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剛一聽要去吃飯,激動地說:“聽說烏布這裏的烤乳豬不錯,咱們必須得整一個。”


    張大剛的提議立刻引起了古浩東和蘇婭的興趣。古浩東笑了起來,說:“大剛,你真是行家啊!我也聽說了烏布的烤乳豬非常有名,用的是當地特色的巴厘島香料,烤出來的肉質鮮嫩多汁,確實是來烏布必嚐的美食之一。”


    蘇婭也顯得很興奮,她補充道:“是啊,而且我還聽說他們烤乳豬的時候,會用香蕉葉包裹,讓肉質更加香滑。我們今天就去嚐嚐這道地道的巴厘島特色菜吧!”


    曹琴打趣道:“你們不能就吃豬吧?還有別的美食嗎?”


    蘇婭笑著回答:“當然有啦,巴厘島的美食可不僅僅隻有烤乳豬。我們還可以嚐試一下當地的炒飯,叫做‘nasi goreng’,它的味道獨特,帶有一種辣味和香味,非常美味。”


    古浩東點頭讚同:“聽說nasi goreng是巴厘島的經典美食之一,此地人通常會加入蝦、雞肉、蔬菜等食材,口感豐富,而且價格也相對實惠。”


    蘇婭接著說:“除了炒飯,我們還可以嚐嚐巴厘島的海鮮,這裏的海鮮新鮮美味,尤其是烤魚和炒蟹,都是當地的特色菜肴。而且,巴厘島還有一種叫做‘bebek betutu’的美食,是將鴨肉用香料醃製後烤製而成,味道獨特,絕對值得一試。”


    曹琴聽後,眼睛亮了起來:“哇,聽起來真的很好吃啊!那我們今天就去嚐嚐這些美食吧,一定要讓我們的味蕾好好享受一下。”


    張大剛點頭同意,一行人便一同前往烏布當地一家有名的餐廳。餐廳的環境充滿了巴厘島風情,鮮花裝飾、茅草屋頂和木質的家具,讓人感到放鬆和愉悅。


    他們坐下後,服務員熱情地介紹了餐廳的特色菜品,張大剛毫不猶豫地點了一份烤乳豬。等待美食的過程中,他們聊起了創業或者打工,不管幹什麽錢越來越難賺了!


    古浩東說道:“很多人覺得現在錢越來越難賺,其實不是賺錢越來越難,而是咱們國家經濟正在完成一場大的升級!很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一場大的變革正在到來!”


    張大剛疑惑地看著古浩東:“說說看,怎麽個意思?”


    古浩東緩緩說道:“咱們先來回憶一下前麵20年來的做生意成功的概率:80年代,全民下海那會兒,成功的幾率是50%,每一萬個人,差不多5000個人能賺到錢;


    90年代,互聯網產生了,成功的幾率是20%,每一萬人隻有2000人能賺到錢;


    21世紀,淘寶誕生了,成功幾率是10%,每一萬人有1000人能賺到錢;


    08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成功幾率是5%,每1萬個人有500個人能賺到錢;


    而去年,和老美的貿易戰開始了,成功幾率隻剩3%了,每一萬個人隻有300個人能賺到錢;也就是說,做生意能賺到錢的概率越來越少了!”


    古浩東接著說:“不過,這隻是開始,接下來會更難。原因很簡單,因為普通人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的變小,注意,我說得是普通人。”


    蘇婭和曹琴麵麵相覷!


    曹琴不解地問古浩東:“到底要怎麽區分普通人與不普通的人?”


    古浩東笑了笑說:“暫且把資產在1000萬以下的都定義為普通人吧,你我都屬於這個範圍。”


    “哈哈哈!那我們隻有低下頭繼續努力吧!”張大剛和曹琴笑著說道。


    古浩東回應道:“變有錢,從來就不是一個靠努力就能實現的事情。”


    張大剛詫異道:“不靠努力,靠什麽?”


    古浩東頓了一下,說:“一靠命,二靠選擇,隻有這兩個方向,才能使你變有錢。努力就是個毒雞湯,它隻能決定你的下限,讓你不餓死,但絕對不會讓你發財。”


    張大剛無奈地說道:“像我和曹琴這樣的打工族,還有什麽可選擇的?”


    古浩東想了想說:“打工也有很多門道,打工你千萬不能入戲太深。打工的唯一目的是偷師出道,其本質就是拿錢辦事。所以,不要戀戰,你不能把工作的目的定義為養老,而是為了在獲得資源並熟悉脈絡之後,升職或跳槽。”


    古浩東接著說:“你上班隻是為了下一步晉升做準備,或者是為了積累資本,不要在同事和上級的讚賞中迷失自我,隻有渾渾噩噩的庸人才以摸魚為榮。


    張大剛笑著說:“我覺得,我就是那個摸魚的庸人。”


    古浩東拍了拍張大剛的肩膀,認真地說:“大剛,你不是庸人。你隻是還沒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動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潛力,關鍵是要找到能夠激發你潛能的環境和機會。”


    蘇婭也加入了談話:“對,浩東說得對。打工並不意味著,就沒有未來,關鍵在於你怎麽看待這份工作,以及你如何利用這份工作作為跳板。你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新技能,積累經驗,建立人脈,這些都是你未來發展的資本。”


    曹琴點頭同意:“是的,我們不能把工作僅僅看作是賺錢的手段,更要看作是提升自己的平台。即使現在的工作不是你的終極目標,但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價值,關鍵是要有長遠的規劃和目標。”


    古浩東繼續說道:“我記得我剛去烏市就是用離職的心態在打工,工作反而會順暢很多。該說的問題說,該推進的工作推進,不順心的場合,不用強求自己表現。


    拒絕浪費感情,幹得了就幹,幹不了就撤。工作點到為止。公司提倡的就是按勞分配,完成即可,不用超出預期,現在的職場太多摸魚大軍,不要過於衝在前線去當韭菜盒子。


    因為,做多、錯誤多、樹敵就多,老板覺得你應該,同事覺得你活該。”


    張大剛聽得入神,他感慨地說:“浩東,你說的這些真是讓我豁然開朗。我以前總是覺得要拚命工作,才能得到認可,但結果往往是自己累得要死,別人卻不領情。”


    蘇婭也深有感觸地點頭:“是啊,工作場所的政治和人際關係有時候真的很複雜。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為隻要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有時候,確實需要一些策略和智慧。”


    曹琴接著說:“而且,我們也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小人利用的工具。”


    “說的對!”古浩東讚成曹琴的說法,並接著說道:“摸清楚你所在環境的所有規則,定義好每一個人的角色,尊重絕對惹不起的人,要防備那種耍手腕的小人,交往人品好的人,報複那種找茬、害你的人,把環境變成水,你要變成水中的魚、遊刃有餘。”


    古浩東最後說:“其實我說了這麽多,就是想讓你們不要一味地隻知道打工,要有一個創業的思維,當你具備意創業思維的時候,你才能與身邊的打工仔拉開差距。


    至於職場當中那些勾心鬥角,對你來說毫無意義,你根本無需在意。隻有這樣,你才不會抱怨加班,抱怨吃虧,因為你從進入崗位開始,就是在為創業當老板而鋪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浩東的爆富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呼和浩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呼和浩東並收藏古浩東的爆富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