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瑛接過折扇看了一眼,折扇扇麵是一副成州高山茶園畫卷,還有兩句題詞:
嫩芽聞鼓跳何處?茶海山河盡紫光。
高瑜接過折扇,瞧見歸隱老者登山叩門拜客的扇麵,還有兩句題詞:嫋嫋晨霧彌幻景,漫山翠綠滿園香。
高瑜笑著點頭,“王兄,戴大人書畫造詣已至上乘,這份禮物本王喜歡,收下了。”
高瑛笑著說道:“堂弟,你有所不知,本王這個表弟擅書畫,書法造詣極高,這可是厚禮。”
高瑜又看了一眼折扇,頻頻點頭,“那今日本王要多敬戴雲幾杯,快走吧。本王饞酒了。快走!”
高瑛領著高瑜和戴雲前去後院偏廳去一同喝酒。戴雲在酒席間頻頻舉杯,喝酒之時,心中還想著清雅,那個正在和定王妃劉雨溪閑聊賞花的女人。
這個時刻,清雅正在花園陪著劉雨溪賞花,金秋時節,桂花樹高而挺拔,枝繁葉茂,如同一把把翠綠的傘,伸向天空,桂花的花瓣有著淡淡的黃色,軟軟的,像是羽毛一般輕盈,輕輕撫過指尖,宛如金黃的羊毛圍巾,給人溫暖的感覺。桂花香飄花園,也可以入茶。清雅笑盈盈地講述著成州大虞鄉的見聞,手指桂花,“這個可以做成花茶,成州當地的岩茶不太好製,我可以製岩茶,今日帶來的岩茶就是小女子自製的,若是桂花采摘好,便可以入茶。”
劉雨溪聽得津津有味,“清雅,剛剛路總管跑過來說,表弟和王爺在喝酒,還有寧王也在,想去看看嗎?”
清雅聽到這裏,想起上次深夜醉酒的情景,猛然搖頭,“王妃姐姐,還是別去了,京城人人都在傳戴少卿千杯不醉,都是假的,一壇酒都喝不了,上次差一點兒喝吐血,還沒有小女子酒量好。”
定王妃劉雨溪嗬嗬一笑,“那還是不去了,男人們喝酒就是這樣,下次製好茶送來一起嚐嚐,問你一個問題,你們成親有好幾個月了,現在過得可好?”
清雅不想回答這個問題,故意說道,“還行,我家夫君樣樣都好,就是太摳門,啥都不想出,還給本夫人找了一個學武的女子做丫鬟,天天看著我,好煩人。學武有什麽好?”
清雅從腰間拔出彎月短刀,笑著說,“這是公子從大漢國拿回來的短刀,耍起來還行,可以防身,可以切牛羊肉。”
定王妃劉雨溪認真地看著彎月短刀,“這個我也有,還是王爺送的,聽王爺說這是表弟送的,這樣的彎月短刀邊軍每人都有一把,確實很好。”
清雅“哦”地應了一聲,繼續和劉雨溪閑聊,心中想著另一件事:今日公子若是喝醉,還要有人扶著,又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薛大哥,你去後院偏廳去瞧瞧公子喝醉沒有?”
站在一旁的薛恒第一次聽到女人之間的趣事,快要睡著,聽到這句話,跑著去王府後院偏廳,總算是不用聽女人閑聊。一個侍衛在旁聽女人說悄悄話,就是一種煎熬。
薛恒快步跑到後院偏廳被路霄攔住,隻能等在偏廳門口,一直等到戴雲三人喝完酒離開偏廳。薛恒攙扶著醉酒的戴雲離開王府坐上馬車,得到消息的清雅也辭別劉雨溪來到王府門口,薛恒駕著馬車離開定王府。
寧王是第一個離開定王府的,寧王坐在馬車上,手搖折扇,低頭思考著今日戴雲的每一個舉動,自言自語:“這個戴雲也算是青年才俊,雖然在禦史台有實權,但也是從六品的侍禦史,在大理寺也不過是一個五品的少卿,還要受另一個少卿的刻意壓製,就是一個不受重視的小官。侯靜之,禦史台西明巷地牢,假死的成州刺史司禹,這些都是致命的問題。司禹是成天興年輕時的好友,想必借力可以做成此事,成天興就是一個左右搖擺之人,毫無底線和原則。”
寧王坐著馬車直接回王府,一直在思慮著怎麽和成天興聯係。“這個成天興定然有弱點,抓住他的致命弱點,就能任意擺布他。成天興曾經是戴天德的門生,後來戴天德出事,成天興反倒是升官了,這就是他的致命弱點。”
提到成天興這個人,戴雲更是關注著這個人,戴雲坐在馬車上,他的醉意是假裝的,坐在馬車上倒了一杯茶來喝,瞧著坐在身旁的清雅,笑著問:“今日和王妃聊得開心嗎?”
清雅發現戴雲就是假裝醉酒,“公子,你這個千杯不醉是哪裏來的,一喝酒就醉,叫一杯倒還可以,京城百姓傳得這麽邪乎,需要去辟謠嗎?”
“辟什麽謠?那是百姓瞎傳的。還不是上次出使漢國時我和大漢國三皇子一起大碗喝酒,也不知是誰這麽閑,敢這麽傳閑話。我喝酒還行,有你這般編排自家夫君的嗎?”戴雲第一次說出在大漢國喝酒的事情,胡人釀的酒和大康百姓釀的酒根本就不是同一種酒。
清雅實在聽不下去,眨巴眨巴小眼睛,拉著戴雲的大手,低聲說:“公子,公子,今日無事,一起逛一逛京城街市,如何?”
戴雲想起其他事情,掀開車簾,大聲說:“薛大哥,先去禦史台,我到禦史台有事情,然後送夫人回家,酉時四刻來禦史台接我。”
“既然公子有公事要辦,小女子先回家。記得早些回家。”清雅似乎想起其他的事情,欲言又止,心中滿是疑惑。
戴雲第一次見到清雅這個樣子,用心安慰她,“今日多謝夫人一起來定王府,定王和定王妃很是開心,今夜我好好犒勞一下夫人,好不好?”
清雅笑著捶打戴雲的胳膊,點著頭,“公子辦公事要緊,記得不要操勞過度。”
一刻鍾後,戴雲在禦史台大門前下馬車,薛恒駕著馬車回戴府。戴雲大步走到禦史台大門,雖然穿著便服,但這次帶了官憑,沒有被人攔在大門外邊,今日的禦史台似乎很熱鬧,禦史中丞洪天烈一直在處理公務,沒看到戴雲走過來。
“洪世伯,戴雲前來報到。”戴雲笑著施禮,“今日前來有事情請洪世伯幫忙。”
洪天烈一抬頭瞧見戴雲,笑著站起身,拉著戴雲坐下來,大聲說,“賢侄,今日為何來這麽晚?”
戴雲低聲說,“世伯,今日去定王府拜訪,不巧遇到寧王殿下多喝了幾杯。世伯,我記得禦史台在西市西明巷有一個地牢就在大理寺地牢的附近,兩個地牢的位置隻有一牆之隔,現下有一個酷似原成州刺史司禹的死囚關押在大理寺西明巷地牢。現在需要禦史台地牢那邊提前準備一個酷似原成州刺史司禹的死囚,放在最容易被人找到的監牢,今夜子時必然會有人來劫牢,留一個活口,其餘全部殺死,我要審一下這個活口,順便逼問出背後之人。此時可以做嗎?”
洪天烈聽完這些話,反複思慮,“這個不難,本官多問一句,此事做何用?”
戴雲幹咳一聲,“世伯,您有所不知,下官一直在追查十八年前家父慘死的案子,這個死囚可以牽出背後之人。望世伯出手幫忙。”
洪天烈的眼眶早已濕潤,“別說了,這件事包在世伯身上,今夜好生回去休息,日後有何難處,直接來禦史台,禦史台全體同僚都會幫你。大理寺那邊賢侄好好辦差,大理寺卿甄春林平日裏不管事,少卿侯靜之三天兩頭告假,就你一個勤勉務實幹事的少卿,辦公務不必太較真......你這個侍禦史也要出點兒力,其他禦史也不會說閑話......”
戴雲第一次和洪天烈深入交談,方才得知侍禦史雖然權利比監察禦史大,但比監察禦史清閑,和其他禦史比起來算是比較輕鬆的官位。
“世伯,街市上關於寧王殿下的傳聞全都是假的,陛下曆來對手握兵權的藩王素來猜忌心重,寧王殿下故意搞出這些事情,想必也是故意鬧騰京兆府尹,有關寧王的各類消息要認真甄別一番......”
洪天烈低聲說,“有些話隻能放在心裏說,日後莫要說出來,禦史台彈劾人部分貴賤,幹的就是這個差事,此次成州刺史一案禦史台齊心協力幹得特別好,下次再有大案子提前說一聲......”
戴雲和洪天烈閑聊一刻鍾,接下來洪天烈領著戴雲和一眾禦史再次見麵,台院﹑殿院﹑察院等一眾禦史再次見到戴雲,整個禦史台其樂融融,做事齊心協力,眾誌成城向前走。
戴雲在禦史台待了兩個時辰,站在禦史台院中透透氣,瞧見一個熟悉的人笑著走進禦史台大門,待此人走近一看,此人是原成州刺史府文案主簿焦子俠,現在是東宮太子府詹事。
焦子俠笑著走到戴雲麵前,躬身施禮道:“大人,在下有禮了。”
戴雲拉著焦子俠笑著說:“焦子俠,你還是來京城了,現在何處任職?”
“大人莫要取笑在下,托大人的洪福,在下現任太子府詹事,聽太子殿下說,這還是大人向陛下舉薦的。此恩在下沒齒難忘!”焦子俠低聲說著,“太子殿下有一個請求,既然大人已回京,明日起,太子的學業還要繼續教,書法也要教。在下知道大人身兼三職,大理寺,禦史台,東宮太子府,既然大人擔了此職,還要做下去。”
戴雲輕聲笑著,“好!回去給太子殿下傳個信,近一個月派人關注寧王殿下的動向,這個人日後必是太子殿下的勁敵。”
焦子俠又一次施禮,道了一聲“在下遵命”,便離開禦史台。
戴雲歎息一聲,心中盤算一番,“今夜一旦查清那些人背後之人,就要和他們開戰,不論是右相成天興,還是高高在上的寧王,哪一個都不是善茬,需要小心應對才行。或許沒有當年的案子,就憑自己這個太子少師的身份,那些皇室宗親之人也不會輕易放過我,隻要我擔任太子少師一天,隨時會麵臨危險和死亡,既然做了選擇,就沒有任何退路。不知何時,那些人也將矛頭對準禦史台和大理寺,既然選擇同舟共濟,就要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此時洪天烈慢步走過來,一手輕拍著戴雲的肩膀,低聲講:“賢侄,莫要擔心,太子殿下有陛下護著,還有你這個老師幫襯著,你不用替禦史台擔心,倒是你心思太重,現下大康百姓都在傳頌百年世家戴家的好名聲,有大康百姓支持你,遇到任何事都莫要憂慮。”
戴雲衝著洪天烈微笑,笑聲中充滿著溫情和關愛。
酉時四刻薛恒駕著馬車來禦史台接戴雲,戴雲剛坐上馬車,便想起另一件事:此次回京還沒去看望叔父戴一膺,忍不住又是一番歎氣,“薛大哥,近來叔父在心悅齋可好?”
薛恒一邊駕著馬車,一邊低聲回道,“公子,叔父的心悅齋生意還挺好,清雅帶出來兩個好徒弟,叔父還一直念叨你,我隻能說你一直忙,一個人硬是扛著東宮太子府,大理寺,禦史台,哪有不忙的道理?”
戴雲應了一聲“好”,獨自躺在馬車上睡著,一直到戴府門前,薛恒叫醒熟睡中的戴雲,攙扶著戴雲走下馬車。戴雲晃晃悠悠地走進戴府,天色已暗,沿著回形走廊慢步走向後院,曾經多少次做過的同一個噩夢,現在他很少再做,這也許是戴家先祖一直在護佑他。
戴雲慢步走進後院書房,用手開始用心研磨,展開一張宣紙,拿起毛筆蘸著墨汁,開始寫著明日為太子授課的知識,一開始寫了兩個字:陽謀,正要寫下麵的文字,突然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公子,公子,什麽是陽謀?”
戴雲一轉頭瞧見清雅站在身旁,無可奈何地說,“夫人,這是明日給太子殿下上課的東西,所謂陽謀就是你明明知道敵人的陰謀,就是無法破解,古時魏國向弱小的秦國輸入大量商人,這些商人囤積居奇,搞得秦國物價瘋漲,這就是強大的魏國的陽謀,目的就是搞亂秦國,瓜分秦國。這就是計謀的陰險之處。”
清雅聽得一知半解,“那公子故意救小女子引小女子投懷送抱也是計謀,感覺挺嚇人的。讀書人就是喜歡這些彎彎繞,很不正經的東西。”
“什麽不正經?”戴雲有時候也搞不清楚清雅這丫頭如此奇怪的念頭從何而來。
嫩芽聞鼓跳何處?茶海山河盡紫光。
高瑜接過折扇,瞧見歸隱老者登山叩門拜客的扇麵,還有兩句題詞:嫋嫋晨霧彌幻景,漫山翠綠滿園香。
高瑜笑著點頭,“王兄,戴大人書畫造詣已至上乘,這份禮物本王喜歡,收下了。”
高瑛笑著說道:“堂弟,你有所不知,本王這個表弟擅書畫,書法造詣極高,這可是厚禮。”
高瑜又看了一眼折扇,頻頻點頭,“那今日本王要多敬戴雲幾杯,快走吧。本王饞酒了。快走!”
高瑛領著高瑜和戴雲前去後院偏廳去一同喝酒。戴雲在酒席間頻頻舉杯,喝酒之時,心中還想著清雅,那個正在和定王妃劉雨溪閑聊賞花的女人。
這個時刻,清雅正在花園陪著劉雨溪賞花,金秋時節,桂花樹高而挺拔,枝繁葉茂,如同一把把翠綠的傘,伸向天空,桂花的花瓣有著淡淡的黃色,軟軟的,像是羽毛一般輕盈,輕輕撫過指尖,宛如金黃的羊毛圍巾,給人溫暖的感覺。桂花香飄花園,也可以入茶。清雅笑盈盈地講述著成州大虞鄉的見聞,手指桂花,“這個可以做成花茶,成州當地的岩茶不太好製,我可以製岩茶,今日帶來的岩茶就是小女子自製的,若是桂花采摘好,便可以入茶。”
劉雨溪聽得津津有味,“清雅,剛剛路總管跑過來說,表弟和王爺在喝酒,還有寧王也在,想去看看嗎?”
清雅聽到這裏,想起上次深夜醉酒的情景,猛然搖頭,“王妃姐姐,還是別去了,京城人人都在傳戴少卿千杯不醉,都是假的,一壇酒都喝不了,上次差一點兒喝吐血,還沒有小女子酒量好。”
定王妃劉雨溪嗬嗬一笑,“那還是不去了,男人們喝酒就是這樣,下次製好茶送來一起嚐嚐,問你一個問題,你們成親有好幾個月了,現在過得可好?”
清雅不想回答這個問題,故意說道,“還行,我家夫君樣樣都好,就是太摳門,啥都不想出,還給本夫人找了一個學武的女子做丫鬟,天天看著我,好煩人。學武有什麽好?”
清雅從腰間拔出彎月短刀,笑著說,“這是公子從大漢國拿回來的短刀,耍起來還行,可以防身,可以切牛羊肉。”
定王妃劉雨溪認真地看著彎月短刀,“這個我也有,還是王爺送的,聽王爺說這是表弟送的,這樣的彎月短刀邊軍每人都有一把,確實很好。”
清雅“哦”地應了一聲,繼續和劉雨溪閑聊,心中想著另一件事:今日公子若是喝醉,還要有人扶著,又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薛大哥,你去後院偏廳去瞧瞧公子喝醉沒有?”
站在一旁的薛恒第一次聽到女人之間的趣事,快要睡著,聽到這句話,跑著去王府後院偏廳,總算是不用聽女人閑聊。一個侍衛在旁聽女人說悄悄話,就是一種煎熬。
薛恒快步跑到後院偏廳被路霄攔住,隻能等在偏廳門口,一直等到戴雲三人喝完酒離開偏廳。薛恒攙扶著醉酒的戴雲離開王府坐上馬車,得到消息的清雅也辭別劉雨溪來到王府門口,薛恒駕著馬車離開定王府。
寧王是第一個離開定王府的,寧王坐在馬車上,手搖折扇,低頭思考著今日戴雲的每一個舉動,自言自語:“這個戴雲也算是青年才俊,雖然在禦史台有實權,但也是從六品的侍禦史,在大理寺也不過是一個五品的少卿,還要受另一個少卿的刻意壓製,就是一個不受重視的小官。侯靜之,禦史台西明巷地牢,假死的成州刺史司禹,這些都是致命的問題。司禹是成天興年輕時的好友,想必借力可以做成此事,成天興就是一個左右搖擺之人,毫無底線和原則。”
寧王坐著馬車直接回王府,一直在思慮著怎麽和成天興聯係。“這個成天興定然有弱點,抓住他的致命弱點,就能任意擺布他。成天興曾經是戴天德的門生,後來戴天德出事,成天興反倒是升官了,這就是他的致命弱點。”
提到成天興這個人,戴雲更是關注著這個人,戴雲坐在馬車上,他的醉意是假裝的,坐在馬車上倒了一杯茶來喝,瞧著坐在身旁的清雅,笑著問:“今日和王妃聊得開心嗎?”
清雅發現戴雲就是假裝醉酒,“公子,你這個千杯不醉是哪裏來的,一喝酒就醉,叫一杯倒還可以,京城百姓傳得這麽邪乎,需要去辟謠嗎?”
“辟什麽謠?那是百姓瞎傳的。還不是上次出使漢國時我和大漢國三皇子一起大碗喝酒,也不知是誰這麽閑,敢這麽傳閑話。我喝酒還行,有你這般編排自家夫君的嗎?”戴雲第一次說出在大漢國喝酒的事情,胡人釀的酒和大康百姓釀的酒根本就不是同一種酒。
清雅實在聽不下去,眨巴眨巴小眼睛,拉著戴雲的大手,低聲說:“公子,公子,今日無事,一起逛一逛京城街市,如何?”
戴雲想起其他事情,掀開車簾,大聲說:“薛大哥,先去禦史台,我到禦史台有事情,然後送夫人回家,酉時四刻來禦史台接我。”
“既然公子有公事要辦,小女子先回家。記得早些回家。”清雅似乎想起其他的事情,欲言又止,心中滿是疑惑。
戴雲第一次見到清雅這個樣子,用心安慰她,“今日多謝夫人一起來定王府,定王和定王妃很是開心,今夜我好好犒勞一下夫人,好不好?”
清雅笑著捶打戴雲的胳膊,點著頭,“公子辦公事要緊,記得不要操勞過度。”
一刻鍾後,戴雲在禦史台大門前下馬車,薛恒駕著馬車回戴府。戴雲大步走到禦史台大門,雖然穿著便服,但這次帶了官憑,沒有被人攔在大門外邊,今日的禦史台似乎很熱鬧,禦史中丞洪天烈一直在處理公務,沒看到戴雲走過來。
“洪世伯,戴雲前來報到。”戴雲笑著施禮,“今日前來有事情請洪世伯幫忙。”
洪天烈一抬頭瞧見戴雲,笑著站起身,拉著戴雲坐下來,大聲說,“賢侄,今日為何來這麽晚?”
戴雲低聲說,“世伯,今日去定王府拜訪,不巧遇到寧王殿下多喝了幾杯。世伯,我記得禦史台在西市西明巷有一個地牢就在大理寺地牢的附近,兩個地牢的位置隻有一牆之隔,現下有一個酷似原成州刺史司禹的死囚關押在大理寺西明巷地牢。現在需要禦史台地牢那邊提前準備一個酷似原成州刺史司禹的死囚,放在最容易被人找到的監牢,今夜子時必然會有人來劫牢,留一個活口,其餘全部殺死,我要審一下這個活口,順便逼問出背後之人。此時可以做嗎?”
洪天烈聽完這些話,反複思慮,“這個不難,本官多問一句,此事做何用?”
戴雲幹咳一聲,“世伯,您有所不知,下官一直在追查十八年前家父慘死的案子,這個死囚可以牽出背後之人。望世伯出手幫忙。”
洪天烈的眼眶早已濕潤,“別說了,這件事包在世伯身上,今夜好生回去休息,日後有何難處,直接來禦史台,禦史台全體同僚都會幫你。大理寺那邊賢侄好好辦差,大理寺卿甄春林平日裏不管事,少卿侯靜之三天兩頭告假,就你一個勤勉務實幹事的少卿,辦公務不必太較真......你這個侍禦史也要出點兒力,其他禦史也不會說閑話......”
戴雲第一次和洪天烈深入交談,方才得知侍禦史雖然權利比監察禦史大,但比監察禦史清閑,和其他禦史比起來算是比較輕鬆的官位。
“世伯,街市上關於寧王殿下的傳聞全都是假的,陛下曆來對手握兵權的藩王素來猜忌心重,寧王殿下故意搞出這些事情,想必也是故意鬧騰京兆府尹,有關寧王的各類消息要認真甄別一番......”
洪天烈低聲說,“有些話隻能放在心裏說,日後莫要說出來,禦史台彈劾人部分貴賤,幹的就是這個差事,此次成州刺史一案禦史台齊心協力幹得特別好,下次再有大案子提前說一聲......”
戴雲和洪天烈閑聊一刻鍾,接下來洪天烈領著戴雲和一眾禦史再次見麵,台院﹑殿院﹑察院等一眾禦史再次見到戴雲,整個禦史台其樂融融,做事齊心協力,眾誌成城向前走。
戴雲在禦史台待了兩個時辰,站在禦史台院中透透氣,瞧見一個熟悉的人笑著走進禦史台大門,待此人走近一看,此人是原成州刺史府文案主簿焦子俠,現在是東宮太子府詹事。
焦子俠笑著走到戴雲麵前,躬身施禮道:“大人,在下有禮了。”
戴雲拉著焦子俠笑著說:“焦子俠,你還是來京城了,現在何處任職?”
“大人莫要取笑在下,托大人的洪福,在下現任太子府詹事,聽太子殿下說,這還是大人向陛下舉薦的。此恩在下沒齒難忘!”焦子俠低聲說著,“太子殿下有一個請求,既然大人已回京,明日起,太子的學業還要繼續教,書法也要教。在下知道大人身兼三職,大理寺,禦史台,東宮太子府,既然大人擔了此職,還要做下去。”
戴雲輕聲笑著,“好!回去給太子殿下傳個信,近一個月派人關注寧王殿下的動向,這個人日後必是太子殿下的勁敵。”
焦子俠又一次施禮,道了一聲“在下遵命”,便離開禦史台。
戴雲歎息一聲,心中盤算一番,“今夜一旦查清那些人背後之人,就要和他們開戰,不論是右相成天興,還是高高在上的寧王,哪一個都不是善茬,需要小心應對才行。或許沒有當年的案子,就憑自己這個太子少師的身份,那些皇室宗親之人也不會輕易放過我,隻要我擔任太子少師一天,隨時會麵臨危險和死亡,既然做了選擇,就沒有任何退路。不知何時,那些人也將矛頭對準禦史台和大理寺,既然選擇同舟共濟,就要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此時洪天烈慢步走過來,一手輕拍著戴雲的肩膀,低聲講:“賢侄,莫要擔心,太子殿下有陛下護著,還有你這個老師幫襯著,你不用替禦史台擔心,倒是你心思太重,現下大康百姓都在傳頌百年世家戴家的好名聲,有大康百姓支持你,遇到任何事都莫要憂慮。”
戴雲衝著洪天烈微笑,笑聲中充滿著溫情和關愛。
酉時四刻薛恒駕著馬車來禦史台接戴雲,戴雲剛坐上馬車,便想起另一件事:此次回京還沒去看望叔父戴一膺,忍不住又是一番歎氣,“薛大哥,近來叔父在心悅齋可好?”
薛恒一邊駕著馬車,一邊低聲回道,“公子,叔父的心悅齋生意還挺好,清雅帶出來兩個好徒弟,叔父還一直念叨你,我隻能說你一直忙,一個人硬是扛著東宮太子府,大理寺,禦史台,哪有不忙的道理?”
戴雲應了一聲“好”,獨自躺在馬車上睡著,一直到戴府門前,薛恒叫醒熟睡中的戴雲,攙扶著戴雲走下馬車。戴雲晃晃悠悠地走進戴府,天色已暗,沿著回形走廊慢步走向後院,曾經多少次做過的同一個噩夢,現在他很少再做,這也許是戴家先祖一直在護佑他。
戴雲慢步走進後院書房,用手開始用心研磨,展開一張宣紙,拿起毛筆蘸著墨汁,開始寫著明日為太子授課的知識,一開始寫了兩個字:陽謀,正要寫下麵的文字,突然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公子,公子,什麽是陽謀?”
戴雲一轉頭瞧見清雅站在身旁,無可奈何地說,“夫人,這是明日給太子殿下上課的東西,所謂陽謀就是你明明知道敵人的陰謀,就是無法破解,古時魏國向弱小的秦國輸入大量商人,這些商人囤積居奇,搞得秦國物價瘋漲,這就是強大的魏國的陽謀,目的就是搞亂秦國,瓜分秦國。這就是計謀的陰險之處。”
清雅聽得一知半解,“那公子故意救小女子引小女子投懷送抱也是計謀,感覺挺嚇人的。讀書人就是喜歡這些彎彎繞,很不正經的東西。”
“什麽不正經?”戴雲有時候也搞不清楚清雅這丫頭如此奇怪的念頭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