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幸運的是,這個時代還沒有《論持久戰》,遊擊戰術也遠不如現代的發達。


    這群小日子就算真的逃進山林裏打算和自己打遊擊,估計他們也沒有強大的組織力。


    遊擊戰術是需要強大的組織力與凝結力的,試想一下,一群互不相識,沒有什麽共同價值觀,共同夢想的人組成一支軍隊,那麽指揮官該如何保證他們不會打著打著就各自逃命了?


    古代為什麽鮮少有所謂的遊擊戰術?


    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麽陣型都很秘籍?難道他們不知道陣型秘籍的話很容易被敵人的弓箭手射中嗎?


    他們當然知道,但沒辦法。


    古代可沒有什麽愛國教育,更沒有覺醒什麽民族自豪感。


    在古代老百姓眼裏,誰當皇帝都一樣。


    曆史上,中原多次入主蠻夷手中,從五胡亂華,到宋末元初,在到滿清入關。


    抵抗的漢人,甚至是殉國的漢人看起來不少,但實際上真心想抵抗的人,少得可憐!


    殉國的大多是文人,有著文人風骨。


    抵抗的大多是前朝宗室,因為不抵抗也多半會被趕盡殺絕,橫豎都是一死,幹嘛不抵抗?


    至於底層百姓,對他們來說,誰當皇帝他們都是底層百姓,比起抵抗,他們更願意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底層百姓缺少教育,導致他們沒什麽愛國心理,更別談什麽組織力和凝結力了,反抗的前朝宗室們將這些人組織起來,靠的是什麽?


    靠的是軍餉,靠的是一頓包飯。


    大家當兵是混飯吃的,能活命誰願意在戰場上拚命啊?


    如果部隊陣型不夠密集,不夠集中的話,放兩槍就嚇得四散而逃了。


    火器時代西方為什麽能遙遙領先?難道是因為西方的火器更加優秀嗎?


    其實真相遠不如此。


    清末時,清朝的火器絲毫不虛洋人,甚至雙方對射時清兵也能和英法聯軍打得有來有有回。很多人都對滿清有一個誤解,那就是滿清和英法聯軍打仗的時候,人家用槍,清兵用刀。


    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火器時代,近戰才是致勝的最終法寶!


    清兵在火器的使用上絲毫不虛洋人,可一旦洋人上刺刀打算衝上來肉搏時,清軍便都嚇得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


    這就是所謂的組織力和凝結力!


    清兵因為缺乏組織力,導致陣型很分散,又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將他們凝聚在一起,又導致了一旦看到大片敵人朝著自己衝來,幹脆丟盔棄甲,各自逃命。


    而洋人軍隊陣型相對十分密集,小時候看電影的時候李牧還好奇,為啥一群拿著槍的人要站成一排排隊槍斃?


    期初李牧以為是那個時代的火器精度太差,需要密集的火力才能形成有效的殺傷。


    但長大後了解到,燧發槍的精度並不差,甚至比現代人想象的精準得多得多。


    之所以排隊槍斃,是因為那個時代缺少一些相關的價值觀教育和愛國教育,導致軍隊凝聚力不夠。如果陣型過於分散的話,那逃兵可就多了去了。


    打著打著指揮官就會發現,己方人數越來越少,但戰場上的屍體卻沒幾個。


    陣型密集的話,一來方便指揮官及時發現逃兵並處決,二來也可以讓士兵們更有勇氣。


    人類是群居動物,特別是在戰場上廝殺的時候,你的身邊有無數戰友緊挨著你為你擋槍子,和周圍空無一人,離你最近的戰友相隔十幾米遠所給人造成的心理壓力是完全不同的。


    這也是為什麽,古代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遊擊隊伍。


    這群扶桑人就算要進山和自己打遊擊,多半也成不了氣候。


    畢竟底層老百姓可不會閑著沒事兒跟你進山,三天餓九頓的。


    那些會進山打遊擊的,往往都是既得利益者。


    百姓進山打遊擊能得到什麽利益?


    想到這,李牧搖了搖頭道:“這倒是不足為據,得人心者得天下,扶桑的百姓常年遭受武士階層的壓迫,就算那群家夥進山打遊擊,也成不了氣候。”


    “更何況……咱們手裏還有大殺器。”


    “大殺器?”


    一旁的王晴好奇地皺了皺眉。


    “報紙啊!”


    輿論戰這東西,自古以來就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隻可惜,古代沒有報紙,搞輿論戰隻能靠一張嘴。


    效率低,風險大,遠不如報紙。


    雖然扶桑識字的人不多,但也總好過僅憑一張嘴去遊說。


    “好了。”


    李牧這時站起身來,一腳踩在枯山水上,將扶桑地圖踩得七零八碎,完全看不出是一張地圖後便起身回屋了。


    轉眼間,李牧已經來到扶桑有兩個月了,這兩個月李牧倒是沒什麽水土不服,吃的東西除了寡淡一些之外,倒也沒什麽不適。


    畢竟扶桑人也吃大米,就是肉類食物少得可憐。


    平時能吃到的肉類,也隻有魚肉而已。


    像是鹿肉、豬肉之類的東西,要到天守閣等藤原老鬼請客才能吃得上。


    幾日後……


    扶桑西北處,月前國上空,無數飛艇與熱氣球緩緩飛過。


    月前國的百姓們紛紛駐足觀看。


    “是神仙嗎?我的天啊!船居然可以在天上飛!”


    “那是什麽東西?”


    “是天照大神!肯定是天照大神來了!我們的苦日子就要到頭了!”


    “可我怎麽看著這些東西是從西邊飛過來的?高天原難道在西邊?”


    月前國大名站在高台上,同樣一臉震撼的盯著那些飛艇。


    這時,一名下人拿來一個從大夏進口而來的單筒望遠鏡,月前國大名立馬拿著望遠鏡,朝著空中望去。


    這一看,月前國大名瞬間嚇傻了!


    “怎麽了?大人?真如百姓所說,是天照大神下凡了?”


    “不!”


    月前國大名搖了搖頭,一臉震撼道:“三辰旗!是……大夏的軍隊!速報大阪城!大夏的軍隊來了!”


    “是!”


    一名傳令武士穿過馳道,八百裏加急朝著大阪城跑去。


    可馬怎麽能跑得過飛艇?一路上這名傳令武士跑死了兩匹馬,也未能追上空中那龐大的隊伍。


    築前國海峽。


    “停火!停火!山上大人說了!萬不要對大夏艦隊開火!”


    隻見狹窄的海峽上,數以千計的戰船正在緩緩通過。


    最外兩側大約五十艘戰船,都裝備著重型紅衣大炮,一旦岸上的扶桑人敢射弩箭,這些紅衣大炮便會立即開火還擊!


    扶桑人雖然掌握了火器,但以扶桑國的工業能力,僅能造出燧發槍,火炮就不用想了,以他們的冶煉工藝,根本鑄不出炮膛。


    海上作戰現在還用傳統的弩箭呢。


    而此刻,正中央的旗艦之上,夏玄妙坐在桌台前,一邊吃著水果,一邊對著眼前的薛誌雲開口道:“他們沒抵抗?”


    “沒抵抗。”


    薛誌雲開口道。


    “沒抵抗好啊!沒抵抗朕就能早日見到那狗男人了。”


    薛誌雲回答道:“陛下,咱的水師就是看起來唬人,但真正能打仗的戰船,僅有五十艘。”


    “剩下的九百多艘都是臨時征用的商船與漕船,若他們真心抵抗的話,我們也會損失慘重。”


    “那你的意思是?”


    “末將建議還是走外海吧,過了海峽,便是瀨戶內海,瀨戶內海島嶼星羅棋布,十分複雜,極其容易遭遇埋伏。”


    “那五十艘戰船方有自保能力,可剩下的那九百多艘臨時征用的商船與漕船可抵禦不了敵人啊!”


    夏玄妙和張悅那奸相鉤心鬥角了十幾年,太了解人心了。


    她有恃無恐地搖了搖頭道:“不需要,他們不敢抵抗。”


    “一千條船,雖然隻有五十條能打仗,但也足夠嚇唬住他們的了。”


    “傳令下去,此後每隔半個時辰,便讓那五十艘戰船向兩岸開火一次!”


    “不需要打到誰,隻要能讓他們見識一下紅衣大炮的威力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小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超級伊麗鯊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超級伊麗鯊魚並收藏逍遙小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