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勞苦功高的人,自然也是怨言最多的人。張皓絲毫不介意劉伯溫的牢騷,無論說什麽,張皓都笑嗬嗬地聽著。


    張皓道:“我總是在想,發掘人才,是一個伯樂重要,還是一個可靠的製度重要。”


    劉伯溫朗聲道:“好不好,自然是因時而定。如果由那些門閥世家把持的朝廷,自然會任人唯親,再好的製度也淪為空談。如果政治清明,任人唯賢,那可以說人人都是伯樂,所有有用的製度都能發掘出優秀的人才。”


    張皓比了大拇指,說道:“劉先生高見,所以我想著是不是把科舉製度重新拿出來,這樣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不至於讓人才埋沒。”


    劉伯溫本就經曆過元朝的科舉,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弊,猶豫道:“科舉選士,能夠傳承百年,自然有其道理。但是公子確定科舉選出來的士子都是幹練的治世能臣?”


    “有人天生適合考試,但是他不一定擅長為官。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拿出來就要能頂得上去,如果所招的隻是會考試的書呆子,那該怎麽辦?”


    張皓點了點頭,肯定道:“劉先生所言甚是,確實有此可能,武功高的不一定會領兵打仗,而會領兵打仗的武功天分可能又不夠,要解決這種問題,可以和集賢院一樣,根據投靠人員的過往履曆進行初步篩選,而文武科舉也是初篩的過程。”


    “我們可以建立一所學院,這裏可以有將軍傳授行軍打仗的經驗和策略,也可以有官員教授如何處理地方事宜,等到在這個學院學習一定時間後,通過一定的測驗與考試,就可以結業走上仕途。這個學院我姑且稱之為大學。”


    劉伯溫陷入了沉思,在古代,科舉走出來的官場菜鳥,像狀元、榜眼、探花這樣的三甲,會直接進入翰林院,其他的進士會進入六部等衙門觀政,也是為了讓這些書呆子們迅速地轉換身份,進入官員的狀態。


    張皓說的這個大學,好像又比這些單獨科舉多了一些東西,寒窗十年學來的聖人文章,是沒有辦法經世致用,下安黎民,那麽這個大學所傳授的就是真正的擒龍之術。


    那些學子和武人經過了科舉的淬煉,心智和學習能力都是在人生的巔峰,這時候學起來也事半功倍。


    劉伯溫越想越覺得張皓說的大有可為。


    張皓繼續道:“禮部剛好是咱們的地盤,兵部那裏我也能說的上話,這次文武科舉的事情不妨就由咱們集賢院來牽頭,這次組建的大學也絕對不是國子監的衙門,而是真正教人經世致用知識的地方,我覺得可以由我父親擔任一個名譽校長,這樣咱們推行的阻力也小一些。”


    劉伯溫讚歎道:“公子想法天馬行空,開古今未有之先河,在下佩服之至。”


    張皓擺了擺手,謙虛道:“就是瞎想。”


    說幹就幹,劉伯溫恨不得馬上就將這個事情準備起來,但是文武科舉乃是國家的掄才大典,組建大學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更加重要的是,這一切的基礎就建立在銀子上麵,而恰恰張皓剛好不缺錢。


    劉伯溫說道:“我根據公子的意見,將這個事情匯總出一個章程,上奏給彭相和主公,如果沒有問題,來年咱們就把這個新型的科舉製度給弄出來。”


    張皓點了點頭:“那一切都有勞劉先生了。”


    劉伯溫再次被噎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合著公子動動嘴,下邊跑斷腿。


    但是張皓一句話就讓劉伯溫的不滿煙消雲散:“茲事體大,這件事情交給別人我不放心,隻能讓劉先生再辛苦一點了。”


    那還能說什麽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吧!


    張皓又將各種細節一一和劉伯溫對接之後,張皓才起身伸了個懶腰,說道:“事情已經說完,那我這便回去了。”


    劉伯溫欲言又止,一臉便秘的樣子,皺著眉頭捋著胡須說道:“公子,我有一名故交,常常說人到中年,有時候總感覺力不從心,剛剛公子所說的武當秘術可能對他有些效果。”


    張皓恍然大悟,劉伯溫明顯在搞“無中生友”的名堂,張皓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那個故交就是劉伯溫自己。


    想想現在怡紅院曾經的頭牌劉霏兒嫁入劉府,劉霏兒那身材豈是劉伯溫能夠消受的,張皓不懷好意地想著,兩隻眼睛看向劉伯溫的眼神也有些微妙。


    劉伯溫咳了咳道:“公子不要做其他猜想,確實是我的一名故人。”


    劉伯溫咬死了是“故人”,張皓也不好拆穿,於是張皓便讓人拿出紙張,將高若男傳授給自己的武當秘術寫了下來,並且嚴正地說道:“劉先生,我這武當秘術也是有版權的,切記不要和他人傳閱,要不然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劉伯溫捧在手中,如獲至寶,連連點頭。


    忙碌的一天終於結束了,今天也算得上大有收獲,在樞密院打開了與方國珍的突破口,也了解到潘元紹和張定邊的隱秘關係,這讓張皓隱隱有些擔憂揚州潘家的勢力。


    潘家的勢力比自己想象的要強的多,現在潘元紹已經與潘家決裂,徹底倒向了張士誠,從如煙那裏傳來的消息,揚州潘家也在方國珍和徐壽輝之間搖擺不定,甚至他們不排除揭竿而起,將揚州的城牆上插上潘家的旗幟。


    能夠成為千古的智者,劉伯溫確實有兩把刷子,洛文遠和高林語一個是戶部侍郎,一個是禮部尚書,資曆都比劉伯溫要高,現在都隱隱以劉伯溫為首。張皓不在高郵的這段時間,不僅將公子一派打理的維護的非常好,還和彭輝的博弈中,你來我往,絲毫不落下風。


    張皓知道這還不是劉伯溫的全部實力,等到劉伯溫走到了丞相的位置上,才是他大展宏圖的時候。


    大學的事情已經在張皓的心中籌謀已久,現在在張皓看來,時機已經相對成熟,是時候將它推出來了。


    未來這段時間,就是大周勤修內功,壯大自己實力的時候。


    現在大周有了錢,有了馬場,有了鐵礦,有了自己能征善戰的水師,隻需要時間。


    但是現在周邊強敵環伺,朱元璋、方國珍、徐壽輝還有揚州潘家都對大周虎視眈眈,內部還有彭輝和自己對著幹,所以時間是張皓的朋友,也是張皓的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行走在元朝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小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小刀並收藏行走在元朝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