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考前衝刺班
一場風波消弭之後,馬驥又送別了寧采臣,隨後便恢複了往日的生活。
因為他已準備參加明年二月的春闈,所以顧鏞對他的課業也督促得更緊了一些。
如此不知不覺又過了兩月,已至十月初冬時節
這一天上午,尚未到授課時間,顧鏞便派人來喚馬驥前去。
馬驥知道必定有事,於是不敢怠慢,換了身衣服隨來人前往。
見麵之後,顧鏞將案頭一封書信送到他麵前,笑道:“龍媒先看一看這封信。”
馬驥也不遲疑,接過書信飛快瀏覽一遍,臉上便現出些古怪的神色。
這封信是通稱“南監”的應天國子監祭酒喬允寫給顧鏞的,事情卻與自己有關。
原來自從當初顧鏞、韓嶂、杜衡三人同科包攬三甲後,江南的文運似乎被消耗太多,十多年來,算上恩科已進行了六次科考,六位狀元竟然都出在北方。
科舉的南北地域之爭由來已久,直至前朝大齊前期,北地還因自古為人口聚居的繁華之地,文教昌盛而占據絕對優勢。
馬驥將書信放回老師案頭,問道:“依老師之意,弟子是否要去應天府一行?”
雖然朝廷出於平衡考慮,在南北進士的比例上有所調控,但曆年科舉的三鼎甲大多出自江南。
直到大齊後期,江南魚米之鄉得到充分開發,人口漸增、經濟反超北方,文教亦隨越來越興盛。
有鑒於此,喬允打算今天冬天在應天國子監單獨開設一個學舍,將今年各省鄉試中表現優異的舉子集中到一起,並便請江南碩士名儒指導他們學業及會試、殿試的應考經驗,可說是要集江南半壁江山之力,打造出一位狀元之才。
喬允和顧鏞一樣屬於當今隆安帝李琿信重之人,一樣在今年出京至應天府接掌國子祭酒,自然要做出一番成績,恰好今年和明年是科考之期,奪回狀元之位一雪前恥,無疑是當前最要緊的一件事。
其中的影響落在科舉上,便形成大虞立國幾百年,一直是南強北弱的局麵。
正因如此,多年被北方占據狀元之位,讓江南眾多文人心中大為氣悶,也對領袖江南文教的應天國子監多有不滿。
顧鏞見他已看完書信,笑道:“喬明誠那廝倒打得好如意算盤,若你們這些舉子中當真出了一位狀元,那不僅是江南之地和他所屬省份的光彩,應天國子監也可名正言順地分一份功勞。”
到了本朝大虞,因為太祖武皇帝李賡是以南統北,手下一班開國元勳、文武重臣大多出自江南,甚至大虞開創初期的都城便設在應天府,後來才前往北地順天府。
“這算是……古代版的考前衝刺班?”
這封信中還向顧鏞提到兩件事:一是請他將自己的得意門生、已在鄉試奪魁成為名副其實“江浙第一才子”的馬驥送到應天國子監;二是請他在年前勿要抽出幾天閑暇,至應天國子監為這些舉子講學。
“當然要去!”顧鏞毫不遲疑,“為師不得不承認,喬明誠此舉雖有急功近利之嫌,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你到了應天國子監,所能得到學業方麵的資源,遠遠勝過留在為師身邊。既然是送上門的便宜,自然沒有放過的道理。”
馬驥失笑,拱手道:“既然如此,弟子回去稟過父母,近日便出發前往應天府。”
做出定下後,他別過顧鏞回到家中,麵見父母說明了此事,最後歎道:“這一次在應天國子監的進修最少兩個月,所以必然來不及回家過年。而且過年之後,我便須要北上往京師參加春闈,隻怕短時間難與爹娘見麵了,還請您二老在家中善自保重。”
馬遙笑道:“我和你母親都身強體健,還用不著你堂前盡孝。這一次既然是難得的機會,自然不能錯過。至於來年的春闈,那是更加耽誤不得。”
柳青則道:“此去先到應天,再到京師,可不比在‘萬鬆書院’離家不遠,我的意思是你把若雪和若梅帶在身邊,有她們照顧你的飲食起居,我才能真正放心。”
一旁的若雪和若梅立時喜笑顏看,一起上前表態道:“夫人放心,我們一定照顧好公子!”
嬌娜忙也站出來道:“嬸嬸,我還需要跟師父學武,也要跟著一起去。”
相處多日,柳青早清楚了這丫頭的心思,對她的“雄心壯誌”也樂見其成,當即含笑點頭道:“嬌娜跟去也好,多一個人總是多一份照應。”
馬驥見母親說了話,自然隻有俯首從命。
馬遙叮囑道:“你在應天和京師住的時間都不會太短,身邊又有三個女孩子,便不要去住龍蛇混雜的客店,可以多花些銀錢租個寬敞些的院子來住。”
馬驥躬身道:“孩兒記住了。”
當時一家人便開始收拾行裝,錢財、衣物、書籍、文具等林林總總裝了足有十來口大箱子。
好在馬驥和嬌娜都有儲物之寶,前者是神器“煉妖壺”,後者是日常套在左臂上一件形如金鐲、兼具儲物與禦敵功效的法器“二相環”。
有了一個編造的師門,馬驥已不必在父母麵前掩飾“煉妖壺”的存在,和嬌娜分別收了幾口箱子,隻留下一口帶在身邊掩人耳目。
轉過天來,馬驥先去向顧鏞告辭,然後便與嬌娜、若雪、若梅三女一起別過父母離了杭州。
他們此行選擇了走運河水路乘船北上。
江南之地水道密布,從春秋時期開始,曆代都有開鑿、疏浚河道以供運兵運糧之用。
到隋朝大業年間,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貫通南北,在長江以南重新開鑿和拓寬運河古道,形成直到如今的江南運河。
馬驥如今不缺錢財,為了圖個清淨,索性在單獨包下一艘客船,從杭州出發一路先過了嘉興,再到了蘇州。
船到姑蘇城外上塘河段,因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河上一座“楓橋”天下聞名。
馬驥見此刻已是日近黃昏,便吩咐船家在此覓地停泊,一來免得夜間行船之險,二來也想親身體會一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的景色與感受。
船舶岸邊,嬌娜和若雪、若梅也不怕寒冷,推開窗子後擠在一起,一邊嘰嘰咕咕地說笑,一邊觀看岸上的景色。
驀然間,一聲謔笑傳入三女耳中:“好標致的三個小娘兒!”
一場風波消弭之後,馬驥又送別了寧采臣,隨後便恢複了往日的生活。
因為他已準備參加明年二月的春闈,所以顧鏞對他的課業也督促得更緊了一些。
如此不知不覺又過了兩月,已至十月初冬時節
這一天上午,尚未到授課時間,顧鏞便派人來喚馬驥前去。
馬驥知道必定有事,於是不敢怠慢,換了身衣服隨來人前往。
見麵之後,顧鏞將案頭一封書信送到他麵前,笑道:“龍媒先看一看這封信。”
馬驥也不遲疑,接過書信飛快瀏覽一遍,臉上便現出些古怪的神色。
這封信是通稱“南監”的應天國子監祭酒喬允寫給顧鏞的,事情卻與自己有關。
原來自從當初顧鏞、韓嶂、杜衡三人同科包攬三甲後,江南的文運似乎被消耗太多,十多年來,算上恩科已進行了六次科考,六位狀元竟然都出在北方。
科舉的南北地域之爭由來已久,直至前朝大齊前期,北地還因自古為人口聚居的繁華之地,文教昌盛而占據絕對優勢。
馬驥將書信放回老師案頭,問道:“依老師之意,弟子是否要去應天府一行?”
雖然朝廷出於平衡考慮,在南北進士的比例上有所調控,但曆年科舉的三鼎甲大多出自江南。
直到大齊後期,江南魚米之鄉得到充分開發,人口漸增、經濟反超北方,文教亦隨越來越興盛。
有鑒於此,喬允打算今天冬天在應天國子監單獨開設一個學舍,將今年各省鄉試中表現優異的舉子集中到一起,並便請江南碩士名儒指導他們學業及會試、殿試的應考經驗,可說是要集江南半壁江山之力,打造出一位狀元之才。
喬允和顧鏞一樣屬於當今隆安帝李琿信重之人,一樣在今年出京至應天府接掌國子祭酒,自然要做出一番成績,恰好今年和明年是科考之期,奪回狀元之位一雪前恥,無疑是當前最要緊的一件事。
其中的影響落在科舉上,便形成大虞立國幾百年,一直是南強北弱的局麵。
正因如此,多年被北方占據狀元之位,讓江南眾多文人心中大為氣悶,也對領袖江南文教的應天國子監多有不滿。
顧鏞見他已看完書信,笑道:“喬明誠那廝倒打得好如意算盤,若你們這些舉子中當真出了一位狀元,那不僅是江南之地和他所屬省份的光彩,應天國子監也可名正言順地分一份功勞。”
到了本朝大虞,因為太祖武皇帝李賡是以南統北,手下一班開國元勳、文武重臣大多出自江南,甚至大虞開創初期的都城便設在應天府,後來才前往北地順天府。
“這算是……古代版的考前衝刺班?”
這封信中還向顧鏞提到兩件事:一是請他將自己的得意門生、已在鄉試奪魁成為名副其實“江浙第一才子”的馬驥送到應天國子監;二是請他在年前勿要抽出幾天閑暇,至應天國子監為這些舉子講學。
“當然要去!”顧鏞毫不遲疑,“為師不得不承認,喬明誠此舉雖有急功近利之嫌,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你到了應天國子監,所能得到學業方麵的資源,遠遠勝過留在為師身邊。既然是送上門的便宜,自然沒有放過的道理。”
馬驥失笑,拱手道:“既然如此,弟子回去稟過父母,近日便出發前往應天府。”
做出定下後,他別過顧鏞回到家中,麵見父母說明了此事,最後歎道:“這一次在應天國子監的進修最少兩個月,所以必然來不及回家過年。而且過年之後,我便須要北上往京師參加春闈,隻怕短時間難與爹娘見麵了,還請您二老在家中善自保重。”
馬遙笑道:“我和你母親都身強體健,還用不著你堂前盡孝。這一次既然是難得的機會,自然不能錯過。至於來年的春闈,那是更加耽誤不得。”
柳青則道:“此去先到應天,再到京師,可不比在‘萬鬆書院’離家不遠,我的意思是你把若雪和若梅帶在身邊,有她們照顧你的飲食起居,我才能真正放心。”
一旁的若雪和若梅立時喜笑顏看,一起上前表態道:“夫人放心,我們一定照顧好公子!”
嬌娜忙也站出來道:“嬸嬸,我還需要跟師父學武,也要跟著一起去。”
相處多日,柳青早清楚了這丫頭的心思,對她的“雄心壯誌”也樂見其成,當即含笑點頭道:“嬌娜跟去也好,多一個人總是多一份照應。”
馬驥見母親說了話,自然隻有俯首從命。
馬遙叮囑道:“你在應天和京師住的時間都不會太短,身邊又有三個女孩子,便不要去住龍蛇混雜的客店,可以多花些銀錢租個寬敞些的院子來住。”
馬驥躬身道:“孩兒記住了。”
當時一家人便開始收拾行裝,錢財、衣物、書籍、文具等林林總總裝了足有十來口大箱子。
好在馬驥和嬌娜都有儲物之寶,前者是神器“煉妖壺”,後者是日常套在左臂上一件形如金鐲、兼具儲物與禦敵功效的法器“二相環”。
有了一個編造的師門,馬驥已不必在父母麵前掩飾“煉妖壺”的存在,和嬌娜分別收了幾口箱子,隻留下一口帶在身邊掩人耳目。
轉過天來,馬驥先去向顧鏞告辭,然後便與嬌娜、若雪、若梅三女一起別過父母離了杭州。
他們此行選擇了走運河水路乘船北上。
江南之地水道密布,從春秋時期開始,曆代都有開鑿、疏浚河道以供運兵運糧之用。
到隋朝大業年間,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貫通南北,在長江以南重新開鑿和拓寬運河古道,形成直到如今的江南運河。
馬驥如今不缺錢財,為了圖個清淨,索性在單獨包下一艘客船,從杭州出發一路先過了嘉興,再到了蘇州。
船到姑蘇城外上塘河段,因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河上一座“楓橋”天下聞名。
馬驥見此刻已是日近黃昏,便吩咐船家在此覓地停泊,一來免得夜間行船之險,二來也想親身體會一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的景色與感受。
船舶岸邊,嬌娜和若雪、若梅也不怕寒冷,推開窗子後擠在一起,一邊嘰嘰咕咕地說笑,一邊觀看岸上的景色。
驀然間,一聲謔笑傳入三女耳中:“好標致的三個小娘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