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治十四年三月初三女兒節,六公主年十五,帝於宣儀殿為其行及笄禮。賓主就位,樂起開禮,帝言祝詞,讚者盥(guan,洗)手,就位西階。公主揖禮,賓盥就位,至有司奉羅帕發笄始,曆三加三拜。有司置醴,讚者奉酒醮子,帝賜女字‘昭禾’,笄者聆訓揖謝。禮畢,帝設宴殿前,對公主笑言
“昭禾已成人,可有意中人?朕今日便一並做了主。”
本是玩笑話,公主卻當了真,美眸一挑,紅唇微啟
“父皇此話當真?”
皇帝一哽,未成想倒真問出個子醜寅卯。
君須知,玩笑開不得,更應知,女大不中留。
帝正襟危坐
“君無戲言。”
昭禾殿下轉身,徑直走到新晉門下侍郎蘇幕跟前,取發笄遞上
“蘇郎可願意?”
蘇幕垂眸,凝視發簪,片刻,抬手禮拒
“殿下抬愛,幕受寵若驚,然,幕已有婚約在身,並,將於今年三月底完婚。殿下地位尊貴,幕不敢高攀。”
一個敢求,一個便敢拒。
昭禾一滯,正視恭恭敬敬立在眼前的人,良久,將發笄插回鬢間,輕笑
“如此,昭禾便不強求。”
曾聞,揚州才子蘇幕,與孫氏女清婉青梅竹馬,二人情深似海,早有婚約。今看來,不是傳言,而是事實。她畢竟晚到,如何抵得過?
那日六公主酒興高至,杯觥(gong)交錯間,酩酊大醉,於殿前執蘇侍郎袍裾問情,侍郎隻道
“可求而不可強求,是為真情。”
公主閉目流淚,咽聲
“如若不求,何以情真。水滴石穿,定遂吾願。”
二人拉扯,卻教天子為難,帝惜才,更愛女。
蘇侍郎何有退路?
……
陵陽縣,雲峰山
青山翠樹,煙霧繚繞。聞昭站在山腳下,望著蜿蜒而上的石階,問魏鏡
“你說我們要找的人,在這上邊?”
魏鏡接過聞昭手裏的行囊,點頭
“嗯,太一法師,就在這裏。”
四年了……
聞昭呢喃問
“你什麽時候信這個了?”
魏鏡隻做未聽見,拉過她
“走吧。”
一個時辰後
日照高林,二人終於看見藏在深山裏的紅瓦白牆。聞昭一手扶著魏鏡肩頭,一手執扇扇風
“真人住所如此偏僻,若非心誠如何能找得到?”
看她大汗淋漓,魏鏡遞過巾帕和水壺
“此地不對外人開放,除了我們,難得會有人拜訪。”
聞昭擦擦額頭上的汗珠,喝了一口水,看著牌匾上清雋的“靜慈庵”三個字,疑惑重重
說得如此神秘懸乎,她倒要看看這個太一法師究竟是何方神聖!
魏鏡叩響院門,一個玄裳小尼從裏邊打開門,看見二人,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施主所來為何事?”
小尼身形瘦弱,看起來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語氣卻老成持重,不愧是佛門弟子。
聞昭感慨,卻見魏鏡拿出令牌
“奉帝令前來探望法師,還請小師傅通傳。”
小尼一怔,動了動唇,點頭,雙手合十
“施主且稍等片刻,貧尼去去就回。”
聞昭有些驚訝,拉過魏鏡,低聲
“是父皇派你來的?”
魏鏡想了想
“也不全是。”
他本來就打算過來看看她的。
二人正說著,門再一次被拉開,剛剛那小尼又走了出來,對魏鏡行禮
“二位施主請隨貧尼進來吧。”
倆人入得院內,隻見一顆碩大的榕樹下,兩個小尼有規律地清掃被風吹落的葉片,聞昭很想知道她們是怎麽做到的,掃的時候竟然看不見一點灰塵。
小尼帶著他們一路沿著遊廊向後庭走去,將他們帶到一間房前,小尼敲了敲門
“師傅,他們到了。”
房內傳來一聲清淺的應答聲,聞昭心神一晃,好奇心更甚。
小尼推開門,躬身
“施主請進。”
踏入房內,聞昭一下便捕捉到那抹身影,太一法師背對他們,虔誠地跪拜神像。
魏鏡安靜地站在一旁,沒有打擾的意思。
片刻,太一起身,徐徐行至他們跟前,雙手合十,大拇指上掛了一串佛珠。
聞昭看著她走來,一時難以移目,在心底感慨
這世道果然是沒有天理的,一個尼姑都長得如此貌美,可惜了可惜了。雖然逾矩,她還是忍不住會揣測,到底發生了什麽,會讓如此絕色佳人看破紅塵,皈依佛門,難道是負心漢?
就在她默默構思一部才子佳人的悲劇時,卻聽
“自你離開後,父皇便封了昭禾殿,直到上巳日時,記起你,命人重新打掃整理,這個,是在你梳妝台抽屜裏找到的。”
魏鏡說著,打開行囊,從裏邊抽出一個一尺來長的畫卷遞給她
“父皇說,畢竟是他留給你的,也難得是他留給你的,便讓我帶給你。”
太一看著那紅軸,並未立即伸手去接,好一會兒,輕輕一笑,那意味太過複雜,魏鏡一時讀不懂。
接過畫卷,拆開掛繩的時候太一的手抖了一下。
聞昭忍不住好奇:畫裏究竟有什麽呢?
畫幅很小,遠遠瞥去,隻能模糊看到幾朵花和一個人影。當畫完全展開時,太一卻似被點了穴般,眼睛死死地盯著畫麵,許久,動了動手指,輕輕地輕輕地撫摸畫卷底部。
魏鏡欲問什麽,忽聽幾聲大笑
“哈哈哈哈,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笑到最後,美人閉目,雙肩顫抖,已是淚流滿麵。
聖治十四年三月二六,蘇侍郎娶親,昭禾殿下親臨,贈梨樹一棵,並言
“本宮吃酒,圖個熱鬧。贈梨樹一棵,祈願你二人,百年好合,永不,分離!”
眾人嘩然,臉色大變,自及笄禮一事後,朝官誰不知六公主昭禾殿下心慕門下侍郎蘇幕?本以為今日,蘇府定然會被鬧個雞犬不寧,熟料蘇侍郎卻淡定收下,恭敬言謝
“幕與內子謝殿下美意。梨若不分,何以分離,殿下大智,以此誡訓,幕定當謹記。”
好一張巧嘴!
昭禾憋紅臉,飲下一杯酒,憤然離去。
蘇幕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如此待她的人,也正因如此,她對他是又愛又恨。她愛他一身傲骨,不卑不亢。她亦恨及這身傲骨,因著它,蘇幕就像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她捂不熱,也暖不了。
也許,第一眼她還沒有愛上他,但第一眼,卻是她愛他的開始。
蘇幕,畢竟是不同的。
那些才子總喜歡圍著她轉,隻有蘇幕,視她而不見。亦隻有他,敢當著滿殿的人拒絕她,駁她的麵子,將她的自尊狠狠摔在地上,叫她難過,讓她煩惱……
孫氏,原是江都望族,因戰亂漸漸式微,到了孫清婉父親這代,已完全沒落。昭禾便是利用這一點,也僅有這一點,逼孫清婉妥協,讓她主動讓位。猶記得二人協商,暫且這麽叫著吧。猶記得二人協商那晚,孫清婉拿著皇帝的宣令,看著昭禾,眼中盡是嘲諷,她說
“你以為這樣,蘇幕便會取你為妻麽?即便你得到他的人,你也得不到他的心,永遠!”
這句話就像詛咒,以後,夜夜出現在她夢裏。她畢竟是從小被寵到大的,哪裏受過這樣的羞辱,又怎麽願意忍下這樣的羞辱?孫清婉說的沒錯,即便和離,蘇幕也不會取她為妻。實在是被逼瘋了,她便想出拋繡球招親的辦法,也不計較自己是否成了皇家的笑話,反正不管她做什麽,她的父皇都會諒解她的。那些人願意說就說去吧!她又聽不到!
帶著這樣的天真,這樣的任性,她倒是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她得逞了。蘇幕被騙到雲樓,被她的繡球砸中,冒著抗旨的危險也要拒絕這門親事,她的心、她的自尊在那時被傷透了,可是她已經入了魔,怎麽肯善罷甘休?
所幸,她有個好父親,幫著她威逼利誘,以其家人前途要挾引誘,讓他答應了。畢竟是親父女,用的手段都一樣。
蘇幕是與她成婚了,她卻依舊不幸福。蘇幕待她隻有謙恭,她想要的,他一分也不會給!
昭禾殿的宮人知道她的現狀,私下裏笑話她守活寡,她一怒,將她們全部杖斃,她何其惡毒!為了蘇幕,喪盡天良,可笑至極。
她以為,每天麵對蘇幕冰冷的神色已是上蒼對她最大的懲罰,殊不知,悲劇還在後麵。
她仗著自己的美貌,放低身段,時時引誘,蘇幕卻不為所動。她覺得一定是自己還不夠美,身姿還不夠妖嬈,打動不了蘇幕。為此,她四處求藥服藥,活得不人不鬼。直到後來,她看見蘇幕眉眼溫柔,滿麵笑容地扶著孫清婉進入那個小院,她才明白,原來他不冷情,隻是厭惡和她在一起,便不屑予以一絲柔情。
有時候,你不能忽視女人的嫉妒心。
她也不知道自己那天怎麽了,隻身一人,怒氣衝衝跑到孫清婉院中,忍不住掌摑她,用最惡劣的話語侮辱她,孫清婉笑著,眼中隻有嘲諷,她說
“昭禾啊昭禾,你真應該拿把鏡子好好照照你自己,你做了這麽多,又有什麽用呢?”
她氣不過,知道打罵是最低級的反駁人的辦法,忍著氣,撒了謊。她笑得高人一等,睨視孫清婉
“是麽?如果真的沒有用,蘇幕怎麽會上我的床,怎麽會與我夜夜纏綿?即便他現在放不下你,以後呢?你以為你能仗著肚子裏的孩子束縛他多久?你又有什麽可以給他的?名譽?地位?還是一個可能永遠正不了名的孩子?”
孫清婉愣愣看著她,片刻突然尖叫起來,撲向她,拉扯她。也許那是孫清婉早就預謀好的。她的那一用力推搡,葬送了蘇幕的孩子,也葬送了她和他遙遙無期的可能。她看著他深惡痛絕的眼神,心如刀割,她聽見他用最失望的語氣道
“本來,我還對你抱有一絲期待,可是現在都沒有了!你何其殘忍!清婉這個孩子,我和她婚後便有了,她做錯了什麽?我又做錯了什麽!”
她不知道自己怎麽回的昭禾殿,又是怎麽度過那段時光,蘇幕堅決地搬了出去,不願與她再有任何瓜葛。
她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多麽希望自己不要認識他,不要在花海中與他對視,不要為他心動,不要和他糾糾纏纏。
她終究不能忍,於是,她去找他了,他和孫清婉果然住在一起,她高估了自己的魅力,低估了孫清婉的恨意,當那把剪刀插在她腹部的時候,她聽到孫清婉極盡瘋狂的笑聲
“你得到他的人又怎麽樣?他的心,你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也妄想得到!”
他竟然沒有把真相告訴她!帶著那一點點揣測的歡喜,她暈倒在那個人懷裏,也算如願以償了。
孫清婉刺殺皇胄,必死無疑。皇帝看著數日昏迷不醒的愛女,龍顏大怒,下令抓捕孫清婉,三日後午門問斬。
那三天,她睡得很好,夢裏,她和蘇幕冰釋前嫌,蘇幕像對孫清婉一樣待她。可是,一切都隻是夢。她醒來,小丫鬟便哭哭啼啼告訴她,蘇幕隻身前往刑場,阻撓問斬,近衛軍攔都攔不住,負責監刑的刑官陸澤贇,為之大怒,下令錘殺擾刑者。她到的時候,終究晚了一步,她看著此生摯愛滿身髒汙,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伸長了手,想要觸碰場上已被處決的人。她哭了,淚流成河,跑跪到他麵前,想要抓住他,卻隻換來他的輕笑,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問她
“昭禾,你滿意了麽?”
昭禾,你滿意了麽?
是啊,他已作亡人,此生,再也沒人叫她痛叫她苦,叫她失了自尊,沒了靈魂,她,有何不滿意呢?
愛已成殤,終難圓滿。
聞昭下了山,卻發現魏鏡一直沉默著,想要說些話逗逗他。不想,魏鏡突然停下,看著拾級而上的婦人怔然,真是巧啊。婦人也發現他們,抬頭,也是愣住,片刻,卻是福身
“清婉見過王爺。”
魏鏡點頭,問她
“你為何會來此處?”
孫清婉未回這個問題,卻道
“昔日一別,已是四年了,清婉依舊牢記王爺恩情。當年若非王爺,清婉怕早已做了刀下亡魂。今有幸遇上,王爺請受清婉三拜。”
孫清婉說著,便跪了下來,就要磕頭,魏鏡俯身扶起她
“其實,真正救你的不是我,是昭禾。”
他終是誤了一人。
聖治十七年,岐王巡國回朝受封,聽聞六公主與孫清婉的事,認為其父所為有失公允,難以服眾。在其力諫下,孫清婉行刑前一晚,皇帝鬆了口,答應暫時不殺孫清婉,一切等六公主醒來後再做決斷。
他卻忘了把結果告訴最關鍵的那個人。
第二日,有一批死囚要處理,其中有一個女人,因夫家花了錢,要求問斬時給她蒙了頭,不至於失了她夫家顏麵,陸則贇照做了。卻陰差陽錯,讓蘇幕失了性命。
孫清婉隻淡淡一笑,沒有答他,好一會兒,再次福身
“請允許我去看她。”
知自己無法阻攔,魏鏡側身,讓出路來。
人走後,聞昭滿腦子疑問,一路隨他下了山,二人漸行漸遠,最後實在憋不住了,就要問出,卻見魏鏡表情突變,沉聲
“不好!”
聞昭不明所以,魏鏡已飛身離去。
她趕到時,聽見一群小尼的哭啼聲,眉心一跳,意識到什麽,跑到後庭,卻見剛剛停留的那間房裏,魏鏡抱下掛在房梁上的人,歎了口氣。
孫清婉隻呆呆看著那幅攤開的畫,片刻卻是淒涼一笑,就在前不久,那個女人告訴她,蘇幕沒有做對不起自己的事,那些都是她因為嫉妒而編造的,從始至終,蘇幕隻愛孫清婉。可是現在,真的是這樣麽?
聞昭徹底懵了,帶著好奇,拿起那幅畫,隻見花海中,少女靈巧地舞動身軀,手臂舉起,擺了個極美的姿態,白裙翻飛,片片紅花雨灑落在少女眉間鬢角,極其唯美的畫麵。
聞昭忍不住驚歎,再一細細看去,卻被少女靈動的眼睛吸引,總覺萬分熟悉,拿遠了一瞧,大駭,這不正是——聞昭看看躺在地上的人,默然。
片刻,撫摸畫卷,驚訝地發現畫幅底部竟然刻了字。聞昭擦亮眼,仔細專研,半天才咂摸出
“天上人間沉花海,酒入香腮凝翠煙,鬢間海棠一點紅,卻輸一段皓腕。願有來生初相見,長相廝守,共赴韶華。聖治十三年春。”
蘇幕能許給昭禾的,便隻有來生。可恨她來生寧做鴛鴦鳥,也不想再與他相見。
聖治十三年,四月,帝在新科進士入職前出了一道考題,那便是為愛女六公主作小像,誰作的好便可在指定的品階內選擇三品以下心儀的官位。四位進士躍躍欲試,作出來的畫皇帝都不滿意,而蘇幕,以不擅長工筆為由,退出。卻在心中反複描刻,回去後,畫了下來,一直珍藏,從未拿出來過。
“昭禾已成人,可有意中人?朕今日便一並做了主。”
本是玩笑話,公主卻當了真,美眸一挑,紅唇微啟
“父皇此話當真?”
皇帝一哽,未成想倒真問出個子醜寅卯。
君須知,玩笑開不得,更應知,女大不中留。
帝正襟危坐
“君無戲言。”
昭禾殿下轉身,徑直走到新晉門下侍郎蘇幕跟前,取發笄遞上
“蘇郎可願意?”
蘇幕垂眸,凝視發簪,片刻,抬手禮拒
“殿下抬愛,幕受寵若驚,然,幕已有婚約在身,並,將於今年三月底完婚。殿下地位尊貴,幕不敢高攀。”
一個敢求,一個便敢拒。
昭禾一滯,正視恭恭敬敬立在眼前的人,良久,將發笄插回鬢間,輕笑
“如此,昭禾便不強求。”
曾聞,揚州才子蘇幕,與孫氏女清婉青梅竹馬,二人情深似海,早有婚約。今看來,不是傳言,而是事實。她畢竟晚到,如何抵得過?
那日六公主酒興高至,杯觥(gong)交錯間,酩酊大醉,於殿前執蘇侍郎袍裾問情,侍郎隻道
“可求而不可強求,是為真情。”
公主閉目流淚,咽聲
“如若不求,何以情真。水滴石穿,定遂吾願。”
二人拉扯,卻教天子為難,帝惜才,更愛女。
蘇侍郎何有退路?
……
陵陽縣,雲峰山
青山翠樹,煙霧繚繞。聞昭站在山腳下,望著蜿蜒而上的石階,問魏鏡
“你說我們要找的人,在這上邊?”
魏鏡接過聞昭手裏的行囊,點頭
“嗯,太一法師,就在這裏。”
四年了……
聞昭呢喃問
“你什麽時候信這個了?”
魏鏡隻做未聽見,拉過她
“走吧。”
一個時辰後
日照高林,二人終於看見藏在深山裏的紅瓦白牆。聞昭一手扶著魏鏡肩頭,一手執扇扇風
“真人住所如此偏僻,若非心誠如何能找得到?”
看她大汗淋漓,魏鏡遞過巾帕和水壺
“此地不對外人開放,除了我們,難得會有人拜訪。”
聞昭擦擦額頭上的汗珠,喝了一口水,看著牌匾上清雋的“靜慈庵”三個字,疑惑重重
說得如此神秘懸乎,她倒要看看這個太一法師究竟是何方神聖!
魏鏡叩響院門,一個玄裳小尼從裏邊打開門,看見二人,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施主所來為何事?”
小尼身形瘦弱,看起來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語氣卻老成持重,不愧是佛門弟子。
聞昭感慨,卻見魏鏡拿出令牌
“奉帝令前來探望法師,還請小師傅通傳。”
小尼一怔,動了動唇,點頭,雙手合十
“施主且稍等片刻,貧尼去去就回。”
聞昭有些驚訝,拉過魏鏡,低聲
“是父皇派你來的?”
魏鏡想了想
“也不全是。”
他本來就打算過來看看她的。
二人正說著,門再一次被拉開,剛剛那小尼又走了出來,對魏鏡行禮
“二位施主請隨貧尼進來吧。”
倆人入得院內,隻見一顆碩大的榕樹下,兩個小尼有規律地清掃被風吹落的葉片,聞昭很想知道她們是怎麽做到的,掃的時候竟然看不見一點灰塵。
小尼帶著他們一路沿著遊廊向後庭走去,將他們帶到一間房前,小尼敲了敲門
“師傅,他們到了。”
房內傳來一聲清淺的應答聲,聞昭心神一晃,好奇心更甚。
小尼推開門,躬身
“施主請進。”
踏入房內,聞昭一下便捕捉到那抹身影,太一法師背對他們,虔誠地跪拜神像。
魏鏡安靜地站在一旁,沒有打擾的意思。
片刻,太一起身,徐徐行至他們跟前,雙手合十,大拇指上掛了一串佛珠。
聞昭看著她走來,一時難以移目,在心底感慨
這世道果然是沒有天理的,一個尼姑都長得如此貌美,可惜了可惜了。雖然逾矩,她還是忍不住會揣測,到底發生了什麽,會讓如此絕色佳人看破紅塵,皈依佛門,難道是負心漢?
就在她默默構思一部才子佳人的悲劇時,卻聽
“自你離開後,父皇便封了昭禾殿,直到上巳日時,記起你,命人重新打掃整理,這個,是在你梳妝台抽屜裏找到的。”
魏鏡說著,打開行囊,從裏邊抽出一個一尺來長的畫卷遞給她
“父皇說,畢竟是他留給你的,也難得是他留給你的,便讓我帶給你。”
太一看著那紅軸,並未立即伸手去接,好一會兒,輕輕一笑,那意味太過複雜,魏鏡一時讀不懂。
接過畫卷,拆開掛繩的時候太一的手抖了一下。
聞昭忍不住好奇:畫裏究竟有什麽呢?
畫幅很小,遠遠瞥去,隻能模糊看到幾朵花和一個人影。當畫完全展開時,太一卻似被點了穴般,眼睛死死地盯著畫麵,許久,動了動手指,輕輕地輕輕地撫摸畫卷底部。
魏鏡欲問什麽,忽聽幾聲大笑
“哈哈哈哈,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笑到最後,美人閉目,雙肩顫抖,已是淚流滿麵。
聖治十四年三月二六,蘇侍郎娶親,昭禾殿下親臨,贈梨樹一棵,並言
“本宮吃酒,圖個熱鬧。贈梨樹一棵,祈願你二人,百年好合,永不,分離!”
眾人嘩然,臉色大變,自及笄禮一事後,朝官誰不知六公主昭禾殿下心慕門下侍郎蘇幕?本以為今日,蘇府定然會被鬧個雞犬不寧,熟料蘇侍郎卻淡定收下,恭敬言謝
“幕與內子謝殿下美意。梨若不分,何以分離,殿下大智,以此誡訓,幕定當謹記。”
好一張巧嘴!
昭禾憋紅臉,飲下一杯酒,憤然離去。
蘇幕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如此待她的人,也正因如此,她對他是又愛又恨。她愛他一身傲骨,不卑不亢。她亦恨及這身傲骨,因著它,蘇幕就像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她捂不熱,也暖不了。
也許,第一眼她還沒有愛上他,但第一眼,卻是她愛他的開始。
蘇幕,畢竟是不同的。
那些才子總喜歡圍著她轉,隻有蘇幕,視她而不見。亦隻有他,敢當著滿殿的人拒絕她,駁她的麵子,將她的自尊狠狠摔在地上,叫她難過,讓她煩惱……
孫氏,原是江都望族,因戰亂漸漸式微,到了孫清婉父親這代,已完全沒落。昭禾便是利用這一點,也僅有這一點,逼孫清婉妥協,讓她主動讓位。猶記得二人協商,暫且這麽叫著吧。猶記得二人協商那晚,孫清婉拿著皇帝的宣令,看著昭禾,眼中盡是嘲諷,她說
“你以為這樣,蘇幕便會取你為妻麽?即便你得到他的人,你也得不到他的心,永遠!”
這句話就像詛咒,以後,夜夜出現在她夢裏。她畢竟是從小被寵到大的,哪裏受過這樣的羞辱,又怎麽願意忍下這樣的羞辱?孫清婉說的沒錯,即便和離,蘇幕也不會取她為妻。實在是被逼瘋了,她便想出拋繡球招親的辦法,也不計較自己是否成了皇家的笑話,反正不管她做什麽,她的父皇都會諒解她的。那些人願意說就說去吧!她又聽不到!
帶著這樣的天真,這樣的任性,她倒是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她得逞了。蘇幕被騙到雲樓,被她的繡球砸中,冒著抗旨的危險也要拒絕這門親事,她的心、她的自尊在那時被傷透了,可是她已經入了魔,怎麽肯善罷甘休?
所幸,她有個好父親,幫著她威逼利誘,以其家人前途要挾引誘,讓他答應了。畢竟是親父女,用的手段都一樣。
蘇幕是與她成婚了,她卻依舊不幸福。蘇幕待她隻有謙恭,她想要的,他一分也不會給!
昭禾殿的宮人知道她的現狀,私下裏笑話她守活寡,她一怒,將她們全部杖斃,她何其惡毒!為了蘇幕,喪盡天良,可笑至極。
她以為,每天麵對蘇幕冰冷的神色已是上蒼對她最大的懲罰,殊不知,悲劇還在後麵。
她仗著自己的美貌,放低身段,時時引誘,蘇幕卻不為所動。她覺得一定是自己還不夠美,身姿還不夠妖嬈,打動不了蘇幕。為此,她四處求藥服藥,活得不人不鬼。直到後來,她看見蘇幕眉眼溫柔,滿麵笑容地扶著孫清婉進入那個小院,她才明白,原來他不冷情,隻是厭惡和她在一起,便不屑予以一絲柔情。
有時候,你不能忽視女人的嫉妒心。
她也不知道自己那天怎麽了,隻身一人,怒氣衝衝跑到孫清婉院中,忍不住掌摑她,用最惡劣的話語侮辱她,孫清婉笑著,眼中隻有嘲諷,她說
“昭禾啊昭禾,你真應該拿把鏡子好好照照你自己,你做了這麽多,又有什麽用呢?”
她氣不過,知道打罵是最低級的反駁人的辦法,忍著氣,撒了謊。她笑得高人一等,睨視孫清婉
“是麽?如果真的沒有用,蘇幕怎麽會上我的床,怎麽會與我夜夜纏綿?即便他現在放不下你,以後呢?你以為你能仗著肚子裏的孩子束縛他多久?你又有什麽可以給他的?名譽?地位?還是一個可能永遠正不了名的孩子?”
孫清婉愣愣看著她,片刻突然尖叫起來,撲向她,拉扯她。也許那是孫清婉早就預謀好的。她的那一用力推搡,葬送了蘇幕的孩子,也葬送了她和他遙遙無期的可能。她看著他深惡痛絕的眼神,心如刀割,她聽見他用最失望的語氣道
“本來,我還對你抱有一絲期待,可是現在都沒有了!你何其殘忍!清婉這個孩子,我和她婚後便有了,她做錯了什麽?我又做錯了什麽!”
她不知道自己怎麽回的昭禾殿,又是怎麽度過那段時光,蘇幕堅決地搬了出去,不願與她再有任何瓜葛。
她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多麽希望自己不要認識他,不要在花海中與他對視,不要為他心動,不要和他糾糾纏纏。
她終究不能忍,於是,她去找他了,他和孫清婉果然住在一起,她高估了自己的魅力,低估了孫清婉的恨意,當那把剪刀插在她腹部的時候,她聽到孫清婉極盡瘋狂的笑聲
“你得到他的人又怎麽樣?他的心,你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也妄想得到!”
他竟然沒有把真相告訴她!帶著那一點點揣測的歡喜,她暈倒在那個人懷裏,也算如願以償了。
孫清婉刺殺皇胄,必死無疑。皇帝看著數日昏迷不醒的愛女,龍顏大怒,下令抓捕孫清婉,三日後午門問斬。
那三天,她睡得很好,夢裏,她和蘇幕冰釋前嫌,蘇幕像對孫清婉一樣待她。可是,一切都隻是夢。她醒來,小丫鬟便哭哭啼啼告訴她,蘇幕隻身前往刑場,阻撓問斬,近衛軍攔都攔不住,負責監刑的刑官陸澤贇,為之大怒,下令錘殺擾刑者。她到的時候,終究晚了一步,她看著此生摯愛滿身髒汙,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伸長了手,想要觸碰場上已被處決的人。她哭了,淚流成河,跑跪到他麵前,想要抓住他,卻隻換來他的輕笑,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問她
“昭禾,你滿意了麽?”
昭禾,你滿意了麽?
是啊,他已作亡人,此生,再也沒人叫她痛叫她苦,叫她失了自尊,沒了靈魂,她,有何不滿意呢?
愛已成殤,終難圓滿。
聞昭下了山,卻發現魏鏡一直沉默著,想要說些話逗逗他。不想,魏鏡突然停下,看著拾級而上的婦人怔然,真是巧啊。婦人也發現他們,抬頭,也是愣住,片刻,卻是福身
“清婉見過王爺。”
魏鏡點頭,問她
“你為何會來此處?”
孫清婉未回這個問題,卻道
“昔日一別,已是四年了,清婉依舊牢記王爺恩情。當年若非王爺,清婉怕早已做了刀下亡魂。今有幸遇上,王爺請受清婉三拜。”
孫清婉說著,便跪了下來,就要磕頭,魏鏡俯身扶起她
“其實,真正救你的不是我,是昭禾。”
他終是誤了一人。
聖治十七年,岐王巡國回朝受封,聽聞六公主與孫清婉的事,認為其父所為有失公允,難以服眾。在其力諫下,孫清婉行刑前一晚,皇帝鬆了口,答應暫時不殺孫清婉,一切等六公主醒來後再做決斷。
他卻忘了把結果告訴最關鍵的那個人。
第二日,有一批死囚要處理,其中有一個女人,因夫家花了錢,要求問斬時給她蒙了頭,不至於失了她夫家顏麵,陸則贇照做了。卻陰差陽錯,讓蘇幕失了性命。
孫清婉隻淡淡一笑,沒有答他,好一會兒,再次福身
“請允許我去看她。”
知自己無法阻攔,魏鏡側身,讓出路來。
人走後,聞昭滿腦子疑問,一路隨他下了山,二人漸行漸遠,最後實在憋不住了,就要問出,卻見魏鏡表情突變,沉聲
“不好!”
聞昭不明所以,魏鏡已飛身離去。
她趕到時,聽見一群小尼的哭啼聲,眉心一跳,意識到什麽,跑到後庭,卻見剛剛停留的那間房裏,魏鏡抱下掛在房梁上的人,歎了口氣。
孫清婉隻呆呆看著那幅攤開的畫,片刻卻是淒涼一笑,就在前不久,那個女人告訴她,蘇幕沒有做對不起自己的事,那些都是她因為嫉妒而編造的,從始至終,蘇幕隻愛孫清婉。可是現在,真的是這樣麽?
聞昭徹底懵了,帶著好奇,拿起那幅畫,隻見花海中,少女靈巧地舞動身軀,手臂舉起,擺了個極美的姿態,白裙翻飛,片片紅花雨灑落在少女眉間鬢角,極其唯美的畫麵。
聞昭忍不住驚歎,再一細細看去,卻被少女靈動的眼睛吸引,總覺萬分熟悉,拿遠了一瞧,大駭,這不正是——聞昭看看躺在地上的人,默然。
片刻,撫摸畫卷,驚訝地發現畫幅底部竟然刻了字。聞昭擦亮眼,仔細專研,半天才咂摸出
“天上人間沉花海,酒入香腮凝翠煙,鬢間海棠一點紅,卻輸一段皓腕。願有來生初相見,長相廝守,共赴韶華。聖治十三年春。”
蘇幕能許給昭禾的,便隻有來生。可恨她來生寧做鴛鴦鳥,也不想再與他相見。
聖治十三年,四月,帝在新科進士入職前出了一道考題,那便是為愛女六公主作小像,誰作的好便可在指定的品階內選擇三品以下心儀的官位。四位進士躍躍欲試,作出來的畫皇帝都不滿意,而蘇幕,以不擅長工筆為由,退出。卻在心中反複描刻,回去後,畫了下來,一直珍藏,從未拿出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