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12月11日,星期六


    《東方日報》新聞紙上刊登了一篇名為《佳寧集團竟是負債大戶》的文章,裏麵詳細的描述了佳寧集團的負債情況,整個集團負債約為60億元,其中佳寧置業公司負債約33億元。


    實際上,佳寧集團的負債遠不及這個數字,據李文迪的了解,如果認真算起來,佳寧集團負債接近80億元,是僅次於置地公司的香江第二大債王。


    此文章一出,整個香江為之嘩然,那些對佳寧集團和陳鬆青仍然抱有一絲希望的股民急忙拋售股票,唯恐遲了一秒鍾。


    接著《星島日報》又爆出,昔日盈利最高,創香江開阜以來單項物業最高交易額的金門大廈交易,實際上到現時仍未完成。


    令李文迪想不通的是,仍有佳寧集團和陳鬆青的死忠粉認為陳鬆青有海外背景,海外z府不會見死不救的,畢竟已經投入了幾十億元的資金。


    置地公司被這兩篇報道嚇出一身冷汗,鮑富達扔下報紙,驅車前往金門大廈,拜訪陳鬆青。


    兩家公司在價值28億元的美麗華酒店舊翼地皮上有合作,一旦佳寧集團出事,置地公司又是香江第一債王,如何能獨自承受起這個需要幾十億元資金的大項目。


    然而陳鬆青躲著不見鮑富達,鮑富達隻能失望而歸。


    置地公司大班辦公室


    紐壁堅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他已經覺察到自己下台的日子在無限逼近了,如果說丟失九龍倉公司是無法避免的,可以拿凱瑟克家族出來擋一下,那現在的過錯隻能他一個人出來抗,鮑富達也僅僅可以承擔其中小部分的責任。


    “大班!”鮑富達拉開椅子坐了下來,語氣、神色掩飾不住沮喪。


    “見到陳鬆青了嗎?”紐壁堅問道。


    鮑富達搖了搖頭“陳鬆青不敢見我,看來那些事情是真的,美麗華酒店舊翼項目要夭折了,我們要損失大約5億元。”


    紐壁堅歎氣道“5億元倒是小事,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解決置地公司150億元的債務債務問題。”


    鮑富達沉默不語,如今香江大環境如此,任誰都很難扭轉現下的局麵,特別是置地這一類的地產公司。


    “我在倫敦的朋友告訴我,凱瑟克家族已經召開了家族會議,通過了派遣西門·凱瑟克回香江問責,以及擔任怡和董事局的董事的決議。”紐壁堅呼吸急促的說著,臉色充滿了痛苦。


    兩人都心知肚明,他們離開怡和、置地公司已經不可避免了,不過是時間遲早的問題而已。


    鮑富達神情木然,如果不是收購那些中環商廈,他們還是有轉圜餘地的.都怪李文迪和長新集團,該不會李文迪猜到了今天的局勢吧?!


    “那我們還是等著西門·凱瑟克過來處理這些問題吧。”鮑富達心力交瘁,已經想要擺爛了。


    “鮑富達總裁,可能我們還不能這樣做,亨利先生(西門的哥哥)已經給我打過電話,讓我們要全力處理好怡和、置地公司的事情,凱瑟克家族不會虧待我們的,不然我們可能會有麻煩。”紐壁堅喪氣說道。


    鮑富達沉吟說道“盡力而為吧,最重要的還是要穩住匯豐銀行,隻要匯豐銀行不表態,我們暫時不會有問題。”


    “好吧,那我們一起去找沈弼,聊一聊接下來的事情。”紐壁堅直接站立起來,朝著門口走去,背影有些落幕。


    片刻後,鮑富達緩步跟上。


    幾天之後,恒隆銀行那邊傳來消息,稱:董事局已經通過那些條件,雙方便在當天簽約了。


    恒隆銀行的莊榮坤當即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外宣講了李文迪家族的君福珠寶公司以2000萬元收購謝利源金鋪公司的51%股權,同時承擔起謝利源金鋪的4.3億元債務。


    消息一出,擠提的市民減少了一些,渣打銀行也加快了對恒隆銀行的審查手續,不過還是發現了那10億元的壞賬,於是渣打銀行又開始了漫長的考慮階段。


    君福珠寶持股51%謝利源金鋪的手續辦妥之後,李文迪立刻帶著眾多的職員開始入主謝利源金鋪公司。


    一查賬目,發現全部的黃金儲備已經見底,門店的黃金首飾都隻剩一批,而且還被一些債務預定了,收取的貨款都是歸他們所有。


    李文迪很淡定,盡管有些出乎預料,也不是沒有辦法拯救,“胡副總,你立刻和謝利源金鋪簽署一份協議,從君福珠寶公司調集一批黃金過來,價值2000萬元就行,按照現在的市價計算。”


    “製成黃金飾品之後,在門店上以市價的120%出售,回籠的資金先不著急歸還,接著從君福珠寶公司收購黃金。”


    “而君福珠寶公司的黃金儲備會慢慢見底,你現在對外宣布,君福珠寶收購黃金,以美元結算,不過是按照目前的市價收購。”


    李文迪做出了一係列的措施決定,好在君福珠寶是全資家族公司,不然不能指揮得如此順暢。


    一周之後,君福珠寶公司支援過來的黃金銷售一空,而君福珠寶的美元兌換黃金卻沒有多受歡迎,隻有少部分的市民願意兌換。


    “老板,再這樣下去,君福珠寶公司的黃金儲備也快要見底了。”胡超有些急躁的說道。


    “既然見底,那就從海外進貨,同時可以利用一下謝利源金鋪的渠道。無論是君福珠寶,還是謝利源金鋪,從現在起所有的金器飾品再度上漲一成價格。”李文迪命令說道。


    “是!我馬上去辦!”胡超轉瞬便消失不見。


    進入83年之後,情況越發的惡劣,市麵上大把的優質便宜物業,價格是82年頂峰時期的5、6成,而且價位一直在降低。


    有的人拿著大把錢在挑選物業,有人隻求快點拋售物業,回籠資金還債或者早日移民。


    其實真正的移民潮尚未到來,隻是少部分的富人階級在拋售資產。


    所有人都在蠢蠢欲動,對內地真正有信心的富人不多,都是持著觀望的態度。


    如果不是李文迪再三保證,長新集團以及旗下的公司高層都開始異動,與星光地產公司打過交道的高層自然相信李文迪,那些迫於李文迪威嚴而屈服的管理員依舊是惴惴不安。


    這些不安也是感染了大部分的普通職員,於是李文迪專門召開了一次職工大會,以廣設喇叭的方式,告知廣大的職員,盡管長新集團的股價下跌不少,但是集團擁有大量的現金流,維持集團的經營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移民的問題,李文迪強製下通告,想要移民的他不阻攔,但是不可能在長新集團和長新集團有關聯的任何公司任職,也就是俗稱的封殺。


    如此之下,才暫時的將事情按壓下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港島開始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錯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錯過並收藏從港島開始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