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似乎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長春宮小分隊穿越如懿傳 作者:長生試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族做的這些事情擺到麵前,皇帝已經不想忍耐。
何況這回奉天府尹這樣的三品官員都被謀害,若不處置北族,會使文武百官離心,而永福那些不敬皇後的言論如果真的翻了出來,自己又會麵臨富察氏的壓力。
他暗自慶幸幸好永福已經死了,他的那些勾當還可以遮掩住,自己不必處置他,也就不必擔心葉赫那拉氏生怨。但永福身為葉赫那拉姐妹的叔父卻討好其他妃嬪,這本是一個離間富察氏和葉赫那拉氏的機會,如今隨著永福的死,這個機會也就失去了。
還有,永福另有窺探聖意,逢迎討好之舉,且不隻是自己登基後才如此,因為《烹雪用前韻》是雍正八年就寫下的詩。那時他已封寶親王,又迎娶富察家的千金為嫡福晉,儲位幾乎穩定,正是春風得意時,那“獨有普洱號剛堅”之句正是以普洱茶自比自誇之語。
若葉赫那拉氏中有人如此,是否,意歡,也是葉赫那拉氏的一枚棋子,正如如懿之於烏拉那拉氏一般?
皇帝思來想去,還是去了意歡處。
意歡方喝完一碗坐胎藥,正倚在榻上歇著,皇帝不聲不響進來,意歡忙忙站起來舉起水藍色打黃鶯兒八寶瓔珞娟子,低低道:“臣妾有失遠迎,皇上恕罪。”嘴角卻漾起一絲隱秘的欣喜。
皇帝見她穿著一身綢製青色緙絲玉蘭花紋對襟袍,大朵玉蘭花仿佛是畫在衣裳上一般,兩把頭中間簪著一大朵白玉花,花心處是一顆珍珠,又綴著些米珠、翡翠,兩邊各戴著成對的碧璽白玉花葉,戴一對金鑲翡翠耳飾,端的是清麗出塵。
皇帝笑道:“這幾日沒來陪你,過來與你說說話。”
閑聊幾句,皇帝仿佛偶然想起什麽一般,道:“朕忽然想起,你的叔父永福,在盛京任職。要不朕給他一個職位,將他調到京中吧。”
意歡卻沉默了。
皇帝問:“你怎麽不說話呀?”
意歡笑了一下道:“皇上說前朝的事,臣妾不敢接話。”
皇帝問:“你不為你叔父說句話?”
意歡隻道:“皇上的一切,都是為了朝局考慮。”
皇帝這才略放了心,道:“你很有分寸嘛。”
見意歡喝茶,皇帝害怕得很,忙尋了個由頭走了。
又想起進保說根據永福的管家交待,永福永綬早就分家,也不大來往,看來意歡隻是無辜被利用了。
皇帝閉了閉眼,道:“金玉妍的事情還需與皇後商議,去皇後那兒一趟。”
到了皇後宮殿附近,耳邊忽然傳來談話聲。皇帝側耳細聽,是純嬪和慎嬪。
隻聽純嬪道:“皇後娘娘節儉自然好,就是去她那兒之前,各樣衣裳首飾都要細細地挑過,金的不敢戴,玉的不敢戴,生怕裝扮壓過皇後娘娘。”
慎嬪道:“姐姐未免太小心了。當年有段時日各位姐姐們顧著皇後娘娘簡樸,也不敢穿那些用料昂貴、繡工繁複的衣裳,可就是那時節嘉貴人不也整天穿著織金泥金,好幾道鑲滾。後來舒嬪進宮,那名門之後,更是講究一個清雅華貴,連釵環都幾乎都全是玉的,皇後娘娘說過什麽嗎?
這一向妹妹也看明白了,皇後娘娘自己樸素,也不是心窄的,在衣飾這些細枝末節從來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隻要不逾製,她是不會介意的。姐姐看看,妹妹今日戴著這金累絲的簪子,皇後娘娘也沒有不喜的樣子,不是嗎?”
原來蘇綠筠得了皇後一個佩飾,來謝恩時說皇後與舒嬪本是雅趣,談不上戲弄,倒是自己從前糊塗,有許多無意得罪皇後娘娘的事情,隻是皇後娘娘寬宏不計較罷了。若日後能可以常來陪伴皇後湊趣解悶,於願足矣。
容音當時笑道:“本宮這裏茶倒是尋常,隻是姐妹們常在一起說說話才好。”
蘇綠筠這幾日便也來得勤了些。
及至阿箬身子轉好,能出門走動,不免想到自己滑胎後這段時日,皇帝除了出事當日來瞧了一回,便是去舒嬪那兒風花雪月,還又添了一位佳人叫嬿婉的,算來皇後來陪自己的次數都更多些,若不是自己振作起來設局複寵,早就不知被冷待到何種地步,可見皇帝連表麵功夫都很是不行,自己唯有好好依附皇後、貴妃,才是出路。
且她也確實對皇後的照顧安慰心存感激,故而也到皇後處送禮謝恩。這一日正好遇上蘇綠筠,一同聊了幾句。
嬿婉雖然之前被蘇綠筠莫名其妙地趕去花房,但以庶妃之身再見純嬪時,倒是並未表現出什麽怨恨,相反在蘇綠筠麵前仍是恭敬有加,殷勤備至。
蘇綠筠雖然對嬿婉頗有不滿,但之前與皇後說嬿婉蓄意勾引反被彈壓,也不敢再多言,見嬿婉如此,更是伸手不打笑臉人,便也親切起來。
連瓔珞都在一旁暗暗感歎,嬿婉也是夠能屈能伸了。若是自己,被造謠誹謗,汙了清譽,還因此失了份好差事,非得讓蘇綠筠脫層皮不可。
阿箬雖性子刁鑽,但見嬿婉與自己同是宮女出身,家世比之自己更是遠遠不如,且雖是飛上枝頭的人,卻並無什麽驕矜之氣,也無為難針對的必要,也是調笑兩句就罷了。
蘇綠筠和阿箬聊了一陣,結伴離開了。出得門時,皇帝正走過來,才聽到兩人閑聊。
皇帝進了宮殿,接了嬿婉奉上的陳皮甘菊茶盞喝了一口,又嗅到一股茉莉花的香氣。
他不禁感到煩躁的心緒被撫平了些,微笑道:“朕仿佛嗅到長春宮才有的的茉莉花香,又是哪來的?”
嬿婉道:“這花香,是拿醃的茉莉蒸的花露。”
皇帝奇道:“就算是醃製過的花,放了幾個月香氣都該散了,這花露倒是香氣撲鼻。”
嬿婉道:“之前例行清點圓明園庫房的時候,翻出來一個玻璃罩的小爐子,拿去問了一圈,最後是郎世寧大人說這是西洋的什麽蒸餾器,可以將香花蒸成花露,就拿它試了試。”
皇帝笑道:“嬿婉在皇後這兒,倒是見識了不少新奇玩意兒。朕想起來與皇後剛成婚不久時,皇後就很喜歡那些稀奇的,有一回看古書看到個方子,比著做了荀令十裏香,結果茴香炒太焦了,香囊一股子焦味兒,比不上後來皇後讓人調的龍涎合香。”
他說完,突然有些恍惚。他記不得與如懿少時相處的很多細節,可總記得兩人共同看過《牆頭馬上》,還記得高貴妃、玫貴人的琵琶,慎嬪的能說會道,可唯獨皇後,他與皇後似乎並沒有什麽私下相處時的有趣回憶。就連那荀令十裏香,還是因焦味太濃,自己聞到後才問出來的。
從潛邸至今,兩人見麵多是為著各項事務,所說最多的就是權衡利弊、分剖利害和有意試探,皇後對自己也多是勸諫和獻策,連閑話家常的時候都屈指可數。
可是皇後,分明不是個無趣女子。她會嚐試調香,會親自侍弄茉莉,會與妃嬪談論詩詞,甚至興之所至,還會重現宋代鬥茶的風雅之事,隻是那些趣事裏永遠沒有皇帝的身影。舒嬪說自己飽讀詩書就是為了走到皇帝身邊,可是皇後的一切情致,何止從來不拿來討好皇帝,甚至幾乎都是不在他身邊時才隨心而發。
就連現在,皇帝想說件從前的趣事,卻也隻是聽皇後笑著說了一句:“臣妾慚愧。臣妾於調香之道並不擅長,那龍涎合香也是皇上賞的龍涎香好,隨意拿些花來配,便能出清雅香氣。”
皇帝抬眼,見皇後穿著之前鬥茶時穿的那件粉色風景紋暗花綿綾袍,全然是入關前的樣式,一絲鑲滾繡花也無,因已入秋,外頭又多穿一身雪灰色緞繡蝶紋刺繡琵琶襟坎肩,隻在衣襟處鑲了一道竹紋絛,頭發梳成小兩把頭,綴著一朵牡丹絹花和幾樣燒藍頭花,耳上戴了三對銅鍍金嵌石耳墜,不過是白紅的彩石,並非珍貴珠寶。
除了手上戴著兩個銀累絲護甲,拿著一串紅瑪瑙十八子手串,幾乎未見富麗閑裝,卻是自有樸素大氣之感。
在自己麵前,她就永遠是,妥帖、低調,略有些拘泥呆板的賢內助。
皇帝突然有些悶,本來想說的正事又咽了下去,轉而道:“朕知道皇後一向節儉,可皇後也不必過於自苦,朕記得江寧織造進貢上來幾匹漳緞,朕讓繡坊拿一匹去給皇後裁兩身衣裳才好。再賞幾支點翠的簪子,比皇後頭上這燒藍的更流光溢彩,配衣裳正好。”
容音恭敬道:“臣妾謝皇上。隻是漳緞珍貴,臣妾無功受賞,心有惶恐。”
皇帝覺得皇後的反應太平常了,可是後妃受賞,不就是這樣回應,又挑不出錯,更是氣悶。
嬿婉敏感地發現氣氛有些冷下來,趕忙賠笑道:“皇後娘娘說點翠是用翠鳥羽毛所製,為著取暖充饑將禽獸剝皮吃肉自是天道,但除了朝冠關乎禮節,平素裏何苦為了好看傷了鳥雀性命,她這裏少讓內務府做一支釵,就能多讓一隻翠鳥活命,所以才全改用和點翠相似的燒藍首飾,沒想到皇上如此慧眼,竟然一下就看出來了。還有這漳緞,奴婢還沒聽過呢,倒是覺得奇怪,既是江寧織造府上貢,為何是以‘漳’為名?”
皇帝笑道:“這漳緞本產自閩地漳州府,最初是當地人所製的絨織叫做漳絨的,是用純絨製成凸花,後來江寧織造將此絨繡在蘇緞上,便成了漳緞,這緞上絨花色澤柔和,可地花光度不同,遠遠望去便似真花浮在緞上一般。
漳州府在前明時是貿易繁盛之地,有一水陸港口名月港,當地人常常經月港向海外販賣綢緞、瓷器等,但康熙年間,鄭氏盤踞閩台,皇瑪法便下令禁海,遷界,雖然在康熙二十四年又重開海禁,但月港廢棄經年,早已泥沙淤積,便沒落下來,當地也就少做這漳絨了,因此如今隻有江寧織造每年還做個幾匹,所以十分珍貴。”
嬿婉笑道:“皇上真是什麽都懂。”
容音道:“如今閩地、粵地開放商貿,臣妾阿瑪還在世時,家中光景還好,也托人高價購置過一套本要賣到歐羅巴的廣彩瓷器,的確是用工複雜,釉色華麗。
然而若是自家購置,雖然這些東西用工是多些,但也能換取厚利,於百姓並無負擔,隻要自家出得起這錢,花費再多,也是千金難買我高興的事。但宮中所用,俱是各織造上貢,各織造所花費的也是公帑,是朝廷的銀子,臣妾身為皇後,自然要講究節儉之道。”
皇帝道:“雖說是‘宮中府中,俱為一體’,但就是再省,上貢的布匹,除了皇額娘,本也要緊著皇後來。就把那匹香色暗勾蓮蝠的漳緞的給皇後送來。至於點翠首飾,皇後身為中宮,有好生之德,朕心甚慰。就讓內務府將點翠首飾減半,用燒藍代替吧。”
容音恭維道:“臣妾一點稀奇古怪心思,哪能比得上皇上為百姓宵衣旰食的仁心,皇上謬讚。”
皇帝龍心大悅,眼見已近晌午,道:“朕今日是有事找皇後,說完事情隻怕都正午了,今天就在皇後這兒用午膳吧。”
嬿婉立刻乖覺道:“那奴婢去小廚房說一聲。”便退了出去。
皇帝斟酌了一番才道:“皇後啊,這幾日,前朝出了很多事情。就在慎嬪滑胎的時候,她阿瑪也出事了,這你已經知道。
桂鐸在河工,被巨石砸中落入河中,若非當時得人相救,早就命喪黃泉。朕派人去查此事,卻查出,這不是意外,而是因桂鐸之前驅逐北族越境之人,才遭到北族的報複。還有皇後查出的那個尹管事,實則是幾十年前潛入大清的北族張禧嬪餘黨。之前珂裏葉特氏以朱砂陷害皇後,在其中傳遞消息的,也是張禧嬪餘黨,為首的正是那個翠雲館的張念祖。”
皇後立即跪下道:“宮中有北族暗樁,臣妾竟懵然不知,臣妾有失察之過。”
皇帝道:“皇後起來吧。這張禧嬪,乃是康熙時北族一妖妃,因魘鎮北族王妃獲罪,這起宵小從那時就逃往關東一帶,多年來為了複現所謂張氏榮光,秘密結成什麽山虎會,實則與白蓮教一般。
這山虎會多年前就派宮女太監冒充漢軍旗和包衣旗之人潛伏宮中,為的是接近天子,拚一個獻媚的機會,恢複家族榮耀,距今已有二十餘年,皇後執掌後宮不過三載,豈能防住這樣長久籌謀的險惡用心。”
皇後道:“既然事涉北族,便是前朝之事,臣妾不便多言。”
皇帝道:“朕要和你說的就是後宮之事。金氏也出身北族,隻怕並不清白。皇後屢屢遭人陷害,固然是珂裏葉特氏小人之心,可其中也難說沒有金氏推波助瀾。朕欲在後宮諸人麵前審問金氏,又怕她胡亂攀扯,將從前的一些舊案翻出來亂咬。”
皇後道:“臣妾愚鈍,請皇上明示。”
皇帝歎了一口氣,算了,確實是自己瞞了許多事:“珂裏葉特氏陷害皇後,是為了給烏拉那拉氏翻案,而皇後也說過烏拉那拉氏的朱砂案有疑點,才讓珂裏葉特氏認為烏拉那拉氏是受皇後陷害,不是麽。朕是怕萬一金氏又扯到皇後身上……”
瓔珞暗道這不就是皇帝自己故意冤枉如懿,如今玩脫了開始擔心金玉妍真的招出什麽來嗎?自己又不敢挑頭,指望皇後娘娘幫他收拾爛攤子。
皇後道:“臣妾自問光明磊落,何懼攀扯。再說庶人烏拉那拉氏家族附逆,又言語不敬令皇上龍體違和,如今其母暗害嬪妃皇嗣,就算朱砂案她真的冤枉,就憑這幾樣罪狀她也該進冷宮,皇上不必擔心有人因朱砂案翻案就質疑您當年的決定。如今後宮中最要緊的,是嘉貴人和這些暗樁到底有無關係,臣妾可以先行密審。”
皇帝聽了皇後這番話才放下心來,道:“朕已經知道所有事情,就不必勞煩皇後了。如此,兩日後,請皇後將天地一家春中眾妃嬪召集到皇後處,朕要好好將此事分說明白。”
正事說完,也到該用午膳的時辰。
明玉行了禮,指揮著宮人一道道上了菜,笑道:“今日午膳是碧粳米幹膳,蒸羊肉蒸鹿尾攢盤,魚肚煨火腿,蛤蜊鯽魚,海參燴豬筋,蘆蒿炒野雞片,油鹽炒枸杞芽素炒豆芽攢盤,西施乳羹,還有一道油爆羊肝四方筍,並一碗荷花蓮蓬湯。”
皇帝聽這些菜名,笑容越發掛不住,及至聽到油爆羊肝四方筍,已經笑得十分勉強:“皇後近來怎麽口味變了?膳食中倒有這麽多海味。”
明玉笑道:“皇後娘娘昨兒就說,皇上近來愛食河鮮、海鮮,今日皇上在皇後娘娘這兒用膳,自然是以皇上口味為先。隻這道羊肝四方筍,羊肝鮮美、四方筍爽脆,皇後娘娘昨日用過九州清晏的筍釀後就念念不忘,隻是奴婢不懂得做筍釀,隻會做成這樣。”
皇帝不敢多說,隻是羊肉鹿尾、蘆蒿炒雞稍顯普通,其餘一桌子腥物幾乎無從下口,那西施乳是河豚內髒,也不敢吃,羊肝配筍更不必說,隻有那湯聽著還有趣味,於是苦笑道:“朕先嚐嚐這個湯吧。”
進忠舀了一碗湯,皇帝一看,這湯中有荷葉荷花形狀的麵團,喝了一口,鮮美中似乎帶著一股清香,便又喝了幾口,問:“這湯不錯,怎麽做的?”
明玉道:“這荷葉、荷花是特意雕的,倒也不很費功夫,隻是這湯,是清晨收集了荷葉上的露水,下雨時收了無根水,和雞一塊兒燉成湯,借了些荷葉的香氣,雨露的清涼。”
她滿意地看著皇帝精彩紛呈的臉色,在心中狂笑。
瓔珞發了一條腦內語音:“你不會是認真的吧?”
明玉道:“當然是騙他的,不過,要是單給他一個人做,他也隻配喝那些髒水了。”
何況這回奉天府尹這樣的三品官員都被謀害,若不處置北族,會使文武百官離心,而永福那些不敬皇後的言論如果真的翻了出來,自己又會麵臨富察氏的壓力。
他暗自慶幸幸好永福已經死了,他的那些勾當還可以遮掩住,自己不必處置他,也就不必擔心葉赫那拉氏生怨。但永福身為葉赫那拉姐妹的叔父卻討好其他妃嬪,這本是一個離間富察氏和葉赫那拉氏的機會,如今隨著永福的死,這個機會也就失去了。
還有,永福另有窺探聖意,逢迎討好之舉,且不隻是自己登基後才如此,因為《烹雪用前韻》是雍正八年就寫下的詩。那時他已封寶親王,又迎娶富察家的千金為嫡福晉,儲位幾乎穩定,正是春風得意時,那“獨有普洱號剛堅”之句正是以普洱茶自比自誇之語。
若葉赫那拉氏中有人如此,是否,意歡,也是葉赫那拉氏的一枚棋子,正如如懿之於烏拉那拉氏一般?
皇帝思來想去,還是去了意歡處。
意歡方喝完一碗坐胎藥,正倚在榻上歇著,皇帝不聲不響進來,意歡忙忙站起來舉起水藍色打黃鶯兒八寶瓔珞娟子,低低道:“臣妾有失遠迎,皇上恕罪。”嘴角卻漾起一絲隱秘的欣喜。
皇帝見她穿著一身綢製青色緙絲玉蘭花紋對襟袍,大朵玉蘭花仿佛是畫在衣裳上一般,兩把頭中間簪著一大朵白玉花,花心處是一顆珍珠,又綴著些米珠、翡翠,兩邊各戴著成對的碧璽白玉花葉,戴一對金鑲翡翠耳飾,端的是清麗出塵。
皇帝笑道:“這幾日沒來陪你,過來與你說說話。”
閑聊幾句,皇帝仿佛偶然想起什麽一般,道:“朕忽然想起,你的叔父永福,在盛京任職。要不朕給他一個職位,將他調到京中吧。”
意歡卻沉默了。
皇帝問:“你怎麽不說話呀?”
意歡笑了一下道:“皇上說前朝的事,臣妾不敢接話。”
皇帝問:“你不為你叔父說句話?”
意歡隻道:“皇上的一切,都是為了朝局考慮。”
皇帝這才略放了心,道:“你很有分寸嘛。”
見意歡喝茶,皇帝害怕得很,忙尋了個由頭走了。
又想起進保說根據永福的管家交待,永福永綬早就分家,也不大來往,看來意歡隻是無辜被利用了。
皇帝閉了閉眼,道:“金玉妍的事情還需與皇後商議,去皇後那兒一趟。”
到了皇後宮殿附近,耳邊忽然傳來談話聲。皇帝側耳細聽,是純嬪和慎嬪。
隻聽純嬪道:“皇後娘娘節儉自然好,就是去她那兒之前,各樣衣裳首飾都要細細地挑過,金的不敢戴,玉的不敢戴,生怕裝扮壓過皇後娘娘。”
慎嬪道:“姐姐未免太小心了。當年有段時日各位姐姐們顧著皇後娘娘簡樸,也不敢穿那些用料昂貴、繡工繁複的衣裳,可就是那時節嘉貴人不也整天穿著織金泥金,好幾道鑲滾。後來舒嬪進宮,那名門之後,更是講究一個清雅華貴,連釵環都幾乎都全是玉的,皇後娘娘說過什麽嗎?
這一向妹妹也看明白了,皇後娘娘自己樸素,也不是心窄的,在衣飾這些細枝末節從來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隻要不逾製,她是不會介意的。姐姐看看,妹妹今日戴著這金累絲的簪子,皇後娘娘也沒有不喜的樣子,不是嗎?”
原來蘇綠筠得了皇後一個佩飾,來謝恩時說皇後與舒嬪本是雅趣,談不上戲弄,倒是自己從前糊塗,有許多無意得罪皇後娘娘的事情,隻是皇後娘娘寬宏不計較罷了。若日後能可以常來陪伴皇後湊趣解悶,於願足矣。
容音當時笑道:“本宮這裏茶倒是尋常,隻是姐妹們常在一起說說話才好。”
蘇綠筠這幾日便也來得勤了些。
及至阿箬身子轉好,能出門走動,不免想到自己滑胎後這段時日,皇帝除了出事當日來瞧了一回,便是去舒嬪那兒風花雪月,還又添了一位佳人叫嬿婉的,算來皇後來陪自己的次數都更多些,若不是自己振作起來設局複寵,早就不知被冷待到何種地步,可見皇帝連表麵功夫都很是不行,自己唯有好好依附皇後、貴妃,才是出路。
且她也確實對皇後的照顧安慰心存感激,故而也到皇後處送禮謝恩。這一日正好遇上蘇綠筠,一同聊了幾句。
嬿婉雖然之前被蘇綠筠莫名其妙地趕去花房,但以庶妃之身再見純嬪時,倒是並未表現出什麽怨恨,相反在蘇綠筠麵前仍是恭敬有加,殷勤備至。
蘇綠筠雖然對嬿婉頗有不滿,但之前與皇後說嬿婉蓄意勾引反被彈壓,也不敢再多言,見嬿婉如此,更是伸手不打笑臉人,便也親切起來。
連瓔珞都在一旁暗暗感歎,嬿婉也是夠能屈能伸了。若是自己,被造謠誹謗,汙了清譽,還因此失了份好差事,非得讓蘇綠筠脫層皮不可。
阿箬雖性子刁鑽,但見嬿婉與自己同是宮女出身,家世比之自己更是遠遠不如,且雖是飛上枝頭的人,卻並無什麽驕矜之氣,也無為難針對的必要,也是調笑兩句就罷了。
蘇綠筠和阿箬聊了一陣,結伴離開了。出得門時,皇帝正走過來,才聽到兩人閑聊。
皇帝進了宮殿,接了嬿婉奉上的陳皮甘菊茶盞喝了一口,又嗅到一股茉莉花的香氣。
他不禁感到煩躁的心緒被撫平了些,微笑道:“朕仿佛嗅到長春宮才有的的茉莉花香,又是哪來的?”
嬿婉道:“這花香,是拿醃的茉莉蒸的花露。”
皇帝奇道:“就算是醃製過的花,放了幾個月香氣都該散了,這花露倒是香氣撲鼻。”
嬿婉道:“之前例行清點圓明園庫房的時候,翻出來一個玻璃罩的小爐子,拿去問了一圈,最後是郎世寧大人說這是西洋的什麽蒸餾器,可以將香花蒸成花露,就拿它試了試。”
皇帝笑道:“嬿婉在皇後這兒,倒是見識了不少新奇玩意兒。朕想起來與皇後剛成婚不久時,皇後就很喜歡那些稀奇的,有一回看古書看到個方子,比著做了荀令十裏香,結果茴香炒太焦了,香囊一股子焦味兒,比不上後來皇後讓人調的龍涎合香。”
他說完,突然有些恍惚。他記不得與如懿少時相處的很多細節,可總記得兩人共同看過《牆頭馬上》,還記得高貴妃、玫貴人的琵琶,慎嬪的能說會道,可唯獨皇後,他與皇後似乎並沒有什麽私下相處時的有趣回憶。就連那荀令十裏香,還是因焦味太濃,自己聞到後才問出來的。
從潛邸至今,兩人見麵多是為著各項事務,所說最多的就是權衡利弊、分剖利害和有意試探,皇後對自己也多是勸諫和獻策,連閑話家常的時候都屈指可數。
可是皇後,分明不是個無趣女子。她會嚐試調香,會親自侍弄茉莉,會與妃嬪談論詩詞,甚至興之所至,還會重現宋代鬥茶的風雅之事,隻是那些趣事裏永遠沒有皇帝的身影。舒嬪說自己飽讀詩書就是為了走到皇帝身邊,可是皇後的一切情致,何止從來不拿來討好皇帝,甚至幾乎都是不在他身邊時才隨心而發。
就連現在,皇帝想說件從前的趣事,卻也隻是聽皇後笑著說了一句:“臣妾慚愧。臣妾於調香之道並不擅長,那龍涎合香也是皇上賞的龍涎香好,隨意拿些花來配,便能出清雅香氣。”
皇帝抬眼,見皇後穿著之前鬥茶時穿的那件粉色風景紋暗花綿綾袍,全然是入關前的樣式,一絲鑲滾繡花也無,因已入秋,外頭又多穿一身雪灰色緞繡蝶紋刺繡琵琶襟坎肩,隻在衣襟處鑲了一道竹紋絛,頭發梳成小兩把頭,綴著一朵牡丹絹花和幾樣燒藍頭花,耳上戴了三對銅鍍金嵌石耳墜,不過是白紅的彩石,並非珍貴珠寶。
除了手上戴著兩個銀累絲護甲,拿著一串紅瑪瑙十八子手串,幾乎未見富麗閑裝,卻是自有樸素大氣之感。
在自己麵前,她就永遠是,妥帖、低調,略有些拘泥呆板的賢內助。
皇帝突然有些悶,本來想說的正事又咽了下去,轉而道:“朕知道皇後一向節儉,可皇後也不必過於自苦,朕記得江寧織造進貢上來幾匹漳緞,朕讓繡坊拿一匹去給皇後裁兩身衣裳才好。再賞幾支點翠的簪子,比皇後頭上這燒藍的更流光溢彩,配衣裳正好。”
容音恭敬道:“臣妾謝皇上。隻是漳緞珍貴,臣妾無功受賞,心有惶恐。”
皇帝覺得皇後的反應太平常了,可是後妃受賞,不就是這樣回應,又挑不出錯,更是氣悶。
嬿婉敏感地發現氣氛有些冷下來,趕忙賠笑道:“皇後娘娘說點翠是用翠鳥羽毛所製,為著取暖充饑將禽獸剝皮吃肉自是天道,但除了朝冠關乎禮節,平素裏何苦為了好看傷了鳥雀性命,她這裏少讓內務府做一支釵,就能多讓一隻翠鳥活命,所以才全改用和點翠相似的燒藍首飾,沒想到皇上如此慧眼,竟然一下就看出來了。還有這漳緞,奴婢還沒聽過呢,倒是覺得奇怪,既是江寧織造府上貢,為何是以‘漳’為名?”
皇帝笑道:“這漳緞本產自閩地漳州府,最初是當地人所製的絨織叫做漳絨的,是用純絨製成凸花,後來江寧織造將此絨繡在蘇緞上,便成了漳緞,這緞上絨花色澤柔和,可地花光度不同,遠遠望去便似真花浮在緞上一般。
漳州府在前明時是貿易繁盛之地,有一水陸港口名月港,當地人常常經月港向海外販賣綢緞、瓷器等,但康熙年間,鄭氏盤踞閩台,皇瑪法便下令禁海,遷界,雖然在康熙二十四年又重開海禁,但月港廢棄經年,早已泥沙淤積,便沒落下來,當地也就少做這漳絨了,因此如今隻有江寧織造每年還做個幾匹,所以十分珍貴。”
嬿婉笑道:“皇上真是什麽都懂。”
容音道:“如今閩地、粵地開放商貿,臣妾阿瑪還在世時,家中光景還好,也托人高價購置過一套本要賣到歐羅巴的廣彩瓷器,的確是用工複雜,釉色華麗。
然而若是自家購置,雖然這些東西用工是多些,但也能換取厚利,於百姓並無負擔,隻要自家出得起這錢,花費再多,也是千金難買我高興的事。但宮中所用,俱是各織造上貢,各織造所花費的也是公帑,是朝廷的銀子,臣妾身為皇後,自然要講究節儉之道。”
皇帝道:“雖說是‘宮中府中,俱為一體’,但就是再省,上貢的布匹,除了皇額娘,本也要緊著皇後來。就把那匹香色暗勾蓮蝠的漳緞的給皇後送來。至於點翠首飾,皇後身為中宮,有好生之德,朕心甚慰。就讓內務府將點翠首飾減半,用燒藍代替吧。”
容音恭維道:“臣妾一點稀奇古怪心思,哪能比得上皇上為百姓宵衣旰食的仁心,皇上謬讚。”
皇帝龍心大悅,眼見已近晌午,道:“朕今日是有事找皇後,說完事情隻怕都正午了,今天就在皇後這兒用午膳吧。”
嬿婉立刻乖覺道:“那奴婢去小廚房說一聲。”便退了出去。
皇帝斟酌了一番才道:“皇後啊,這幾日,前朝出了很多事情。就在慎嬪滑胎的時候,她阿瑪也出事了,這你已經知道。
桂鐸在河工,被巨石砸中落入河中,若非當時得人相救,早就命喪黃泉。朕派人去查此事,卻查出,這不是意外,而是因桂鐸之前驅逐北族越境之人,才遭到北族的報複。還有皇後查出的那個尹管事,實則是幾十年前潛入大清的北族張禧嬪餘黨。之前珂裏葉特氏以朱砂陷害皇後,在其中傳遞消息的,也是張禧嬪餘黨,為首的正是那個翠雲館的張念祖。”
皇後立即跪下道:“宮中有北族暗樁,臣妾竟懵然不知,臣妾有失察之過。”
皇帝道:“皇後起來吧。這張禧嬪,乃是康熙時北族一妖妃,因魘鎮北族王妃獲罪,這起宵小從那時就逃往關東一帶,多年來為了複現所謂張氏榮光,秘密結成什麽山虎會,實則與白蓮教一般。
這山虎會多年前就派宮女太監冒充漢軍旗和包衣旗之人潛伏宮中,為的是接近天子,拚一個獻媚的機會,恢複家族榮耀,距今已有二十餘年,皇後執掌後宮不過三載,豈能防住這樣長久籌謀的險惡用心。”
皇後道:“既然事涉北族,便是前朝之事,臣妾不便多言。”
皇帝道:“朕要和你說的就是後宮之事。金氏也出身北族,隻怕並不清白。皇後屢屢遭人陷害,固然是珂裏葉特氏小人之心,可其中也難說沒有金氏推波助瀾。朕欲在後宮諸人麵前審問金氏,又怕她胡亂攀扯,將從前的一些舊案翻出來亂咬。”
皇後道:“臣妾愚鈍,請皇上明示。”
皇帝歎了一口氣,算了,確實是自己瞞了許多事:“珂裏葉特氏陷害皇後,是為了給烏拉那拉氏翻案,而皇後也說過烏拉那拉氏的朱砂案有疑點,才讓珂裏葉特氏認為烏拉那拉氏是受皇後陷害,不是麽。朕是怕萬一金氏又扯到皇後身上……”
瓔珞暗道這不就是皇帝自己故意冤枉如懿,如今玩脫了開始擔心金玉妍真的招出什麽來嗎?自己又不敢挑頭,指望皇後娘娘幫他收拾爛攤子。
皇後道:“臣妾自問光明磊落,何懼攀扯。再說庶人烏拉那拉氏家族附逆,又言語不敬令皇上龍體違和,如今其母暗害嬪妃皇嗣,就算朱砂案她真的冤枉,就憑這幾樣罪狀她也該進冷宮,皇上不必擔心有人因朱砂案翻案就質疑您當年的決定。如今後宮中最要緊的,是嘉貴人和這些暗樁到底有無關係,臣妾可以先行密審。”
皇帝聽了皇後這番話才放下心來,道:“朕已經知道所有事情,就不必勞煩皇後了。如此,兩日後,請皇後將天地一家春中眾妃嬪召集到皇後處,朕要好好將此事分說明白。”
正事說完,也到該用午膳的時辰。
明玉行了禮,指揮著宮人一道道上了菜,笑道:“今日午膳是碧粳米幹膳,蒸羊肉蒸鹿尾攢盤,魚肚煨火腿,蛤蜊鯽魚,海參燴豬筋,蘆蒿炒野雞片,油鹽炒枸杞芽素炒豆芽攢盤,西施乳羹,還有一道油爆羊肝四方筍,並一碗荷花蓮蓬湯。”
皇帝聽這些菜名,笑容越發掛不住,及至聽到油爆羊肝四方筍,已經笑得十分勉強:“皇後近來怎麽口味變了?膳食中倒有這麽多海味。”
明玉笑道:“皇後娘娘昨兒就說,皇上近來愛食河鮮、海鮮,今日皇上在皇後娘娘這兒用膳,自然是以皇上口味為先。隻這道羊肝四方筍,羊肝鮮美、四方筍爽脆,皇後娘娘昨日用過九州清晏的筍釀後就念念不忘,隻是奴婢不懂得做筍釀,隻會做成這樣。”
皇帝不敢多說,隻是羊肉鹿尾、蘆蒿炒雞稍顯普通,其餘一桌子腥物幾乎無從下口,那西施乳是河豚內髒,也不敢吃,羊肝配筍更不必說,隻有那湯聽著還有趣味,於是苦笑道:“朕先嚐嚐這個湯吧。”
進忠舀了一碗湯,皇帝一看,這湯中有荷葉荷花形狀的麵團,喝了一口,鮮美中似乎帶著一股清香,便又喝了幾口,問:“這湯不錯,怎麽做的?”
明玉道:“這荷葉、荷花是特意雕的,倒也不很費功夫,隻是這湯,是清晨收集了荷葉上的露水,下雨時收了無根水,和雞一塊兒燉成湯,借了些荷葉的香氣,雨露的清涼。”
她滿意地看著皇帝精彩紛呈的臉色,在心中狂笑。
瓔珞發了一條腦內語音:“你不會是認真的吧?”
明玉道:“當然是騙他的,不過,要是單給他一個人做,他也隻配喝那些髒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