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出血點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病人留了下來。
過了兩天。
這個病人,秦耕雖然交代了鄒曉漁和護士要嚴密觀察,但他自己絲毫也沒有放鬆,他沒有睡覺,即使很困了,他也沒有去睡覺,隔一會去看一次。
“醫生,怎麽樣了?”病人父母守在床旁,也是一絲一毫也不敢放鬆警惕。
“沒有繼續加重了。”秦耕隻能這樣答複,治病是醫生的事,病人家屬並不能分憂。
實際上,情況依舊不容樂觀,病人的病情並沒有見頂,甚至連體溫都還在不斷上升。
秦耕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病人降溫,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降溫手段全都用上了。
效果甚微。
病人家屬這麽一問,他腦海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本院有三大名醫之首的錢世恒醫生,不是經常使用激素降溫嗎?
雖然使用激素退燒這種土方法一直備受爭議,但也並非完全不可取。
秦耕猶豫再三後,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開出了醫囑:“立刻給患者肌肉注射 10 毫克地塞米鬆。”
接到口頭醫囑的護士不敢有絲毫耽擱,迅速按照要求執行了操作。
體溫降下來了。
秦耕剛準備坐下,想起43床是剛進來不久的,不放心,因為看起來並不很嚴重,但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
一是他是青壯年,才30多歲;二是他自己走來的,走了30裏山路。
鉤體病凶險病人,最容易出現在青壯年,其次是最怕勞累。
果然,秦耕聽了一下肺部,有些濕囉音,忙問:“剛才吐了痰嗎?痰裏有血嗎?”
“咦,你怎麽知道?”病人驚疑地問。
“你回答有沒有!”
“有哇,吐了兩小口血。”
秦耕高聲喊,“徐紅,過來,這裏有個肺出血型病人。”
一聽有肺出血型的病人,護士都跑過來了,鄒曉漁也跑了過來。
“他怎麽變成肺出血型的了?”鄒曉漁忙問,“我不是交代你要關注這個病人嗎?”
秦耕確實已經跟鄒曉漁說了,這是一個重點病人,鄒曉漁關注了一會,發現這個病人沒什麽問題,也就放鬆了警惕,誰知,還是被秦耕注意到了。
鄒曉漁抬頭看了看秦耕,敬佩之意又加深了一分。
關鍵是宋洪亮,他來醫院足足五年了,這次跟著秦耕上班才兩天,就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秦耕似乎是深藏的高手。
現在這樣的病人,好好的,誰會在意?吃得喝得,精神也好,有說有笑,唯一不舒服就是發熱和腳脖子痛。
秦耕有布置了口頭醫囑,止血藥和大量的激素。
“孫洪亮,你負責這個病人觀察,8小時病情沒有加重就算穩定了。”秦耕又聽了一下病人肺部,說,“你聽聽肺部,注意對比。”
宋洪亮和鄒曉漁兩個人都趕緊把聽診器頭放在病人胸脯。
這兩個進來5年的“老”醫生,現在成了秦耕的小跟班。
秦耕回到值班室,略略睡了一會。
張慧賢上來值班了。
徐紅對她說:“你別吵醒了秦耕,他才睡,還沒有半小時,他已經有20個小時沒睡了。讓他睡一會。”
由於有兩個凶險病人,肺大出血型的,秦耕放心不下,加上那個小孩的病情一直不穩,已經加了三次多巴胺了,抗生素加了一組大劑量青黴素,秦耕一直沒合眼。
現在又多了一個肺大出血型。但他實在堅持不了了,才去值班室睡一會。
張慧賢忙說:“好的,你放心,我不會吵醒他。現在有鄒曉漁和孫洪亮兩個人值班,應該忙得過來了。”
才說完,秦耕出現了。
“你怎麽才睡下就起來了?你別把身體搞垮了。”徐紅問。
徐紅跟秦耕上班已經有一些日子了,過去,在她眼裏,秦耕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窮人家孩子,唯唯諾諾,現在完全不同了,秦耕有大教授風采!
雖然她也知道秦耕就是秦耕,就是一個窮小子,在衛校讀了1年零8個月的書,但是,在她的潛意識裏,秦耕非常的高大上,能力上遠超三大名醫。
當然,這是潛意識裏的,而理性上,秦耕就是一個小醫生。
秦耕見她關心,淡淡一笑,“沒問題,做醫生的,睡眠沒什麽規律那是職業所形成的,沒辦法。我已經習慣了。”
不是這一生習慣了,而是前世,秦耕在急診科上班快40年了,熬夜的事情直到現在,他每個月還有4個夜間會診班。
急診科和別的學科不同,別的學科夜間會診,一個月難得一次,而急診科,排了4次,幾乎這4次都有機會出來。
秦耕隻準備睡半個小時,現在大出血病人比較集中,有4個了,隨時準備搶救。
還有這小孩,膿毒敗血症很嚴重,他非常擔心dic,也就是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一旦發生,死亡的概率很高,如果放在一般的醫生手裏,必死無疑。
秦耕當然不是一般的醫生,即便是秦耕,這種病,血庫沒有凝血因子的情況下,死亡率大於30%。
而現在的血庫,根本就沒有分離凝血因子的能力。
秦耕在檢查病人時,特別要關注病人身上的出血點,一旦有出血點,就要立即大膽使用肝素。
在出血的情況下,一般的醫生,誰敢用肝素?
因為肝素是抗凝血的,會導致出血。
這是一個複雜的醫學問題。
治療dic,最有效的藥物就是肝素。
秦耕在小孩那邊看得特別的仔細,哪怕是身上有一點可疑的皮下出血點,他一定要搞清是不是出血。
很多時候,醫生越是擔心什麽,偏偏就會發生什麽。
小孩背部和腹部出現了3個很小的紅點,秦耕敏銳地意識到,出現dic,早期。
鄒曉漁和孫洪亮隻從書本上見過dic,在臨床上,他們從來就沒見過,更別說治療了。
而實際上,不但鄒曉漁和孫洪亮沒見過,猛養醫院從建院以來也沒有見過,不一定沒有這樣的病人,但從沒有被診斷過dic。
鄒曉漁和孫洪亮手舞足蹈。
第一次見到dic病人,他們興奮啊!
過了兩天。
這個病人,秦耕雖然交代了鄒曉漁和護士要嚴密觀察,但他自己絲毫也沒有放鬆,他沒有睡覺,即使很困了,他也沒有去睡覺,隔一會去看一次。
“醫生,怎麽樣了?”病人父母守在床旁,也是一絲一毫也不敢放鬆警惕。
“沒有繼續加重了。”秦耕隻能這樣答複,治病是醫生的事,病人家屬並不能分憂。
實際上,情況依舊不容樂觀,病人的病情並沒有見頂,甚至連體溫都還在不斷上升。
秦耕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病人降溫,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降溫手段全都用上了。
效果甚微。
病人家屬這麽一問,他腦海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本院有三大名醫之首的錢世恒醫生,不是經常使用激素降溫嗎?
雖然使用激素退燒這種土方法一直備受爭議,但也並非完全不可取。
秦耕猶豫再三後,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開出了醫囑:“立刻給患者肌肉注射 10 毫克地塞米鬆。”
接到口頭醫囑的護士不敢有絲毫耽擱,迅速按照要求執行了操作。
體溫降下來了。
秦耕剛準備坐下,想起43床是剛進來不久的,不放心,因為看起來並不很嚴重,但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
一是他是青壯年,才30多歲;二是他自己走來的,走了30裏山路。
鉤體病凶險病人,最容易出現在青壯年,其次是最怕勞累。
果然,秦耕聽了一下肺部,有些濕囉音,忙問:“剛才吐了痰嗎?痰裏有血嗎?”
“咦,你怎麽知道?”病人驚疑地問。
“你回答有沒有!”
“有哇,吐了兩小口血。”
秦耕高聲喊,“徐紅,過來,這裏有個肺出血型病人。”
一聽有肺出血型的病人,護士都跑過來了,鄒曉漁也跑了過來。
“他怎麽變成肺出血型的了?”鄒曉漁忙問,“我不是交代你要關注這個病人嗎?”
秦耕確實已經跟鄒曉漁說了,這是一個重點病人,鄒曉漁關注了一會,發現這個病人沒什麽問題,也就放鬆了警惕,誰知,還是被秦耕注意到了。
鄒曉漁抬頭看了看秦耕,敬佩之意又加深了一分。
關鍵是宋洪亮,他來醫院足足五年了,這次跟著秦耕上班才兩天,就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秦耕似乎是深藏的高手。
現在這樣的病人,好好的,誰會在意?吃得喝得,精神也好,有說有笑,唯一不舒服就是發熱和腳脖子痛。
秦耕有布置了口頭醫囑,止血藥和大量的激素。
“孫洪亮,你負責這個病人觀察,8小時病情沒有加重就算穩定了。”秦耕又聽了一下病人肺部,說,“你聽聽肺部,注意對比。”
宋洪亮和鄒曉漁兩個人都趕緊把聽診器頭放在病人胸脯。
這兩個進來5年的“老”醫生,現在成了秦耕的小跟班。
秦耕回到值班室,略略睡了一會。
張慧賢上來值班了。
徐紅對她說:“你別吵醒了秦耕,他才睡,還沒有半小時,他已經有20個小時沒睡了。讓他睡一會。”
由於有兩個凶險病人,肺大出血型的,秦耕放心不下,加上那個小孩的病情一直不穩,已經加了三次多巴胺了,抗生素加了一組大劑量青黴素,秦耕一直沒合眼。
現在又多了一個肺大出血型。但他實在堅持不了了,才去值班室睡一會。
張慧賢忙說:“好的,你放心,我不會吵醒他。現在有鄒曉漁和孫洪亮兩個人值班,應該忙得過來了。”
才說完,秦耕出現了。
“你怎麽才睡下就起來了?你別把身體搞垮了。”徐紅問。
徐紅跟秦耕上班已經有一些日子了,過去,在她眼裏,秦耕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窮人家孩子,唯唯諾諾,現在完全不同了,秦耕有大教授風采!
雖然她也知道秦耕就是秦耕,就是一個窮小子,在衛校讀了1年零8個月的書,但是,在她的潛意識裏,秦耕非常的高大上,能力上遠超三大名醫。
當然,這是潛意識裏的,而理性上,秦耕就是一個小醫生。
秦耕見她關心,淡淡一笑,“沒問題,做醫生的,睡眠沒什麽規律那是職業所形成的,沒辦法。我已經習慣了。”
不是這一生習慣了,而是前世,秦耕在急診科上班快40年了,熬夜的事情直到現在,他每個月還有4個夜間會診班。
急診科和別的學科不同,別的學科夜間會診,一個月難得一次,而急診科,排了4次,幾乎這4次都有機會出來。
秦耕隻準備睡半個小時,現在大出血病人比較集中,有4個了,隨時準備搶救。
還有這小孩,膿毒敗血症很嚴重,他非常擔心dic,也就是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一旦發生,死亡的概率很高,如果放在一般的醫生手裏,必死無疑。
秦耕當然不是一般的醫生,即便是秦耕,這種病,血庫沒有凝血因子的情況下,死亡率大於30%。
而現在的血庫,根本就沒有分離凝血因子的能力。
秦耕在檢查病人時,特別要關注病人身上的出血點,一旦有出血點,就要立即大膽使用肝素。
在出血的情況下,一般的醫生,誰敢用肝素?
因為肝素是抗凝血的,會導致出血。
這是一個複雜的醫學問題。
治療dic,最有效的藥物就是肝素。
秦耕在小孩那邊看得特別的仔細,哪怕是身上有一點可疑的皮下出血點,他一定要搞清是不是出血。
很多時候,醫生越是擔心什麽,偏偏就會發生什麽。
小孩背部和腹部出現了3個很小的紅點,秦耕敏銳地意識到,出現dic,早期。
鄒曉漁和孫洪亮隻從書本上見過dic,在臨床上,他們從來就沒見過,更別說治療了。
而實際上,不但鄒曉漁和孫洪亮沒見過,猛養醫院從建院以來也沒有見過,不一定沒有這樣的病人,但從沒有被診斷過dic。
鄒曉漁和孫洪亮手舞足蹈。
第一次見到dic病人,他們興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