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西域大戰(上)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 作者:逍遙七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天氣轉暖開春過後,阿史那羅率領突厥大軍向西進攻黠戛斯人,他任命阿史那德爾為葉護,隻留少量兵力鎮守突厥牙帳。
堅昆可汗李懷恩在金山南麓的曳咥河(額爾齊斯河)集結大軍迎戰阿史那羅,雙方實力不分伯仲,一時半會還分不出勝負。
就在突厥人跟黠戛斯人鏖戰之時,吐蕃大相“囊熱蘇讚”早已偵測到唐軍在安西都護府的撤軍動向,故而兵分兩路攻打安西四鎮。
一路統兵兩萬經由克裏雅古道攻打於闐,另外一路統兵四萬經由蔥嶺和瓦罕走廊攻打疏勒,兩路大軍共有六萬兵力,另外還有十四萬奴隸負責押送糧草物資。
本來安西唐軍在昆侖山脈的孔道關隘築有胡弩鎮,又在蔥嶺高原設有蔥嶺守捉,這兩個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能夠有效遏製吐蕃大軍染指西域。
安西都護府的唐軍任務並非消滅吐蕃,而是阻斷對方出藏的主要通道。
隨著李倓下令安西都護府的四鎮唐軍以及漢人戍卒遷往伊犁河穀,胡弩鎮和蔥嶺守捉再也無人戍守,自然沒法阻止吐蕃大軍進攻西域。
麵對來勢洶洶的吐蕃大軍,於闐王尉遲勝親自帶兵阻擊敵人拖延時間,又令於闐百姓沿著玉河(和田河)北逃撥換城。
疏勒王裴冷冷在接到吐蕃大軍兵出蔥嶺的時候,他就提前帶著疏勒軍民百姓數萬人逃往撥換城。
安西都護府,安西城。
這座城池就是曾經的弓月城,李倓對此進行擴建,占地麵積達到四百萬平方米,長寬兩千米,城垣高有二十米,高山河流穿城而過,城內有居民區和街道商鋪,城外還有大片良田耕地。
李倓把安西都護府的治所遷往過來後,同行還有安西唐軍一萬六千人,戍卒兩萬四千人,要是加上隨軍家眷便有二十萬人,這些漢人全部聚集在安西城附近區域屯田放牧。
在李倓接任安西節度使以後,他迎娶龜茲王白孝節的十個女兒,又從他那裏得到一萬漢人丁壯,使其麾下軍隊達到五萬人馬。
在安史之亂爆發前,西域唐軍常備精銳擁有四萬四千人,另外還有數萬漢人戍卒,主要負責屯田駐守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並且為來往商隊和軍隊提供糧草補給。
這些漢人戍卒都是隨軍子弟或者退役軍人,其中不乏還有從中原發配過來的罪犯之人。
馬璘、李嗣業和李棲筠等唐軍將領隻是帶走一萬五千人,安西和北庭兩鎮兵馬仍有接近三萬精銳以及數萬漢人戍卒。
以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為例,下轄數十個守捉、城、鎮,每處兵力在數百人到數千人之間。
西域漢人看上去很多,實際上分布各地壓根沒有多少。
李倓為了保存安西漢人的有生力量,他才選擇放棄掉所有城池,轉而北上進軍伊犁河穀,以此作為安西都護府的統治中心。
伊犁河穀氣候溫暖較為濕潤,隻要唐軍將士在這屯田放牧,那麽便能養活上百萬人。
李倓花費三年時間總算征服突騎施人,以十姓可汗的名義統領各部首領,並把各部青壯牧民編成胡人府兵,每個折衝府兵力一千人,共計編有兩百三十個折衝府,胡人府兵軍隊數量達到二十三萬人。
如今吐蕃大軍已經攻占於闐和疏勒,龜茲王白孝節急忙派遣王弟白孝德前來安西城求援。
李倓在府中接見白孝德,他一臉嚴肅問道:“吐蕃大軍進犯安西四鎮,於闐和疏勒怎會潰敗如此之快?”
白孝德麵露難色說道:“殿下,於闐和疏勒兩地既無唐軍堅守,又怎麽可能擋住吐蕃大軍。據傳吐蕃軍隊至少有數萬之眾,這為難怪於闐王尉遲勝和疏勒王裴冷冷紛紛棄城而逃。”
“吐蕃大軍很快便會順水而下攻打撥換城,屆時龜茲和焉耆兩地勢必不保,還請殿下速速發兵救援,不然的話,安西四鎮必定會淪為吐蕃所有。”
在白孝德前來安西城的時候,於闐王尉遲勝成功拖延住吐蕃大軍,掩護於闐百姓沿著玉河(和田河)北逃撥換城。
在連續拖延吐蕃十幾天後,於闐王尉遲勝帶著四千軍隊棄城而逃來到撥換城,使得西域聯軍保存住有生力量。
吐蕃軍隊雖然拿到於闐和疏勒兩地,但是所得地方皆為空城,就連糧食都沒遺留下來。
當地百姓之所以如此害怕吐蕃軍隊,那是因為吐蕃文明還是屬於奴隸社會。
要是讓吐蕃人生擒俘虜,丁壯者淪為奴婢,羸老者鹹殺之,斷手鑿目棄之而去。
昔日吐蕃大軍攻占安西四鎮,他們就是使用這種惡毒手段對待當地百姓,這也是為什麽吐蕃人明明占領安西四鎮二十二年,唐軍將士最後卻能失而複得。
原因在於焉耆、龜茲、疏勒、於闐四國百姓深受漢家文化的影響,怎麽可能會允許吐蕃人這樣蹂躪自己。
這個時代的青藏高原根本不是後世所能想象,地球溫暖期促使吐蕃強勢崛起,青藏高原的河穀地區變得適宜耕種,高原凍土化作山地草場,土地人口承載力迅速暴漲,這種變化簡直就是天命使然。
吐蕃帝國從部落製度進化到封建製度,采取軍政合一的東岱製度(千戶製),境內擁有六十一個東岱,最多能夠動員數十萬軍隊。
東岱士兵全部都是武士或者貴族,他們外出打仗時候都會攜帶大量奴隸,隻需一個東岱便能輕易動員數千人乃至上萬人。
奴隸通過打仗立功亦可晉升為武士階級,故而才能在戰場上爆出恐怖戰力,這種軍功製度推動著吐蕃帝國進行擴張。
雖然奴隸無法翻身成為貴族,但是能夠打仗晉升為武士階級,這對奴隸來說就很有誘惑力。
後來地球重新進入小冰河期,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國率先遭殃,河穀地區的良田變得無法耕種,山地草場化作高原凍土,這個高原帝國從此宣布滅亡。
成也氣候,敗也氣候。
堅昆可汗李懷恩在金山南麓的曳咥河(額爾齊斯河)集結大軍迎戰阿史那羅,雙方實力不分伯仲,一時半會還分不出勝負。
就在突厥人跟黠戛斯人鏖戰之時,吐蕃大相“囊熱蘇讚”早已偵測到唐軍在安西都護府的撤軍動向,故而兵分兩路攻打安西四鎮。
一路統兵兩萬經由克裏雅古道攻打於闐,另外一路統兵四萬經由蔥嶺和瓦罕走廊攻打疏勒,兩路大軍共有六萬兵力,另外還有十四萬奴隸負責押送糧草物資。
本來安西唐軍在昆侖山脈的孔道關隘築有胡弩鎮,又在蔥嶺高原設有蔥嶺守捉,這兩個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能夠有效遏製吐蕃大軍染指西域。
安西都護府的唐軍任務並非消滅吐蕃,而是阻斷對方出藏的主要通道。
隨著李倓下令安西都護府的四鎮唐軍以及漢人戍卒遷往伊犁河穀,胡弩鎮和蔥嶺守捉再也無人戍守,自然沒法阻止吐蕃大軍進攻西域。
麵對來勢洶洶的吐蕃大軍,於闐王尉遲勝親自帶兵阻擊敵人拖延時間,又令於闐百姓沿著玉河(和田河)北逃撥換城。
疏勒王裴冷冷在接到吐蕃大軍兵出蔥嶺的時候,他就提前帶著疏勒軍民百姓數萬人逃往撥換城。
安西都護府,安西城。
這座城池就是曾經的弓月城,李倓對此進行擴建,占地麵積達到四百萬平方米,長寬兩千米,城垣高有二十米,高山河流穿城而過,城內有居民區和街道商鋪,城外還有大片良田耕地。
李倓把安西都護府的治所遷往過來後,同行還有安西唐軍一萬六千人,戍卒兩萬四千人,要是加上隨軍家眷便有二十萬人,這些漢人全部聚集在安西城附近區域屯田放牧。
在李倓接任安西節度使以後,他迎娶龜茲王白孝節的十個女兒,又從他那裏得到一萬漢人丁壯,使其麾下軍隊達到五萬人馬。
在安史之亂爆發前,西域唐軍常備精銳擁有四萬四千人,另外還有數萬漢人戍卒,主要負責屯田駐守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並且為來往商隊和軍隊提供糧草補給。
這些漢人戍卒都是隨軍子弟或者退役軍人,其中不乏還有從中原發配過來的罪犯之人。
馬璘、李嗣業和李棲筠等唐軍將領隻是帶走一萬五千人,安西和北庭兩鎮兵馬仍有接近三萬精銳以及數萬漢人戍卒。
以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為例,下轄數十個守捉、城、鎮,每處兵力在數百人到數千人之間。
西域漢人看上去很多,實際上分布各地壓根沒有多少。
李倓為了保存安西漢人的有生力量,他才選擇放棄掉所有城池,轉而北上進軍伊犁河穀,以此作為安西都護府的統治中心。
伊犁河穀氣候溫暖較為濕潤,隻要唐軍將士在這屯田放牧,那麽便能養活上百萬人。
李倓花費三年時間總算征服突騎施人,以十姓可汗的名義統領各部首領,並把各部青壯牧民編成胡人府兵,每個折衝府兵力一千人,共計編有兩百三十個折衝府,胡人府兵軍隊數量達到二十三萬人。
如今吐蕃大軍已經攻占於闐和疏勒,龜茲王白孝節急忙派遣王弟白孝德前來安西城求援。
李倓在府中接見白孝德,他一臉嚴肅問道:“吐蕃大軍進犯安西四鎮,於闐和疏勒怎會潰敗如此之快?”
白孝德麵露難色說道:“殿下,於闐和疏勒兩地既無唐軍堅守,又怎麽可能擋住吐蕃大軍。據傳吐蕃軍隊至少有數萬之眾,這為難怪於闐王尉遲勝和疏勒王裴冷冷紛紛棄城而逃。”
“吐蕃大軍很快便會順水而下攻打撥換城,屆時龜茲和焉耆兩地勢必不保,還請殿下速速發兵救援,不然的話,安西四鎮必定會淪為吐蕃所有。”
在白孝德前來安西城的時候,於闐王尉遲勝成功拖延住吐蕃大軍,掩護於闐百姓沿著玉河(和田河)北逃撥換城。
在連續拖延吐蕃十幾天後,於闐王尉遲勝帶著四千軍隊棄城而逃來到撥換城,使得西域聯軍保存住有生力量。
吐蕃軍隊雖然拿到於闐和疏勒兩地,但是所得地方皆為空城,就連糧食都沒遺留下來。
當地百姓之所以如此害怕吐蕃軍隊,那是因為吐蕃文明還是屬於奴隸社會。
要是讓吐蕃人生擒俘虜,丁壯者淪為奴婢,羸老者鹹殺之,斷手鑿目棄之而去。
昔日吐蕃大軍攻占安西四鎮,他們就是使用這種惡毒手段對待當地百姓,這也是為什麽吐蕃人明明占領安西四鎮二十二年,唐軍將士最後卻能失而複得。
原因在於焉耆、龜茲、疏勒、於闐四國百姓深受漢家文化的影響,怎麽可能會允許吐蕃人這樣蹂躪自己。
這個時代的青藏高原根本不是後世所能想象,地球溫暖期促使吐蕃強勢崛起,青藏高原的河穀地區變得適宜耕種,高原凍土化作山地草場,土地人口承載力迅速暴漲,這種變化簡直就是天命使然。
吐蕃帝國從部落製度進化到封建製度,采取軍政合一的東岱製度(千戶製),境內擁有六十一個東岱,最多能夠動員數十萬軍隊。
東岱士兵全部都是武士或者貴族,他們外出打仗時候都會攜帶大量奴隸,隻需一個東岱便能輕易動員數千人乃至上萬人。
奴隸通過打仗立功亦可晉升為武士階級,故而才能在戰場上爆出恐怖戰力,這種軍功製度推動著吐蕃帝國進行擴張。
雖然奴隸無法翻身成為貴族,但是能夠打仗晉升為武士階級,這對奴隸來說就很有誘惑力。
後來地球重新進入小冰河期,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國率先遭殃,河穀地區的良田變得無法耕種,山地草場化作高原凍土,這個高原帝國從此宣布滅亡。
成也氣候,敗也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