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迪對利氏家族的顧慮有些了解,也是他不擔心利氏家族反擊的原因之一。


    在香江這麽小的地方,銅鑼灣又是未來繁榮之一,李文迪覺得肯定會與利氏家族碰上,遲早的問題而已。


    李文迪不怕利氏家族,他手裏握有祈年報業公司,隨時可以造勢,利氏家族早年靠著販賣鴉片發家的事情是利氏家族的心病,而且一旦公之於眾,香江民眾肯定對之口誅筆伐,有野心之人不會放過如此出頭的機會,利氏家族必然陷入‘四麵楚歌’的處境。


    利孝和和利銘澤二人,李文迪有些研究,不是什麽魯莽之輩,即使剛才的利銘澤暴怒異常,他也從未小看過利銘澤,能在危機四伏的年代將處境艱難的利氏家族發展壯大成為今日的利氏家族,豈是一般人。


    越大的人物,越會演戲!


    這是李文迪總結出來的道理,人生如戲嘛。


    “要抓緊在銅鑼灣的發展了,必須與希慎興業公司的實力相匹敵。”李文迪斬釘截鐵的說道。


    南豐集團公司的陳延驊在新界換地權益書上麵的動作很大,聲勢甚至超過了新鴻基地產公司,反而對一些官地、舊樓、市區地皮興趣乏乏。


    李文迪無意盯著陳延驊,可是兩家公司都在換地權益書方麵有所競爭,他不得不了解對手的情況,哪怕將來會有所合作。


    根據李文迪的了解,南豐集團公司手頭上已經握有換地權益書32萬平方尺、農地12.8萬平方尺,還打算采納華懋置業公司的戰略,自行經營按揭業務,如此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息,隻是回籠資金的速度會很慢。


    看來南豐集團公司是打定主意在住宅領域進行發展了。


    李文迪當然不後悔當初與南豐投資公司合作開發地皮,畢竟李文迪不與之合作,也會有李家成等其他大亨與其合作,可以說南豐紡織公司向著地產行業發展已經是勢不可擋的。


    不過在荃灣、葵湧這些新界地區,長新集團便多了一個實力強勁的對手。


    當然長新集團目前的強勁對手不是南豐集團,而是實力與新鴻基地產公司相等的華懋置業公司。


    香江市民對華懋置業公司是有些陌生的,隻是在置牛大戰中閃亮登場過,可惜如曇花一現般轉瞬即逝,可在地產界上,是鼎鼎大名的。


    在72年的置牛大戰之時,華懋置業公司已經擁有40多個發展地盤,附屬公司多達30多家,71年公司純利達到了2500萬元,75年純利增加到7000萬元,現在與‘華資五虎將’相差不大。


    華懋置業主要占據了中低檔市場,之前的樓盤大多在市區邊緣勞工密集地帶,出售中小型住宅單位,不過華懋置業遺傳了王德輝的‘孤寒’,用料不講究,經常被外界批判。


    現在又在新市鎮一帶建住宅樓宇,新市鎮的市民多數是工人、小資產階級,隻能買賣中小型住宅單位,華懋置業公司又是這方麵的行家,長新集團不免落入下乘。


    “華懋置業公司是這方麵的老行尊了,比我們更能抓住那些顧客的心理,我們現在的住宅銷售落後了一半不止。”張文韜憂心忡忡的說道。


    聞言,李文迪微微蹙眉,雖然長新集團在新市鎮(沙田除外)的樓盤開發一直不多,沒有什麽太大的名聲,但是落入如此之多,似乎有些麻煩了。


    此時,進入新市鎮發展的地產公司還不是很多,現在都不能搶占市場,更別說日後了。


    突然李文迪想起了王德輝的摳門本事,於是覺得華懋置業不會放棄既得的利潤的,對這張文韜說道“我們搞促銷,凡是一周內購買我們住宅單位的人,統統打折,打95折,而且進行抽獎,一等獎送100克黃金,特等獎送一輛小轎車,其他的獎項你們來安排。”


    張文韜卻有些顧慮,道“這會不會太豐厚了?”


    “文韜,我們做地產生意的,最講究的是資金回籠的速度,外麵那麽多地皮,隻要我們夠快,就能多賺錢,這點小錢算不了什麽。而且這很有利於我們在新市鎮打響名聲,當做花錢打廣告了。”李文迪語重心長的說道,張文韜的眼皮子有點淺,這點錢對長新集團來說根本不算什麽,也做不了什麽事。


    “是!我馬上去安排。”張文韜拿到了命令,便離開了辦公室。


    趙樂凱為陳星艇設置了多個陷阱,陳星艇都一一踩了進來,雖然起初謹慎異常,但是第一單交易完成之後,警惕心消失殆盡,連調查都懶得做了。


    當然趙樂凱不會因為陳星艇沒了警惕心便鬆懈下來,還是一如既往的掃清痕跡,讓事情更加完美。


    李文迪看著趙樂凱提交的報告,笑了笑道“很好!陳星艇已經質押17%的股份獲得1700萬的貸款,再繼續下去,我們可以拿到20%以上的股份質押。”


    “這僅僅是九龍市區一座商廈的戰果,隻要公司繼續發力,我覺得拿到30%都有可能。”趙樂凱趁機邀功說道。


    “嗯!繼續按計劃執行,我們的時間很充裕,慢慢來不著急。”李文迪揮了揮手,“陳氏珠寶公司和君福珠寶現在都是什麽情況?”


    “陳氏珠寶公司自從陳奮奔生病以來,陳星艇清除了不少老臣子,將自己的親信全部安插了上去,管理似乎有些混亂了,不過總體上來說還過得去。”趙樂凱繼續匯報說道“君福珠寶如往常,沒有太大的變化,營業額也恢複了巔峰時期的高度,而且我們有大量的黃金儲備”


    “你覺得君福珠寶要不要收購幾家公司來擴大規模?”李文迪隨口一問說道。


    趙樂凱慎重的想了想,似乎有些猜到了李文迪的意思,老板向來是靠著收購來擴張勢力,麵對收購案,是不太會詢問下屬的意見的,現在詢問,自然是傾向於不收購。


    於是趙樂凱說道“我認為珠寶公司不適宜收購,因為收購這些公司,也隻是多一些門店、儲備金、少量的老顧客而已,但是我們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小,還不如直接多開幾家門店,多搞些促銷活動,占領該地區的市場。”


    李文迪記得在前世,香江很少珠寶公司上市的,周大福珠寶如此規模都從未想過上市的事情,他相信鄭宇彤不會沒看到上市的好處,多數是因為上市對珠寶公司的作用不大,那麽收購亦是同樣道理。


    所以,李文迪堅信鄭宇彤的做法是對的。


    “好,就按照這個思路來搞。”李文迪想了想,“陳氏珠寶公司那邊盡量安排一些我們的人,我們也好知道對方在做什麽。”


    “是!”趙樂凱點頭說道。


    李文迪又詢問了一些星光地產公司的其他情況,聯合君福珠寶公司已經采購了價值7000萬元的黃金.


    與希慎興業公司在銅鑼灣恩平道的鬥爭逐漸接近尾聲,希慎興業公司不愧是銅鑼灣的‘大牛’,如此劣勢之下都能收購了4家物業,將在恩平道的物業麵積擴大了一倍。


    李文迪是個信守承諾的人,於是按照麵積占比來兌現這座大廈的權益分量,經過計算與協商,長新集團占有其70%的權益,希慎興業公司占權益30%,而管理權歸希慎興業公司所有,時限是3年。


    如果3年內,希慎興業公司有任何的問題,長新集團有權收回管理權,希慎興業公司不得有異議。


    3年之後,兩家公司在進行協商管理權的歸屬問題,優先考慮希慎興業公司。


    至於建築費用,自然是按照彼此的權益占比來出資。


    李文迪不是打不贏利氏家族,而是不想在這件事上花費大量的精力,因為他另有辦法讓利氏家族退出這座大廈,將權益歸還給長新集團。


    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要加強中環、銅鑼灣、九龍市區的力量,為未來鋪路。


    其實李文迪正在籌集資金競投中環、金鍾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這可是有近百萬平方尺的收租麵積,即使按照目前的租金計算,也是每年至少1.3億元的租金收入,8年內基本可以回本。


    長新集團一係可以得到中環三幢甲級商廈,租金收入將超過3億元,這是多麽可怕的數字,每年僅在租金上便可以收獲一家中型地產公司的資產。


    在這麵前,這座嘉蘭中心大廈確實不夠看,不過畢竟是60萬平方尺的收租麵積,李文迪也舍不得放棄。


    長新集團


    張文韜前來匯報,說亨隆地產公司因為資金短缺問題,欲與其他公司合作開發港島深水灣附近的壽臣山住宅地皮,合作方案如市麵的慣例。


    “這塊地皮的占地麵積是16萬平方尺,亨隆地產公司打算建造15幢別墅,其中聯排別墅10幢、獨棟別墅5幢,如果拿下這個項目,估計能賺取至少6000萬元。”


    “不過這個項目已經有不少公司盯上,最強有力的對手分別是長江實業公司、恒隆公司以及合和實業公司。”


    這個項目李文迪早有耳聞,是一個很有前景的項目,雖然比不上中區的別墅豪宅,但是這塊地皮濱臨海邊,是富豪們的首選之地,銷售當然是不需要擔心的。


    “你打算用什麽條件吸引亨隆地產公司?”李文迪十指打叉,饒有興趣的問道。


    “我計劃從利潤占比上麵下手,我們可以占總利潤的45%,55%讓給亨隆地產公司,我覺得應該很有誠意了。”張文韜有些發虛的說道。


    李文迪搖了搖頭“這樣的條件中規中矩了,難道那些人想不到嗎?”


    張文韜知道老板想要他繼續拿出主意,可是他除了讓利想不出其他的方案。


    “和亨隆地產公司簽署一份對賭協議,我們保證該公司可以在這個項目上盈利8500萬元,如果達不到,長新集團願意賠付亨隆地產公司三倍的差額資金。”李文迪淡淡的說道“這樣的條件應該沒有幾個公司能給的,至於利潤占比,我們隻要48%。”


    張文韜瞪大了眼睛,覺得老板有些瘋狂了,為了一個項目,不用如此冒險吧,一旦不能盈利8500萬元,長新集團豈不是要在項目上產生虧損?


    “這件事就這麽定了,出了事,算我的。”李文迪微微笑道。


    隻要到78年出售,別墅的價格起碼翻一番,賺8500萬元不過是小意思。


    張文韜點頭,又提出另一個事件,“地鐵公司常年虧損,港府沒有任何的援助補貼,現在地鐵公司是想靠著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來建設地鐵線路以及以後的正常經營,我們是不是可以從這方麵下手?”


    “嗯!既然地鐵公司缺少資金,我們一樣采取讓利的模式,我們占45%的利潤就行,對賭協議就算了,我們可以讓集團預先支付地鐵公司一筆利潤,使得地鐵公司可以恢複正常經營。”李文迪說道。


    “老板覺得多少資金合適?”張文韜問道。


    “5000萬吧,這個數字我們可以承受的起,然後我們再拿這個項目跟銀行貸款,無非是多還一些利息而已。”李文迪的計劃主要是針對李家成以及地鐵公司要錢的情況。


    “嗯,好。那我去寫方案。”張文韜說道。


    李文迪壓了壓手,“不著急!方案還是按照48%比52%、建築費全包的策略來寫,防止有人泄露我們的計劃,到時候再從這個方案的基礎上修改,不會耽擱什麽時間的。”


    張文韜在搜集信息上很有一手,當然知道其中的貓膩,他會有所防範,但是也不敢保證方案不會泄露,畢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


    “明白!我會做好保密工作的。”張文韜知道這個項目的重要性,這是老板第一次提出保密的要求,可想這兩個項目的重要程度。


    張文韜想了想,又道“有小道消息稱,地鐵公司在近期會推出九龍灣車輛維修廠上蓋物業發展權,推出的時間極有可能與中環、金鍾地鐵站項目的時間相差不遠,我們要不要參加?”


    李文迪明白張文韜的意思,無非是資金壓力太大,可九龍灣的項目能賺到不少的利潤,不想輕易放棄。


    “隻能與其他公司組建新公司來競標了,我們到那時候應該沒有多少資金插手。”李文迪當機立斷說道。


    張文韜微微頷首,唯有這種方案了,少賺一點就少賺一點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港島開始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錯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錯過並收藏從港島開始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