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有點亂了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楚國裏,敢這樣跟楊顯和獨孤皇後說話的人,至少七個,光禦史台就有七個。
前文交代過,禦史台的禦史分為三種,禦史大夫、殿中侍禦史和禦史。
從這一點來看,大楚國在禦史台方麵的機構還是很簡單的。
禦史大夫一人,權力最大,上督天子,中察百官,下監庶民。
也就是說,隻要拿到了證據,禦史大夫是誰都可以彈劾,甚至於都能教訓皇帝。
皇帝就算惱火,也不能把禦史大夫問罪,不然在春秋史書上,就是一個敗筆。
後世的曆史上,魏征多次頂撞太宗皇帝,使得太宗皇帝無法下台,氣得太宗皇帝非要殺了魏征不可,卻被長孫皇後勸下。
第一,太宗皇帝是篡位的,皇位得之不正。
第二,魏征曾經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馬,太宗皇帝惜其才,這才免其死罪,招攬過來。
所以,太宗皇帝殺誰都不能殺魏征,因為魏征是廢太子一派的領頭人物。
若是太宗皇帝將魏征都殺了,廢太子的那些舊部必然會人心惶惶,或許會引發一場大亂。
殿中侍禦史六人,負責上督皇帝,下察百官。
禦史呢,沒有固定編製,負責上察百官,下監庶民。
當然,話語權最重的,還得是禦史大夫。
楊顯也怒了,喝道:“朕等著大理寺結案之後,再行下旨,怎地就是庇護楓兒了?”
“崔景哲,你如此心急,逼著朕現在下旨,莫非是急於為崔廣瑞報仇?”
崔景哲絲毫不懼,淡淡說道:“微臣一心為大楚國,豈敢有絲毫私心。”
“燕郡王殿下已經承認人證之言並無虛假,等於是認罪,此案即將完結,陛下何須再等?”
楊顯怒聲道:“若是朕非要等大理寺結案之後,再下聖旨呢?”
崔景哲見楊顯真動怒了,隻得略略妥協:“既然陛下執意如此,微臣無話可說,隻能陪著陛下一起等大理寺結案。”
這時,最新的消息又傳來了。
“啟稟陛下,啟稟娘娘,燕郡王殿下雖然認同人證之言,卻並不認同羅紅樓老板崔廣州之言,案情再起變化。”
這個消息,登時讓楊顯和獨孤皇後眼睛一亮,精神一振。
二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想,朕(本宮)就是說嘛,楓兒行事,豈能毫無把握,隨意認慫。
接下來,定然是楓兒反擊之時。
楊顯是皇帝,當然很大氣。
可獨孤皇後雖然是皇後,但也是女人,自然就免不了有些小心眼。
獨孤皇後冷哼一聲:“崔大人身為禦史大夫,上督天子,中察百官,下監庶民,職責之重,朝中無有能比者。”
“如今,大理寺審案尚未結束,崔大人便催逼陛下降旨懲處燕郡王。”
“若非是有崔廣瑞被殺在前,又有崔廣州被廢在後,崔大人可會如此行事?”
“身為禦史台之首,竟然隻顧私利而枉顧國之大義,本宮認為,崔大人已有不稱職之嫌。”
“此案,若是博陵崔氏贏了,也就罷了。”
“不然,若是博陵崔氏輸了,本宮決不罷休。”
崔景哲心下一咯噔。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可在大楚國,也有一句話說得好,皇帝好騙,皇後難纏。
意思是,朝中大臣若是得罪了皇帝楊顯,即便有所欺瞞,倒也不用怎麽害怕。
可若是得罪了獨孤皇後,保證你吃飯飯不香,睡覺覺不甜。
說不定哪一天,一道聖旨下來,輕則罷官,重則沒命。
而那道聖旨背後的推動者,鐵定就是這位獨孤皇後。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崔景哲已經不能退縮了。
第一,一旦退縮,似乎就是承認了博陵崔氏在報仇。
第二,獨孤皇後已經不喜,退縮也作用不大。
第三,消息傳開,博陵崔氏上下,對他崔景哲鐵定不滿。
第四,之前的努力就會全部付之東流。
崔景哲咬了咬牙,拱手道:“啟稟娘娘,非是微臣故意針對燕郡王殿下,實乃是證據皆在羅紅樓。”
“既然燕郡王殿下承認人證之言並無虛假,便是他將楚紅穗帶出雒陽城。”
“不管楚紅穗是否去燕州,但燕郡王殿下都少不得拐帶之罪,有悖我大楚國律令。”
“故而,此事縱然略有轉折,燕郡王殿下亦不可能逃脫此責也。”
獨孤皇後也不知道楊楓會用什麽辦法扭轉劣勢,隻能是冷哼一聲:“既然如此,那便拭目以待吧。”
“本宮相信,楓兒絕對不會讓崔大人,讓博陵崔氏失望的。”
崔景哲登時一陣蛋疼。
這一次,就算定了楊楓的罪,恐怕會得罪這位小心眼的皇後娘娘太甚啊。
嗯,顧不得許多,還是博陵崔氏的麵子重要。
至於獨孤皇後這裏,日後再想辦法緩和關係就是。
最新的消息又一次傳來了。
“啟稟陛下,啟稟娘娘,燕郡王殿下突然講述與梁紅玉和楚紅穗兩位大家的交往。”
嗯?
一時間,這些人都愣住了。
這是什麽套路啊?
說著楚紅穗的事呢,怎麽又把梁紅玉給扯進去了。
梁紅玉是尋玉樓的花魁,是朕(陛下)賞賜給了楓兒(燕郡王)。
楊顯心裏立即就咯噔一下,暗想,楓兒不是無計可施,再將朕推出去吧。
可上次朕也向楓兒說清楚了,楚紅穗之事,朕幫不上忙。
一時間,楊顯心裏也有些不穩了,搞不清楊楓到底打了什麽鬼主意。
崔景哲反而是鬆了一口氣,心中冷笑,燕郡王分明是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了。
所以,隻能用這種拖延時間之法,希望能想出對策。
哼,證據皆在我博陵崔氏,老夫就不信你燕郡王還能再有別的證據。
於是,崔景哲的心裏反而是踏實下來,微微閉上眼睛,也不再催楊顯下旨了。
楊顯惱了,獨孤皇後又小心眼,不如還是等大理寺結案之後,再行請旨。
到那時,楊顯無法再推,獨孤皇後亦無言以對,楊楓的這個跟頭就會栽定了。
新消息繼續傳來。
“啟稟陛下,啟稟娘娘,燕郡王殿下說,楚紅穗二女北上燕州,乃是投軍。”
投軍?
兩個女人投軍?
在場的人,先是一愣,但隨即也明白過來。
對啊,大楚國十三州,隻有燕州有女兵。
陛下特準的,兵部備案的。
崔景哲的腦子“轟”一下,有點亂了。
前文交代過,禦史台的禦史分為三種,禦史大夫、殿中侍禦史和禦史。
從這一點來看,大楚國在禦史台方麵的機構還是很簡單的。
禦史大夫一人,權力最大,上督天子,中察百官,下監庶民。
也就是說,隻要拿到了證據,禦史大夫是誰都可以彈劾,甚至於都能教訓皇帝。
皇帝就算惱火,也不能把禦史大夫問罪,不然在春秋史書上,就是一個敗筆。
後世的曆史上,魏征多次頂撞太宗皇帝,使得太宗皇帝無法下台,氣得太宗皇帝非要殺了魏征不可,卻被長孫皇後勸下。
第一,太宗皇帝是篡位的,皇位得之不正。
第二,魏征曾經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馬,太宗皇帝惜其才,這才免其死罪,招攬過來。
所以,太宗皇帝殺誰都不能殺魏征,因為魏征是廢太子一派的領頭人物。
若是太宗皇帝將魏征都殺了,廢太子的那些舊部必然會人心惶惶,或許會引發一場大亂。
殿中侍禦史六人,負責上督皇帝,下察百官。
禦史呢,沒有固定編製,負責上察百官,下監庶民。
當然,話語權最重的,還得是禦史大夫。
楊顯也怒了,喝道:“朕等著大理寺結案之後,再行下旨,怎地就是庇護楓兒了?”
“崔景哲,你如此心急,逼著朕現在下旨,莫非是急於為崔廣瑞報仇?”
崔景哲絲毫不懼,淡淡說道:“微臣一心為大楚國,豈敢有絲毫私心。”
“燕郡王殿下已經承認人證之言並無虛假,等於是認罪,此案即將完結,陛下何須再等?”
楊顯怒聲道:“若是朕非要等大理寺結案之後,再下聖旨呢?”
崔景哲見楊顯真動怒了,隻得略略妥協:“既然陛下執意如此,微臣無話可說,隻能陪著陛下一起等大理寺結案。”
這時,最新的消息又傳來了。
“啟稟陛下,啟稟娘娘,燕郡王殿下雖然認同人證之言,卻並不認同羅紅樓老板崔廣州之言,案情再起變化。”
這個消息,登時讓楊顯和獨孤皇後眼睛一亮,精神一振。
二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想,朕(本宮)就是說嘛,楓兒行事,豈能毫無把握,隨意認慫。
接下來,定然是楓兒反擊之時。
楊顯是皇帝,當然很大氣。
可獨孤皇後雖然是皇後,但也是女人,自然就免不了有些小心眼。
獨孤皇後冷哼一聲:“崔大人身為禦史大夫,上督天子,中察百官,下監庶民,職責之重,朝中無有能比者。”
“如今,大理寺審案尚未結束,崔大人便催逼陛下降旨懲處燕郡王。”
“若非是有崔廣瑞被殺在前,又有崔廣州被廢在後,崔大人可會如此行事?”
“身為禦史台之首,竟然隻顧私利而枉顧國之大義,本宮認為,崔大人已有不稱職之嫌。”
“此案,若是博陵崔氏贏了,也就罷了。”
“不然,若是博陵崔氏輸了,本宮決不罷休。”
崔景哲心下一咯噔。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可在大楚國,也有一句話說得好,皇帝好騙,皇後難纏。
意思是,朝中大臣若是得罪了皇帝楊顯,即便有所欺瞞,倒也不用怎麽害怕。
可若是得罪了獨孤皇後,保證你吃飯飯不香,睡覺覺不甜。
說不定哪一天,一道聖旨下來,輕則罷官,重則沒命。
而那道聖旨背後的推動者,鐵定就是這位獨孤皇後。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崔景哲已經不能退縮了。
第一,一旦退縮,似乎就是承認了博陵崔氏在報仇。
第二,獨孤皇後已經不喜,退縮也作用不大。
第三,消息傳開,博陵崔氏上下,對他崔景哲鐵定不滿。
第四,之前的努力就會全部付之東流。
崔景哲咬了咬牙,拱手道:“啟稟娘娘,非是微臣故意針對燕郡王殿下,實乃是證據皆在羅紅樓。”
“既然燕郡王殿下承認人證之言並無虛假,便是他將楚紅穗帶出雒陽城。”
“不管楚紅穗是否去燕州,但燕郡王殿下都少不得拐帶之罪,有悖我大楚國律令。”
“故而,此事縱然略有轉折,燕郡王殿下亦不可能逃脫此責也。”
獨孤皇後也不知道楊楓會用什麽辦法扭轉劣勢,隻能是冷哼一聲:“既然如此,那便拭目以待吧。”
“本宮相信,楓兒絕對不會讓崔大人,讓博陵崔氏失望的。”
崔景哲登時一陣蛋疼。
這一次,就算定了楊楓的罪,恐怕會得罪這位小心眼的皇後娘娘太甚啊。
嗯,顧不得許多,還是博陵崔氏的麵子重要。
至於獨孤皇後這裏,日後再想辦法緩和關係就是。
最新的消息又一次傳來了。
“啟稟陛下,啟稟娘娘,燕郡王殿下突然講述與梁紅玉和楚紅穗兩位大家的交往。”
嗯?
一時間,這些人都愣住了。
這是什麽套路啊?
說著楚紅穗的事呢,怎麽又把梁紅玉給扯進去了。
梁紅玉是尋玉樓的花魁,是朕(陛下)賞賜給了楓兒(燕郡王)。
楊顯心裏立即就咯噔一下,暗想,楓兒不是無計可施,再將朕推出去吧。
可上次朕也向楓兒說清楚了,楚紅穗之事,朕幫不上忙。
一時間,楊顯心裏也有些不穩了,搞不清楊楓到底打了什麽鬼主意。
崔景哲反而是鬆了一口氣,心中冷笑,燕郡王分明是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了。
所以,隻能用這種拖延時間之法,希望能想出對策。
哼,證據皆在我博陵崔氏,老夫就不信你燕郡王還能再有別的證據。
於是,崔景哲的心裏反而是踏實下來,微微閉上眼睛,也不再催楊顯下旨了。
楊顯惱了,獨孤皇後又小心眼,不如還是等大理寺結案之後,再行請旨。
到那時,楊顯無法再推,獨孤皇後亦無言以對,楊楓的這個跟頭就會栽定了。
新消息繼續傳來。
“啟稟陛下,啟稟娘娘,燕郡王殿下說,楚紅穗二女北上燕州,乃是投軍。”
投軍?
兩個女人投軍?
在場的人,先是一愣,但隨即也明白過來。
對啊,大楚國十三州,隻有燕州有女兵。
陛下特準的,兵部備案的。
崔景哲的腦子“轟”一下,有點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