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還未亮,晉軍探子來報:天子駕攆途徑伏風坡被契丹軍埋伏,少帝被耶律格木爾挾持到了耶律軍大營,少帝身邊的大太監何泗夜間脫逃,將這個消息帶回了香羅城。
何泗要求晉軍出兵去救駕,蘭姻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剛睡下沒多久,就被人叫起來換上了盔甲。
作戰的盔甲有些笨重且壓製著蘭姻行動的腳步,當她踏出天問閣的時候,眼前的天已經蒙蒙亮,微光穿透薄薄的雲層灑在荒蕪的大地上。
此時,公儀斐率領著一支精兵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他身披絳紅鎧袍、頭戴銀盔,朝著蘭姻迎了上來,“在下請命與殿下同去。”
蘭姻看向他,注意力卻轉到他身著的鎧甲之上,沉默了一會兒,方才開口道:“香羅城不可無將,你得留下來守城。”
公儀斐繼續道:“我對伏風坡更為熟悉,可以替殿下去伏風坡救駕,請殿下留下來守城。”
蘭姻搖了搖頭,道:“他們要的是本王......”
這次天子遷都是秘密進行的,耶律格木爾卻不知從何得來的密報,竟能在半路截下了少帝的車駕。
而他沒有立刻殺了少帝,定是忌憚香羅城中的“李羨安”。
若天子一死,天下群雄皆可逐之,李羨安又是藩王之中最有力的一股勢力。
雖然李羨安表麵上效忠天子,但是實際上他自從先父離世後,就早有了反叛的心思。
對於耶律格木爾來說,少帝怯懦好拿捏,進軍吞並中原指日可待,但要是李羨安當了皇帝,耶律格木爾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因此,伏風坡這一戰,耶律格木爾想要的不是少帝的命,而是李羨安的命。
可耶律格木爾怎麽也想不到,此次來香羅城的人根本就不是李羨安,而是蘭姻。
李羨安早就想到了耶律格木爾會來進犯,所以安排蘭姻來此誘敵深入。
為了讓這個局中局奏效,蘭姻必須替李羨安掛帥出征。
想到這裏,蘭姻看了一眼站在旁邊焦急等待的大太監何泗,未免公儀斐多想,於是加了一句:“本王有信心可以救出天子,還請你放心替本王守好這座城。若敗城,本王回來拿你是問。”
公儀斐皺了眉,似乎在思索什麽,半天也不說話。
蘭姻不見得自己說服了公儀斐,心有顧慮,急著出發。
正要下令行軍,眼神一轉卻見到公儀斐身後牽著一匹熟悉的駿馬。
那匹馬周身漆黑,體態壯碩——竟然是黃金舟?
早在一年前,蘭姻被懷玉設計抓回去之後,這匹馬就失蹤了。蘭姻原以為它和謝昭兒一樣被懷玉殺了,萬萬沒想到它竟然還活著。
蘭姻滿眼狐疑,差點就要問出“黃金舟怎麽會在公儀斐身邊”,但突然想到自己現在還喬裝成李羨安的模樣,便立刻收住了嘴。
而此時,公儀斐的目光在蘭姻臉上停留了一下,似是看出了她心裏的疑惑,徑自說道:“這匹馬是我半年前行軍至城外密林時,無意中發現的野馬。起初它性子難馴,但極有天分,我耗了半年已經引它入正。殿下要是看得上此馬,可以拿去使用。”
公儀斐邊說邊拍了拍馬背,黃金舟輕嘶一聲,桀驁地抬起腦袋。
黃金舟朝著蘭姻看了一眼,許是沒認出她來,對她稍有不服。
說是說被馴服了,但看樣子它也隻服公儀斐一個人。
蘭姻不甚在意,說道:“既是你的戰馬,那本王也不與你爭搶了。”
語畢,蘭姻往前走向另外一匹戰馬,躍上馬背,下令道:“三軍聽令,北征伏風坡,務必要將天子平安接回!”
前軍將士們紛紛吹響號角,士卒們檢查裝備、準確排列隊形,一字排開的隊伍迅速凝聚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天地一片肅殺,戰馬嘶鳴,全軍齊聲高呼“北征伏風坡”,鐵騎揚塵闊步而行,進發出了震動天地的聲響。
清晨的寒霧籠罩在黃沙之上,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迎著晨光宣誓著此戰必勝的信念。
......
香羅城中的守軍加上公儀斐帶的晉軍親兵,總共囤積了一萬三千兵馬。
此次蘭姻北征伏風坡,點了八千軍,隻剩下五千鎮守香羅城。
從香羅城行軍至伏風坡近七個時辰,為了不被契丹軍突襲,蘭姻下令繞路行軍,迂回至伏風坡後方。
一是伏風坡後方有一座密林,即是浮丘碑林,入夜之後大軍藏於密林之中不易被發現。
二是繞道契丹軍後方,可以斷了耶律格木爾的後路。
這一戰,蘭姻是頭一次掛帥,以往她都是在幕後給李羨安出謀劃策,大多數時候用的還是求商滅點撥她的用兵之法,真正到了戰場上,心裏免不了還有一些憂慮。
此時,夕陽已經沉落至密林之後,群星覆擁著萬頃綠野。
晉軍就地紮營,蘭姻在王帳中和一群將領議事。
眾人圍站在隴西地形圖的周圍,隻聽老將徐笠說道:“耶律格木爾統領的契丹軍馬駐紮在伏風坡北邊,晉王殿下不如派兵讓本將帶幾千輕騎夜襲他營,衝他個措手不及。”
徐笠此人,蘭姻曾經見過。
當年契丹軍圍攻香羅城那一戰中,蘭姻為李羨安出謀劃策,其中有不少老將不屑於用詭計,徐笠就是那些老將裏麵罵得最狠的人。
雖是李羨安欽點的大將,但是蘭姻有些瞧不上這個老古董。
沉默了片刻,蘭姻看著徐笠開口道:“雖然此計或可折損契丹兵卒,但是無法處決後患。況且天子還在耶律格木爾的手上,到時候把他逼急了,他一刀殺了天子,你我隻能提頭去見閻王了。”
徐笠思索了一瞬,被堵住了話語。
旁邊一個年輕的將領見狀,插話問道:“依殿下看,咱們該如何出兵?”
蘭姻盯著地形圖看了好一會兒,他們現在所處在浮丘碑林。
此地地勢險要,西麵是一座荒山,東麵是伏風坡,南麵又有荒嶺,北邊有一條絕澗。
若晉軍貿然硬攻必然會造成腹背受敵的局麵,但要是能將耶律格木爾引入浮丘碑林,在四麵布兵切斷他們的後路,或許可以一網打盡。
想到這裏,蘭姻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徐笠性子急,倚老賣老地指出了蘭姻的不是,“此計也不妥,依殿下的意思,咱們現在隻能窩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不動了?”
蘭姻眼風掃了徐笠一眼,心道:這老頭仗著自己曾是李羨安先父的老部下,膽敢這麽囂張。
看來她得替李羨安好好治一治徐笠的性子了!
蘭姻冷哼一聲,“徐將軍好大的威風,本王倒是想看看這營中,若是沒有本王的命令,誰敢動一下試試。”
這聲音不大不小,氣勢剛好壓倒了營帳內的所有人。
徐笠見眼前的“李羨安”不似往常那般肅然敬重自己,竟當著眾人的麵揚起了王威,不滿道:“殿下若要當個軟腳蝦,我等也不願打頭陣了!”
在戰場上錘煉出來的老將都有一股敏銳的殺氣和孤勇,徐笠崇拜的是像老晉王那樣的勇猛之將。
可自從老晉王死了,李羨安即位之後,徐笠就再難痛痛快快地打上一場硬仗——就連攻下幽、鎮二州的那幾場仗也不過是靠了一些陰謀詭計。
雖然那幾仗確實打得巧,晉軍傷亡也不多,但是徐笠想來想去都不能認同這種以退為進的戰術。
與此同時,蘭姻心裏也泛起了不悅,看著徐笠的態度,幾乎要讓她誤以為徐笠才是王,而李羨安才是臣。
“徐將軍若不願再聽本王調遣,還請自行了斷吧!”
徐笠聞言氣急,連敬辭也不用了,揚須道:“小子!本將跟隨晉王爺征戰四十餘年,誌在天下,怎能讓你這等言辭衝撞輕易動搖其心誌。”
“晉王爺臨終前托付本將定要護你無虞!可憐本將為李氏勤勉一生,你等小輩卻回咬背疼之犬,讓本將落得個功高震主、反受詆毀的淒涼境遇!你既視本將無德,那便任我走開罷!”言畢,徐笠握緊了寶刀,挺胸腆肚準備邁出營帳。
營帳內的其他將領見此情形,也都有所動搖,紛紛勸說徐笠留下來。
但在此震懾之際,蘭姻氣勢不弱,冷聲道:“徐將軍,將帥不和,乃兵家大忌。本王敬你是忠良之將,隻是人活一世,為人一道,本王承襲先父遺命,從未忘記初心。今日一戰,若徐將軍能聽命於本王,本王定會讓你等到大捷之日!若徐將軍非要固執己見,那就莫怪本王棄老將護軍心!”
徐笠聞言頓足,轉頭卻見此刻的“李羨安”傲氣凜然,這番崢嶸淩厲的模樣像極了他當年效忠的老晉王,沒來由得生出了一股敬意。
怔忪片刻,徐笠忽然徑直單膝跪在了蘭姻的麵前,恭然垂下頭道:“是末將口無遮攔,還望殿下恕罪!殿下說得對,將為帥之從,鞍前馬後不敢有半點懈怠!”
徐笠在沙場征戰多年,早就磨成了一把利刃。
而如何駕馭利刃,便是李羨安奪取天下之際最大的挑戰。
李羨安過於敬重自己先父的舊部,不敢駁斥這群老將,導致軍中尚有人不服他這個新任的王帥。
可行軍作戰要的就是將帥同心,蘭姻此番借李羨安的名義,也算是幫他製住了軍心。
回去之後,她可得好好問李羨安多拿一筆酬勞。
想到這裏,蘭姻輕咳了一聲,打破了王帳內的寂靜,“徐將軍請起,接下來本王還要靠你兵分兩路,與本王一起上屋抽梯,生擒耶律格木爾!”
“是!末將領命!”
徐笠一出聲,其他各部將領也都紛紛跪下領命,一時間營帳內生出澎湃之意。
蘭姻有些恍惚地看著他們,心裏竟也不由得生出了小小的野心:能讓徐笠這樣的大將俯首稱臣,這感覺還真不錯呢......
何泗要求晉軍出兵去救駕,蘭姻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剛睡下沒多久,就被人叫起來換上了盔甲。
作戰的盔甲有些笨重且壓製著蘭姻行動的腳步,當她踏出天問閣的時候,眼前的天已經蒙蒙亮,微光穿透薄薄的雲層灑在荒蕪的大地上。
此時,公儀斐率領著一支精兵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他身披絳紅鎧袍、頭戴銀盔,朝著蘭姻迎了上來,“在下請命與殿下同去。”
蘭姻看向他,注意力卻轉到他身著的鎧甲之上,沉默了一會兒,方才開口道:“香羅城不可無將,你得留下來守城。”
公儀斐繼續道:“我對伏風坡更為熟悉,可以替殿下去伏風坡救駕,請殿下留下來守城。”
蘭姻搖了搖頭,道:“他們要的是本王......”
這次天子遷都是秘密進行的,耶律格木爾卻不知從何得來的密報,竟能在半路截下了少帝的車駕。
而他沒有立刻殺了少帝,定是忌憚香羅城中的“李羨安”。
若天子一死,天下群雄皆可逐之,李羨安又是藩王之中最有力的一股勢力。
雖然李羨安表麵上效忠天子,但是實際上他自從先父離世後,就早有了反叛的心思。
對於耶律格木爾來說,少帝怯懦好拿捏,進軍吞並中原指日可待,但要是李羨安當了皇帝,耶律格木爾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因此,伏風坡這一戰,耶律格木爾想要的不是少帝的命,而是李羨安的命。
可耶律格木爾怎麽也想不到,此次來香羅城的人根本就不是李羨安,而是蘭姻。
李羨安早就想到了耶律格木爾會來進犯,所以安排蘭姻來此誘敵深入。
為了讓這個局中局奏效,蘭姻必須替李羨安掛帥出征。
想到這裏,蘭姻看了一眼站在旁邊焦急等待的大太監何泗,未免公儀斐多想,於是加了一句:“本王有信心可以救出天子,還請你放心替本王守好這座城。若敗城,本王回來拿你是問。”
公儀斐皺了眉,似乎在思索什麽,半天也不說話。
蘭姻不見得自己說服了公儀斐,心有顧慮,急著出發。
正要下令行軍,眼神一轉卻見到公儀斐身後牽著一匹熟悉的駿馬。
那匹馬周身漆黑,體態壯碩——竟然是黃金舟?
早在一年前,蘭姻被懷玉設計抓回去之後,這匹馬就失蹤了。蘭姻原以為它和謝昭兒一樣被懷玉殺了,萬萬沒想到它竟然還活著。
蘭姻滿眼狐疑,差點就要問出“黃金舟怎麽會在公儀斐身邊”,但突然想到自己現在還喬裝成李羨安的模樣,便立刻收住了嘴。
而此時,公儀斐的目光在蘭姻臉上停留了一下,似是看出了她心裏的疑惑,徑自說道:“這匹馬是我半年前行軍至城外密林時,無意中發現的野馬。起初它性子難馴,但極有天分,我耗了半年已經引它入正。殿下要是看得上此馬,可以拿去使用。”
公儀斐邊說邊拍了拍馬背,黃金舟輕嘶一聲,桀驁地抬起腦袋。
黃金舟朝著蘭姻看了一眼,許是沒認出她來,對她稍有不服。
說是說被馴服了,但看樣子它也隻服公儀斐一個人。
蘭姻不甚在意,說道:“既是你的戰馬,那本王也不與你爭搶了。”
語畢,蘭姻往前走向另外一匹戰馬,躍上馬背,下令道:“三軍聽令,北征伏風坡,務必要將天子平安接回!”
前軍將士們紛紛吹響號角,士卒們檢查裝備、準確排列隊形,一字排開的隊伍迅速凝聚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天地一片肅殺,戰馬嘶鳴,全軍齊聲高呼“北征伏風坡”,鐵騎揚塵闊步而行,進發出了震動天地的聲響。
清晨的寒霧籠罩在黃沙之上,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迎著晨光宣誓著此戰必勝的信念。
......
香羅城中的守軍加上公儀斐帶的晉軍親兵,總共囤積了一萬三千兵馬。
此次蘭姻北征伏風坡,點了八千軍,隻剩下五千鎮守香羅城。
從香羅城行軍至伏風坡近七個時辰,為了不被契丹軍突襲,蘭姻下令繞路行軍,迂回至伏風坡後方。
一是伏風坡後方有一座密林,即是浮丘碑林,入夜之後大軍藏於密林之中不易被發現。
二是繞道契丹軍後方,可以斷了耶律格木爾的後路。
這一戰,蘭姻是頭一次掛帥,以往她都是在幕後給李羨安出謀劃策,大多數時候用的還是求商滅點撥她的用兵之法,真正到了戰場上,心裏免不了還有一些憂慮。
此時,夕陽已經沉落至密林之後,群星覆擁著萬頃綠野。
晉軍就地紮營,蘭姻在王帳中和一群將領議事。
眾人圍站在隴西地形圖的周圍,隻聽老將徐笠說道:“耶律格木爾統領的契丹軍馬駐紮在伏風坡北邊,晉王殿下不如派兵讓本將帶幾千輕騎夜襲他營,衝他個措手不及。”
徐笠此人,蘭姻曾經見過。
當年契丹軍圍攻香羅城那一戰中,蘭姻為李羨安出謀劃策,其中有不少老將不屑於用詭計,徐笠就是那些老將裏麵罵得最狠的人。
雖是李羨安欽點的大將,但是蘭姻有些瞧不上這個老古董。
沉默了片刻,蘭姻看著徐笠開口道:“雖然此計或可折損契丹兵卒,但是無法處決後患。況且天子還在耶律格木爾的手上,到時候把他逼急了,他一刀殺了天子,你我隻能提頭去見閻王了。”
徐笠思索了一瞬,被堵住了話語。
旁邊一個年輕的將領見狀,插話問道:“依殿下看,咱們該如何出兵?”
蘭姻盯著地形圖看了好一會兒,他們現在所處在浮丘碑林。
此地地勢險要,西麵是一座荒山,東麵是伏風坡,南麵又有荒嶺,北邊有一條絕澗。
若晉軍貿然硬攻必然會造成腹背受敵的局麵,但要是能將耶律格木爾引入浮丘碑林,在四麵布兵切斷他們的後路,或許可以一網打盡。
想到這裏,蘭姻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徐笠性子急,倚老賣老地指出了蘭姻的不是,“此計也不妥,依殿下的意思,咱們現在隻能窩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不動了?”
蘭姻眼風掃了徐笠一眼,心道:這老頭仗著自己曾是李羨安先父的老部下,膽敢這麽囂張。
看來她得替李羨安好好治一治徐笠的性子了!
蘭姻冷哼一聲,“徐將軍好大的威風,本王倒是想看看這營中,若是沒有本王的命令,誰敢動一下試試。”
這聲音不大不小,氣勢剛好壓倒了營帳內的所有人。
徐笠見眼前的“李羨安”不似往常那般肅然敬重自己,竟當著眾人的麵揚起了王威,不滿道:“殿下若要當個軟腳蝦,我等也不願打頭陣了!”
在戰場上錘煉出來的老將都有一股敏銳的殺氣和孤勇,徐笠崇拜的是像老晉王那樣的勇猛之將。
可自從老晉王死了,李羨安即位之後,徐笠就再難痛痛快快地打上一場硬仗——就連攻下幽、鎮二州的那幾場仗也不過是靠了一些陰謀詭計。
雖然那幾仗確實打得巧,晉軍傷亡也不多,但是徐笠想來想去都不能認同這種以退為進的戰術。
與此同時,蘭姻心裏也泛起了不悅,看著徐笠的態度,幾乎要讓她誤以為徐笠才是王,而李羨安才是臣。
“徐將軍若不願再聽本王調遣,還請自行了斷吧!”
徐笠聞言氣急,連敬辭也不用了,揚須道:“小子!本將跟隨晉王爺征戰四十餘年,誌在天下,怎能讓你這等言辭衝撞輕易動搖其心誌。”
“晉王爺臨終前托付本將定要護你無虞!可憐本將為李氏勤勉一生,你等小輩卻回咬背疼之犬,讓本將落得個功高震主、反受詆毀的淒涼境遇!你既視本將無德,那便任我走開罷!”言畢,徐笠握緊了寶刀,挺胸腆肚準備邁出營帳。
營帳內的其他將領見此情形,也都有所動搖,紛紛勸說徐笠留下來。
但在此震懾之際,蘭姻氣勢不弱,冷聲道:“徐將軍,將帥不和,乃兵家大忌。本王敬你是忠良之將,隻是人活一世,為人一道,本王承襲先父遺命,從未忘記初心。今日一戰,若徐將軍能聽命於本王,本王定會讓你等到大捷之日!若徐將軍非要固執己見,那就莫怪本王棄老將護軍心!”
徐笠聞言頓足,轉頭卻見此刻的“李羨安”傲氣凜然,這番崢嶸淩厲的模樣像極了他當年效忠的老晉王,沒來由得生出了一股敬意。
怔忪片刻,徐笠忽然徑直單膝跪在了蘭姻的麵前,恭然垂下頭道:“是末將口無遮攔,還望殿下恕罪!殿下說得對,將為帥之從,鞍前馬後不敢有半點懈怠!”
徐笠在沙場征戰多年,早就磨成了一把利刃。
而如何駕馭利刃,便是李羨安奪取天下之際最大的挑戰。
李羨安過於敬重自己先父的舊部,不敢駁斥這群老將,導致軍中尚有人不服他這個新任的王帥。
可行軍作戰要的就是將帥同心,蘭姻此番借李羨安的名義,也算是幫他製住了軍心。
回去之後,她可得好好問李羨安多拿一筆酬勞。
想到這裏,蘭姻輕咳了一聲,打破了王帳內的寂靜,“徐將軍請起,接下來本王還要靠你兵分兩路,與本王一起上屋抽梯,生擒耶律格木爾!”
“是!末將領命!”
徐笠一出聲,其他各部將領也都紛紛跪下領命,一時間營帳內生出澎湃之意。
蘭姻有些恍惚地看著他們,心裏竟也不由得生出了小小的野心:能讓徐笠這樣的大將俯首稱臣,這感覺還真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