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雲坐上馬車離開皇宮,薛恒一邊駕著馬車,一邊笑著問道:“公子,此次成州之行陛下沒給公子賞賜嗎?”
戴雲全然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每一次辦案從來沒有想過向陛下要賞賜,做好差事是作為大康臣子的職責,“薛大哥,賞賜是陛下的事情,此次成州辦案,被扣了三個月俸祿,陛下也沒說具體要扣多少,還真是麻煩,算了,不賞就是不賞,做好本分之事就行。”
薛恒繼續駕馬車,“公子,現在去何處?”
“戴府!今日大理寺和禦史台無事,先回戴府,準備去定王府,夫人近來越來越瘋狂,還是有些不放心。”戴雲心中滿是對清雅的擔憂,想要保護這個心愛的女人。
薛恒駕著馬車瞧著路過的行人,用一刻鍾快速地回到戴府,戴雲走下馬車那一刻,正好看到花雪兒在大門口忙碌著。“雪兒,夫人在做什麽?你一個人在準備禮物。”戴雲第一個猜到清雅的真實目的,“夫人是要去定王府蹭飯,還真是一個十足的美食客。”
花雪兒聽不懂戴雲的話,突然間段公公手拿聖旨走進戴家古宅大門,衝著戴雲笑著招手,“戴大人,有聖旨。”
戴雲、花雪兒、薛恒三人同時跪拜接旨,段公公宣讀聖旨:“朕惜才愛才,禦史台監察禦史戴雲不辭辛勞親赴成州查案,安撫成州百姓,特擢升戴雲為禦史台侍禦史。欽此,謝恩。”
戴雲三人齊聲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段公公扶起戴雲,將聖旨交到戴雲手中,笑著講:“戴大人,恭喜升職!”
戴雲將段公公拉到一旁,低聲問:“公公,敢問一句,陛下說的扣三個月俸祿是三個職位的俸祿全扣嗎?”
段公公搖著頭,表示不知道,“戴大人,你偌大的戴家古宅,還差三個月的俸祿嗎?”
戴雲一時沒轉過彎,還是拿了一張百兩銀票遞給段公公,“多謝公公傳旨!”他望著段公公坐著馬車離開的樣子,轉頭瞧著花雪兒和薛恒,“看什麽呀?又損失一百兩銀票,官升一級,還扣了三個月俸祿。有什麽好看的?”
薛恒不敢多話,手指戴雲手中的聖旨,“公子,這個月要喝西北風了!”
花雪兒笑盈盈地說道,“公子,那個扣三個月俸祿的事情就是一個幌子,事實上俸祿沒有任何損失。”
戴雲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隻是一個借口,三個月俸祿是慣用的懲罰手段,並不是真正的懲罰,“好好準備去定王府的禮物!莫要偷懶!”
戴雲拿著聖旨慢步走到後院的客廳,薛恒緊跟在後麵。戴雲一坐下來,倒了一杯茶,端起茶杯獨自喝著,將手中的聖旨放在木桌上,輕聲歎氣,“這個升職有什麽用?還是早些查清當年的案子,幫助二叔打勝仗,這個比較實在。”
薛恒低聲說,“公子,所有的探子都在忙碌,目前成天興還沒有任何動靜,陛下強製成天興十日休沐。定王府的人也在悄悄盯著成天興這個人。”
戴雲又倒了一杯茶喝,麵色嚴肅,用堅定的語氣低聲說,“薛大哥,把司禹關押在禦史台地牢的消息透露給成天興,也該讓成天興這個相爺先動起來。”
薛恒笑著點頭,剛要說話。清雅笑嘻嘻地走進正廳,看到聖旨,打開看了一遍,“哇!公子又升官了!禦史台侍禦史!陛下是要累死公子嗎?太子少師,大理寺少卿,禦史台禦史,怎麽會有這樣的安排?”
戴雲一擺手示意薛恒快去準備,倒了一杯茶遞給清雅,“夫人,你準備好了嗎?午時過後去定王府拜訪。”
清雅放下手中的聖旨,小聲嘟囔:“公子,你要幹甚?我們一起去定王府,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提起來就煩。”
戴雲瞧著可愛的清雅,一擺手,“好好準備一下,今日還有其他重要的事要辦。”
戴雲心中還在猜測成天興的下一步動作,“這個成天興好歹算是右相,被陛下強製休沐十日,下一步他會怎麽做?派人潛入戴府,還是故意栽贓陷害?”
此時的成天興站在成府的後院中瞧著滿地黃葉,臉色蠟黃,一看就知道是沒有休息好,平日裏此時是他看書的時刻,成府的管家成源剛收到消息便跑過來稟報,“相爺,府外的禁軍昨日撤了,今日聽聞陛下給戴雲官升一級,升為禦史台侍禦史。這是新消息。”
成天興看上去還不到四旬的年紀,頭發中有幾根白發,輕搖手中折扇,低聲講道:“昨日禁軍撤了,應是戴雲回京複命,今日戴雲官升一級,看來成州刺史司禹已被拿下。”
“成州那邊可有消息?”
成源低聲說,“相爺,成州秋決人犯十一名,成州刺史司禹已下獄,一同被斬。成州的事情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大理寺少卿戴雲當堂重打成州刺史司禹,司禹當堂認罪下獄,此事在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戴雲還被陛下罰了三個月俸祿,想來戴雲身兼三職,三個月俸祿也不少銀錢。”
“看來陛下還真喜歡這個戴雲,如此大罪隻罰了三個月俸祿,根本不會真罰,就是做個樣子,快起查清司禹的事情,若是司禹咬出本相,那就是神仙來了也救不了。”成天興此刻隻關心司禹一案能否牽連到他,若是司禹肆意攀咬,整個大康朝廷又會是一場血雨腥風。“快去查一下!”
“戴雲那邊還要盯著嗎?”成源繼續問,“相爺,這個戴雲好幾次出入定王府,定王不好惹。”
“廢話!戴雲悄悄盯著!不要被發現!”成天興此時發現管家成源就是一個多話之人。
成源邁著沉重的步子快速離開後院,隻留下成天興一人,“這個戴雲順利解決成州的事情,軍糧轉運一事也順利解決,北境的戰事還在繼續進行中,還需想一個法子困住戴雲才行,寧王高瑜近些時日在京城逗留,寧王可以困住戴雲,還不能正大光明地去見寧王殿下。另想法子。”
這個寧王高瑜早已在京城逗留旬月有餘,一直在私下做一些隱秘之事,絲毫沒有顧及朝廷的臉麵。京城百姓對寧王高瑜頗有微詞,有怨言,有憤怒,沒有讚美之辭。寧王高瑜的屬官在京城橫行無忌,欺行霸市,總是給京兆府惹出一件又一件人命案,陛下早已得知此事,一直在姑息縱容。
戴雲和清雅坐著馬車前往定王府,一路上清雅講了不少關於寧王的醜陋罪行。戴雲聽完這些事情,半信半疑,“夫人,街市上的小道消息可不能當真,一切以事實憑據為主,今日去定王府不要太過放肆,老王妃喜歡你不假,若是有其他人在場還要端莊些。”
清雅早已受夠戴雲的囉囉嗦嗦,趕忙捂著耳朵不想聽,這就是一個完全不受任何束縛的自由隨性女子,戴雲偶爾也受不了,也隻能暫且忍受著。
戴雲拉著清雅的手,笑著說:“夫人,你可不要失禮,就當是為我的麵子,好歹本官也是大理寺少卿,太子少師。”
清雅輕吹一口氣,“公子說得對!特別有道理!一個小小的五品官也是要麵子的人!雪兒在家煩悶,倒不如出去看看。”
戴雲瞪著清雅,大聲說:“好好坐著,你這張嘴什麽話都敢說,現在連我你都敢戲弄,太生氣了!下次你就待在家裏,哪裏都不要去。”
清雅笑嘻嘻地說,“公子,公子,小女子保證不亂說話,下次外出還是帶我去,京城外麵的世界很精彩。”
戴雲歎氣,不知如何應對,隻能點頭示好。
“公子,定王府到了!定王府門前還有一輛豪華馬車,不知道是哪家的馬車。”薛恒一把掀開馬車的車簾,攙扶著戴雲和清雅走下馬車,清雅笑著走到大門前,一擺手,問道:“今日你家王妃可在家?今日可有客人來訪?”
定王府門前站著兩名侍衛,其中一名侍衛認得清雅,低聲說道:“戴夫人,王妃在花園賞花,今日寧王殿下前來拜訪,王爺正在接待寧王殿下。”
戴雲聽到“寧王殿下”四個字,頓時來了精神,拉著清雅大步走進定王府,薛恒抱著一個大盒子緊緊跟在後麵。
迎麵走來的是定王府總管路霄,路霄笑著施禮道,“戴大人,戴夫人,王妃此刻正在花園賞花,戴夫人可隨老奴去花園。王爺此時正在正廳接待寧王殿下,戴大人可直接去後院正廳。”
路霄領著清雅和薛恒前往王府花園,戴雲瞧著這麽大的王府,禁不住歎息一聲,獨自沿著回形走廊前往後院正廳,王府銀安殿是平日裏待客之地,後院正廳是定王私人會客的地方,想必寧王是定王的同宗兄弟,隻有這種關係的人才會在後院正廳接見。戴雲的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擔憂,“若寧王是定王的親密兄弟,當年的案子若真的牽連到寧王,定王會不會出手幹預?皇家之事,誰也說不清。一個成天興已很難纏,再加上一個寧王,這個案子越來越難查。”
戴雲懷揣著疑惑慢步走進定王府後院正廳,抬頭正瞧見定王高瑛正在和一名身穿便衣的男子閑聊,隻見這名便衣男子身穿一套白色長袍,頭帶金色玉冠,圓潤的臉龐,完全是一副王者之氣,鼻翼高挺,顴骨凸顯,全身散發著不一樣的氣質,手中搖著一把折扇,看年紀也是剛過而立之年。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康寧王高瑜,老寧王高世曜和老定王高世德同屬大康世宗一脈,與高世堯不同,乃是大康皇家先祖嫡傳一脈。高世堯屬於大康太宗一脈,素來遭受世人詬病。
戴雲一拱手,施禮道:“定王殿下,寧王殿下,戴雲這廂有禮。”
定王高瑛瞧見戴雲,看了一眼寧王高瑜,笑著說:“堂弟,這位是本王的表弟戴雲,戴右相的獨子。”
寧王高瑜早已聽過戴雲的名聲,今日見到本人,仔細端詳片刻,禁不住點頭,“雖說當年戴右相在相位隻有一年,那也是大康右相,果然不錯,本王喜歡,來坐下慢慢聊。”
戴雲應了一聲“好”,慢步坐下來,低聲說:“戴某此次去成州查案,多謝兩位王爺朝堂上為戴某當堂直言。”
高瑛一擺手,笑著說:“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堂弟,你說那個可惡的成州刺史司禹就是該打。”
寧王高瑜尷尬一笑,“戴大人,不用多禮,這是定王兄的功勞,本王也覺得成州原刺史司禹著實可惡,就是該打。聽說此人已被處斬。斬得好!”
戴雲繼續說,“兩位王爺在此,下官也是無奈,大理寺上麵有大理寺卿,還有一個大理寺少卿侯靜之,上次聽侯靜之提起過一件事,禦史台大牢裏關押著一個刺史,名字喚作司禹,竟然和成州刺史同名,再問下去就說不知道。我這個少卿也是擺設......”
此時寧王高瑜輕吹一口氣,隻是微笑不說話,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早就聽聞禦史台地牢經常會關押一些早已死去的囚犯,司禹也是這種情況。莫非是大理寺少卿侯靜之故意為之?”
定王高瑛尷尬一笑,“表弟,你可是太子少師,大理寺和禦史台的事情確實很麻煩,也不用多參與。那個侯靜之就是一個慵懶的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就那樣,今日兩位都在,一起喝酒,如何?”
戴雲笑著點頭,用餘光瞥見慌張的寧王高瑜,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司禹一案還真和寧王有關聯。這次就用侯靜之和禦史台地牢試一試寧王和成天興。”
“喝酒好!本王正想喝酒,一起去,聽聞定王府窖藏的酒不錯,可以好好嚐一嚐。”寧王高瑜大笑一聲,“戴大人如此年輕,那個侯靜之也就是個擺設,不談這些。”
戴雲從衣袖中拿出兩把折扇遞給高瑛和高瑜,“兩位王爺,這是戴某用心精製的折扇,戴某書畫水平不佳,望兩位王爺莫要嫌棄。”
戴雲全然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每一次辦案從來沒有想過向陛下要賞賜,做好差事是作為大康臣子的職責,“薛大哥,賞賜是陛下的事情,此次成州辦案,被扣了三個月俸祿,陛下也沒說具體要扣多少,還真是麻煩,算了,不賞就是不賞,做好本分之事就行。”
薛恒繼續駕馬車,“公子,現在去何處?”
“戴府!今日大理寺和禦史台無事,先回戴府,準備去定王府,夫人近來越來越瘋狂,還是有些不放心。”戴雲心中滿是對清雅的擔憂,想要保護這個心愛的女人。
薛恒駕著馬車瞧著路過的行人,用一刻鍾快速地回到戴府,戴雲走下馬車那一刻,正好看到花雪兒在大門口忙碌著。“雪兒,夫人在做什麽?你一個人在準備禮物。”戴雲第一個猜到清雅的真實目的,“夫人是要去定王府蹭飯,還真是一個十足的美食客。”
花雪兒聽不懂戴雲的話,突然間段公公手拿聖旨走進戴家古宅大門,衝著戴雲笑著招手,“戴大人,有聖旨。”
戴雲、花雪兒、薛恒三人同時跪拜接旨,段公公宣讀聖旨:“朕惜才愛才,禦史台監察禦史戴雲不辭辛勞親赴成州查案,安撫成州百姓,特擢升戴雲為禦史台侍禦史。欽此,謝恩。”
戴雲三人齊聲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段公公扶起戴雲,將聖旨交到戴雲手中,笑著講:“戴大人,恭喜升職!”
戴雲將段公公拉到一旁,低聲問:“公公,敢問一句,陛下說的扣三個月俸祿是三個職位的俸祿全扣嗎?”
段公公搖著頭,表示不知道,“戴大人,你偌大的戴家古宅,還差三個月的俸祿嗎?”
戴雲一時沒轉過彎,還是拿了一張百兩銀票遞給段公公,“多謝公公傳旨!”他望著段公公坐著馬車離開的樣子,轉頭瞧著花雪兒和薛恒,“看什麽呀?又損失一百兩銀票,官升一級,還扣了三個月俸祿。有什麽好看的?”
薛恒不敢多話,手指戴雲手中的聖旨,“公子,這個月要喝西北風了!”
花雪兒笑盈盈地說道,“公子,那個扣三個月俸祿的事情就是一個幌子,事實上俸祿沒有任何損失。”
戴雲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隻是一個借口,三個月俸祿是慣用的懲罰手段,並不是真正的懲罰,“好好準備去定王府的禮物!莫要偷懶!”
戴雲拿著聖旨慢步走到後院的客廳,薛恒緊跟在後麵。戴雲一坐下來,倒了一杯茶,端起茶杯獨自喝著,將手中的聖旨放在木桌上,輕聲歎氣,“這個升職有什麽用?還是早些查清當年的案子,幫助二叔打勝仗,這個比較實在。”
薛恒低聲說,“公子,所有的探子都在忙碌,目前成天興還沒有任何動靜,陛下強製成天興十日休沐。定王府的人也在悄悄盯著成天興這個人。”
戴雲又倒了一杯茶喝,麵色嚴肅,用堅定的語氣低聲說,“薛大哥,把司禹關押在禦史台地牢的消息透露給成天興,也該讓成天興這個相爺先動起來。”
薛恒笑著點頭,剛要說話。清雅笑嘻嘻地走進正廳,看到聖旨,打開看了一遍,“哇!公子又升官了!禦史台侍禦史!陛下是要累死公子嗎?太子少師,大理寺少卿,禦史台禦史,怎麽會有這樣的安排?”
戴雲一擺手示意薛恒快去準備,倒了一杯茶遞給清雅,“夫人,你準備好了嗎?午時過後去定王府拜訪。”
清雅放下手中的聖旨,小聲嘟囔:“公子,你要幹甚?我們一起去定王府,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提起來就煩。”
戴雲瞧著可愛的清雅,一擺手,“好好準備一下,今日還有其他重要的事要辦。”
戴雲心中還在猜測成天興的下一步動作,“這個成天興好歹算是右相,被陛下強製休沐十日,下一步他會怎麽做?派人潛入戴府,還是故意栽贓陷害?”
此時的成天興站在成府的後院中瞧著滿地黃葉,臉色蠟黃,一看就知道是沒有休息好,平日裏此時是他看書的時刻,成府的管家成源剛收到消息便跑過來稟報,“相爺,府外的禁軍昨日撤了,今日聽聞陛下給戴雲官升一級,升為禦史台侍禦史。這是新消息。”
成天興看上去還不到四旬的年紀,頭發中有幾根白發,輕搖手中折扇,低聲講道:“昨日禁軍撤了,應是戴雲回京複命,今日戴雲官升一級,看來成州刺史司禹已被拿下。”
“成州那邊可有消息?”
成源低聲說,“相爺,成州秋決人犯十一名,成州刺史司禹已下獄,一同被斬。成州的事情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大理寺少卿戴雲當堂重打成州刺史司禹,司禹當堂認罪下獄,此事在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戴雲還被陛下罰了三個月俸祿,想來戴雲身兼三職,三個月俸祿也不少銀錢。”
“看來陛下還真喜歡這個戴雲,如此大罪隻罰了三個月俸祿,根本不會真罰,就是做個樣子,快起查清司禹的事情,若是司禹咬出本相,那就是神仙來了也救不了。”成天興此刻隻關心司禹一案能否牽連到他,若是司禹肆意攀咬,整個大康朝廷又會是一場血雨腥風。“快去查一下!”
“戴雲那邊還要盯著嗎?”成源繼續問,“相爺,這個戴雲好幾次出入定王府,定王不好惹。”
“廢話!戴雲悄悄盯著!不要被發現!”成天興此時發現管家成源就是一個多話之人。
成源邁著沉重的步子快速離開後院,隻留下成天興一人,“這個戴雲順利解決成州的事情,軍糧轉運一事也順利解決,北境的戰事還在繼續進行中,還需想一個法子困住戴雲才行,寧王高瑜近些時日在京城逗留,寧王可以困住戴雲,還不能正大光明地去見寧王殿下。另想法子。”
這個寧王高瑜早已在京城逗留旬月有餘,一直在私下做一些隱秘之事,絲毫沒有顧及朝廷的臉麵。京城百姓對寧王高瑜頗有微詞,有怨言,有憤怒,沒有讚美之辭。寧王高瑜的屬官在京城橫行無忌,欺行霸市,總是給京兆府惹出一件又一件人命案,陛下早已得知此事,一直在姑息縱容。
戴雲和清雅坐著馬車前往定王府,一路上清雅講了不少關於寧王的醜陋罪行。戴雲聽完這些事情,半信半疑,“夫人,街市上的小道消息可不能當真,一切以事實憑據為主,今日去定王府不要太過放肆,老王妃喜歡你不假,若是有其他人在場還要端莊些。”
清雅早已受夠戴雲的囉囉嗦嗦,趕忙捂著耳朵不想聽,這就是一個完全不受任何束縛的自由隨性女子,戴雲偶爾也受不了,也隻能暫且忍受著。
戴雲拉著清雅的手,笑著說:“夫人,你可不要失禮,就當是為我的麵子,好歹本官也是大理寺少卿,太子少師。”
清雅輕吹一口氣,“公子說得對!特別有道理!一個小小的五品官也是要麵子的人!雪兒在家煩悶,倒不如出去看看。”
戴雲瞪著清雅,大聲說:“好好坐著,你這張嘴什麽話都敢說,現在連我你都敢戲弄,太生氣了!下次你就待在家裏,哪裏都不要去。”
清雅笑嘻嘻地說,“公子,公子,小女子保證不亂說話,下次外出還是帶我去,京城外麵的世界很精彩。”
戴雲歎氣,不知如何應對,隻能點頭示好。
“公子,定王府到了!定王府門前還有一輛豪華馬車,不知道是哪家的馬車。”薛恒一把掀開馬車的車簾,攙扶著戴雲和清雅走下馬車,清雅笑著走到大門前,一擺手,問道:“今日你家王妃可在家?今日可有客人來訪?”
定王府門前站著兩名侍衛,其中一名侍衛認得清雅,低聲說道:“戴夫人,王妃在花園賞花,今日寧王殿下前來拜訪,王爺正在接待寧王殿下。”
戴雲聽到“寧王殿下”四個字,頓時來了精神,拉著清雅大步走進定王府,薛恒抱著一個大盒子緊緊跟在後麵。
迎麵走來的是定王府總管路霄,路霄笑著施禮道,“戴大人,戴夫人,王妃此刻正在花園賞花,戴夫人可隨老奴去花園。王爺此時正在正廳接待寧王殿下,戴大人可直接去後院正廳。”
路霄領著清雅和薛恒前往王府花園,戴雲瞧著這麽大的王府,禁不住歎息一聲,獨自沿著回形走廊前往後院正廳,王府銀安殿是平日裏待客之地,後院正廳是定王私人會客的地方,想必寧王是定王的同宗兄弟,隻有這種關係的人才會在後院正廳接見。戴雲的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擔憂,“若寧王是定王的親密兄弟,當年的案子若真的牽連到寧王,定王會不會出手幹預?皇家之事,誰也說不清。一個成天興已很難纏,再加上一個寧王,這個案子越來越難查。”
戴雲懷揣著疑惑慢步走進定王府後院正廳,抬頭正瞧見定王高瑛正在和一名身穿便衣的男子閑聊,隻見這名便衣男子身穿一套白色長袍,頭帶金色玉冠,圓潤的臉龐,完全是一副王者之氣,鼻翼高挺,顴骨凸顯,全身散發著不一樣的氣質,手中搖著一把折扇,看年紀也是剛過而立之年。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康寧王高瑜,老寧王高世曜和老定王高世德同屬大康世宗一脈,與高世堯不同,乃是大康皇家先祖嫡傳一脈。高世堯屬於大康太宗一脈,素來遭受世人詬病。
戴雲一拱手,施禮道:“定王殿下,寧王殿下,戴雲這廂有禮。”
定王高瑛瞧見戴雲,看了一眼寧王高瑜,笑著說:“堂弟,這位是本王的表弟戴雲,戴右相的獨子。”
寧王高瑜早已聽過戴雲的名聲,今日見到本人,仔細端詳片刻,禁不住點頭,“雖說當年戴右相在相位隻有一年,那也是大康右相,果然不錯,本王喜歡,來坐下慢慢聊。”
戴雲應了一聲“好”,慢步坐下來,低聲說:“戴某此次去成州查案,多謝兩位王爺朝堂上為戴某當堂直言。”
高瑛一擺手,笑著說:“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堂弟,你說那個可惡的成州刺史司禹就是該打。”
寧王高瑜尷尬一笑,“戴大人,不用多禮,這是定王兄的功勞,本王也覺得成州原刺史司禹著實可惡,就是該打。聽說此人已被處斬。斬得好!”
戴雲繼續說,“兩位王爺在此,下官也是無奈,大理寺上麵有大理寺卿,還有一個大理寺少卿侯靜之,上次聽侯靜之提起過一件事,禦史台大牢裏關押著一個刺史,名字喚作司禹,竟然和成州刺史同名,再問下去就說不知道。我這個少卿也是擺設......”
此時寧王高瑜輕吹一口氣,隻是微笑不說話,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早就聽聞禦史台地牢經常會關押一些早已死去的囚犯,司禹也是這種情況。莫非是大理寺少卿侯靜之故意為之?”
定王高瑛尷尬一笑,“表弟,你可是太子少師,大理寺和禦史台的事情確實很麻煩,也不用多參與。那個侯靜之就是一個慵懶的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就那樣,今日兩位都在,一起喝酒,如何?”
戴雲笑著點頭,用餘光瞥見慌張的寧王高瑜,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司禹一案還真和寧王有關聯。這次就用侯靜之和禦史台地牢試一試寧王和成天興。”
“喝酒好!本王正想喝酒,一起去,聽聞定王府窖藏的酒不錯,可以好好嚐一嚐。”寧王高瑜大笑一聲,“戴大人如此年輕,那個侯靜之也就是個擺設,不談這些。”
戴雲從衣袖中拿出兩把折扇遞給高瑛和高瑜,“兩位王爺,這是戴某用心精製的折扇,戴某書畫水平不佳,望兩位王爺莫要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