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劉學士,見過幾位師傅!”


    “臣,見過吳王殿下!”


    大學堂門口,穿著親王服飾的朱允熥,恭敬地對幾位教書先生問好。


    幾位方正的讀書人,也用臣子之禮回敬。


    門外是臣子禮,真進了讀書的房間,就是師禮。


    朱元璋雖然出身草莽,但是對兒孫的教育抓得很嚴格。


    當初朱允熥的老子朱標剛剛弱冠之年,朱元璋就為他聘請了出名的大儒,教導功課,其中最初出名的老師,就是元末明初很有名望的大儒,宋濂。


    據說,當初這位宋老夫子,根本不管這些皇子的身份,教起書來直接用戒尺抽,朱允熥有幾個叔叔比較頑劣,不但被抽手掌心,還被抽了臉。


    當時幾個叔叔年幼,被老師抽了自然要找老爹添油加醋說說委屈。豈料,直接被朱元璋扒了褲子,一頓竹筍炒肉。


    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燕王,朱棣。


    而且據說,在朱元璋所有的孩子中,朱棣最不聽話,挨揍最多。


    “吳王殿下今日來得早!”翰林學士黃子澄微微笑道。


    今天的大學堂朱允熥是第一個到,所以諸人有些奇怪。


    朱允熥看看頭上的太陽,微笑說道,“一天之計在於晨,以往我不懂事,不愛讀書聽講,辜負年華,也辜負了師長的期望。如今,我光陰易逝,我正要迎頭趕上。想想以前,心中羞愧,愧對幾位師傅的教導,我以後不會了!”


    說著,在幾位翰林學士詫異的目光中,竟然彎腰,鄭重的行禮。


    “不敢當吳王大禮!”幾個翰林學士趕緊避身,不敢受這個禮。


    “這真是吳王?”


    劉三吾看著朱允熥,既熟悉又陌生,同時又有些欣慰和欣喜。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吳王既然明白以前頑劣,誠心認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定會全心全力的教導。


    他之所以覺得對朱允熥陌生,是因為眼前的吳王,從裏到外精氣神都換了,更有朝氣,更加蓬勃向上。


    站在那裏彬彬有禮,話語謙遜。瞬間,讓劉三吾想到了,年少時讀書的太子。


    想著,這位老臣心中有些酸楚。


    到底是太子的嫡子,平日頑劣,可一旦浪子回頭,和那個英明神武的太子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酸楚之後是欣喜,怪不得皇帝說這位皇孫是朱家千裏駒。


    小小年紀,和大人一樣知節守禮,謙遜溫和。


    劉三吾捋須笑笑,對朱允熥說道,“吳王殿下,這位是剛入京的方學士!”


    “方孝孺見過吳王殿下!”


    “先生不必多禮,說起來你我不是外人!”


    雖然心裏有些看不起這些,後來攛掇建文帝削藩而丟了帝位的清流讀書人,但是此刻,羽翼未成的朱允熥,還需要在他們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


    一句你我不是外人,讓眾人大為驚奇。


    隻聽朱允熥繼續笑道,“方學士師從宋濂老夫子,我父親也是宋老夫子的學生,按照輩分,我還要叫您一聲師叔!”


    說著,還真是行了一個弟子禮。


    方孝孺方正刻板的臉上,難得的露出一絲笑意。


    以臣子禮回敬,“吳王殿下言重了!”


    看著這位赫赫有名的曆史名臣,對自己行禮,朱允熥心中五味雜陳。


    相比於攛掇建文不幹正事的齊泰和黃子澄,這位方孝孺不但學問名聞天下,還是一位千古名臣。


    方孝孺家中是世代的大儒,父親做過濟寧的知府,在元末亂世中保境安民,守護一方,賢明傳於天下。洪武四年,朱元璋親自下書,征辟方孝孺的父親為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大明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