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婭和曹琴被古浩東和張大剛的笑聲吸引了過來。


    蘇婭微笑著問古浩東:“浩東,你們笑什麽啊?”


    古浩東笑著回應道:“剛才和大剛談到,假如求人辦事,你揣著一遝鈔票直接衝到人家家裏,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塞到人家兜裏,連個感情基礎、事前鋪墊都沒有,是不是智商有問題?”


    蘇婭和曹琴聽後,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蘇婭說:“這確實是一種不太理智的做法。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良好的關係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直接用錢來解決問題,可能會讓人產生反感和不信任。”


    曹琴點頭讚同:“是啊,有時候,用錢來解決問題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麻煩。我們應該學會用心去溝通,用真誠去打動別人。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


    古浩東接著說:以前有人說錢能治百病,覺得這句話很偏激,不過在經曆了這麽多以後,覺得當時的自己,還是沒有獲取財富的能力,就這麽一句話而已,現在有了一定的財富以後,真是感覺錢能解決90%以上的問題!


    錢,這麽樸實而本質的東西,就連神仙都需要用它來建造供奉處,更何況咱們這些需要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也許有人會講,他視金錢如糞土,這很好!也很高風亮節,但是,他在講這句話的時候肯定是吃飽了飯說的,哈哈哈!


    需要衡量價值的標準,或者是糖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一個地方都有錢的影子。錢是人創造出來的,價值也是社會認可的,你將錢比喻成什麽樣子,它就是什麽樣子。


    當這個社會把錢看的太重時,說明目前的經濟發展已經處在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而與錢一同發展的文化、文明等方麵卻還有一段路程要走,什麽時候各方麵齊頭並進的時候,就不會有過多的約束了。到那時,錢也就成為了幕後,而神像將被安置於幕前!”


    曹琴聽古浩東一口氣說了錢的本質。想了想,然後說道:“確實,錢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它不能買到一切。比如,它買不到真正的友誼,買不到家庭的溫暖,也買不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古浩東笑了笑回應道:“記得電視連續劇《蝸居》裏,郭海萍曾說: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6000,吃穿費用2500,冉冉上幼兒園1500,人情往來600,交通費580元……


    好像人到了中年以後,不管做什麽,都離不開錢,衣食住行離不開錢,人情往來離不開錢,而我們的生活,每天都是為了賺錢,然後再為了生活。


    慢慢地在中年人眼中,好像就隻有錢了,錢能夠解決很多的問題,錢能夠解決絕大部分問題,於是我們會發現,中年人的眼中,錢比什麽都重要。有時候,我們會不甘,我們會痛苦,甚至是難受,想不通曾經有很多夢想,曾經對生活有很多追求的我們,怎麽就成了為錢而生活的人!”


    張大剛感慨道:“中年人的生活確實充滿了挑戰和壓力。在這個階段,人們往往需要承擔更多的家庭和社會責任,而這些責任往往都與金錢掛鉤。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費用、父母的醫療保健,這些都是需要金錢來解決的問題。因此,金錢在中年人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古浩東繼續說道:“在資本家、國家眼裏錢就是個工具。就像為了吃到糧食,糧食是目的,鐮刀、收割機等等都是工具,吃飯生存是目的,其他都是工具,包裝的概念多美好,其實,都隻是欺騙普通人罷了,人就是這樣,透過表象看到本質,你就離覺悟不遠了。現在,所有人的價值觀都是向錢看,都把搞錢變成了終極目標。”


    張大剛苦笑道:“問題這搞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幾個人能像你一樣,錢搞的順風順水的!”


    “哈哈哈!”古浩東大笑道:俗話說,主業求生存,副業謀發展。上班之餘找到你自己感興趣的,擅長的領域,發揮主觀能動性,鑽研深耕你所熟悉的領域,做一個長期主義者,把這些當成了目的,錢自然就會來。上班不要太在意工資,餓不死即可,你可以借公司這個平台多學習,多積累人脈資源,慢慢把副業發展起來,以實現自我夢想。


    古浩東接著說:“個人、組織、國家這三者的發展整體是同步的,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與天地萬物共情,這個思維方式能幫助你開天眼。你要與萬物共情與國家共情,會發現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能看到個人發展機會,看透不少社會熱點事件,對國家發展更加感同身受。


    蘇婭聽到這裏看著古浩東解釋道:“浩東你的這種思想,實際上是一種深刻的整體觀和宇宙觀。浩東,你是不是認為,個人、組織、國家之間的發展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


    曹琴也跟著說道:“在這個宇宙中,天地萬物都是相互聯係、相互依存的,我們與這個宇宙是一個整體,我們的發展也離不開這個整體。浩東,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古浩東笑了笑說:“你們倆說得都對,隻有當我們真正理解並接受這種整體觀,我們才能真正開天眼,看到世界的真實麵貌。我們要與萬物共情,與國家共情,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理解社會熱點事件,理解國家的發展。”


    張大剛疑惑道:“那個人與國家發展到底有什麽共情呢?”


    古浩東看著有點迷茫的張大剛:我先說一說國家,現階段,我們處於社會主義初級發展階段,所以,國家一直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一切向錢看。在國家沒錢的時候就得拚命掙錢,好讓人民們過上好日子。這時候一些類似“美狗、小日子”等國家欺負咱,咱也得選擇忍氣吞聲,為了掙錢先汙染後治理,比如好多拆了建,建了拆 ,都是迫不得已,最後把環境治理補上就行。


    還有,國家為什麽把房地產作為主業,是有這幾個目的:一是為了快速攢錢積累資本;二是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農民工就業和其他上下遊的大量白領就業。隻有快速城鎮化才能快速帶來原始資本積累,這樣就可以帶動工業化,讓國家發展有機會躍級到中等國家,再通過工業化積累實現科技化,最後躍級到上流國家。”


    古浩東頓了頓繼續說道:“個人發展也是同樣,你在發展初期,在你窮的時候,你也是去拚命掙錢,要讓家人吃好睡好,過上好日子。領導罵你幾句,你是不是得忍著,身體熬壞了、喝壞了才去吃藥治病。


    房貸車貸,給孩子買衣服,上學吃飯都是支出。你上班掙錢的工作,一定喜歡嗎?大部分人肯定都不喜歡,但因為要生存養家,你不得不去上班掙錢。想一步實現躍級,大部分都到不了上流,都到不了中產,有一個中產收入陷阱都聽說過,怎麽都突破不了,就是這個意思。個人如此,國家也如此,是同步的。不要抱怨社會怎麽都這樣,不要抱怨國家,這就是共情!


    張大剛聽後,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思考古浩東的話。他緩緩開口:“我明白了,浩東。你是說,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我們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奮鬥,都會麵臨各種挑戰和困難,都需要在不同的階段做出不同的選擇。這種共情,就是理解和支持國家的發展策略,同時也要理解和支持個人的奮鬥。”


    古浩東笑著道:“沒錯,大剛。國家和個人的發展,就像是兩條平行線,雖然有時看似遙遠,但實際上是緊密相連的。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每一個公民的努力;而每一個公民的幸福,也離不開國家的繁榮,俗話說,民富國強。所以,咱要努力搞錢,其實也是變相幫助國家強盛,哈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浩東的爆富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呼和浩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呼和浩東並收藏古浩東的爆富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