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1月16日,星期一
地鐵公司招標的兩個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正式接受各大公司的標書投遞,參加投標的財團多達34個,其中老牌英資地產公司置地的奪標呼聲最高。
中環是置地公司的老巢,置地公司當然不願意有人在中環中心地帶擁有櫛比置地廣場的商廈,威脅他們的地位。
李文迪雖然擁有‘先知’,但是依舊心情忐忑,誰也不敢說沒有蝴蝶效應出現。
拿下這兩個地鐵站項目,非常的重要,事關李文迪接下來的第三步計劃。
這次的項目無疑是從戰術上擊敗置地公司,隻要擊敗置地公司兩次,長新集團才會真的越過‘門檻’,成為華資五虎將前三名的存在,真正的威脅到置地公司的位置。
34個財團成員都在這一天‘食不知味’,直到下午5點鍾,地鐵公司負責人當著所有人的麵宣布中標公司的名字,那些人才搖頭喪氣離開。
女記者勇猛上前,搶到一個問問題的機會,“請問,為什麽是長新集團公司中標?這個公司的中標方案能透露一些內容嗎?”
其他記者亦是滿臉的期待,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於勁爆了,熱門的置地公司竟然又一次被長新集團擊敗。
負責人笑道“長新集團公司唯一的亮點是,他們願意提前支付5000萬元的利潤,讓地鐵公司先行度過難關。”
5000萬!
長新集團公司真的是大手筆啊!
一些尚未離開的公司成員聽到這樣的消息,忍不住暗歎一聲,提前支付利潤,這是他們想不到的,這裏麵也有很大的危害。
長江實業公司辦公室
李家成聽完這樣的消息,想起自己的對賭協議,似乎真是差一點,感歎道“這個李文迪還真是我的克星啊,開出的條件總能比我高一點,早知道我就直接要4成利潤,再提高對賭協議的比例。”
“如此的話,地鐵公司肯定會選擇我的方案。”
在李家成看來,李文迪勝出的是條件好,並不是為地鐵公司提供了5000萬元的周轉資金。
洪小蓮在一旁苦惱著,沒有說一句話,畢竟這已經成了事實,說再多都是徒勞的。
置地公司大班辦公室
紐壁堅坐在主位上,臉色沉重異常,鮑富達坐在對麵,臉上亦是愁容。
洋鬼子秘書疾步跑進來,匯報道“地鐵公司負責人又在剛才宣布了另一項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招標計劃,是九龍灣車輛修理廠那一塊地皮。”
鮑富達低頭一想,對著秘書說道“密切關注長新集團的動向,看他們是否對這個項目有意向。”
見紐壁堅點點頭,秘書應了一聲是,隨即走出了辦公室。
“你是覺得李文迪還會競標九龍灣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長新集團未必有這樣的資金吧?”紐壁堅皺眉問道。
鮑富達卻反駁道“李文迪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家夥,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他都做成了,難道我們不應該吸取這樣的教訓嗎?”
“而且這個項目的占地麵積高達20多萬平方尺,一旦建成,將是幾個億的利潤,可以稍微彌補我們之前的損失,甚至可以拿這筆利潤增強置地公司在中環的力量。”
“反正不要讓李文迪和長新集團拿到手,就算達到目的了。”
紐壁堅覺察到一絲絲怪異,他們怡和公司的敵人應該是所有商人,如今卻變成了李文迪一個人,似乎有些心塞。
“好吧,那置地公司競投九龍灣車輛修理廠的項目吧。”
在長新集團的李文迪也是非常的興奮,這可是上百萬平方尺的中環商廈,如果算上旗下的中環商廈,長新集團便可以擁有超過150萬平方尺的中環商廈收租麵積,與尖沙咀的海港城遙呼相應。
不等李文迪高興多久,秘書走進來,詢問道“長江實業公司的主席李家成先生求見。”
李文迪定睛一想,猜測李家成大概是為了九龍灣地鐵站的項目,於是說道“把李家成先生請進來吧。”
不多時,李文迪便看見李家成,從座位上站起來,迎了上去,笑道“李生,近來可好?”
兩人的手掌握在一起,李家成微笑回應道“還好!恭喜李生中標中環、金鍾站上蓋物業的發展權!”
兩人坐下,秘書送來一杯茶水,閑聊幾句。
“李生這次是有什麽大項目嗎?”李文迪笑問道,他的心情非常好。
“李生對地鐵公司新公布的九龍灣地鐵站項目怎麽看?”李家成直白問道。
李文迪抿了一口茶水,道“長新集團剛剛拿下兩個地鐵站上蓋項目,恐怕很難獨立投標。”
李家成瞬間明白李文迪的意思,說道“不如我們組成財團,聯合投標這個項目,李生意下如何?”
“哈哈!!李生的盛意邀請,長新集團不會拒絕的。”李文迪自認為將李家成甩開了一段距離,現在的合作又對長新集團有好處,何樂而不為。
和記黃埔公司這個收購案完全是匯豐銀行白送給李家成的,與李家成的實力強弱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按照原來的曆史,79年便會送給李家成,又或許會有所提前。
“針對地鐵公司,我研究了不短的時間,我覺得可以給予地鐵公司51%的利潤分成,我們占49%,長新集團占其中的25%,李生認為如何?”李家成吃了一點小虧,不過幾乎可以忽略。
李文迪搖了搖頭“這個項目是長江實業公司主導的,理應是長江實業公司占25%的利潤分成,長新集團占24%即可。”
“好,謝謝李生的讓利!”李家成繼續與李文迪商量一些細節。
等李文迪認為快要結束之時,李家成卻是提出了一個令他震驚的項目。
“李生,在研究這個項目的時候,我發現九龍灣地鐵站項目對麵有一塊非常優質的地皮,如果我們能拿下,對旗下公司來說是非常合適的。”李家成賣了一個關子。
李文迪心中咯噔一聲,他知道李家成說的這塊地皮是淘化大同食品公司的工廠地皮,不過他還是裝作不知道,“哦?李生說來聽聽。”
“九龍灣地鐵站附近有一家名為淘化大同的食品公司,工廠地皮占地麵積足足有22.6萬平方尺,比九龍灣地鐵站項目的麵積小了一點。”
“如果我們聯合收購淘化大同食品公司,工廠地皮自然有我們說了算。”李家成說道。
在前世,李家成剛剛拿下中環、金鍾兩個地鐵站項目,沒有多餘的資金競標,所以這個項目由恒隆公司和合和實業公司聯合中標,後來恒隆公司收購了淘化大同食品公司,甚至在80年代將食品公司改名為淘大置業公司,到了90年代曾經一度位列香江十大地產公司排行榜的第十名。
既要開發三個地鐵站項目,又要收購一家規模不小的食品公司,李文迪頓時有些頭疼,都有些懷疑李家成在套牢他的資金了。
“李生的意思是即使我們拿不下九龍灣地鐵站項目,也能收購淘化大同食品公司,開發這塊22.6萬平方尺的地皮?”李文迪問道。
李家成微微頷首,“兩個項目,我們最好能組建新的公司來負責,而且項目結束之後仍有不少的物業需要出租,新公司正好能繼續管理。”
“李生言之有理!新公司的名字隨便些吧,上次我們合建的灣仔商廈叫做新江大廈,那這次的新公司叫做新江投資吧,李生覺得如何?”李文迪笑道。
“好!那就叫新江投資。”李家成繼續道“收購成功之後,淘化大同食品公司的食品製造產業,李生打算如何處置?”
“長江實業公司是否對食品產業感興趣?”李文迪問道。
李家成搖了搖頭“長江實業公司無意經營食品公司,長新集團是否要接下?”
李文迪沒有立刻答複李家成,反而思量了起來,淘化大同食品公司是從事醬菜,這種生意沒有太好的盈利空間(比較地產),不過與李文迪的計劃有些相符。
於是李文迪回應道“長新集團願意接受食品產業,李生到時候可要照顧一下。”
“好說!食品產業不過是添頭罷了,長新集團可以低價拿去。”李家成當然願意賣個人情給李文迪。
李家成離開之後,李文迪可以召來張文韜等人。
李文迪將與長江實業公司的合作簡單的說了一遍,“.集團的資金可否承受的起?要是不能,可以聯合旗下的公司,再不行,我私人也參與進來。”
對於老板的‘鯨吞’計劃,在場的高層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財務部經理回應道“賬上的資金沒有辦法支持接下來的兩個項目,缺口至少7000萬元。”
李文迪神色徒然一緊,眼光投向張文韜和投資部的白慧,“你們呢?能抽調出多少資金?”
“黃大仙區的住宅大廈可提前進行預售,回籠一部分資金大概能湊集3500萬元。”張文韜率先回答說道。
白慧接著說道“股市上投資大概價值6800萬元,可以全部逐漸套現。”
“文韜這邊湊集2000萬,白慧這邊套現5000萬,籌夠7000萬。”李文迪又道“如果資金緊缺,我私人可以接手公司的一些物業,等公司資金充足了,再行贖回。”
李文迪將接下來的事情安排妥當之後,又單獨囑咐張文韜留意長江實業公司最近的動作,有任何的異常都要來匯報。
張文韜聞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長新集團這邊剛與長江實業公司達成兩項合作,轉頭便監視長江實業公司的一舉一動,難道是長江實業公司想要擺長新集團一道?
“好了,不要多想!隻是小心駛得萬年船而已。”李文迪淡淡說了一句。
他也隻是懷疑,沒有確鑿的證據,再說了這兩個項目都是極其優質的,以此作為誘餌的可能性太小了。
(本章完)
地鐵公司招標的兩個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正式接受各大公司的標書投遞,參加投標的財團多達34個,其中老牌英資地產公司置地的奪標呼聲最高。
中環是置地公司的老巢,置地公司當然不願意有人在中環中心地帶擁有櫛比置地廣場的商廈,威脅他們的地位。
李文迪雖然擁有‘先知’,但是依舊心情忐忑,誰也不敢說沒有蝴蝶效應出現。
拿下這兩個地鐵站項目,非常的重要,事關李文迪接下來的第三步計劃。
這次的項目無疑是從戰術上擊敗置地公司,隻要擊敗置地公司兩次,長新集團才會真的越過‘門檻’,成為華資五虎將前三名的存在,真正的威脅到置地公司的位置。
34個財團成員都在這一天‘食不知味’,直到下午5點鍾,地鐵公司負責人當著所有人的麵宣布中標公司的名字,那些人才搖頭喪氣離開。
女記者勇猛上前,搶到一個問問題的機會,“請問,為什麽是長新集團公司中標?這個公司的中標方案能透露一些內容嗎?”
其他記者亦是滿臉的期待,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於勁爆了,熱門的置地公司竟然又一次被長新集團擊敗。
負責人笑道“長新集團公司唯一的亮點是,他們願意提前支付5000萬元的利潤,讓地鐵公司先行度過難關。”
5000萬!
長新集團公司真的是大手筆啊!
一些尚未離開的公司成員聽到這樣的消息,忍不住暗歎一聲,提前支付利潤,這是他們想不到的,這裏麵也有很大的危害。
長江實業公司辦公室
李家成聽完這樣的消息,想起自己的對賭協議,似乎真是差一點,感歎道“這個李文迪還真是我的克星啊,開出的條件總能比我高一點,早知道我就直接要4成利潤,再提高對賭協議的比例。”
“如此的話,地鐵公司肯定會選擇我的方案。”
在李家成看來,李文迪勝出的是條件好,並不是為地鐵公司提供了5000萬元的周轉資金。
洪小蓮在一旁苦惱著,沒有說一句話,畢竟這已經成了事實,說再多都是徒勞的。
置地公司大班辦公室
紐壁堅坐在主位上,臉色沉重異常,鮑富達坐在對麵,臉上亦是愁容。
洋鬼子秘書疾步跑進來,匯報道“地鐵公司負責人又在剛才宣布了另一項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招標計劃,是九龍灣車輛修理廠那一塊地皮。”
鮑富達低頭一想,對著秘書說道“密切關注長新集團的動向,看他們是否對這個項目有意向。”
見紐壁堅點點頭,秘書應了一聲是,隨即走出了辦公室。
“你是覺得李文迪還會競標九龍灣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長新集團未必有這樣的資金吧?”紐壁堅皺眉問道。
鮑富達卻反駁道“李文迪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家夥,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他都做成了,難道我們不應該吸取這樣的教訓嗎?”
“而且這個項目的占地麵積高達20多萬平方尺,一旦建成,將是幾個億的利潤,可以稍微彌補我們之前的損失,甚至可以拿這筆利潤增強置地公司在中環的力量。”
“反正不要讓李文迪和長新集團拿到手,就算達到目的了。”
紐壁堅覺察到一絲絲怪異,他們怡和公司的敵人應該是所有商人,如今卻變成了李文迪一個人,似乎有些心塞。
“好吧,那置地公司競投九龍灣車輛修理廠的項目吧。”
在長新集團的李文迪也是非常的興奮,這可是上百萬平方尺的中環商廈,如果算上旗下的中環商廈,長新集團便可以擁有超過150萬平方尺的中環商廈收租麵積,與尖沙咀的海港城遙呼相應。
不等李文迪高興多久,秘書走進來,詢問道“長江實業公司的主席李家成先生求見。”
李文迪定睛一想,猜測李家成大概是為了九龍灣地鐵站的項目,於是說道“把李家成先生請進來吧。”
不多時,李文迪便看見李家成,從座位上站起來,迎了上去,笑道“李生,近來可好?”
兩人的手掌握在一起,李家成微笑回應道“還好!恭喜李生中標中環、金鍾站上蓋物業的發展權!”
兩人坐下,秘書送來一杯茶水,閑聊幾句。
“李生這次是有什麽大項目嗎?”李文迪笑問道,他的心情非常好。
“李生對地鐵公司新公布的九龍灣地鐵站項目怎麽看?”李家成直白問道。
李文迪抿了一口茶水,道“長新集團剛剛拿下兩個地鐵站上蓋項目,恐怕很難獨立投標。”
李家成瞬間明白李文迪的意思,說道“不如我們組成財團,聯合投標這個項目,李生意下如何?”
“哈哈!!李生的盛意邀請,長新集團不會拒絕的。”李文迪自認為將李家成甩開了一段距離,現在的合作又對長新集團有好處,何樂而不為。
和記黃埔公司這個收購案完全是匯豐銀行白送給李家成的,與李家成的實力強弱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按照原來的曆史,79年便會送給李家成,又或許會有所提前。
“針對地鐵公司,我研究了不短的時間,我覺得可以給予地鐵公司51%的利潤分成,我們占49%,長新集團占其中的25%,李生認為如何?”李家成吃了一點小虧,不過幾乎可以忽略。
李文迪搖了搖頭“這個項目是長江實業公司主導的,理應是長江實業公司占25%的利潤分成,長新集團占24%即可。”
“好,謝謝李生的讓利!”李家成繼續與李文迪商量一些細節。
等李文迪認為快要結束之時,李家成卻是提出了一個令他震驚的項目。
“李生,在研究這個項目的時候,我發現九龍灣地鐵站項目對麵有一塊非常優質的地皮,如果我們能拿下,對旗下公司來說是非常合適的。”李家成賣了一個關子。
李文迪心中咯噔一聲,他知道李家成說的這塊地皮是淘化大同食品公司的工廠地皮,不過他還是裝作不知道,“哦?李生說來聽聽。”
“九龍灣地鐵站附近有一家名為淘化大同的食品公司,工廠地皮占地麵積足足有22.6萬平方尺,比九龍灣地鐵站項目的麵積小了一點。”
“如果我們聯合收購淘化大同食品公司,工廠地皮自然有我們說了算。”李家成說道。
在前世,李家成剛剛拿下中環、金鍾兩個地鐵站項目,沒有多餘的資金競標,所以這個項目由恒隆公司和合和實業公司聯合中標,後來恒隆公司收購了淘化大同食品公司,甚至在80年代將食品公司改名為淘大置業公司,到了90年代曾經一度位列香江十大地產公司排行榜的第十名。
既要開發三個地鐵站項目,又要收購一家規模不小的食品公司,李文迪頓時有些頭疼,都有些懷疑李家成在套牢他的資金了。
“李生的意思是即使我們拿不下九龍灣地鐵站項目,也能收購淘化大同食品公司,開發這塊22.6萬平方尺的地皮?”李文迪問道。
李家成微微頷首,“兩個項目,我們最好能組建新的公司來負責,而且項目結束之後仍有不少的物業需要出租,新公司正好能繼續管理。”
“李生言之有理!新公司的名字隨便些吧,上次我們合建的灣仔商廈叫做新江大廈,那這次的新公司叫做新江投資吧,李生覺得如何?”李文迪笑道。
“好!那就叫新江投資。”李家成繼續道“收購成功之後,淘化大同食品公司的食品製造產業,李生打算如何處置?”
“長江實業公司是否對食品產業感興趣?”李文迪問道。
李家成搖了搖頭“長江實業公司無意經營食品公司,長新集團是否要接下?”
李文迪沒有立刻答複李家成,反而思量了起來,淘化大同食品公司是從事醬菜,這種生意沒有太好的盈利空間(比較地產),不過與李文迪的計劃有些相符。
於是李文迪回應道“長新集團願意接受食品產業,李生到時候可要照顧一下。”
“好說!食品產業不過是添頭罷了,長新集團可以低價拿去。”李家成當然願意賣個人情給李文迪。
李家成離開之後,李文迪可以召來張文韜等人。
李文迪將與長江實業公司的合作簡單的說了一遍,“.集團的資金可否承受的起?要是不能,可以聯合旗下的公司,再不行,我私人也參與進來。”
對於老板的‘鯨吞’計劃,在場的高層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財務部經理回應道“賬上的資金沒有辦法支持接下來的兩個項目,缺口至少7000萬元。”
李文迪神色徒然一緊,眼光投向張文韜和投資部的白慧,“你們呢?能抽調出多少資金?”
“黃大仙區的住宅大廈可提前進行預售,回籠一部分資金大概能湊集3500萬元。”張文韜率先回答說道。
白慧接著說道“股市上投資大概價值6800萬元,可以全部逐漸套現。”
“文韜這邊湊集2000萬,白慧這邊套現5000萬,籌夠7000萬。”李文迪又道“如果資金緊缺,我私人可以接手公司的一些物業,等公司資金充足了,再行贖回。”
李文迪將接下來的事情安排妥當之後,又單獨囑咐張文韜留意長江實業公司最近的動作,有任何的異常都要來匯報。
張文韜聞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長新集團這邊剛與長江實業公司達成兩項合作,轉頭便監視長江實業公司的一舉一動,難道是長江實業公司想要擺長新集團一道?
“好了,不要多想!隻是小心駛得萬年船而已。”李文迪淡淡說了一句。
他也隻是懷疑,沒有確鑿的證據,再說了這兩個項目都是極其優質的,以此作為誘餌的可能性太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