝喜的名目把事情定下來。
皇帝一拍床榻:“朕雖不指望五阿哥能保住,但五阿哥還沒洗三呢,她就急哄哄要衝喜,就盼著孩子不好了是嗎!”
容音道:“皇上息怒。臣妾已經申飭成翰,讓他隻能盡心伺候,不可再搬弄是非,之後去了壽康宮問安,皇上對這些事,過耳不過心就是。”
皇上暗想成翰跟了太後多年,此時無法判斷成翰是否真心轉投,確實應當先顧全自己的孝名。
容音接著說:“其實太後的心思,無非是不放心恒媞妹妹的終身,擔心她遠嫁罷了。”
皇帝不悅道:“皇後是在為太後說話麽?”
容音屏退左右,道:“臣妾少時在閨中聽兄長讀兵法,記得一句‘窮寇莫追,圍師必闕’。如今太後已失權柄依傍,退居壽康宮,也有求和之意,若斬斷所有退路,臣妾擔心反會讓太後破釜沉舟。皇上既然自比鄭莊公,何不效法其黃泉認母,和好如初之行,還能全了皇上孝悌之名。”
皇上沉吟半晌,才道:“朕可以為恒媞在京城指婚,但太後送個美人可不夠,還得再退一步才是。罷了,這事緩緩再議吧。那個陸氏,別讓她來養心殿了,既是家世不錯,給她封個常在,賜個慶的封號,去景陽宮住著吧。”
容音打發了趙一泰回去傳旨,又說:“皇上,還有一事,臣妾鬥膽勸勸皇上。皇上這兩年來病了兩回,都是因憂思而起,皇上掛念舊情,可也得先保全自己個兒的身子,起心動念更不能鑽牛角尖,自己走到死胡同裏。”
她發現皇帝這兩回吐血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如懿有關,詢問了元一,元一表示大概率是皇帝心裏已經厭惡氣運之子甚至恨不得殺之後快,但是不可名狀之物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試圖改變皇帝的心思,激烈衝突之下導致了急性胃潰瘍、消化道出血等軀體化症狀。
“這個皇帝是曆史上乾隆皇帝的投影,而且氣運之子還需要他,所以他一時半會兒還不會死。但是衝突過多可能會消磨san值,最後如果他的精神問題嚴重,可能會反而徹底落入不可名狀之物的掌控。他作為宮鬥世界的皇帝,是氣運之子攫取的重要對象,我很懷疑不可名狀之物已經滲透進他的夢境,托夢會帶來風險,所以隻有靠你們勸著了。”
雖然沒怎麽聽懂元一的話,不過她明白了一點:應當盡量讓皇帝少去討厭、憎恨如懿,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隻能讓他少想想如懿了。
皇帝有些古怪地一笑:“朕明白皇後是關心朕,放心吧,朕還年輕,身子好得很。明日就是清明,朕還要去謁陵、行祭禮和敷土禮,以安臣民之心。還有一事,朕要交給皇後。”
他壓低聲音:“皇後,你想辦法找個由頭,把嘉嬪那個陪嫁宮女打發出去。”
貞淑勸道:“幸好咱們行事隱秘,珂裏葉特氏的事情鬧得也大,現下所有的眼睛都盯著翠雲館,查不到咱們頭上。”
金玉妍這才氣平了些,冷冷地翹起嘴角:“張念祖的身份隱秘,任誰都想不到,他是咱們的人。他這回也乖覺,趕著認了個受賄的罪名,之後再有什麽事也疑不到他頭上。”
貞淑對著東北方向欠了欠身:“也是世子安排精妙,真的找到這一個張氏後人。如今皇上定然想將此事掩蓋下來,也就不會給張念祖太重的罪,他日後還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
皇帝想自己這一病突然,外間必是猜測紛紛,舒貴人是太後的人,必得絆住她,不讓她去給太後報信,於是下令讓意歡住進臻祥館,自己病好前都讓意歡陪侍在側。
意歡自是歡喜,道自己必盡心服侍。
不過各樣服侍人的活計大部分著落在宮女身上,意歡做得最多的,就是給皇帝端藥,偶爾與皇帝談論詩詞湊趣。
容音也來過幾次,她每次來,皇帝往往將意歡打發走,和皇後一待就是許久,仿佛是他與皇後有要避著外人的夫妻私語要說,令意歡心內酸澀。
實際上他們也的確是有話要說——大部分都是為了處置各項善後事宜,五阿哥自出生以來就險象環生,落地後第二天就發起高熱,乳母說他連喝奶都沒力氣,哭聲也微弱,容音已經命人連夜在擷芳殿準備出一間暖閣,專門撥了炭火,燒了地龍給孩子保暖,又命趙太醫帶著江太醫、包太醫在暖閣外間住下,一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第一時間去看診。
另外,皇帝擔心太後會借機又有動作,讓皇後繼續用偶感風寒的說法搪塞六宮,一定要守住自己驟然病倒的消息。
容音交待眾人務必嚴守皇帝染病的消息,六宮眾人和外間大臣隻得到春日天氣反複,皇帝偶感風寒的信兒。
隻是皇帝未至而立,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一病便是臥床不起,再加上官女子珂裏葉特氏突然早產,眾人自是猜測其中另有隱情,因阿箬、白蕊姬是目睹整件事的人,這三日以來,明裏暗裏來打探消息的人絡繹不絕,永和宮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兩人又不敢外傳,又怕自己憋不住,索性躲了出去,整日呆在長春宮中。
因皇帝病中,也不敢玩樂,白蕊姬還能教教璟泰說話,阿箬隻得打絡子或胡亂翻著長春宮裏的藏書解悶。
她看著白蕊姬母女其樂融融,也有些羨慕:她在最得寵的時候也沒能生下個孩子,如今新人年輕貌美勝過她,她又不如高貴妃等舊人有些舊情可以攀,現如今皇帝已經有些冷落她,隻怕更是沒機會留個一兒半女了。
她還在伺候如懿時,也想過,自己賣的活契,等日後離了烏拉那拉府,嫁個待她好的人,看著他不借債,生兒育女,最好是生個女兒。
她那時候想,要是有個女兒,她定要讓女兒每晚睡在自己身邊,日子再難,也絕不把女兒賣給別家為奴為婢。
這幾日皇帝精神不振,意歡親自畫了經幡,冒著四月的小雨親自掛在臻祥館屋簷下,為皇帝祈福。
四月的小雨還有些涼意,意歡當夜就有些鼻塞聲重,齊汝道這樣一來恐怕會反而把病氣過給皇帝,還是請貴人在臻祥館養病吧。
這一日晌午,皇帝總算覺得精神健旺了些,這時進忠來報,履親王求見。
履親王這幾日查案查得焦頭爛額:虎毒尚不食子,宮廷裏,竟然出了懷孕宮妃給自己服食毒藥,冒著毀壞自身健康和龍嗣的危險,隻為栽贓無過的皇後,敗露後又直言後位本該屬於一個家世、人品都遠不如當今皇後的冷宮罪婦,把皇上都氣病了,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此案是眾目睽睽下發生,大體上已經明了,但有些細節令履親王百思不得其解:珂裏葉特氏被禁足翠雲館,懷孕後也就出去過幾回,而三寶也不過是長街灑掃的太監,兩人按理不會有交集,到底是誰讓他們勾結起來的?珂裏葉特氏所服朱砂,既是宮外的假貨,又是誰作手,將此物從宮外運到宮內的?
詢問了海蘭的宮人,履親王得知海蘭懷孕後除了去過幾次禦花園,還去過一趟啟祥宮。
順著朱砂的線索,履親王查到了采買太監,可這太監卻在宮外采買時突然發病,當場暴斃,已經由九門提督上報案情,這條線索也就斷了。
三寶雖然受不住刑而招供,但也不知幕後主使。
海蘭自蘇醒後就全程沉默,一開口就是為烏拉那拉氏喊冤,也沒說什麽有用的。
但是,履親王抓住了一條線索:“三寶交待,那幕後主使藏頭遮臉,即使壓低嗓音也能聽出是名女子,倒是和朱砂案中賄賂崔嬤嬤的情形很像。也許兩件案子,背後另有幕後黑手。”
履親王知道這個幕後黑手令皇帝投鼠忌器不能處置,所以才推了明麵上的烏拉那拉氏出來,可是若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謀害嬪妃皇嗣,甚至劍指皇後,意圖動搖後宮穩定,那他身為宗令,也不能坐視不理。
皇帝沉吟半晌:“履王叔,北族乃大清附屬,北族曆史,朕也知曉一二。前明時北族出了暴君燕山君,當時吏治腐敗、內亂四起,最終樸元宗、成希顏等親貴大臣發起宮變,流放燕山君,扶立中宗。這中宗多年來一直是大臣傀儡,身死之後,其妻文定大妃垂簾聽政,借其子掌握朝局。
因此北族朝局多年來,皆是掌握在朝臣黨羽手中,士禍不休,多年暗弱,甚至中宗之孫宣祖時,因官員傾軋影響戰事,被東瀛豐臣秀吉打得丟盔棄甲,不得已求援前明,才為前明掌控多年。
如今北族老王爺,有心改變此狀況,開蕩平策,令朝臣難以結黨,收攏君權,削弱親貴,減少黨爭,如此一來北族倒是有些強盛起來。不過這老王爺雖英明,卻是虎父犬子,生下了一個不成器的瘋癲世子,若是這世子繼位,眼看著又要出一位燕山君,雖是北族之禍,焉知不是我大清之福。”
履親王想想宮中唯有嘉嬪一名北族貴女,心下了然,又想起一事,道:“老臣明白了。如此,老臣還有一事要稟。那個受賄的張念祖,老臣讓內務府查了底細,說是吉林白山三道溝人士。雖然沒查出什麽別的端倪,不過這三道溝在大清與北族接壤處,與北族鹹鏡道隻一江之隔,康熙年間,也有許多北族之人渡江來我大清,有些漏網之魚,也許就地安家,皇上提及,老臣也生了疑慮。此事是否要按下?”
皇帝道:“先按下不提,貶他去長街灑掃,朕會發密旨給吉林將軍,按這個方向查下去吧。”
履親王欲言又止,半晌,還是下定決心道:“老臣還有一言。春秋時驪姬之禍,晉國公子出逃,裏克殺驪姬後,兩公子要借鄰國之力回國繼位。秦國以為晉國公子中,夷吾昏聵而重耳賢明,立重耳恐會威脅秦國,於是扶立夷吾,可恰恰因為夷吾是個不賢的小人,繼位後反複無常,反而大大損害了秦國利益。反倒是楚國支持重耳,重耳許諾戰場相見定退避三舍,之後果然言出必行。望皇上慎重行事。”
皇帝道:“朕會思量。履王叔,珂裏葉特氏為栽贓皇後,與曾經伺候烏拉那拉氏的太監合謀,自己服毒,戕害皇嗣,此事詳情已經清楚,直接處置了吧。珂裏葉特氏打入冷宮,三寶,賜鴆酒。”
履親王告退,皇帝心情沉重,正好意歡喝了藥也好了些,於是皇帝主動叫來意歡談起詩詞:“這納蘭的詞啊,確實極好,讀起來啊,口角有香。”
意歡攤開了那本《飲水集》道:“臣妾最愛的是一句,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淒迷。”
皇帝聽到這句“而今才道當時錯”,不免又勾起了絳雪軒選秀時的舊事,想想自己倒真是“而今才道當時錯”了,心中頗感不快。
幸好這時皇後來了。
容音讓趙一泰、明玉、柏枝拿來兩大一小食籃,打開那兩個大的,端出來冰糖燕窩粥,收湯雞汁麵,開水白菜,汆三鮮丸子,肉絲炒雞蛋,菠菜拌豆腐,人參燉鴿子湯,並一碟八珍糕和一碟竹卷小饅首。
容音溫聲道:“齊太醫說皇上血不歸經,脾胃失調,臣妾帶了些清淡滋補的膳食,皇上看什麽合口就用些吧。聽聞舒貴人前幾日著了涼,臣妾就一道讓小廚房做了些溫熱驅寒的菜式,不知道舒貴人喜不喜歡。”
趙一泰道:“皇後娘娘給舒貴人帶的是老米水膳一品,蘋果饅首一品,口蘑蘿卜白菜一品,燕窩紅白雞羹一品,櫻桃肉一品,紅棗桂圓紅糖薑湯一品。”
皇帝找到機會岔開話題,笑道:“皇後有心了。舒貴人去臻祥館用膳吧。”用筷子拾起一塊八珍糕丟到嘴裏。
意歡本就不滿皇後每每來了養心殿自己就得走,現下更覺得皇後借著賞賜膳食的名義趕人,斂了笑容:“皇後娘娘可真是賢惠,嬪妾方才正與皇上談論納蘭詞,皇後娘娘一來,便又是獨自照顧皇上,嬪妾今日便難再見皇上一麵。”
容音一頭霧水,不知這些含酸之語從何說起,隻好道:“待本宮與皇上商議畢,皇上與舒貴人有興致談論詩詞,再談也可。”
倒是皇帝板起臉道:“皇後是六宮之主,舒貴人雖說性情率真,對皇後,也該禮敬些。”
意歡道聲是,訕訕離去。
皇後帶來了一個新的消息。
太後送來太常寺少卿之女陸沐萍,為皇帝侍疾。
而太後身邊的成翰,在送來陸氏後,主動給她遞了太後那邊的動向。
太後這幾日也一直試圖打聽皇帝這邊的消息,還和福珈商議著恒媞定門親,要用給五阿哥衝喜的名目把事情定下來。
皇帝一拍床榻:“朕雖不指望五阿哥能保住,但五阿哥還沒洗三呢,她就急哄哄要衝喜,就盼著孩子不好了是嗎!”
容音道:“皇上息怒。臣妾已經申飭成翰,讓他隻能盡心伺候,不可再搬弄是非,之後去了壽康宮問安,皇上對這些事,過耳不過心就是。”
皇上暗想成翰跟了太後多年,此時無法判斷成翰是否真心轉投,確實應當先顧全自己的孝名。
容音接著說:“其實太後的心思,無非是不放心恒媞妹妹的終身,擔心她遠嫁罷了。”
皇帝不悅道:“皇後是在為太後說話麽?”
容音屏退左右,道:“臣妾少時在閨中聽兄長讀兵法,記得一句‘窮寇莫追,圍師必闕’。如今太後已失權柄依傍,退居壽康宮,也有求和之意,若斬斷所有退路,臣妾擔心反會讓太後破釜沉舟。皇上既然自比鄭莊公,何不效法其黃泉認母,和好如初之行,還能全了皇上孝悌之名。”
皇上沉吟半晌,才道:“朕可以為恒媞在京城指婚,但太後送個美人可不夠,還得再退一步才是。罷了,這事緩緩再議吧。那個陸氏,別讓她來養心殿了,既是家世不錯,給她封個常在,賜個慶的封號,去景陽宮住著吧。”
容音打發了趙一泰回去傳旨,又說:“皇上,還有一事,臣妾鬥膽勸勸皇上。皇上這兩年來病了兩回,都是因憂思而起,皇上掛念舊情,可也得先保全自己個兒的身子,起心動念更不能鑽牛角尖,自己走到死胡同裏。”
她發現皇帝這兩回吐血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如懿有關,詢問了元一,元一表示大概率是皇帝心裏已經厭惡氣運之子甚至恨不得殺之後快,但是不可名狀之物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試圖改變皇帝的心思,激烈衝突之下導致了急性胃潰瘍、消化道出血等軀體化症狀。
“這個皇帝是曆史上乾隆皇帝的投影,而且氣運之子還需要他,所以他一時半會兒還不會死。但是衝突過多可能會消磨san值,最後如果他的精神問題嚴重,可能會反而徹底落入不可名狀之物的掌控。他作為宮鬥世界的皇帝,是氣運之子攫取的重要對象,我很懷疑不可名狀之物已經滲透進他的夢境,托夢會帶來風險,所以隻有靠你們勸著了。”
雖然沒怎麽聽懂元一的話,不過她明白了一點:應當盡量讓皇帝少去討厭、憎恨如懿,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隻能讓他少想想如懿了。
皇帝有些古怪地一笑:“朕明白皇後是關心朕,放心吧,朕還年輕,身子好得很。明日就是清明,朕還要去謁陵、行祭禮和敷土禮,以安臣民之心。還有一事,朕要交給皇後。”
他壓低聲音:“皇後,你想辦法找個由頭,把嘉嬪那個陪嫁宮女打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