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村中詭事
滅門後,他成了最後的茅山天師 作者:孤影隨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聲音聽著離這兒並不遠,雲天賜往前走了七十丈左右,來到一處背陰地,這裏坐落著一座義莊,聲響正是從裏麵發出來的。
帶著好奇,雲天賜毫無忌諱地朝裏麵走去,隻見莊內有十幾口棺材,棺材並沒有蓋棺,朝裏麵看去空空如也,都是些空棺材。
但令雲天賜感到驚訝的是,莊裏的承梁柱與窗戶貼著不少的黃符,他一眼就認出這些都是簡單的鎮宅驅邪的符籙,隻是基本上失去了效用。
不過如此多的符籙,說明這義莊的主人也是一個學道之人,而自己正好可以找他借一些製作符籙的材料。
這時,“鐺鐺”的聲響再次響起,雲天賜穿過大廳,來到義莊後方的院子,隻見院內的地上放著十幾塊墓碑,一個身穿褂衣,頭留長辮的中年男子正在鑿刻著墓碑。
他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前詢問對方,反而站在一旁觀看起了墓碑上的碑文。
碑文上大多為男性,少數為女性,隻是奇怪的是他們的逝世時間竟是同一天。
雍正十三年壬午月丙午日。
雲天賜掐著指頭開始計算著,“今年的五月初九?”
距離現在已經過了七天,按理今天應當是這些人的頭七之日,可是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才鑿刻墓碑?又為何同時間去世這麽多人?到底是什麽同時害了這麽多條性命?
一連串的疑問在雲天賜心裏浮現,他不由得聯想到麵攤老伯所說的話。
“看樣子,這村子應該是招惹到什麽厲害東西了。”他心裏暗想。
鑿刻墓碑的男子像是察覺到旁邊有人,猛然側過頭,語氣有些不善道:“生麵孔,你是何人?”
聞言,雲天賜不慌不忙地抱拳道:“晚輩雲天賜,是一個落難之人,和舍妹路過此地,暫住在村子裏。”
男子上下打量著雲天賜,見他衣衫襤褸,頭發淩亂又沒紮長辮的樣子,倒的確像是個落難之人,隻是不知他背後為何要背著一根布條包裹的棍子。
“暫住?不知道你住在誰家?”男子質問。
“那邊有一位擺麵攤的老伯為我們提供了住處。”雲天賜如實說。
“擺麵攤的老伯?”中年男子思索了一下,“你說的是田伯吧,他這熱心腸的性子倒是沒變。”
“不過你跑到我這死人鋪來幹什麽?不怕晦氣嗎?”中年男子疑惑看著雲天賜問道。
雲天賜沒有隱瞞,說是聽見了聲響,才好奇過來查看。
“你這耳朵倒是厲害!”男子笑著,“不過就是這好奇心挺重,可知道好奇心有時會害死人嗎?”
聽著男子有些意味深長的語氣,雲天賜麵帶不解,男子卻指著地上的墓碑說道:“他們啊,就是因為太好奇,才至今未歸。”
“他們是發生了什麽嗎?”雲天賜問道。
“你想知道?”男子突然陰惻惻地看向雲天賜,“就怕這故事會嚇到你。”
“晚輩洗耳恭聽!”雲天賜波瀾不驚,打算將自己的好奇進行到底。
中年男子盯著這個愣頭青般的年輕人看了許久,最終才娓娓道來:“其實白馬村以前也是個熱鬧的村子……”
原本的白馬村常有客商往來,村民們靠著提供住宿和吃食來養家糊口,生活也算過得滋潤。
可是近十年來,朝廷不斷征戰,導致各地賦稅持續增長,漸漸的,客商少了,村子也沒了往日的景氣。
不少人都搬去縣城謀生路,村裏就剩了這麽三十幾戶人家,各家各戶相互照顧,日子也算過得去。
直到五月初九那天子夜時分,村裏突然傳了陣陣敲鑼打鼓的聲響,大夥兒還以為是哪裏來的戲班,紛紛起床查看。
結果這一看,就有幾人就消失在了村裏,再也沒有回來。
到了第二天,全村人都出門尋找,可是尋了半天,也不見半個人影,甚至連半點痕跡也找不到。
而那些未曾消失的人卻紛紛患上了癔症,嘴裏不停地說看到了仙女,直到幾天後才蘇醒過來。
到了夜裏,那陣陣聲響又照常響起,有些不怕死的再次出門查看,結果又再次消失了數人。
連續兩日消失這麽多人,村民漸漸意識到不對勁,都覺得是有鬼怪作祟,便在自己的門梁上掛起了銅鏡,用來驅趕鬼怪,同時讓所有人聽見聲響後,也不要出門。
可沒想到這些鬼怪狡猾至極,竟改變了方式,裝成那些消失之人的聲音,引誘房中之人出門,於是第三天夜裏再次消失了幾人。
最後村民們便緊鎖房門不出,即便是白天都盡量待在家中,夜裏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有任何響動也不開門一下。
“至於田伯,他家是開麵館的,哪怕村裏不景氣,也每天開著鋪子,他的兒子自然也被鬼怪抓了去。”
“而他也是最想去找鬼怪報仇的人,兒子消失的那兩天,天天叫嚷著村民們去尋找鬼怪。可村民躲還來不及,又怎會主動去找那些吃人的玩意兒,所以他關了鋪子,守著麵攤,人也變得話少了,就天天盼著他兒子有一天能回來。”中年男子說道。
怪不得,那老伯說那些村民怕死。怪不得,他總是看著同一個方向,想必是覺得他的兒子定是在那些山林中的某處吧。雲天賜心想。
“所以前輩你才會雕刻這些墓碑,是打算為他們建個衣冠塚?”雲天賜問道。
“差不多吧,也不知他們現在是死是活,我也隻能將這逝世時間寫在同一天。活著最好,若是死了,有一天能找到屍體,這些墓碑也不算白費。”中年男子拿起鐵錘和鏨子繼續鑿刻著墓碑,“作為村裏的棺材匠,也就隻能做這點事了。”
“行了,故事聽完了,就趕緊離開吧,記住晚上聽到任何聲響都不要出門,我可不想到時候多刻一塊墓碑。”中年男子有些不耐煩地下了逐客令。
但雲天賜卻沒有離開,他來到這兒的正事還沒做呢,更何況如今聽到村裏發生的事情,身為茅山弟子,更應該做些什麽。
他始終記得師父臨終前的教誨:降妖除魔,匡扶正道。
“前輩,我見莊內貼著不少黃符,不知你這兒是否還有黃符可用?”雲天賜問道。
“怎麽?你要用黃符防身?”中年男子疑惑地看著他。
“算是吧,聽說鬼怪都懼怕符咒,所以想求一張黃符保平安。”
雲天賜沒有說明真實意圖,茅山弟子的身份他不想暴露,即便說了,恐怕這位前輩也不會相信這麽落魄的年輕人會是茅山弟子。
“你倒是精明,村裏人也都從我這兒求了一張黃符,我身上還剩一張,你可拿去。”說著,中年男子從腰間拿出一張黃符遞給了雲天賜。
隻是看了一眼,雲天賜就頓感無語,這黃符隻是一張簡單的驅邪符,從功效上來說,倒是能震懾一些修為低微的鬼怪。
可對於雲天賜來說,這樣的驅邪符起不了任何作用。
一咬牙,雲天賜幹脆說出部分實情:“前輩,實不相瞞,我曾經學過一些道術,希望你能給我一些製作符籙的材料,讓我自己刻畫符籙。”
帶著好奇,雲天賜毫無忌諱地朝裏麵走去,隻見莊內有十幾口棺材,棺材並沒有蓋棺,朝裏麵看去空空如也,都是些空棺材。
但令雲天賜感到驚訝的是,莊裏的承梁柱與窗戶貼著不少的黃符,他一眼就認出這些都是簡單的鎮宅驅邪的符籙,隻是基本上失去了效用。
不過如此多的符籙,說明這義莊的主人也是一個學道之人,而自己正好可以找他借一些製作符籙的材料。
這時,“鐺鐺”的聲響再次響起,雲天賜穿過大廳,來到義莊後方的院子,隻見院內的地上放著十幾塊墓碑,一個身穿褂衣,頭留長辮的中年男子正在鑿刻著墓碑。
他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前詢問對方,反而站在一旁觀看起了墓碑上的碑文。
碑文上大多為男性,少數為女性,隻是奇怪的是他們的逝世時間竟是同一天。
雍正十三年壬午月丙午日。
雲天賜掐著指頭開始計算著,“今年的五月初九?”
距離現在已經過了七天,按理今天應當是這些人的頭七之日,可是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才鑿刻墓碑?又為何同時間去世這麽多人?到底是什麽同時害了這麽多條性命?
一連串的疑問在雲天賜心裏浮現,他不由得聯想到麵攤老伯所說的話。
“看樣子,這村子應該是招惹到什麽厲害東西了。”他心裏暗想。
鑿刻墓碑的男子像是察覺到旁邊有人,猛然側過頭,語氣有些不善道:“生麵孔,你是何人?”
聞言,雲天賜不慌不忙地抱拳道:“晚輩雲天賜,是一個落難之人,和舍妹路過此地,暫住在村子裏。”
男子上下打量著雲天賜,見他衣衫襤褸,頭發淩亂又沒紮長辮的樣子,倒的確像是個落難之人,隻是不知他背後為何要背著一根布條包裹的棍子。
“暫住?不知道你住在誰家?”男子質問。
“那邊有一位擺麵攤的老伯為我們提供了住處。”雲天賜如實說。
“擺麵攤的老伯?”中年男子思索了一下,“你說的是田伯吧,他這熱心腸的性子倒是沒變。”
“不過你跑到我這死人鋪來幹什麽?不怕晦氣嗎?”中年男子疑惑看著雲天賜問道。
雲天賜沒有隱瞞,說是聽見了聲響,才好奇過來查看。
“你這耳朵倒是厲害!”男子笑著,“不過就是這好奇心挺重,可知道好奇心有時會害死人嗎?”
聽著男子有些意味深長的語氣,雲天賜麵帶不解,男子卻指著地上的墓碑說道:“他們啊,就是因為太好奇,才至今未歸。”
“他們是發生了什麽嗎?”雲天賜問道。
“你想知道?”男子突然陰惻惻地看向雲天賜,“就怕這故事會嚇到你。”
“晚輩洗耳恭聽!”雲天賜波瀾不驚,打算將自己的好奇進行到底。
中年男子盯著這個愣頭青般的年輕人看了許久,最終才娓娓道來:“其實白馬村以前也是個熱鬧的村子……”
原本的白馬村常有客商往來,村民們靠著提供住宿和吃食來養家糊口,生活也算過得滋潤。
可是近十年來,朝廷不斷征戰,導致各地賦稅持續增長,漸漸的,客商少了,村子也沒了往日的景氣。
不少人都搬去縣城謀生路,村裏就剩了這麽三十幾戶人家,各家各戶相互照顧,日子也算過得去。
直到五月初九那天子夜時分,村裏突然傳了陣陣敲鑼打鼓的聲響,大夥兒還以為是哪裏來的戲班,紛紛起床查看。
結果這一看,就有幾人就消失在了村裏,再也沒有回來。
到了第二天,全村人都出門尋找,可是尋了半天,也不見半個人影,甚至連半點痕跡也找不到。
而那些未曾消失的人卻紛紛患上了癔症,嘴裏不停地說看到了仙女,直到幾天後才蘇醒過來。
到了夜裏,那陣陣聲響又照常響起,有些不怕死的再次出門查看,結果又再次消失了數人。
連續兩日消失這麽多人,村民漸漸意識到不對勁,都覺得是有鬼怪作祟,便在自己的門梁上掛起了銅鏡,用來驅趕鬼怪,同時讓所有人聽見聲響後,也不要出門。
可沒想到這些鬼怪狡猾至極,竟改變了方式,裝成那些消失之人的聲音,引誘房中之人出門,於是第三天夜裏再次消失了幾人。
最後村民們便緊鎖房門不出,即便是白天都盡量待在家中,夜裏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有任何響動也不開門一下。
“至於田伯,他家是開麵館的,哪怕村裏不景氣,也每天開著鋪子,他的兒子自然也被鬼怪抓了去。”
“而他也是最想去找鬼怪報仇的人,兒子消失的那兩天,天天叫嚷著村民們去尋找鬼怪。可村民躲還來不及,又怎會主動去找那些吃人的玩意兒,所以他關了鋪子,守著麵攤,人也變得話少了,就天天盼著他兒子有一天能回來。”中年男子說道。
怪不得,那老伯說那些村民怕死。怪不得,他總是看著同一個方向,想必是覺得他的兒子定是在那些山林中的某處吧。雲天賜心想。
“所以前輩你才會雕刻這些墓碑,是打算為他們建個衣冠塚?”雲天賜問道。
“差不多吧,也不知他們現在是死是活,我也隻能將這逝世時間寫在同一天。活著最好,若是死了,有一天能找到屍體,這些墓碑也不算白費。”中年男子拿起鐵錘和鏨子繼續鑿刻著墓碑,“作為村裏的棺材匠,也就隻能做這點事了。”
“行了,故事聽完了,就趕緊離開吧,記住晚上聽到任何聲響都不要出門,我可不想到時候多刻一塊墓碑。”中年男子有些不耐煩地下了逐客令。
但雲天賜卻沒有離開,他來到這兒的正事還沒做呢,更何況如今聽到村裏發生的事情,身為茅山弟子,更應該做些什麽。
他始終記得師父臨終前的教誨:降妖除魔,匡扶正道。
“前輩,我見莊內貼著不少黃符,不知你這兒是否還有黃符可用?”雲天賜問道。
“怎麽?你要用黃符防身?”中年男子疑惑地看著他。
“算是吧,聽說鬼怪都懼怕符咒,所以想求一張黃符保平安。”
雲天賜沒有說明真實意圖,茅山弟子的身份他不想暴露,即便說了,恐怕這位前輩也不會相信這麽落魄的年輕人會是茅山弟子。
“你倒是精明,村裏人也都從我這兒求了一張黃符,我身上還剩一張,你可拿去。”說著,中年男子從腰間拿出一張黃符遞給了雲天賜。
隻是看了一眼,雲天賜就頓感無語,這黃符隻是一張簡單的驅邪符,從功效上來說,倒是能震懾一些修為低微的鬼怪。
可對於雲天賜來說,這樣的驅邪符起不了任何作用。
一咬牙,雲天賜幹脆說出部分實情:“前輩,實不相瞞,我曾經學過一些道術,希望你能給我一些製作符籙的材料,讓我自己刻畫符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