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為惡者醒悟積善,善惡相抵,可乎?
詭秘修仙:吾等皆為養料 作者:徒文自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沂河再次端詳了一番自己定下的判決書,滿意地點了點頭。
但是他又對標題不滿意了,他剛見這標題的時候,就覺得不妥,現在看來就更不妥了,他思索片刻,劃掉天下兩個字,斟酌著改為一家,想了想又覺得不妥,便再次改了改。
“為一家之利益,而舍天下百姓之性命,舍後輩子孫不受寵者之性命,可乎?”
這才對嘛,首先東山宮上那一大家子人,與著雪一般頭上生有龍角的可不在少數,且大多都看起來有不少人服飾,結合那些宿老的所作所為,會隻有著雪一人有資格做這巫主?王沂河可不信。
再者,為了維持自己超然物外的地位,每隔數百年擾亂自然秩序,人為製造天災,然後裹挾民意,控製東山巫自獻。
王沂河看過東山宮內的典籍,曆代獻祭東山巫就沒有超過18歲的,都是尚且年輕的少年少女,被這些貪婪之人,以救世之職為要挾,以他們命定的責任為要挾,壓上祭台,實則是為東山宮宿老繼續剝削人民的事業,為他們趁此機會鏟除有反抗苗頭的不從者,為他們鞏固所謂東山君信仰而添磚加瓦。
待王沂河停筆放下,書簿上他所寫下判決之後出現一個字,“善”,而後本來緊閉的殿門緩緩地好似被人推開,似乎是在提醒他,這一關過了。
但是王沂河卻並不著急去往下一處,而是繼續調查了一番這處大殿,試圖看看自本該處在自己所在這位置的石像消失之後,是否發生了什麽變化。
一無所獲。
但待他走出殿門之後,習慣性地抬頭一看,卻發現本該從右往左排列的“紂絕陰天”四個字,變成了從左往右排列。
他記憶中,羅酆山上,羅酆六天宮並非字麵意義上六座天宮,而是上下各十二座,共計二十四座,其中上宮十二座與下宮十二座,兩兩共用一個名號。
可為何他進入時是一個紂絕陰天宮,出來時卻又變成了另一個?
這卻是想不明白。
不過王沂河也不是鑽牛角尖之人,既然想不明白那就暫時不想了。
方才上山之時,雖隻是到半山腰,但這條路確實是隻到紂絕陰天宮門口為止了,眼下卻是又冒出來一條路,應當就是通往下一宮的路了。
王沂河繼續往上走,不一會就看見一座與紂絕陰天宮幾無二致的宮殿,攔在路前,隻是這一回,這大殿牌匾之上所刻,卻是“泰煞諒事宗天”六個字了,而且與下麵的紂絕陰天一般,是從右往左排列。
待走到門口,王沂河發現這泰煞諒事宗天宮與紂絕陰天宮還是有區別的,整個宮中似乎在散發著一股煞氣,與另一股說不出來的清氣在互相糾纏,二者看起來應當是相對的,但在碰觸間卻是沒有互相抵消,很是奇特。
這回王沂河毫不猶豫,推門就進,不出他所料,泰煞諒事宗天宮的高台上僅一張桌子,並無石像。
王沂河先是打量了一下整個泰煞諒事宗天宮,說起來也是奇怪,紂絕陰天宮也好,泰煞諒事宗天宮也罷,他所見都僅是一座大殿,卻看不到其他諸如存儲檔案,或是陰差辦事之所。
莫非是算力有限,加載不出來?
既然找不到其他線索,他就輕車熟路地爬上高台,一如此前一般,一筆,一書,一硯台,一鎮紙,一杯尚在冒煙的茶,僅此而已。
你說,東西都一樣,為何還要讓他重新爬山呢,全在一座殿內處理完不就得了?
王沂河心中吐槽,眼睛卻老老實實地看向書簿。
很快,這本書簿上也是冒出一個問題來。
“為惡者殺戮成性,致死傷無數,某日幡然醒悟,積善積德,廣發善事,活人無計,以善抵惡,可乎?”
王沂河眉頭一緊,這一回他毫不猶豫就提筆寫下結論,完全違反了他不知事情全貌不做評論的原則。
隻因他認為,善便是善,惡便是惡,你不能以後來之善去抵過往之惡,固然後來受惠者不少,但過往之惡的受害者又何其無辜呢?你不能要求後來受惠者受其活命之恩,就去要求過去受害者原諒罪魁禍首。
王沂河斬釘截鐵地寫下這一段判決:“為惡者當罰,為善者當賞,善惡不可相抵,當先懲其惡,再賞其善。”
他的判決,就如同他在門口感覺到的泰煞諒事宗天宮內的那股煞氣與那股清氣一般,二者雖水火不容但並不互相抵消,這算是契合了這座宮殿的本質了吧。
而這問題之下,本準備開始詳述本案之事,甚至已經冒出了半個標點符號的書簿,此刻見王沂河筆已落下,這半個標點符號的筆墨一頓,似乎是有什麽東西過載了一般有些處理不過來了。
片刻,著半個標點符號的墨水漸漸隱去,而王沂河這句判決之後便又浮現出一個字來。
善。
惡者為惡,當罰,此為前提,否則為惡者在為惡之後,以善事掩蓋自己的惡事,豈不是能逃過懲罰?
正如此前紂絕陰天宮掌順天應時,道法自然,萬物生滅一樣,賞善罰惡,為泰煞諒事宗天宮之旨。
殿門再次打開,這一回王沂河出門之後,第一時間望向頭頂的牌匾,毫無變化。
而且這處世界好似很久沒有變成破破爛爛的了,看起來還真如那位紂絕陰天所說,可能隻有祂降臨的時候,這裏才會顯現出其破破爛爛的真實模樣。
王沂河不再糾結,再次抬步上山,此刻他發覺,雖然自己似乎經過了羅酆六天的前兩天,但是似乎並沒有離山頂更近。
莫非是“隻緣身在此山中?”
很快,他便來到了羅酆六天宮的第三處,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同樣地,這座明晨耐犯武城天宮也給王沂河帶來了一股奇異的感覺,好似一會像是十餘歲的少年,一會像是二十出點頭的青年,一會又像是暮年的老人,幾番變化無常,讓王沂河有些摸不著頭腦。
答案,應當會在這一問中體現吧?
但是他又對標題不滿意了,他剛見這標題的時候,就覺得不妥,現在看來就更不妥了,他思索片刻,劃掉天下兩個字,斟酌著改為一家,想了想又覺得不妥,便再次改了改。
“為一家之利益,而舍天下百姓之性命,舍後輩子孫不受寵者之性命,可乎?”
這才對嘛,首先東山宮上那一大家子人,與著雪一般頭上生有龍角的可不在少數,且大多都看起來有不少人服飾,結合那些宿老的所作所為,會隻有著雪一人有資格做這巫主?王沂河可不信。
再者,為了維持自己超然物外的地位,每隔數百年擾亂自然秩序,人為製造天災,然後裹挾民意,控製東山巫自獻。
王沂河看過東山宮內的典籍,曆代獻祭東山巫就沒有超過18歲的,都是尚且年輕的少年少女,被這些貪婪之人,以救世之職為要挾,以他們命定的責任為要挾,壓上祭台,實則是為東山宮宿老繼續剝削人民的事業,為他們趁此機會鏟除有反抗苗頭的不從者,為他們鞏固所謂東山君信仰而添磚加瓦。
待王沂河停筆放下,書簿上他所寫下判決之後出現一個字,“善”,而後本來緊閉的殿門緩緩地好似被人推開,似乎是在提醒他,這一關過了。
但是王沂河卻並不著急去往下一處,而是繼續調查了一番這處大殿,試圖看看自本該處在自己所在這位置的石像消失之後,是否發生了什麽變化。
一無所獲。
但待他走出殿門之後,習慣性地抬頭一看,卻發現本該從右往左排列的“紂絕陰天”四個字,變成了從左往右排列。
他記憶中,羅酆山上,羅酆六天宮並非字麵意義上六座天宮,而是上下各十二座,共計二十四座,其中上宮十二座與下宮十二座,兩兩共用一個名號。
可為何他進入時是一個紂絕陰天宮,出來時卻又變成了另一個?
這卻是想不明白。
不過王沂河也不是鑽牛角尖之人,既然想不明白那就暫時不想了。
方才上山之時,雖隻是到半山腰,但這條路確實是隻到紂絕陰天宮門口為止了,眼下卻是又冒出來一條路,應當就是通往下一宮的路了。
王沂河繼續往上走,不一會就看見一座與紂絕陰天宮幾無二致的宮殿,攔在路前,隻是這一回,這大殿牌匾之上所刻,卻是“泰煞諒事宗天”六個字了,而且與下麵的紂絕陰天一般,是從右往左排列。
待走到門口,王沂河發現這泰煞諒事宗天宮與紂絕陰天宮還是有區別的,整個宮中似乎在散發著一股煞氣,與另一股說不出來的清氣在互相糾纏,二者看起來應當是相對的,但在碰觸間卻是沒有互相抵消,很是奇特。
這回王沂河毫不猶豫,推門就進,不出他所料,泰煞諒事宗天宮的高台上僅一張桌子,並無石像。
王沂河先是打量了一下整個泰煞諒事宗天宮,說起來也是奇怪,紂絕陰天宮也好,泰煞諒事宗天宮也罷,他所見都僅是一座大殿,卻看不到其他諸如存儲檔案,或是陰差辦事之所。
莫非是算力有限,加載不出來?
既然找不到其他線索,他就輕車熟路地爬上高台,一如此前一般,一筆,一書,一硯台,一鎮紙,一杯尚在冒煙的茶,僅此而已。
你說,東西都一樣,為何還要讓他重新爬山呢,全在一座殿內處理完不就得了?
王沂河心中吐槽,眼睛卻老老實實地看向書簿。
很快,這本書簿上也是冒出一個問題來。
“為惡者殺戮成性,致死傷無數,某日幡然醒悟,積善積德,廣發善事,活人無計,以善抵惡,可乎?”
王沂河眉頭一緊,這一回他毫不猶豫就提筆寫下結論,完全違反了他不知事情全貌不做評論的原則。
隻因他認為,善便是善,惡便是惡,你不能以後來之善去抵過往之惡,固然後來受惠者不少,但過往之惡的受害者又何其無辜呢?你不能要求後來受惠者受其活命之恩,就去要求過去受害者原諒罪魁禍首。
王沂河斬釘截鐵地寫下這一段判決:“為惡者當罰,為善者當賞,善惡不可相抵,當先懲其惡,再賞其善。”
他的判決,就如同他在門口感覺到的泰煞諒事宗天宮內的那股煞氣與那股清氣一般,二者雖水火不容但並不互相抵消,這算是契合了這座宮殿的本質了吧。
而這問題之下,本準備開始詳述本案之事,甚至已經冒出了半個標點符號的書簿,此刻見王沂河筆已落下,這半個標點符號的筆墨一頓,似乎是有什麽東西過載了一般有些處理不過來了。
片刻,著半個標點符號的墨水漸漸隱去,而王沂河這句判決之後便又浮現出一個字來。
善。
惡者為惡,當罰,此為前提,否則為惡者在為惡之後,以善事掩蓋自己的惡事,豈不是能逃過懲罰?
正如此前紂絕陰天宮掌順天應時,道法自然,萬物生滅一樣,賞善罰惡,為泰煞諒事宗天宮之旨。
殿門再次打開,這一回王沂河出門之後,第一時間望向頭頂的牌匾,毫無變化。
而且這處世界好似很久沒有變成破破爛爛的了,看起來還真如那位紂絕陰天所說,可能隻有祂降臨的時候,這裏才會顯現出其破破爛爛的真實模樣。
王沂河不再糾結,再次抬步上山,此刻他發覺,雖然自己似乎經過了羅酆六天的前兩天,但是似乎並沒有離山頂更近。
莫非是“隻緣身在此山中?”
很快,他便來到了羅酆六天宮的第三處,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同樣地,這座明晨耐犯武城天宮也給王沂河帶來了一股奇異的感覺,好似一會像是十餘歲的少年,一會像是二十出點頭的青年,一會又像是暮年的老人,幾番變化無常,讓王沂河有些摸不著頭腦。
答案,應當會在這一問中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