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春節與開學
穿越:如何有效建立明初科學體係 作者:小刀快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光流逝,轉眼便到洪武十二年二月,這是張寒淩在明朝度過的第一個春節。
除了上次家宴後的第二天上朝聽封之後,張寒淩沒有再出過一次紫霄別院。
盡管封伯一事在短時間內引起不少非議,但是在朱元璋的強壓下,沒人敢對此有異議。
隻是都很好奇這位新晉的興華伯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前後不少人到紫霄別院想要拜見張寒淩,都被張寒淩拒之門外,給所有朝臣的感覺就是此人極度不好相處。
張寒淩也毫不在乎,這些人在他眼裏都是將死之人罷了。
明朝時期的春節,宮裏放鞭炮一般從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一直會持續到春節後的正月十七,放的地點在乾清宮的空地。
正月初一這天,皇帝要先去祖廟祭告,然後在皇極殿(現在的太和殿)舉行大朝會。
然後皇帝出乾清門,經過謹身殿、華蓋殿,最後來到皇極殿端坐在金鑾寶座上接受大臣們的新年朝拜。
最後,皇帝回內廷,接受皇後率領的眾妃嬪行禮,皇子皇孫行禮。
而吃食基本就是蒸饅頭和餃子了,其他和現代相比,少了物質的豐富,多的是人們之間相互的祝福。
雖然春節期間朱元璋一再邀請張寒淩前去一起過,但是張寒淩借口教材編製正到關鍵時刻,就都給拒絕了。
隻是後來朱標和幾位皇子專程前來紫霄別院給張寒淩拜年,張寒淩稍稍接待了一番。
這期間張寒淩幾乎化身超級宅男,其根本原因也許是張寒淩還沒有完全融入進這個時代。
很多時候,張寒淩遠遠聽著皇宮內外的喧囂,隻餘淡淡一笑。
熱鬧是他們的啊,自己終究是什麽都沒得。
無人的深夜,張寒淩拿出手機,一次次翻看著相冊中和父母外出旅遊時拍的照片,眼淚不知不覺掛滿臉龐。
在這個時代,張寒淩是孤獨的,沒有人能緩解這份跨越時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是一時的熱鬧化解不開的。
放下一切的張寒淩,全身心投入到大棚裏,同時編好了小學和初中的教材。
今日,是紫霄別院新修建好的紫霄書院開院的日子,對外沒有任何皇室以外的人知曉,前來的人隻有朱元璋、朱標和一眾皇子皇女。
沒有太多的慶祝儀式,張寒淩本人也不喜歡這些東西,吩咐一切從簡。
因而大家來到之後,僅僅隻看到新建的紫霄學院掛上了牌匾。
學院就建在原別院的左側,將左側廂房拆除之後,留出的空地與張寒淩弄出來的大棚相鄰。
眾人除朱元璋和朱標外,都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大棚,一時頓感新奇不已。
“先生,今日本是學院開院之日,但由於此處不對外開放,也沒有太多人前來觀禮,有些怠慢先生了。”朱元璋略表歉意。
“沒事沒事,我本就不喜歡熱鬧,一切如此便可!”
張寒淩大大咧咧的回複。
“今天來的就是你們準備安排進來的第一批人了吧?我看下啊,這也沒有20人嘛,那就都一起學吧。”
看著眼前這些聚在一起正對遠處大棚指指點點的小家夥,張寒淩微微一笑。
隨後,朱元璋給張寒淩一一介紹了這些未來的學生。
除了那日家宴的幾位皇子外,其他的適齡的應該都來了。
沒來的估計是年齡不夠,畢竟現在的小十二朱柏也是1371年出生的,目前應該隻有8歲。
小家夥中除了朱柏,還有老八?朱梓、老九朱檀和老十朱椿,這幾位基本都在十歲以下,往上的老七朱榑、老六朱楨也隻有15歲。
所以從朱元璋的角度來看,除了老大到老五,其他的孩子都太小了,基本都不是朱元璋從當年吳王時期就跟著他走到如今的,所以對這五個孩子他才格外重視。
當然,老五可能差一點,畢竟雖說他是馬皇後所出,但是是由穆貴人孫氏養大的,老朱估計也沒那麽了解。
所以說,曆史上有人認為朱元璋認的兒子隻有朱標、朱樉、朱棡、?朱棣也就能說得過去了。(也有說朱棣不是馬皇後所出,不過此處以正史為準,朱元璋前四子均是馬皇後所生。)
最後第三代皇孫中,隻來了朱雄英,這時的朱雄英隻有5歲,還得由朱標帶著才能過來學習。
而其他皇子都還沒兒子呢,老二朱樉的兒子朱尚炳得再過一年才出生。
朱棣的兒子也就是曆史上的明仁宗朱高熾也還要一年才能出生呢。
所以現場就很有意思了,一個太子,加上十一個兄弟,加上朱雄英,再加上三個皇女,合起來也就16人。
把所有人都引進學院內,院內按照現代教室的格局進行布置,每人都有一個小課桌,凳子用的長凳,主要考慮有小家夥需要有人在旁邊照顧。
此外講台處掛起的黑板也是張寒淩找工匠專門漆的。
跟80-90年代的學校的黑板一樣,都是直接在牆上漆出來的,與現代的活動黑板還是有些區別的。
至於粉筆,這東西好弄,張寒淩找人用石灰粉弄出來試了一下,效果還行,足夠教學使用了。
一切都準備就緒後,張寒淩示意大家就座。
“今日是學院開學第一天,各位皇家子弟以後都是學院的學生,多的要求不講,隻有一條,那就是尊師重道,大家能不能做到?”
“自當如此,自今日起,先生就是你們的老師了,老師讓你們學什麽你們就學什麽,要是有人不尊重老師的,不用先生出手,咱必然讓他後悔來到世上。”
朱元璋立馬接話,狠狠的對下麵的這些皇子皇孫說道。
“學生拜見老師!”話音剛落,朱標領著眾人皆站起躬身下拜。
笑盈盈的看著這些人,張寒淩也不多說,按下眾人坐下,然後轉頭對朱元璋說道:“陛下,今日是開學第一課,我想讓各位都看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不知先生有何安排?快快給我等展示一番~”朱元璋有些急不可耐。
“不過,這些東西我在想要不要給所有人看,畢竟從內容上來講,有些大逆不道了,所以你看可以考慮一下看看留哪些人看。”
張寒淩微微一笑,讓朱元璋自行選擇。
“這~這樣的嗎?那這樣吧,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留下吧,其他人都先回去。”
朱元璋有些為難,但是還是留下了幾個已經成年的皇子。
“不用不用,你們幾位隨我去書房就行,其他人的話,我先把小學教材發給你們,你們就在這裏自習一番,先熟悉一下教材,過後我回來給你們解惑。”
張寒淩從講台下掏出一堆教材,包括語文、數學、自然科學、曆史三門課,一一分發給各人。
說罷,帶著朱元璋等人出了學院,前往別院的書房。
除了上次家宴後的第二天上朝聽封之後,張寒淩沒有再出過一次紫霄別院。
盡管封伯一事在短時間內引起不少非議,但是在朱元璋的強壓下,沒人敢對此有異議。
隻是都很好奇這位新晉的興華伯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前後不少人到紫霄別院想要拜見張寒淩,都被張寒淩拒之門外,給所有朝臣的感覺就是此人極度不好相處。
張寒淩也毫不在乎,這些人在他眼裏都是將死之人罷了。
明朝時期的春節,宮裏放鞭炮一般從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一直會持續到春節後的正月十七,放的地點在乾清宮的空地。
正月初一這天,皇帝要先去祖廟祭告,然後在皇極殿(現在的太和殿)舉行大朝會。
然後皇帝出乾清門,經過謹身殿、華蓋殿,最後來到皇極殿端坐在金鑾寶座上接受大臣們的新年朝拜。
最後,皇帝回內廷,接受皇後率領的眾妃嬪行禮,皇子皇孫行禮。
而吃食基本就是蒸饅頭和餃子了,其他和現代相比,少了物質的豐富,多的是人們之間相互的祝福。
雖然春節期間朱元璋一再邀請張寒淩前去一起過,但是張寒淩借口教材編製正到關鍵時刻,就都給拒絕了。
隻是後來朱標和幾位皇子專程前來紫霄別院給張寒淩拜年,張寒淩稍稍接待了一番。
這期間張寒淩幾乎化身超級宅男,其根本原因也許是張寒淩還沒有完全融入進這個時代。
很多時候,張寒淩遠遠聽著皇宮內外的喧囂,隻餘淡淡一笑。
熱鬧是他們的啊,自己終究是什麽都沒得。
無人的深夜,張寒淩拿出手機,一次次翻看著相冊中和父母外出旅遊時拍的照片,眼淚不知不覺掛滿臉龐。
在這個時代,張寒淩是孤獨的,沒有人能緩解這份跨越時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是一時的熱鬧化解不開的。
放下一切的張寒淩,全身心投入到大棚裏,同時編好了小學和初中的教材。
今日,是紫霄別院新修建好的紫霄書院開院的日子,對外沒有任何皇室以外的人知曉,前來的人隻有朱元璋、朱標和一眾皇子皇女。
沒有太多的慶祝儀式,張寒淩本人也不喜歡這些東西,吩咐一切從簡。
因而大家來到之後,僅僅隻看到新建的紫霄學院掛上了牌匾。
學院就建在原別院的左側,將左側廂房拆除之後,留出的空地與張寒淩弄出來的大棚相鄰。
眾人除朱元璋和朱標外,都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大棚,一時頓感新奇不已。
“先生,今日本是學院開院之日,但由於此處不對外開放,也沒有太多人前來觀禮,有些怠慢先生了。”朱元璋略表歉意。
“沒事沒事,我本就不喜歡熱鬧,一切如此便可!”
張寒淩大大咧咧的回複。
“今天來的就是你們準備安排進來的第一批人了吧?我看下啊,這也沒有20人嘛,那就都一起學吧。”
看著眼前這些聚在一起正對遠處大棚指指點點的小家夥,張寒淩微微一笑。
隨後,朱元璋給張寒淩一一介紹了這些未來的學生。
除了那日家宴的幾位皇子外,其他的適齡的應該都來了。
沒來的估計是年齡不夠,畢竟現在的小十二朱柏也是1371年出生的,目前應該隻有8歲。
小家夥中除了朱柏,還有老八?朱梓、老九朱檀和老十朱椿,這幾位基本都在十歲以下,往上的老七朱榑、老六朱楨也隻有15歲。
所以從朱元璋的角度來看,除了老大到老五,其他的孩子都太小了,基本都不是朱元璋從當年吳王時期就跟著他走到如今的,所以對這五個孩子他才格外重視。
當然,老五可能差一點,畢竟雖說他是馬皇後所出,但是是由穆貴人孫氏養大的,老朱估計也沒那麽了解。
所以說,曆史上有人認為朱元璋認的兒子隻有朱標、朱樉、朱棡、?朱棣也就能說得過去了。(也有說朱棣不是馬皇後所出,不過此處以正史為準,朱元璋前四子均是馬皇後所生。)
最後第三代皇孫中,隻來了朱雄英,這時的朱雄英隻有5歲,還得由朱標帶著才能過來學習。
而其他皇子都還沒兒子呢,老二朱樉的兒子朱尚炳得再過一年才出生。
朱棣的兒子也就是曆史上的明仁宗朱高熾也還要一年才能出生呢。
所以現場就很有意思了,一個太子,加上十一個兄弟,加上朱雄英,再加上三個皇女,合起來也就16人。
把所有人都引進學院內,院內按照現代教室的格局進行布置,每人都有一個小課桌,凳子用的長凳,主要考慮有小家夥需要有人在旁邊照顧。
此外講台處掛起的黑板也是張寒淩找工匠專門漆的。
跟80-90年代的學校的黑板一樣,都是直接在牆上漆出來的,與現代的活動黑板還是有些區別的。
至於粉筆,這東西好弄,張寒淩找人用石灰粉弄出來試了一下,效果還行,足夠教學使用了。
一切都準備就緒後,張寒淩示意大家就座。
“今日是學院開學第一天,各位皇家子弟以後都是學院的學生,多的要求不講,隻有一條,那就是尊師重道,大家能不能做到?”
“自當如此,自今日起,先生就是你們的老師了,老師讓你們學什麽你們就學什麽,要是有人不尊重老師的,不用先生出手,咱必然讓他後悔來到世上。”
朱元璋立馬接話,狠狠的對下麵的這些皇子皇孫說道。
“學生拜見老師!”話音剛落,朱標領著眾人皆站起躬身下拜。
笑盈盈的看著這些人,張寒淩也不多說,按下眾人坐下,然後轉頭對朱元璋說道:“陛下,今日是開學第一課,我想讓各位都看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不知先生有何安排?快快給我等展示一番~”朱元璋有些急不可耐。
“不過,這些東西我在想要不要給所有人看,畢竟從內容上來講,有些大逆不道了,所以你看可以考慮一下看看留哪些人看。”
張寒淩微微一笑,讓朱元璋自行選擇。
“這~這樣的嗎?那這樣吧,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留下吧,其他人都先回去。”
朱元璋有些為難,但是還是留下了幾個已經成年的皇子。
“不用不用,你們幾位隨我去書房就行,其他人的話,我先把小學教材發給你們,你們就在這裏自習一番,先熟悉一下教材,過後我回來給你們解惑。”
張寒淩從講台下掏出一堆教材,包括語文、數學、自然科學、曆史三門課,一一分發給各人。
說罷,帶著朱元璋等人出了學院,前往別院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