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意外之喜,雖然長新集團的儲備地皮超過800萬平方尺,但是地皮不嫌多,要是將這些地皮納進集團體係,地皮儲備將超過900萬平方尺,僅次於新鴻基地產公司。
新鴻基地產公司是專注於地產開發的企業,對土地儲備分外注重,所以在香江難有地產公司能在土地儲備上贏過新鴻基地產。
長新集團是綜合型的企業,旗下產業涉及食品、水泥製造、電子製造、地產物業、紡織製衣、百貨等等,在地產開發上的布局是不及新鴻基地產,而且掌舵人李文迪很喜歡優質物業的持有和收租。
“是的!鄧記地產需要大量的資金周轉,不然很難撐下去。”鄧家仁實話實說,他當然不擔心李文迪會趁機收購鄧記地產,因為鄧氏家族已經持股47%,加上李文迪是香江的大亨,名聲比這些地皮物業更重要。
張彥插嘴道“鄧生,我聽說鄧記地產的情況很嚴重,僅僅出售一半的土地儲備,足夠應付那些債務嗎?不如多出售一些,反正鄧記地產公司還有幾十萬平方尺的地皮。”
張彥這番話明顯是想吞下一些鄧家地產公司的儲備土地,無論如何,那都是大麵積的地皮,對於瑞幸地產公司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李文迪自然樂見其成,自己已經吃下了86萬平方尺地皮,至於能張彥能拿下多少,那要看張彥自己的本事了。
“瑞幸地產公司能吃下多少?”鄧家仁思索過後,覺得資金還是寬裕一些為好,不然擔心事後被壓價。
張彥豎起4根手指,“40萬平方尺。即使這樣,鄧記地產公司也可以留下47萬平方尺的地皮,建造超過400萬平方尺的樓麵麵積住宅大廈,獲利不會少於10億元。”
鄧家仁認為張彥很貪心,一上來就索要40萬平方尺的地皮,“最多30萬平方尺。”
“好!那就30萬平方尺。”張彥做生意這麽久,當然深知談判的‘討價還價’之中的技巧。
鄧家仁離開後,張彥繃不住了,笑道“70元一平方尺的價格拿下30萬平方尺的地皮,哈哈,很劃算啊!”
這幾年以來,地產商已經大量湧進新界,他們的目的是儲備新界地皮,大力發展的卻還是市區以及市區周邊,因為誰都看的出來市區人滿為患,肯定要往新界轉移人口壓力的。
等市區以及市區周邊地皮消耗完之後,新界將迎來大開發,那些廉價的地皮自然變成搶手貨,甚至有錢未必能買到。
“86萬平方尺的地皮需要6000萬,確實很劃算。”李文迪點了點頭,不過要是其他地產商一定會繼續壓價的,誰讓鄧家地產公司缺錢,有債務問題。
“這些地皮還在捂好幾年,不過瑞幸地產公司應該不缺這2100萬吧。”李文迪微微笑道。
“當然不缺,這麽好的東西,缺錢也要拿下。”
兩人相視一眼,默契的爽朗笑起來,在他們眼中,鄧家仁就是砧板上的魚肉。
鄧家仁沉浸地產界多年,對一些順勢而為的東西當然很熟練。
為了挽回股民對鄧記地產公司的信心,鄧家仁特別舉行了地皮出售的簽約會,同時對記者說了很多模棱兩可的話,讓外界猜想鄧記地產公司與長新集團、瑞幸地產有其他的合作。
有了兩家企業的站台,鄧記地產公司的股價開始飆漲,短短一天的時間便市值增加了5800萬元,雖然距離巔峰時期尚有比較大的距離,但是終於看到了一絲恢複元氣的曙光。
長新集團辦公室
高藝拿著文件快步走了進來,“老板,傅老榮家族準備出售中環富麗華酒店,這家酒店占地麵積是2.5萬平方尺市值在2-3個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位於幹諾道中1號,與環球大廈隻隔一幢大廈。”
富麗華酒店在1973年開幕,當時非常的顯赫,酒店頂層設有全香江第一間旋轉餐廳,引得不少名人來此就餐。
這酒店的業主是澳門第二代d王傅老榮家族,其實這塊地皮是由兩塊地皮構成的,一塊是傅家在52年以360萬元拍賣而來,另一幅則是舊時太古洋行的總部,在54年被傅家買走。
這塊地皮不能小看,80年代在富麗華酒店附近的一塊麵積為2.26萬平方尺的地皮被恒生銀行以8.4億元的天價拍下,建成前世的恒生銀行總部。
也就是說再過5年,這塊地皮至少價值9億元,明年整座酒店或許能直接價值4億元,所以現在拿下是最賺錢的。
傅老榮家族由其兒子傅蔭釗掌管,持有75%的富麗華酒店股權,想從市麵上收購是不可能的,想要取得富麗華酒店的控製權隻能從傅老榮家族手上購買。
“金閣酒店應該沒有這個資金吧,你是想采取貸款的形式拿下?”李文迪接過文件,細細閱讀一番,對著高藝問道。
高藝點了點頭“我打算先籌集3成的首付款,剩下的7成可以選擇向銀行貸款,之後趁著市道旺,可以讓金閣酒店集資供股,償還這筆債務。”
李文迪不覺得這麽好的地皮適合做什麽酒店,要是拆卸重建一座甲級商廈,可以賺的盆滿缽滿,而酒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本。
不過富麗華酒店此時拆卸重建是不劃算的,倒是可以先讓給金閣酒店掌管,等82年地產大暴跌之後,再重建不遲。
“這塊地皮不是很適合做酒店的,更適合重建商廈。”李文迪稍稍提了一下,“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就去和傅老榮家族談一談吧,4.5億元之內你都可以做主。”
高藝想了想道“老板,你給金閣酒店的定位是豪華酒店品牌,如果沒有一座中環酒店撐門麵,似乎有點寒酸。”
李文迪笑了笑“中環很多地皮都可以建造酒店,你覺得金鍾的域多利兵房地皮如何?或者我手裏的尖沙咀酒店跟金閣酒店置換富麗華酒店?”
“您手裏的尖沙咀酒店倒是符合金閣酒店的發展計劃。”高藝自動忽略了金鍾域多利兵房,因為那是海軍的地盤,暫時沒有任何要出售的消息。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與傅老榮家族的談判恐怕要老板你親自出麵了,對方未必會給麵子我們這些高層。”高藝說道。
傅老榮家族在民國時期便是撈偏門的家族,什麽事情都做過,到了經濟發達的時代,這些人已經很低調了,不過依舊很想維持家族的榮光,所以在乎身份對等的談判。
“好!你跟他們約個時間,我親自和他們談。”李文迪點了點頭,要是能拿下這塊地皮,親自去一趟也不吃虧。
“是!我馬上和富麗華酒店那邊聯係。”高藝說道。
李文迪看著高藝離開的背影若有所思起來。
(本章完)
新鴻基地產公司是專注於地產開發的企業,對土地儲備分外注重,所以在香江難有地產公司能在土地儲備上贏過新鴻基地產。
長新集團是綜合型的企業,旗下產業涉及食品、水泥製造、電子製造、地產物業、紡織製衣、百貨等等,在地產開發上的布局是不及新鴻基地產,而且掌舵人李文迪很喜歡優質物業的持有和收租。
“是的!鄧記地產需要大量的資金周轉,不然很難撐下去。”鄧家仁實話實說,他當然不擔心李文迪會趁機收購鄧記地產,因為鄧氏家族已經持股47%,加上李文迪是香江的大亨,名聲比這些地皮物業更重要。
張彥插嘴道“鄧生,我聽說鄧記地產的情況很嚴重,僅僅出售一半的土地儲備,足夠應付那些債務嗎?不如多出售一些,反正鄧記地產公司還有幾十萬平方尺的地皮。”
張彥這番話明顯是想吞下一些鄧家地產公司的儲備土地,無論如何,那都是大麵積的地皮,對於瑞幸地產公司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李文迪自然樂見其成,自己已經吃下了86萬平方尺地皮,至於能張彥能拿下多少,那要看張彥自己的本事了。
“瑞幸地產公司能吃下多少?”鄧家仁思索過後,覺得資金還是寬裕一些為好,不然擔心事後被壓價。
張彥豎起4根手指,“40萬平方尺。即使這樣,鄧記地產公司也可以留下47萬平方尺的地皮,建造超過400萬平方尺的樓麵麵積住宅大廈,獲利不會少於10億元。”
鄧家仁認為張彥很貪心,一上來就索要40萬平方尺的地皮,“最多30萬平方尺。”
“好!那就30萬平方尺。”張彥做生意這麽久,當然深知談判的‘討價還價’之中的技巧。
鄧家仁離開後,張彥繃不住了,笑道“70元一平方尺的價格拿下30萬平方尺的地皮,哈哈,很劃算啊!”
這幾年以來,地產商已經大量湧進新界,他們的目的是儲備新界地皮,大力發展的卻還是市區以及市區周邊,因為誰都看的出來市區人滿為患,肯定要往新界轉移人口壓力的。
等市區以及市區周邊地皮消耗完之後,新界將迎來大開發,那些廉價的地皮自然變成搶手貨,甚至有錢未必能買到。
“86萬平方尺的地皮需要6000萬,確實很劃算。”李文迪點了點頭,不過要是其他地產商一定會繼續壓價的,誰讓鄧家地產公司缺錢,有債務問題。
“這些地皮還在捂好幾年,不過瑞幸地產公司應該不缺這2100萬吧。”李文迪微微笑道。
“當然不缺,這麽好的東西,缺錢也要拿下。”
兩人相視一眼,默契的爽朗笑起來,在他們眼中,鄧家仁就是砧板上的魚肉。
鄧家仁沉浸地產界多年,對一些順勢而為的東西當然很熟練。
為了挽回股民對鄧記地產公司的信心,鄧家仁特別舉行了地皮出售的簽約會,同時對記者說了很多模棱兩可的話,讓外界猜想鄧記地產公司與長新集團、瑞幸地產有其他的合作。
有了兩家企業的站台,鄧記地產公司的股價開始飆漲,短短一天的時間便市值增加了5800萬元,雖然距離巔峰時期尚有比較大的距離,但是終於看到了一絲恢複元氣的曙光。
長新集團辦公室
高藝拿著文件快步走了進來,“老板,傅老榮家族準備出售中環富麗華酒店,這家酒店占地麵積是2.5萬平方尺市值在2-3個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位於幹諾道中1號,與環球大廈隻隔一幢大廈。”
富麗華酒店在1973年開幕,當時非常的顯赫,酒店頂層設有全香江第一間旋轉餐廳,引得不少名人來此就餐。
這酒店的業主是澳門第二代d王傅老榮家族,其實這塊地皮是由兩塊地皮構成的,一塊是傅家在52年以360萬元拍賣而來,另一幅則是舊時太古洋行的總部,在54年被傅家買走。
這塊地皮不能小看,80年代在富麗華酒店附近的一塊麵積為2.26萬平方尺的地皮被恒生銀行以8.4億元的天價拍下,建成前世的恒生銀行總部。
也就是說再過5年,這塊地皮至少價值9億元,明年整座酒店或許能直接價值4億元,所以現在拿下是最賺錢的。
傅老榮家族由其兒子傅蔭釗掌管,持有75%的富麗華酒店股權,想從市麵上收購是不可能的,想要取得富麗華酒店的控製權隻能從傅老榮家族手上購買。
“金閣酒店應該沒有這個資金吧,你是想采取貸款的形式拿下?”李文迪接過文件,細細閱讀一番,對著高藝問道。
高藝點了點頭“我打算先籌集3成的首付款,剩下的7成可以選擇向銀行貸款,之後趁著市道旺,可以讓金閣酒店集資供股,償還這筆債務。”
李文迪不覺得這麽好的地皮適合做什麽酒店,要是拆卸重建一座甲級商廈,可以賺的盆滿缽滿,而酒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本。
不過富麗華酒店此時拆卸重建是不劃算的,倒是可以先讓給金閣酒店掌管,等82年地產大暴跌之後,再重建不遲。
“這塊地皮不是很適合做酒店的,更適合重建商廈。”李文迪稍稍提了一下,“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就去和傅老榮家族談一談吧,4.5億元之內你都可以做主。”
高藝想了想道“老板,你給金閣酒店的定位是豪華酒店品牌,如果沒有一座中環酒店撐門麵,似乎有點寒酸。”
李文迪笑了笑“中環很多地皮都可以建造酒店,你覺得金鍾的域多利兵房地皮如何?或者我手裏的尖沙咀酒店跟金閣酒店置換富麗華酒店?”
“您手裏的尖沙咀酒店倒是符合金閣酒店的發展計劃。”高藝自動忽略了金鍾域多利兵房,因為那是海軍的地盤,暫時沒有任何要出售的消息。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與傅老榮家族的談判恐怕要老板你親自出麵了,對方未必會給麵子我們這些高層。”高藝說道。
傅老榮家族在民國時期便是撈偏門的家族,什麽事情都做過,到了經濟發達的時代,這些人已經很低調了,不過依舊很想維持家族的榮光,所以在乎身份對等的談判。
“好!你跟他們約個時間,我親自和他們談。”李文迪點了點頭,要是能拿下這塊地皮,親自去一趟也不吃虧。
“是!我馬上和富麗華酒店那邊聯係。”高藝說道。
李文迪看著高藝離開的背影若有所思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