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醒了酒的何尤多,洗漱後換了身衣裳急急忙忙趕過來,若娘正和老五在吃早食,兩人一見來人臉上都帶了點驚訝,剃了胡子的大司農看著年輕許多,跟若娘不像一輩的人了。


    “嘿嘿…雲姐早上好。”何尤多徑自坐在了老四對麵,咧著牙看人。


    自來熟的樣子,惹得若娘一陣無語:“老四,給何大人盛碗粥。”桌上還有大丫和草兒一早送過來的燒餅和放在鍋邊蒸的紅薯,帶著焦香和清甜,何尤多一進屋就看到了。


    說起來,紅薯好像都是直接運往上穀關,京都的人沒嚐過。


    何尤多瘦得脫相的臉都快抵到裝紅薯的陶盆裏了。


    “何大人想吃自己拿吧。”若娘見不得有人跟餓死鬼似的。


    就等這句話呢。


    何尤多飛快伸手拿了一個:“嘶,好燙好燙。”


    “真香啊。”紅薯皮也不剝,直接咬了一口,接著一連吃了三個才停下。


    這吃相,連老三都不如。


    若娘慢條斯理吃完,放下碗筷,靜靜地看著他。


    能纏著聖上的人,臉皮自然是無與倫比的厚,在別人家也能吃的香甜,且無視任何目光。


    是個人才。


    吃完了早食,若娘準備去山上,何大司農好賴要跟著。


    若娘站在院子裏,閉了下眼睛,突然想到甚,眼睛亮了亮:“何大人,老婦雖說上了年紀,但也懂瓜田李下的道理,您這樣來,不合適。”


    何尤多撓了撓頭,他獨來獨往慣了,而且真心覺得若娘是他大姐:“雲姐,我就是來學種地的。”


    若娘:......


    誰說不是呢。


    若娘笑了下:“何大人,聽說您當初是先皇欽點的狀元郎?”


    以若娘的性子,知道有這麽個人,還與自家常來常往,自然會打聽清楚。


    何尤多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若娘笑意更濃了:“何大人,那咱們就開門見山,您從京都來這裏,無非是要高產作物的種植法子,您自可去看。”


    “隻我家老五,年剛十四,現在在州府的書院讀書,咱們是泥腿子出生,也尋不到更好的夫子,不知何大人可有意願收個關門弟子,以後隻要是我們尋得的好法子,都與何大人共同培育,如何?”


    自她跟石英打聽了何尤多的事情,便有了這樣的想法。


    不然也不會容忍一個陌生人,在她的家裏橫衝直撞。


    老五雖進了書院,有了夫子,可書院的夫子,要教的學生不隻一個,難得周全。


    何尤多聽了若娘的話,臉上的笑收了三分,一時沒有開口。


    若娘也不急:“我家老五今日休沐會回來,何大人可以先見一見再做定論。”


    ”我知道何大人這次來,主要是為了黃金豆的事情,大人隨我到地裏看一看吧。”求人辦事,總要拿出一點誠意。


    這個道理若娘比誰都明白。


    何尤多顯然比先前收斂了一些,但還是難掩麵上的激動,很快點了點頭。


    若娘帶著他和老四往自家黃金豆地裏走,邊走邊細細介紹:“黃金豆這名太招搖了些,它的果實是被包在裏麵,我就叫它苞穀了。”


    “何大人看了書簡,肯定知道苞穀前身為大芻草,隻是陰差陽錯中發現了它的果,經過了幾次種植和挑揀,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所以,首先苞穀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它不是很挑地,當初我就是隨手撒在了後山的一個進水的地裏,但它最適宜的土地,還是在排水較好的肥沃壤土中種植。”


    這個是若娘在後幾次的種植中發現的。


    “現在這個時候,其實已經算是過了它的播種最佳時間,一般而言在春日最後一次霜凍過後的溫土中播種,可以保證種子是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中,對於苞穀的發芽和成活有更好的保障。”


    說話間,三人到了地裏,今日有風,吹過苞穀地,修長的綠葉隨風招展,很是肥碩喜人。


    若娘示意何尤多蹲下看:“適當的播種深度和栽種的間隔程度對於苞穀的生長至關重要。”


    她看了一眼用手去扒拉苞穀根部泥土的何尤多:“何大人先前那一盆苞穀苗,就是因為種的太密集了,幼苗之間也會搶奪生機,我在書簡中標記過,需要間苗,拔除瘦弱的,隻留下最強壯的一根,您並未如此做。”


    何尤多一聽,這可有的說了:“雲姐,你的手冊我自是細細研讀,可苞穀種子就那麽多,哪舍得拔掉一顆...”


    若娘露出一副果真如此的神情,她猜到就是這樣。


    “你們讀書人不是知道很多大道理嗎?有舍才有得,我看老五整日在家搖頭晃腦讀書,總能提及,怎到了做事時,就畏手畏腳了呢?”


    何尤多順著若娘的話想,驚覺確實是如此,看來他們讀的書多,卻不見得真正學會了。


    如此一想,對收個弟子的事情就有了幾分思慮。


    若娘餘光看了他一眼,繼續慢慢說道:“苞穀對水分的需求會隨生長階段的不同而變化,其中萌發期和拔節期至開花期對水分的需求最為關鍵。”


    “在澆水的時候,應確保水分能夠均勻分布到田間每一株苞穀上。”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施肥。”


    也是若娘最不喜歡的一步,以前通常由她的幾個兒子完成。


    “任何一種作物,肥田肥苗都是重中之重,但是不能直接澆苗,需要將田肥混合大量的河水,也不可直接澆於根出,在苗的邊上挖個坑,澆上肥,土壤稀鬆,自然會慢慢滲透進去。”


    悅家村先前就發生了很多次糞水直接澆,燒死一大片苗的事情。


    先前沒怎麽種過地的村裏人,嚇得拉著石英來找她去幫忙看看。


    若娘到了地裏,一聞味道就知道是為甚。


    她父親就曾因為農人不懂施肥,直接澆死了兩畝地的嫩苗,那日回到家,氣的少用了一碗飯。


    何尤多不是種地的生手,這一點自是明白。


    若娘便接著說:“等苞穀出苗了之後,及時的除草和鬆土可以減少地裏土中的水分蒸發,提高土地的透氣性。除草其實應該除在翻地的最開始,在地開始翻之前先火燒再大水浸蓋,可減少地裏雜草和害蟲。”


    “都做完這樣,其實苞穀苗已經生長得足夠健壯,地看的細不細,影響的就是產量了。”


    若娘說完,沿著留出的行溜達了一圈,隨手將雜草拔了。


    回來就見何尤多和老四一起蹲在田頭,不知在作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農門老婦後,貴女種田發家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十並收藏穿成農門老婦後,貴女種田發家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