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弱肉強食,無善心可言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 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岑文本絲毫沒有勸諫李元吉,除了李元吉創造了不少神跡,也是因為這個石炭,是真用不了多少錢,與其他花錢的比起來,這個已經是很小的了。
岑文本下去後,看著整理出來要做的,一陣頭疼,尤其是要花出去這麽多錢,更痛了。
岑文本的頭疼李元吉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如今正叫來謝叔方,商議著吐蕃的事情。
“如今吐蕃已經成了我的封地,成為蕃州府與藏州府,那麽羊同的事情就必須要管,這次鬆讚幹布回去,我們的大軍也必須要一同前往,我準備讓你率軍前去,有沒有信心將牛進達給我帶回來?”
謝叔方頓時眼前一亮。
“大王放心,末將一定將牛進達生擒,帶給大王!”
謝叔方那叫一個興奮啊,這是讓他出去幹仗?還有比這更興奮的事嗎?看著蘇定方那些人全都出去幹仗了,後來的韋雲起、馮立都安排出去了,就剩下他一個人,謝叔方可是沒少愁。
李元吉看著謝叔方也是笑了。
“我算是看出來了,你是一點都不想留在我身邊了啊,算了,既然你想出去幹仗,這次就滿足伱了。
我給你兩萬人,其中三千騎兵,這次過去後,你整合吐蕃的大軍,帶著鬆讚幹布一起,鬆讚幹布這個人還可以,你好生培養一番。
另外你將馮智戣帶過去,他曆練這麽久,能力這方麵應是沒有大問題了,解決羊同之後,讓馮智戣留在羊同主持大局,大軍給他留下一萬。
這次過去,記住,吐蕃之內若是納入本王封地有異議的,你讓鬆讚幹布將他們全部滅了,讓鬆讚幹布去動手,你別動手。
與羊同交戰,你要記住,務必首先要整合吐蕃大軍,讓他們知道如今他們已經歸屬於我,這事讓鬆讚幹布配合你行事。”
如今哪怕已經讓鬆讚幹布表態,他隻是有了大義的名分,納入吐蕃入他封地,要做的事情可是一點也不少,吐蕃裏的那些人,未必也會同意。
至於那些事情讓鬆讚幹布去做,李元吉就是不想讓鬆讚幹布在那裏有著太高的呼聲,不然到時鬆讚幹布有其他想法,那可真是一呼百應,他派兵去平叛都需要錢糧,隻有將這些及時給遏製住。
至於與羊同的交戰,哪怕有著牛進達,李元吉都沒有過多的擔心,謝叔方的能力完全不差,一個牛進達,還不行,實力和個人能力都在牛進達之上,他還有什麽好擔憂的?
謝叔方沉思一會,肅聲道:“大王,末將辦事您就放心好了,末將知道該怎麽做,這次末將去,其實應對羊同是一方麵,最為重要的是將吐蕃徹底納入大王之中。
對於吐蕃內部凡是有意見的,全部斬殺,並且是讓鬆讚幹布動手,末將就是過去主持大局的,待掌握吐蕃之後,再與羊同以及牛進達交戰。
這些末將都知道,兩萬大軍的用處,末將也很清楚,就是震懾吐蕃的,然後才是應對羊同的大軍。
大王,末將沒有理解錯吧?”
看著謝叔方自信的樣子,李元吉也是由衷的欣慰,謝叔方說得確實沒錯,如果隻是為了對付羊同,他都不會讓謝叔方率領兩萬軍去,其中還有騎兵。
如今他大軍的戰力,不是李元吉吹,配合著新換裝的甲胄,一對一之下,李二的唐軍都打不過,更何況羊同?
“不錯,你說得很對,這樣我也就放心了,此去,務必小心謹慎一些,若是遇到困難無法解決,就立即飛鴿傳書給我,不要逞能。
吐蕃對我們非常重要,這是我們插手西域事務的重要支點,更是擴展我們影響力最為重要的地方,唯有在那裏站穩腳跟,我們在西域那裏,才有更多的話語權。”
吐蕃這個地方,和富庶不沾邊,但更多的,是李元吉自己的影響力,可以輻射到西域各國,將來在西域的擴張,也能擁有一個極好的跳板,這才是李元吉必須要趁著這個機會兼並吐蕃的重要原因。
至於吐蕃之前幫他?他回禮了啊,而且和這個戰略比起來,那些都不值一提,更何況這是鬆讚幹布已經同意了的,可不是他李元吉派兵去滅國的。
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就是這樣,他強大,他就可以強吃別人,若是別人強大,也會來強吃他,若是這次吐蕃強大,今日鬆讚幹布所麵臨的,他或許比鬆讚幹布更慘。
弱肉強食,亙古不變的道理,他強大,隻要有理由,有借口,就不會放過這麽一個機會,隻要他這次做到,以封地包圍大唐的戰略,又前進了一大步。
李元吉敢說,以他嶺南這裏這裏目前的繁華,以及商業、商品等等,若是他沒有這支三十萬大軍,李元吉敢保證,別說李二了,到時周邊各國,都會直接撕破臉皮來幹他。
如今為什麽沒有別的王朝來幹他?周邊的小國為什麽沒有來打他?就是因為對他有想法的,都被他幹掉了,他不止有大軍震懾,更是前前後後滅了幾國,從而讓周邊那些小國不敢動彈的。
但凡他露出虛弱,哪怕是驃國,別看如今老實,主動派人來請他駐軍,又是割地的,到時候指定要來弄他,被滅的真臘恐怕也要開始造反了,強大一些的比如三佛齊,也會聞著味趕來,更別說李二了。
所以對吐蕃,他是誌在必得!
這時謝叔方突然問出一個李元吉都愣了一下的問題。
“大王,若是鬆讚幹布有異心,或者不配合,又該如何?”
李元吉愣了一下,這個問題還真沒有想,如今謝叔方說出來,李元吉還真覺得有些道理。
現在鬆讚幹布答應,那是因為心神被震懾到了,而且在他的地盤上,身不由己,一旦回到吐蕃,會不會有異心?
在李元吉眼中,是非常有這個可能的,尤其是鬆讚幹布本身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有大誌的人,更容易出現。
思考一會,李元吉便是有了決定。
“叔方,這個問題提得好啊,你去了吐蕃之後,根據情況決定,若是鬆讚幹布真有異心,那就把他滅了吧!
屆時若是羊同來攻,隻要在吐蕃之內占據一地就可以,這是最基本的,在那裏,必須要打下一塊地方!
另外,我會安排一些醫者隨你一同前往,包括之前從長安帶來的太醫,我會調兩人隨你一同前去。
吐蕃那裏是高原,一般人去後恐怕難以適應,會出現嘔吐,甚至呼吸困難,你去了之後,一定要先適應那裏,然後再開始做事。
記住,不要急,首先確保大軍正常,能夠保持戰力,隻要大軍在,他們就翻不起什麽浪花來,明白了嗎?”
說起這個,李元吉就想起了高原反應,雖然謝叔方知道,但還是忍不住又提醒了一次,以如今軍士的體質,適應是沒有問題的,但前麵那些時間,必然會有很難受。
這段時間也是最為容易生病的,李元吉沒有辦法,僅有的三個太醫,直接派去了兩個,就是為了防止謝叔方帶去的大軍出問題。
至於鬆讚幹布,李元吉確實欣賞,但若是一味想與他為敵,那他就隻有先送鬆讚幹布一程了。
謝叔方神情凝重,李元吉說的這些,他同樣無比清楚,但隻是有些許困難,還不足以阻擋他的大軍。
“大王,末將知曉,定然會注意的。”
看著謝叔方應下,李元吉也沒有再說什麽,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剩下的就看謝叔方自己的能力與執行了。
“行,那你去準備吧,三日後拔營出發吧,所需的物資,你去叫景仁準備。”
謝叔方下去後,李元吉當即又叫來馮智戣。
“參見大王。”
“免。”
看著馮智戣,李元吉眼中很是滿意,如今的馮智戣,已經看不出稚嫩了,曆練了這麽久,越發的沉穩,更是越來越像馮盎了。
“坐,叫你來,是另外給你安排一事,接下來你隨叔方一同去往吐蕃,你負責好吐蕃的治理,同時,若是攻下羊同,你還要肩負起羊同的軍政事務。
待那裏的戰事平定,我會留下一萬軍給你,你在那裏大力發展的同時,還要保持與周邊各國的聯係,尤其是吐穀渾,可以加深與其的貿易往來。”
李元吉隨即將吐蕃的事情與馮智戣說來,以讓他更為清楚吐蕃與羊同的局勢,更能知道自己去了那裏該做什麽。
當馮智戣聽完,心中一陣詫異,他們的勢力,這就要抵達西域了?而且還是直接要一舉拿下吐蕃與羊同?
羊同雖然有牛進達在,但深知自己大軍實力的馮智戣,清楚牛進達還不足以抵擋他們,隻是過程中會增添不少麻煩就是了。
隨即馮智戣滿是沉重,凝重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臣對牧場這些,不懂啊,臣之前也沒有接觸過,在那裏,牧場又是重中之重,臣擔憂自己做不好。”
馮智戣是真的無奈,這樣說其實很不好,他也知道,但他更清楚,若是不說出來,一旦自己就任,這些事情做不好,影響到了李元吉,罪過會更大。
他作為嶺南土生土長的人,對這些本就沒有什麽接觸,可以說很不熟悉,他說的也是實情。
李元吉聽後也是皺眉,這個問題他還是疏漏了,但是沒轍,他也沒有更好的人選。
“智戣,這事慢慢學習了解就好,去了那裏,也不是第一時間就開始,在叔方平定期間,你在吐蕃多問,多去了解。
牧場就相當於是耕地,放養馬匹,以及牛羊,你就看作是搞養殖就是了,另外我給你準備一些相關的書籍,你拿去後,好生研讀。
不要現在還沒有去,就否定自己,南州府你能發展起來,那裏必然也可以。
軍政的發展你都無比熟悉了,如今也隻是換了一個地方,換了一個環境,多去了解,了解之後再開始,相信你沒有問題。
在那裏遇到什麽困難,及時來信就好,隻要最重要的,把控好那裏的局勢,就是好事。”
李元吉不斷寬慰著馮智戣,沒辦法啊,人才的稀缺,導致他能用的就這麽些人,馮智戣都已經是比較出色的人了,他也真找不到文武都能兼備,且更好的人了。
馮智戣聽後也不再猶豫,如今李元吉話都說到了這裏,他也不能再猶豫下去了,這吐蕃,他是必須要去了。
“大王,臣知曉了,到了吐蕃,必定多問、多聽、多看,了解之後,臣根據那裏的基本情況進行治理。”
李元吉點頭,很是滿意。
“這就對了嘛,我相信你沒有問題的,去吧,好好準備一番,三日就和謝叔方一起出發。”
將這些全部安排好,李元吉心中才是鬆了一口氣,隨即開始想起了其他的事情。
李元吉叫人拿來紙墨筆硯,一邊沉思,一邊在紙上繪畫著,時不時添加文字進行說明,直到深夜,才停下。
“真累啊,總算弄出來了,現在就看他們能不能將這些弄出來了,以及多久做出來。”
收好後,困意來襲,李元吉來到楊清婉的房內,倒頭開始休息。
清晨,李元吉早早將火器監的人叫了過來。
“這些你拿去,盡快開始研究,不要怕失敗,多去動手做,這個就是你們接下來的絕對重心,將這個製造出來是重中之重。”
李元吉忙碌了許久畫出來的,就是火銃,至於火炮,他並沒有畫,因為火炮完全可以做到將火銃放大而實現,最為重要的還是火銃。
火銃的製造可以說非常的簡單了,但是在如今這個時候,卻是非常難,因為沒有人見過,更沒有人往這方麵想過,他雖然提供了圖紙,但究竟多久能夠做出來,李元吉心中也沒譜。
火器監的這人將圖紙收好:“是,大王,臣必定盡快造出。”
李元吉沒有再說什麽,壓力給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在火器監的人退下去,沒有多久,岑文本匆匆走了進來。
“大王,遠林發來急報,在百濟附近,發現了大唐水師船隊,船隻數百!”
(本章完)
岑文本下去後,看著整理出來要做的,一陣頭疼,尤其是要花出去這麽多錢,更痛了。
岑文本的頭疼李元吉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如今正叫來謝叔方,商議著吐蕃的事情。
“如今吐蕃已經成了我的封地,成為蕃州府與藏州府,那麽羊同的事情就必須要管,這次鬆讚幹布回去,我們的大軍也必須要一同前往,我準備讓你率軍前去,有沒有信心將牛進達給我帶回來?”
謝叔方頓時眼前一亮。
“大王放心,末將一定將牛進達生擒,帶給大王!”
謝叔方那叫一個興奮啊,這是讓他出去幹仗?還有比這更興奮的事嗎?看著蘇定方那些人全都出去幹仗了,後來的韋雲起、馮立都安排出去了,就剩下他一個人,謝叔方可是沒少愁。
李元吉看著謝叔方也是笑了。
“我算是看出來了,你是一點都不想留在我身邊了啊,算了,既然你想出去幹仗,這次就滿足伱了。
我給你兩萬人,其中三千騎兵,這次過去後,你整合吐蕃的大軍,帶著鬆讚幹布一起,鬆讚幹布這個人還可以,你好生培養一番。
另外你將馮智戣帶過去,他曆練這麽久,能力這方麵應是沒有大問題了,解決羊同之後,讓馮智戣留在羊同主持大局,大軍給他留下一萬。
這次過去,記住,吐蕃之內若是納入本王封地有異議的,你讓鬆讚幹布將他們全部滅了,讓鬆讚幹布去動手,你別動手。
與羊同交戰,你要記住,務必首先要整合吐蕃大軍,讓他們知道如今他們已經歸屬於我,這事讓鬆讚幹布配合你行事。”
如今哪怕已經讓鬆讚幹布表態,他隻是有了大義的名分,納入吐蕃入他封地,要做的事情可是一點也不少,吐蕃裏的那些人,未必也會同意。
至於那些事情讓鬆讚幹布去做,李元吉就是不想讓鬆讚幹布在那裏有著太高的呼聲,不然到時鬆讚幹布有其他想法,那可真是一呼百應,他派兵去平叛都需要錢糧,隻有將這些及時給遏製住。
至於與羊同的交戰,哪怕有著牛進達,李元吉都沒有過多的擔心,謝叔方的能力完全不差,一個牛進達,還不行,實力和個人能力都在牛進達之上,他還有什麽好擔憂的?
謝叔方沉思一會,肅聲道:“大王,末將辦事您就放心好了,末將知道該怎麽做,這次末將去,其實應對羊同是一方麵,最為重要的是將吐蕃徹底納入大王之中。
對於吐蕃內部凡是有意見的,全部斬殺,並且是讓鬆讚幹布動手,末將就是過去主持大局的,待掌握吐蕃之後,再與羊同以及牛進達交戰。
這些末將都知道,兩萬大軍的用處,末將也很清楚,就是震懾吐蕃的,然後才是應對羊同的大軍。
大王,末將沒有理解錯吧?”
看著謝叔方自信的樣子,李元吉也是由衷的欣慰,謝叔方說得確實沒錯,如果隻是為了對付羊同,他都不會讓謝叔方率領兩萬軍去,其中還有騎兵。
如今他大軍的戰力,不是李元吉吹,配合著新換裝的甲胄,一對一之下,李二的唐軍都打不過,更何況羊同?
“不錯,你說得很對,這樣我也就放心了,此去,務必小心謹慎一些,若是遇到困難無法解決,就立即飛鴿傳書給我,不要逞能。
吐蕃對我們非常重要,這是我們插手西域事務的重要支點,更是擴展我們影響力最為重要的地方,唯有在那裏站穩腳跟,我們在西域那裏,才有更多的話語權。”
吐蕃這個地方,和富庶不沾邊,但更多的,是李元吉自己的影響力,可以輻射到西域各國,將來在西域的擴張,也能擁有一個極好的跳板,這才是李元吉必須要趁著這個機會兼並吐蕃的重要原因。
至於吐蕃之前幫他?他回禮了啊,而且和這個戰略比起來,那些都不值一提,更何況這是鬆讚幹布已經同意了的,可不是他李元吉派兵去滅國的。
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就是這樣,他強大,他就可以強吃別人,若是別人強大,也會來強吃他,若是這次吐蕃強大,今日鬆讚幹布所麵臨的,他或許比鬆讚幹布更慘。
弱肉強食,亙古不變的道理,他強大,隻要有理由,有借口,就不會放過這麽一個機會,隻要他這次做到,以封地包圍大唐的戰略,又前進了一大步。
李元吉敢說,以他嶺南這裏這裏目前的繁華,以及商業、商品等等,若是他沒有這支三十萬大軍,李元吉敢保證,別說李二了,到時周邊各國,都會直接撕破臉皮來幹他。
如今為什麽沒有別的王朝來幹他?周邊的小國為什麽沒有來打他?就是因為對他有想法的,都被他幹掉了,他不止有大軍震懾,更是前前後後滅了幾國,從而讓周邊那些小國不敢動彈的。
但凡他露出虛弱,哪怕是驃國,別看如今老實,主動派人來請他駐軍,又是割地的,到時候指定要來弄他,被滅的真臘恐怕也要開始造反了,強大一些的比如三佛齊,也會聞著味趕來,更別說李二了。
所以對吐蕃,他是誌在必得!
這時謝叔方突然問出一個李元吉都愣了一下的問題。
“大王,若是鬆讚幹布有異心,或者不配合,又該如何?”
李元吉愣了一下,這個問題還真沒有想,如今謝叔方說出來,李元吉還真覺得有些道理。
現在鬆讚幹布答應,那是因為心神被震懾到了,而且在他的地盤上,身不由己,一旦回到吐蕃,會不會有異心?
在李元吉眼中,是非常有這個可能的,尤其是鬆讚幹布本身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有大誌的人,更容易出現。
思考一會,李元吉便是有了決定。
“叔方,這個問題提得好啊,你去了吐蕃之後,根據情況決定,若是鬆讚幹布真有異心,那就把他滅了吧!
屆時若是羊同來攻,隻要在吐蕃之內占據一地就可以,這是最基本的,在那裏,必須要打下一塊地方!
另外,我會安排一些醫者隨你一同前往,包括之前從長安帶來的太醫,我會調兩人隨你一同前去。
吐蕃那裏是高原,一般人去後恐怕難以適應,會出現嘔吐,甚至呼吸困難,你去了之後,一定要先適應那裏,然後再開始做事。
記住,不要急,首先確保大軍正常,能夠保持戰力,隻要大軍在,他們就翻不起什麽浪花來,明白了嗎?”
說起這個,李元吉就想起了高原反應,雖然謝叔方知道,但還是忍不住又提醒了一次,以如今軍士的體質,適應是沒有問題的,但前麵那些時間,必然會有很難受。
這段時間也是最為容易生病的,李元吉沒有辦法,僅有的三個太醫,直接派去了兩個,就是為了防止謝叔方帶去的大軍出問題。
至於鬆讚幹布,李元吉確實欣賞,但若是一味想與他為敵,那他就隻有先送鬆讚幹布一程了。
謝叔方神情凝重,李元吉說的這些,他同樣無比清楚,但隻是有些許困難,還不足以阻擋他的大軍。
“大王,末將知曉,定然會注意的。”
看著謝叔方應下,李元吉也沒有再說什麽,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剩下的就看謝叔方自己的能力與執行了。
“行,那你去準備吧,三日後拔營出發吧,所需的物資,你去叫景仁準備。”
謝叔方下去後,李元吉當即又叫來馮智戣。
“參見大王。”
“免。”
看著馮智戣,李元吉眼中很是滿意,如今的馮智戣,已經看不出稚嫩了,曆練了這麽久,越發的沉穩,更是越來越像馮盎了。
“坐,叫你來,是另外給你安排一事,接下來你隨叔方一同去往吐蕃,你負責好吐蕃的治理,同時,若是攻下羊同,你還要肩負起羊同的軍政事務。
待那裏的戰事平定,我會留下一萬軍給你,你在那裏大力發展的同時,還要保持與周邊各國的聯係,尤其是吐穀渾,可以加深與其的貿易往來。”
李元吉隨即將吐蕃的事情與馮智戣說來,以讓他更為清楚吐蕃與羊同的局勢,更能知道自己去了那裏該做什麽。
當馮智戣聽完,心中一陣詫異,他們的勢力,這就要抵達西域了?而且還是直接要一舉拿下吐蕃與羊同?
羊同雖然有牛進達在,但深知自己大軍實力的馮智戣,清楚牛進達還不足以抵擋他們,隻是過程中會增添不少麻煩就是了。
隨即馮智戣滿是沉重,凝重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臣對牧場這些,不懂啊,臣之前也沒有接觸過,在那裏,牧場又是重中之重,臣擔憂自己做不好。”
馮智戣是真的無奈,這樣說其實很不好,他也知道,但他更清楚,若是不說出來,一旦自己就任,這些事情做不好,影響到了李元吉,罪過會更大。
他作為嶺南土生土長的人,對這些本就沒有什麽接觸,可以說很不熟悉,他說的也是實情。
李元吉聽後也是皺眉,這個問題他還是疏漏了,但是沒轍,他也沒有更好的人選。
“智戣,這事慢慢學習了解就好,去了那裏,也不是第一時間就開始,在叔方平定期間,你在吐蕃多問,多去了解。
牧場就相當於是耕地,放養馬匹,以及牛羊,你就看作是搞養殖就是了,另外我給你準備一些相關的書籍,你拿去後,好生研讀。
不要現在還沒有去,就否定自己,南州府你能發展起來,那裏必然也可以。
軍政的發展你都無比熟悉了,如今也隻是換了一個地方,換了一個環境,多去了解,了解之後再開始,相信你沒有問題。
在那裏遇到什麽困難,及時來信就好,隻要最重要的,把控好那裏的局勢,就是好事。”
李元吉不斷寬慰著馮智戣,沒辦法啊,人才的稀缺,導致他能用的就這麽些人,馮智戣都已經是比較出色的人了,他也真找不到文武都能兼備,且更好的人了。
馮智戣聽後也不再猶豫,如今李元吉話都說到了這裏,他也不能再猶豫下去了,這吐蕃,他是必須要去了。
“大王,臣知曉了,到了吐蕃,必定多問、多聽、多看,了解之後,臣根據那裏的基本情況進行治理。”
李元吉點頭,很是滿意。
“這就對了嘛,我相信你沒有問題的,去吧,好好準備一番,三日就和謝叔方一起出發。”
將這些全部安排好,李元吉心中才是鬆了一口氣,隨即開始想起了其他的事情。
李元吉叫人拿來紙墨筆硯,一邊沉思,一邊在紙上繪畫著,時不時添加文字進行說明,直到深夜,才停下。
“真累啊,總算弄出來了,現在就看他們能不能將這些弄出來了,以及多久做出來。”
收好後,困意來襲,李元吉來到楊清婉的房內,倒頭開始休息。
清晨,李元吉早早將火器監的人叫了過來。
“這些你拿去,盡快開始研究,不要怕失敗,多去動手做,這個就是你們接下來的絕對重心,將這個製造出來是重中之重。”
李元吉忙碌了許久畫出來的,就是火銃,至於火炮,他並沒有畫,因為火炮完全可以做到將火銃放大而實現,最為重要的還是火銃。
火銃的製造可以說非常的簡單了,但是在如今這個時候,卻是非常難,因為沒有人見過,更沒有人往這方麵想過,他雖然提供了圖紙,但究竟多久能夠做出來,李元吉心中也沒譜。
火器監的這人將圖紙收好:“是,大王,臣必定盡快造出。”
李元吉沒有再說什麽,壓力給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在火器監的人退下去,沒有多久,岑文本匆匆走了進來。
“大王,遠林發來急報,在百濟附近,發現了大唐水師船隊,船隻數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