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各位高管要嚴格遵守保密協議,下去之後和各個部門員工,尤其是一線員工再怎麽強調保密工作都不為過。


    小米汽車的宣傳得按照我們自己的節奏來,即便有所謂對外爆料,實車照片流出,也應該是我們製定好的宣傳策略,而不是某個員工的私自行為。


    一旦發現類似的行為,公司不僅會對個人追責,而且會對其直屬領導以及條線高管追責。”


    極氪很重視小米汽車對他們造成的威脅,而雷君就更重視了,他希望把自己能掌控的做到極致,在高管會議上滿臉嚴肅。


    雷君在公開場合很有喜感,經常能觸發網友們獨特的笑點,但在內部尤其是麵對高管,他嚴肅到有些嚴苛。


    “有的東西屬於驚喜,得在上市前一點一點爆料,要是在上市前把東西都曝完了,那上市的時候靠什麽吸引消費者到線下門店去欣賞?


    像這次音效係統、全天候恒溫係統,這是我們站穩高端價位主打的兩個賣點,信息一定要到最後才披露。”雷君接著說:


    “消費者收到產品信息到去線下門店欣賞到去試車再到購買,這是一係列的過程。


    如果信息曝光過度,會造成一到二這個過程的轉化率過低。


    我們需要重視每一個細節。”


    在座從小米手機來的高管內心在瘋狂吐槽,因為老實說之前小米手機最喜歡提前爆料的就是雷君自己。


    之前本來第一代mix,定義了全麵屏概念,是小米少有能站穩高價的手機,給mix係列起了個好頭。


    後來mix2、mix3都是雷君自己提前爆料,然後雷君在微博上爆的料太多,又缺乏和mix1一樣的亮點,導致反響平平,直接把這個係列給做沒了。


    雷君接著說:“另外就是我們的ultra版需要重新設計,不過好在我們之前有非常多版方案。


    我們需要從之前的方案裏選一款出來,李工,你把之前設計投出來看看,我們討論一下。”


    這次小米汽車的策略是,中低端車型依然保持原本路線不變,仍然是走“致敬”保時捷的路子。


    然後其中pro版開始搭載鈣鈦礦電池,但是這個電池是起補能效果,也就是增加續航。


    隻有最高端的ultra版,將同時搭載全天候恒溫係統以及無界影音係統。


    是的,小米內部暫時給這套基於下一代壓電晶體材料的聲音設備,命名為“無界”,意思是它的逼真程度能讓你無法分辨現實和虛擬。


    李工臉上一喜,要是用之前那套方案,他實在覺得麵子上有點掛不住。


    李工是小米汽車的總設計師,整個小米的設計團隊幾乎都來自bba,他們作為業內資深人士是絕對審美在線,以及有不俗的設計能力的。


    之前他們給出過很多方案,有激進的,也有保守的,設計團隊萬萬沒想到,不要激進也不要保守,要一個已經有成功經驗的方案。


    一開始李工對這要求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什麽方案?都還沒上市就有成功經驗?相當於你大學畢業去參加麵試,對方要求伱有三年工作經驗,並且年年績效拿a一樣離譜。


    他的助理把小米之前數字係列的設計外觀和蘋果同年數字係列對比圖拿給他看之後,李工才知道是什麽意思,要“致敬”型的解決方案。


    那更好辦,先調研,國內認可度最高的豪華品牌是哪一個,然後消費者對於這個品牌眾多車型裏白月光又是哪一款。


    一套組合拳下來之後,直接像素級“致敬”就完事了。


    比從零開始設計簡單多了。


    但是他作為前寶馬的設計師,這種設計上市後無疑是對他名譽的一種損耗,無奈錢都拿了,拿人手軟。


    現在好了,有機會讓他一展身手,把之前整個團隊精心設計的方案再次拿出來,有重新問世的可能。


    李工起身走到會議室最前麵的過程中,心裏在想,這次可別再給我提要出致敬型解決方案的要求了,都ultra了好歹有點追求:


    “這款設計我們致力於將曆史中各款跑車的經典元素進行一個代入,給了它充滿肌肉感和硬朗線條的側麵”


    雷君在和高管開會,作為事件中心的另外一位主角,陳元光則在接受林甲閨蜜的采訪。


    李希音自從采訪林甲之後,迅速破圈,她自身資質也夠,同濟的本科,去港校讀的研,還是計算機專業,外貌在工科女裏算是絕對美女了,種種因素疊加下,她的粉絲數漲得飛快。


    半年多過去,粉絲數已經接近百萬了,林甲和她們兩個聚會的時候還時常打趣她,今年能成為b站百大。


    李希音正好順勢提出:“你要是能幫我她約到光神接受采訪的話,我今年肯定成百大好吧。


    要是沒成,我請你們吃新榮記。”


    雷君和陳元光聯手造車是今年以來最大的熱點事件,熱度比gpt3.5還要更高,從汽車類博主到數碼類博主再到金融博主,全在討論這件事對國內新能源格局將造成的影響。


    李希音做了這麽久的up主,很清楚蹭熱點才是王道,而有什麽比請熱點本身來接受采訪更能有熱度的呢?


    林甲想了想,覺得陳元光這幾年確實缺乏對外發聲的渠道,這既是一個對外宣傳自己的機會,也幫到了對方。


    電視采訪、論壇演講、媒體采訪這些方式太陳舊,不符合陳元光的年紀,而發布會是發布產品的,沒有誰發布會來宣傳理念,因此林甲覺得長視頻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視頻和彈幕結合的形式,能讓受眾更有耐心把視頻看完。


    在這個碎片化時代,讓受眾看半個小時以上的視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年輕受眾。


    “好,我想的是這次采取隨意一點的方式,然後最終視頻剪輯,要按照我的要求來,一些不合適的問題得剪掉。


    另外就是元光過幾天就要去鵬城了,你沒有幾天了,我們盡快安排吧。”


    這機會太難得了,李希音答應的非常幹脆:“好,沒問題,到時候台本以及最後剪輯的成品我都會給你看的。


    最後還有一個請求,能不能約到雷總?


    雷總和光神一起出鏡我覺得會更有爆點。


    我最近刷手機,看網友們說光神名字帶光,所以在太陽能電池上有突破性進展,而雷總名字裏又是電又是車的,肯定也能在新能源車上大有所為。”


    林甲想了想:“不現實,主要雷總已經回燕京了,而元光不可能因為這個事跑到燕京去。


    雷總也不可能專門跑一趟申海,不過我可以幫你聯係,讓雷總最後出鏡說幾句話作為一個彩蛋,你可以先想好。”


    林甲對自己的閨蜜是真好,主要她就沒什麽朋友,對於自己難得的朋友,一向是能幫就幫。


    林甲是上市公司高管,李希音主業沒有落下的同時把b站做到了接近百萬粉絲的量級,今年還要衝擊百大up主,固然有機緣巧合在,這也並不容易。


    隻有閨蜜三人團中的周雅綺一直不溫不火,她內心一陣酸楚湧起:“我們都沒怎麽見過光神,我也要去當觀眾。”


    林甲沒有意見:“沒問題。”


    林甲沒有意見,李希音自然也沒有意見。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說服陳元光,陳元光不社恐,他單純是怕麻煩,像接受采訪這種事,他就覺得是麻煩。


    林甲是這樣說服陳元光的,“像喬布斯、比爾蓋茨、馬斯克這些頂級企業家,他們在做事的時候都會經常在公開場合露麵。


    他們需要把自己的理念傳遞給大眾。


    國內的創業者們也越來越會這一套了,從雷君開始到最近這幾年新能源車企的創始人們,都頻頻露臉,既是為產品宣傳,更是自己親自上陣來傳遞理念、傳遞信念、培養信徒。


    如果你是從事金融行業,隻想做資本運作,那你像段永平那樣呆在幕後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你是做事的人,做事過程中能搞到錢,但是做事不等於搞錢。


    尤其你要做的事,還是如此宏大的工程,是堪比移民火星的計劃,這就更需要對外宣傳你的理念了。”


    陳元光覺得林甲說得有道理,“好。”


    采訪就在他們家,和上次李希音一個人鼓搗攝像頭和麥克風不同,這次有助理來做這些,設備也要多了不少,有打光燈,有平板電腦作為提詞器等等。


    一下就從草台班子上升到了縣城劇院的級別了。


    “你的助理是全職還是兼職?”林甲問。


    李希音歎氣:“肯定全職啊,現在有誰做兼職?而且我對最後呈現效果要求很高,那種外包服務壓根不適合我。


    我特意招了兩個人,一個負責攝影和場務,另外一個負責選材和剪輯。


    我自己出境,然後主要是我選材和寫內容,當然內容會和他們討論,是不是夠有意思。


    算是一個小團隊吧,但是壓力是真大,我基本上在b站上賺的錢全部都拿去招人了,b站變現是真困難。


    我現在就等著拍這個視頻爆火之後接廣告回血。


    你放心,給光神采訪的節目絕對無廣,我要接廣都是在後麵的節目裏再接。”


    李希音接著吐槽:“b站變現能力是真差,換成抖音,我這個粉絲量級夠請五個人,換成小紅書,我這個粉絲量級能請五十個人。


    隻有b站請兩個人都苦巴巴的。”


    等整個場地簡單布置好之後,李希音和陳元光相對而坐,林甲特意不出席,為的就是讓陳元光能充分展示自己。


    有她出席的話,觀眾會把注意力轉移到他們兩的關係上去。


    “大家好,很榮幸能請到陳元光,光神來接受我們的采訪,他應該是我們頻道來過最大的咖了,他是企業家裏學曆最高的,科學家裏最有錢的。


    讓我們熱烈歡迎光神!”李希音自己用力鼓掌,鼓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來。


    陳元光訝異,這女的上次來他們家采訪林甲不是這風格啊。


    “你好,b站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我和b站觀眾並不陌生,之前我接受過tim的采訪,那次他采訪我之後,他和我說播放量還可以,好像是破了個什麽紀錄吧。”陳元光接著說:


    “他說我在b站很受歡迎,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這幾年工作真的太忙了,我在大學的時候還蠻喜歡看b站的。”


    林甲在鏡頭外滿臉不屑,心想元光又開始裝逼了,明明tim采訪他的視頻播放量破千萬的時候,自己興衝衝跑來說自己在b站很受歡迎。


    現在裝成隱約知道,不清楚具體情況。


    李希音用手捂嘴笑道:“哈哈tim說的沒錯,光神在b站確實很受歡迎,上次tim采訪你那次,播放量已經破三千萬了。


    是采訪類視頻裏,播放量最高的。


    這已經很厲害了,因為很多播放量在這之前的視頻,它們大多是以鬼畜為主,短短一兩分鍾,觀眾可以反複觀看當成電子榨菜。


    如果單純算播放賬號數的話,tim采訪你的視頻應該是第一。”


    陳元光:“原來如此。”


    陳元光有注意到,今天林甲兩個閨蜜都畫了妝,他判斷不出來是否精致,但是好像還不錯的樣子。


    之前李希音鼓掌表現出來的氣勢有點嚇到他,現在捂嘴笑的樣子才符合她溫婉的氣質。


    林甲大部分時候是高冷女強人的形象,除了回到家裏穿上睡衣素麵朝天的時候,才會有點溫婉的氣質浮現。


    李希音接著問:“最近整個社交媒體上最火熱的話題就是雷總和光神攜手造車。


    我很有幸能采訪到本人,光神,你自己是怎麽看待這件事?”


    陳元光摸索下巴作思考狀:“這不算是攜手造車。


    隻是光甲科技以投資入股的方式,成為了小米汽車的核心供應商,其實我們不會幹涉小米造車,隻是會提供一些技術和產品給他們。


    我不懂車,光甲科技的高管團隊裏基本上都來自生物醫藥、金融這兩個行業,就沒有誰懂造車的。


    所以並不能算是攜手造車。”


    李希音馬上問道:“根據周末小米在港交所公開披露的消息來看,光甲科技以5億rmb,獲得了小米汽車百分之二十的股權,這個價格顯然是比這部分股權的真實價值低很多的。


    因為小米光是現金就投了一百億進去。


    所以我在這裏猜測一下,光甲科技是不是給小米造車提供了什麽黑科技?”


    這其實大家都能猜出來,不算什麽秘密。


    陳元光笑道:“沒錯,我們提供了遙遙領先的技術給小米。”


    李希音雙手扶在膝蓋上,然後身體微微前傾,問道:“光神,能透露一下是哪方麵的技術嗎?”


    林甲在鏡頭外點頭,她覺得李希音的分寸感把握的很好,沒有去問諸如讓我猜猜是不是更好的電池技術這種話,因為這種話帶有很強的目的性。


    而現在這種提問方式相當於把主動權交給了接受采訪方。


    陳元光說:“抱歉,這要等小米揭曉,我需要幫合作方保守秘密。


    但我可以保證,絕對是驚喜,是大家從來沒有見過的技術,它會在小米汽車上有一個完美的呈現。”


    李希音說:“我相信觀眾老爺們肯定和我一樣,都很好奇到底是什麽,讓光神這麽有自信。


    但是大家還是得把懸念留到最後。


    光神,入股小米汽車,應該是光甲科技第一次對外投資,你覺得這對光甲科技來說意味著什麽?”


    陳元光說:“沒什麽意義吧,光甲航天去年操盤了兩個企業收購項目,今年估計會收購二位數的企業,光甲科技之所以之前沒有做股權類投資,單純是因為之前一直專注於人體冬眠這一核心競爭力上。


    不代表我們不做。”


    陳元光接著說:“另外一個看定位,我對光甲科技和光甲航天的定位是不一樣的,光甲科技得賺錢,得像一家企業一樣運作,融資、投資、經營管理、研發、市場等等,它缺一不可。


    而光甲航天不一樣,它的目標太大了,大到光甲科技最開始隻是被當成它的一部分。


    所以我把光甲航天定義成一個學習型組織,雖說我們不倡導九九六也不倡導加班。


    但是我們倡導員工在下班時間自學,希望員工除了自己工作專注的細分領域以外,還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而且這種掌握不是說知道型,就你知道是什麽就可以了,而是和本職工作專業知識一樣的要求,需要夠精夠深。”


    “光神,我對你剛剛提到的學習型組織這種說法很感興趣,光甲航天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是如何貫徹這一想法的呢?


    隻是倡導的話,恐怕很難達到你的目的吧?”李希音說。


    陳元光解釋道:“我們主要還是正麵激勵,每年年初的時候員工自己製定學習目標,然後根據完成度,公司會給予獎勵,在小組組建的時候根據情況,會給學習情況完成得好的員工更多的職責,相當於年底拿的績效工作也會更高。


    因為你職責更多了嘛。”


    李希音聽到都頭大,這不純純學渣地獄嗎?李希音倒不是學渣,但她考慮到工作好幾年之後不是學渣也變學渣了。


    明天繼續日萬,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鴉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鴉一號並收藏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