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回春手,痊痼疾
馬驥見到寧采臣時,卻並未說起蘭若寺的經曆,隻是問他在行署這幾日如何。
寧采臣說起將信送到之後,顧鏞主動問起他的學業,一番深談之後頗為讚許,又指點了他一些學業中的疑難,勉勵他用心準備秋闈,認為以他的才學一定能夠高中。
說完之後,他又鄭重向馬驥致謝,隨即卻說起準備告辭回家。
馬驥有些意外,問道:“明天顧師便要開講,采臣兄為何反要離開?”
寧采臣苦笑道:“實不相瞞,因為拙荊罹病,此次我本已準備放棄來金華縣聽顧大人講課。但家母與拙荊再三敦促,不得已才暫時離家前來。如今我得了顧大人單獨指點,已沒有必要再與大家一起聽講,而應及早歸家照顧拙荊。”
馬驥拱手道:“采臣兄至情至性,小弟佩服。既是如此,小弟便即刻稟過顧師,陪采臣兄一起回家!”
寧采臣一呆:“龍媒你陪我回家做什麽?”
馬驥擺出些矜持之態,笑道:“不好意思,有一件事情還沒機會對采臣兄說,其實小弟頗精岐黃之道,自問不遜當世任何一位名醫。雖不敢誇口生死人肉白骨,但尋常疑難雜症還是有把握著手成春的。”
寧采臣大喜,聲音都有些顫抖了:“此言當真?”
馬驥也不再開玩笑,正色答道:“小弟絕無虛言!”
馬驥向枯槁憔悴的安氏見禮及告罪之後,認真診過她的脈象,沉思半晌之後,向著提心吊膽的寧采臣展顏一笑道:“無妨!”
先前他之所以不願離家,實是妻子安氏的病情不容樂觀,蘭溪縣中幾位有名的大夫看過之後,都隻開出些溫補藥物令她安心靜養,其實便是表示了愛莫能助之意。
他說提前回家照顧妻子,其實隻是想在家中多陪妻子幾日。
到了寧采臣家中,馬驥向登堂拜見了寧采臣的母親。
隨後,寧采臣也顧不得男女之別,引馬驥到內室為妻子醫病。
“太好了!謝天謝地!”寧采臣一把抓住馬驥手臂,“那便請龍媒……但明天顧大人便要講學……”
寧母已聽兒子說了馬驥為人,對他同樣感激不盡。
顧鏞不僅不以為忤,反而對寧采臣對妻子的愛護、馬驥對朋友的情義大加讚許,當即準了馬驥所請,並吩咐人備兩匹快馬,讓他們兩個能盡快趕到寧采臣家中。
當時馬驥與寧采臣在行署外上馬,一路快馬加鞭趕回蘭溪縣。
而寧家隻是小康人家,無論財力還是人脈,也實在沒有條件到外地延請名醫。
說罷他便又去見了顧鏞,當麵說明這件事情。
馬驥笑道:“小弟常在顧師身邊受教,少聽幾天課又有甚幹係?采臣兄稍待,小弟去去便回!”
寧采臣長長舒了一口氣,提著的一顆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馬驥也不避諱,當著安氏的麵對寧采臣說了她的病情。
原來安氏之病,皆因腹內生了一個腫塊,隻要施以刀圭之術,破開腹部切除腫塊,再將傷口縫合便無大礙。
寧采臣又驚又喜:“聽說此等破腹療疾的刀圭奇術,自昔年神醫華佗之後便成絕響,龍媒的醫道竟精妙如斯?”
安氏則另有顧慮,卻並非擔心馬驥醫術,而是過不了男女大防一關。
寧采臣將妻子的生命看得比什麽都重要,在這件事上倒甚為豁達,正想勸說安氏時,卻被馬驥攔住,說此事很容易解決。
見寧采臣和安氏都望著自己,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其實小弟還有一件事情未對采臣兄說明,除了醫道,小弟還修行了道法,等到施術時完全可以人在隔壁,隻以神念感應和禦物操作即可。”
寧采臣怔了片刻,望著歎口氣道:“龍媒若還有其他本領,可以一次都說出來。”
馬驥摸了摸鼻子道:“若說其他的,也便隻有幾手拳腳功夫還值得一提了。”
隨後寧采臣母子便在馬驥的指揮下收拾出一個房間。
在他們母子二人將房間打掃一遍後,馬驥又悄然運用神念將室內肉眼看不見的塵埃及浮遊生物徹底掃蕩幹淨,接著將幾樣事物在桌子上一一擺好,然後才讓寧采臣扶著安氏到室內的一張床上躺好。
室外的馬驥指揮寧采臣取了桌子上一個藥瓶,倒出一粒安神丹藥喂安氏服下。
服藥之後,安氏立時陷入深度昏迷。
寧采臣便解開了妻子的上衣,將腹部袒露出來。
馬驥神念一動,桌上的飛劍緩緩上升,在寧采臣心驚膽戰的目光中,飛到安氏腹部上方,沒有半分遲疑地切入皮下橫向割開一道口子。
神念之力隔空發動,將傷口附近的血管全部封住,竟是一滴鮮血也沒有流出。
傷口在神念作用下向兩邊張開,露出裏麵的髒腑以及附著在髒腑上生長的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塊。
飛劍探入傷口,輕盈而精準地將腫塊切下挑了出來。
而後桌子上一根穿了特製羊腸線的細針自動飛來,由內而外地將傷口緊密縫合。
在縫合過程中,寧采臣依照馬驥的指揮,將另一個藥匣中的“天香斷續膠”塗抹在傷口上,最後用幹淨的白布將腹部的傷口包好,一場手術便告結束。
等到“安神丹”的藥性散去,安氏悠悠醒轉,雖然四肢乏力腹部痛楚,但體內莫名地鬆快了許多,便知道糾纏自己多日的病根已經除去,雖然吃力也仍然與寧采臣、寧母一起,向馬驥連連稱謝。
馬驥又在寧家留了幾日,見安氏的病情並無反複的征兆,便留下足量的藥物和詳細的叮囑後提出告辭。
寧采臣知道他需要盡快趕回顧鏞身邊侍奉,便也沒有挽留,隻是親自送到城外依依惜別,臨別時有約好到杭州參加鄉試時,定到馬驥家中拜訪。
馬驥騎了一匹馬又牽了另一匹馬,一路換馬騎乘速度更快,終於在顧鏞將要離開金華縣前趕了回來。
他見了顧鏞說明經過,而後便跟隨顧鏞離開金華縣,來到下一站的台州府。
因為台州境內的天台山天下聞名,山上又有江浙行省內僅次於“萬鬆書院”的“天台書院”,顧鏞便沒有前往台州治所臨海縣,而是在天台縣停駐。
馬驥見到寧采臣時,卻並未說起蘭若寺的經曆,隻是問他在行署這幾日如何。
寧采臣說起將信送到之後,顧鏞主動問起他的學業,一番深談之後頗為讚許,又指點了他一些學業中的疑難,勉勵他用心準備秋闈,認為以他的才學一定能夠高中。
說完之後,他又鄭重向馬驥致謝,隨即卻說起準備告辭回家。
馬驥有些意外,問道:“明天顧師便要開講,采臣兄為何反要離開?”
寧采臣苦笑道:“實不相瞞,因為拙荊罹病,此次我本已準備放棄來金華縣聽顧大人講課。但家母與拙荊再三敦促,不得已才暫時離家前來。如今我得了顧大人單獨指點,已沒有必要再與大家一起聽講,而應及早歸家照顧拙荊。”
馬驥拱手道:“采臣兄至情至性,小弟佩服。既是如此,小弟便即刻稟過顧師,陪采臣兄一起回家!”
寧采臣一呆:“龍媒你陪我回家做什麽?”
馬驥擺出些矜持之態,笑道:“不好意思,有一件事情還沒機會對采臣兄說,其實小弟頗精岐黃之道,自問不遜當世任何一位名醫。雖不敢誇口生死人肉白骨,但尋常疑難雜症還是有把握著手成春的。”
寧采臣大喜,聲音都有些顫抖了:“此言當真?”
馬驥也不再開玩笑,正色答道:“小弟絕無虛言!”
馬驥向枯槁憔悴的安氏見禮及告罪之後,認真診過她的脈象,沉思半晌之後,向著提心吊膽的寧采臣展顏一笑道:“無妨!”
先前他之所以不願離家,實是妻子安氏的病情不容樂觀,蘭溪縣中幾位有名的大夫看過之後,都隻開出些溫補藥物令她安心靜養,其實便是表示了愛莫能助之意。
他說提前回家照顧妻子,其實隻是想在家中多陪妻子幾日。
到了寧采臣家中,馬驥向登堂拜見了寧采臣的母親。
隨後,寧采臣也顧不得男女之別,引馬驥到內室為妻子醫病。
“太好了!謝天謝地!”寧采臣一把抓住馬驥手臂,“那便請龍媒……但明天顧大人便要講學……”
寧母已聽兒子說了馬驥為人,對他同樣感激不盡。
顧鏞不僅不以為忤,反而對寧采臣對妻子的愛護、馬驥對朋友的情義大加讚許,當即準了馬驥所請,並吩咐人備兩匹快馬,讓他們兩個能盡快趕到寧采臣家中。
當時馬驥與寧采臣在行署外上馬,一路快馬加鞭趕回蘭溪縣。
而寧家隻是小康人家,無論財力還是人脈,也實在沒有條件到外地延請名醫。
說罷他便又去見了顧鏞,當麵說明這件事情。
馬驥笑道:“小弟常在顧師身邊受教,少聽幾天課又有甚幹係?采臣兄稍待,小弟去去便回!”
寧采臣長長舒了一口氣,提著的一顆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馬驥也不避諱,當著安氏的麵對寧采臣說了她的病情。
原來安氏之病,皆因腹內生了一個腫塊,隻要施以刀圭之術,破開腹部切除腫塊,再將傷口縫合便無大礙。
寧采臣又驚又喜:“聽說此等破腹療疾的刀圭奇術,自昔年神醫華佗之後便成絕響,龍媒的醫道竟精妙如斯?”
安氏則另有顧慮,卻並非擔心馬驥醫術,而是過不了男女大防一關。
寧采臣將妻子的生命看得比什麽都重要,在這件事上倒甚為豁達,正想勸說安氏時,卻被馬驥攔住,說此事很容易解決。
見寧采臣和安氏都望著自己,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其實小弟還有一件事情未對采臣兄說明,除了醫道,小弟還修行了道法,等到施術時完全可以人在隔壁,隻以神念感應和禦物操作即可。”
寧采臣怔了片刻,望著歎口氣道:“龍媒若還有其他本領,可以一次都說出來。”
馬驥摸了摸鼻子道:“若說其他的,也便隻有幾手拳腳功夫還值得一提了。”
隨後寧采臣母子便在馬驥的指揮下收拾出一個房間。
在他們母子二人將房間打掃一遍後,馬驥又悄然運用神念將室內肉眼看不見的塵埃及浮遊生物徹底掃蕩幹淨,接著將幾樣事物在桌子上一一擺好,然後才讓寧采臣扶著安氏到室內的一張床上躺好。
室外的馬驥指揮寧采臣取了桌子上一個藥瓶,倒出一粒安神丹藥喂安氏服下。
服藥之後,安氏立時陷入深度昏迷。
寧采臣便解開了妻子的上衣,將腹部袒露出來。
馬驥神念一動,桌上的飛劍緩緩上升,在寧采臣心驚膽戰的目光中,飛到安氏腹部上方,沒有半分遲疑地切入皮下橫向割開一道口子。
神念之力隔空發動,將傷口附近的血管全部封住,竟是一滴鮮血也沒有流出。
傷口在神念作用下向兩邊張開,露出裏麵的髒腑以及附著在髒腑上生長的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塊。
飛劍探入傷口,輕盈而精準地將腫塊切下挑了出來。
而後桌子上一根穿了特製羊腸線的細針自動飛來,由內而外地將傷口緊密縫合。
在縫合過程中,寧采臣依照馬驥的指揮,將另一個藥匣中的“天香斷續膠”塗抹在傷口上,最後用幹淨的白布將腹部的傷口包好,一場手術便告結束。
等到“安神丹”的藥性散去,安氏悠悠醒轉,雖然四肢乏力腹部痛楚,但體內莫名地鬆快了許多,便知道糾纏自己多日的病根已經除去,雖然吃力也仍然與寧采臣、寧母一起,向馬驥連連稱謝。
馬驥又在寧家留了幾日,見安氏的病情並無反複的征兆,便留下足量的藥物和詳細的叮囑後提出告辭。
寧采臣知道他需要盡快趕回顧鏞身邊侍奉,便也沒有挽留,隻是親自送到城外依依惜別,臨別時有約好到杭州參加鄉試時,定到馬驥家中拜訪。
馬驥騎了一匹馬又牽了另一匹馬,一路換馬騎乘速度更快,終於在顧鏞將要離開金華縣前趕了回來。
他見了顧鏞說明經過,而後便跟隨顧鏞離開金華縣,來到下一站的台州府。
因為台州境內的天台山天下聞名,山上又有江浙行省內僅次於“萬鬆書院”的“天台書院”,顧鏞便沒有前往台州治所臨海縣,而是在天台縣停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