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蘇定方vs李勣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 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元吉瞳孔一縮,在百濟發現了唐軍蹤跡?
“可有詳細情報?李二派誰率兵?”
李元吉無比重視,這次是他和李二真正的第一次交鋒,此刻的唐軍戰力雖然還沒有達到巔峰,但依舊是時代最為強悍的,當然他自己的大軍除外。
對於這次大戰,李元吉心中無比的在意與忐忑,尤其是李二會派什麽人為將,盡管有所猜測,但李元吉更加想知道。
岑文本麵色肅然道:“大王,詳細情報並沒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主將是李勣,同時還有程知節、張公瑾兩人為將。
另有劉仁軌同時來信,根據其船體大小,入水深度,劉仁軌給出的人數為,至少十萬人!
若是物資較少,那麽人數會更多,若是物資較多,那便在十萬人左右。”
李元吉眉頭緊皺,心頭一震,果然啊,他沒有料錯,李二還真派了李勣,李勣的水戰如何他不知道,但他清楚,一旦登陸,那就將會是陸戰,李勣的能力,可是一點也不差啊。
而震驚的是,李二這個渾人,竟然派出這麽多大軍,他的錢糧能夠支撐?大唐就那麽點水師,舍得全給動了起來?
大唐的重心都是在北方,如今南方的大軍,尤其是水師,就東麵那麽點,都還沒有開始大力建設,李二竟然全都拿了出來。
聽著這個大軍數量,李元吉就知道李二肯定是動用了南方的府庫,但他就想不通了,這些府庫的錢糧動用了,大唐他就不治理了嗎?
長安等地府庫的虧空,即便是李二搞的那些貿易,都不一定能夠補上,關隴地區又遭災,南方也有不少地區有水災,李二這是真不管不顧了啊,就是為了要在倭國阻止他。
李元吉是真想掰開李二的腦袋看看裏麵裝的是什麽,百姓的死活這人就真不管了?
想了片刻,李元吉也不再去想,如今想也無用了,李二那裏他也管不著,這裏換將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蘇定方的能力已經是綜合最好的了。
而且從知道這個消息到傳遞到他這裏,倭國那裏說不定都已經打起來了,如今他隻能等著倭國那裏分出勝負了。
李元吉隨即看向岑文本。
“虞明和那一萬軍到了倭國沒有?”
如今在倭國那裏,他同樣集結了底下最為豪華的配置,蘇定方、劉仁軌、薛萬徹,以及後麵派過去的虞明和,還有本身就在倭國的韋挺,李元吉突然發現,無論哪方麵的配置,他好像更占優勢啊?
岑文本沒有任何猶豫道:“虞明和的一萬軍已經在十日之前趕至倭國,如今我們在倭國那裏有陸軍六萬,劉仁軌的水師因為還有其他事務,又要負責呂州府、宋州府等地,在倭國的常駐水師為三萬。”
李元吉沉思片刻,當即道:“傳令給蘇定方,這次大戰,節製水、陸兩軍,所有人皆聽其令,所有決定,不必請示,由他一言而定!
同時景仁你這裏,務必要做好物資與軍械調配,確保大軍的錢糧以及軍械充足!”
李元吉如今就是相信,相信蘇定方他們,除了虞明和,每個人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個人戰績都不差,加上他軍械之利,他就不信這樣還打不過。
倭國大和,蘇定方、劉仁軌、薛萬徹、虞明和、韋挺,以及摩理勢等人全部聚集在一起。
“這次朝廷的領軍之人為李勣,大軍至少十萬,如今恐怕已經是登陸了,隻是不知會在何處登陸。”
“這李勣當真是有些能力,竟然用百濟的船隻混插其中,導致我們沒有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不然,我讓他的大軍全部沉到海裏!”
韋挺與劉仁軌先後出聲,兩人都是無奈,明明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還是沒有想到李勣會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登陸,如今更是連登陸地,都需要等待情報傳來。
蘇定方見眾人神情不太好,笑道:“無需憂慮,登陸了就登陸吧,也無礙,至於登陸地,能夠支持登陸的,無非就那幾個地方,要麽在西蝦夷,要麽就在出雲。
但若是在出雲登陸,出雲旁邊有一座小島,李勣必須要將那座島占據,而且同時在西蝦夷與出雲登陸,兵力不僅分散,短時間內又無法集中,容易被我們逐個擊破。
那麽唯有集中一處登陸,但李勣對倭國不熟悉,盡管有著蘇我日向為導向,但如今倭國內部,他一無所知,若是在出雲登陸,便會麵臨被三麵夾擊的風險。
最為穩妥的方式,就是在西蝦夷登陸,而且距離百濟較近,能夠隨時撤離,後勤物資方便補給,且不用擔心被多麵圍攻,隻需要在西蝦夷站穩腳跟,穩步進行推進,便可以達成目的。”
蘇定方緊緊看著地圖,其餘人聞言也是紛紛看向地圖,片刻後薛萬徹看向蘇定方。
“蘇將軍的意思是說,如今我們的大軍向著西蝦夷前進,與李勣在西蝦夷分出勝負嗎?若是這樣做,那水師也必須得盡興集結才行,一舉擊破他的水師,到時我們不僅可以打擊他們登陸大軍的士氣。
還能多出一個選擇,那就是對登陸的大軍圍而不攻,沒有糧食補給,這些人也堅持不了多久時間,屆時還能不戰而勝。”
蘇定方沒有說話,韋挺就直接搖頭否決了。
“不行的,我們水師的大船已經暴露,李勣定然清楚我們水師的戰力,肯定不會與我們進行海戰的,大唐原本的大船,劉將軍最為清楚,海上航行都很困難,若是海戰,更是沒有機會。
這次李勣的水師,承擔的責任基本就是護送大軍登陸,同時負責物資運輸。
且第一次李勣所攜帶的糧草必然較多,海麵雖光,但畢竟水師每動用一次,被發現後覆滅的危險就更一分。
所以這次真正需要的是,如何覆滅李勣、程咬金、張公瑾三人率領的登陸大軍。”
薛萬徹也不再言語,片刻後,蘇定方當即下令。
“現在既然知道李勣會在哪裏進行登陸,那我們就立即行動起來。
摩理勢,如今敵軍來勢洶洶,蘇我日向為再次奪回大權而來,我們的大軍是幫助你作戰的,所以你現在立即率軍去往伊子。
從西蝦夷攻伊子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攻大和,即便不能攻大和,也會吸引我們極大的兵力,從而在其他地方取得戰局優勢,李勣不可能不會視而不見。”
摩理勢應下後,蘇定方又看向薛萬徹與虞明和。
“薛萬徹、虞明和,伱們兩人各自領兵兩萬,立即去往石見、安芸,防備李勣會從長門、周防進入的同時,若是李勣有軍從出雲登陸,那便與我一同先攻出雲登陸敵軍。
你們現在立即率兵出營,記住,速度一定要快,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去,若是那幾地已經被李勣所占,那就在蒲中做好大戰準備。”
薛萬徹與虞明和當即站出。
“遵令!”
兩人當即走出,蘇定方隨即看向劉仁軌。
“劉仁軌,你率領水師,務必時刻關注李勣水師的動向,尤其是北麵與西麵,唯有這兩個方向最是可能。
李勣登陸之後,必然會留下大軍駐守在岸邊,以防你的大軍從他後背登陸,所以你要尋找機會,尤其是我們這裏爆發大戰,李勣大軍被我們牽扯後,當即對李勣登陸的地方發起強攻!”
看著劉仁軌應下,蘇定方最後看向韋挺。
“我會留下一萬軍,除了以作備用,正平你也要掌控倭國局勢,我在來時,大王曾言,對於倭國人,不必有任何負擔,必要時刻下,哪怕屠盡倭國人都可!”
李元吉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但那是戰事緊張,倭國內部有人搗亂之下,可以這樣進行,因為那是有正當理由。
對於倭國,李元吉是一點都不想客氣,占據其他地方,他都沒有這樣做,唯有倭國。
韋挺凝重應下,他非常清楚,這一萬軍就是為了防止李勣有可能會有沒有料想到的其他動作而準備的大軍,可以迅速介入戰場,左右戰場局勢。
至於倭國內部,即便沒有李元吉這些話,韋挺也沒有留情的打算,任何敢在這個時期興風作浪,他也是會屠人的。
隨後蘇定方親自率領一萬軍向出雲趕去,他有種直覺,若是李勣在出雲有登陸,必然是李勣親自領軍。
西蝦夷築前岸邊,程咬金手提長槊,麵容平靜的看著岸上的一切,盔甲之上還有些許鮮紅,長槊還在滴著鮮血。
“將軍,所有敵軍盡皆斬殺,未放跑一人,我軍重傷五十七人,戰死二十一人。”
程咬金轉頭看向海岸,大軍正在逐漸登陸。
“不過是些倭國兵罷了,沒什麽戰力,若不是那李元吉給的軍械,又哪裏會戰死二十一人。
傳令大軍,立即進行登陸,速度要快,半個時辰內,全軍集結!”
小船來來回回穿梭,不斷運送著一批又一批的軍士上岸,遠處的大船,密密麻麻,有的大船上,正在不斷向外扔著石塊,隨著扔出的石塊越來越多,大船明顯向上浮出許多。
半個時辰後,兩萬軍集結完成,程咬金留下三千軍,防止劉仁軌的水師再次登陸,簡單休整後帶著大軍向周邊散開,五日時間,先後俘虜三千餘倭國軍士,以及抓獲數千青壯。
“楊淮於,你率領三千軍,將這些倭國人全部帶上,攻長門,務必要讓敵軍以為是我軍主力,沿途遇到倭人,青壯全部一起帶走,必須將聲勢打出來!”
程咬金身旁的中年將領當即站出。
“末將領命!”
而程咬金隨即率領大軍繼續前行,速度奇快。
楊淮於率領三千軍以及數千倭國俘虜、青壯向長門行進,沿途所遇倭人,盡數被楊淮於充入軍中,打出旗幟,遠遠看去,足有數萬人一般。
蒲後,薛萬徹與虞明和率領大軍趕到,經過接連的急行軍,兩人都下令大軍進行休整。
“薛將軍,你去安芸還是石見?”
薛萬徹喝了一大口水,才緩緩開口。
“我去石見吧,一旦長門被破,石見可以阻斷與出雲的聯係。”
兩人三言兩語定下,正要率領大軍再次出發時,一軍士匆忙跑來。
“報,劉將軍急報!”
兩人神情凝重接過,打開看後,瞳孔一縮。
築前有至少三萬軍登陸,如今其主力大軍已經攻至長門!
薛萬徹與虞明和對視一眼,既是沉重,又是興奮。
“蘇將軍說對了,李勣的主力大軍果然是在築前登陸,我們立即前行,隻要堵住這裏的李勣主力,屆時蘇將軍滅掉另一側的敵軍,到時李勣的這些主力別想逃!”
兩人當即率軍繼續前行,依舊保持急行軍。
而在出雲,李勣率領兩萬軍登陸,遠處海中的一部分大船依舊在往外丟著石塊,沒有裝載任何物資與軍士,隻裝載了石塊,如今又全部丟入海中。
李勣滿臉冷笑,登陸後留下三千軍,率領餘下大軍直接向著美作攻去。
海麵船上,劉仁軌看著兩封情報,眉頭都快皺在了一起,不斷沉思著。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築前那裏才有至少四萬人登陸,出雲那裏怎麽可能還有至少三萬人登陸!
根據大船的入水深度,李勣怎麽可能憑空變出人來!”
劉仁軌此刻有些心亂了,大唐的情報已經傳出來了,李勣率領的大軍不過就五萬人,水師負責護送,如今李勣的水師已經停靠在了百濟,這是楊铖傳來的消息。
那麽如今多出的幾萬人,李勣到底是從哪裏來的?若是多出的是水師,但以如今大唐水師的戰力,劉仁軌敢說隻是副作用,而且後麵的物資運送以及與他可能爆發的海戰,李勣都不管了嗎?
“這疑兵之計,李勣你是真做得好啊,究竟哪一處才是你真正的主力呢!”
在劉仁軌沉思的同時,蘇定方已經收到了劉仁軌的急信,當看完後,蘇定方頓時心頭一沉,當即再次打開地圖思考起來。
“如今我的布置是以築前為主力而布置的,盡管你布置疑兵,那頂多就是你在出雲的為主力罷了。
李勣啊李勣,這又是何必呢,即便你掩蓋了主力的行蹤,也沒有任何作用的!”
(本章完)
“可有詳細情報?李二派誰率兵?”
李元吉無比重視,這次是他和李二真正的第一次交鋒,此刻的唐軍戰力雖然還沒有達到巔峰,但依舊是時代最為強悍的,當然他自己的大軍除外。
對於這次大戰,李元吉心中無比的在意與忐忑,尤其是李二會派什麽人為將,盡管有所猜測,但李元吉更加想知道。
岑文本麵色肅然道:“大王,詳細情報並沒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主將是李勣,同時還有程知節、張公瑾兩人為將。
另有劉仁軌同時來信,根據其船體大小,入水深度,劉仁軌給出的人數為,至少十萬人!
若是物資較少,那麽人數會更多,若是物資較多,那便在十萬人左右。”
李元吉眉頭緊皺,心頭一震,果然啊,他沒有料錯,李二還真派了李勣,李勣的水戰如何他不知道,但他清楚,一旦登陸,那就將會是陸戰,李勣的能力,可是一點也不差啊。
而震驚的是,李二這個渾人,竟然派出這麽多大軍,他的錢糧能夠支撐?大唐就那麽點水師,舍得全給動了起來?
大唐的重心都是在北方,如今南方的大軍,尤其是水師,就東麵那麽點,都還沒有開始大力建設,李二竟然全都拿了出來。
聽著這個大軍數量,李元吉就知道李二肯定是動用了南方的府庫,但他就想不通了,這些府庫的錢糧動用了,大唐他就不治理了嗎?
長安等地府庫的虧空,即便是李二搞的那些貿易,都不一定能夠補上,關隴地區又遭災,南方也有不少地區有水災,李二這是真不管不顧了啊,就是為了要在倭國阻止他。
李元吉是真想掰開李二的腦袋看看裏麵裝的是什麽,百姓的死活這人就真不管了?
想了片刻,李元吉也不再去想,如今想也無用了,李二那裏他也管不著,這裏換將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蘇定方的能力已經是綜合最好的了。
而且從知道這個消息到傳遞到他這裏,倭國那裏說不定都已經打起來了,如今他隻能等著倭國那裏分出勝負了。
李元吉隨即看向岑文本。
“虞明和那一萬軍到了倭國沒有?”
如今在倭國那裏,他同樣集結了底下最為豪華的配置,蘇定方、劉仁軌、薛萬徹,以及後麵派過去的虞明和,還有本身就在倭國的韋挺,李元吉突然發現,無論哪方麵的配置,他好像更占優勢啊?
岑文本沒有任何猶豫道:“虞明和的一萬軍已經在十日之前趕至倭國,如今我們在倭國那裏有陸軍六萬,劉仁軌的水師因為還有其他事務,又要負責呂州府、宋州府等地,在倭國的常駐水師為三萬。”
李元吉沉思片刻,當即道:“傳令給蘇定方,這次大戰,節製水、陸兩軍,所有人皆聽其令,所有決定,不必請示,由他一言而定!
同時景仁你這裏,務必要做好物資與軍械調配,確保大軍的錢糧以及軍械充足!”
李元吉如今就是相信,相信蘇定方他們,除了虞明和,每個人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個人戰績都不差,加上他軍械之利,他就不信這樣還打不過。
倭國大和,蘇定方、劉仁軌、薛萬徹、虞明和、韋挺,以及摩理勢等人全部聚集在一起。
“這次朝廷的領軍之人為李勣,大軍至少十萬,如今恐怕已經是登陸了,隻是不知會在何處登陸。”
“這李勣當真是有些能力,竟然用百濟的船隻混插其中,導致我們沒有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不然,我讓他的大軍全部沉到海裏!”
韋挺與劉仁軌先後出聲,兩人都是無奈,明明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還是沒有想到李勣會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登陸,如今更是連登陸地,都需要等待情報傳來。
蘇定方見眾人神情不太好,笑道:“無需憂慮,登陸了就登陸吧,也無礙,至於登陸地,能夠支持登陸的,無非就那幾個地方,要麽在西蝦夷,要麽就在出雲。
但若是在出雲登陸,出雲旁邊有一座小島,李勣必須要將那座島占據,而且同時在西蝦夷與出雲登陸,兵力不僅分散,短時間內又無法集中,容易被我們逐個擊破。
那麽唯有集中一處登陸,但李勣對倭國不熟悉,盡管有著蘇我日向為導向,但如今倭國內部,他一無所知,若是在出雲登陸,便會麵臨被三麵夾擊的風險。
最為穩妥的方式,就是在西蝦夷登陸,而且距離百濟較近,能夠隨時撤離,後勤物資方便補給,且不用擔心被多麵圍攻,隻需要在西蝦夷站穩腳跟,穩步進行推進,便可以達成目的。”
蘇定方緊緊看著地圖,其餘人聞言也是紛紛看向地圖,片刻後薛萬徹看向蘇定方。
“蘇將軍的意思是說,如今我們的大軍向著西蝦夷前進,與李勣在西蝦夷分出勝負嗎?若是這樣做,那水師也必須得盡興集結才行,一舉擊破他的水師,到時我們不僅可以打擊他們登陸大軍的士氣。
還能多出一個選擇,那就是對登陸的大軍圍而不攻,沒有糧食補給,這些人也堅持不了多久時間,屆時還能不戰而勝。”
蘇定方沒有說話,韋挺就直接搖頭否決了。
“不行的,我們水師的大船已經暴露,李勣定然清楚我們水師的戰力,肯定不會與我們進行海戰的,大唐原本的大船,劉將軍最為清楚,海上航行都很困難,若是海戰,更是沒有機會。
這次李勣的水師,承擔的責任基本就是護送大軍登陸,同時負責物資運輸。
且第一次李勣所攜帶的糧草必然較多,海麵雖光,但畢竟水師每動用一次,被發現後覆滅的危險就更一分。
所以這次真正需要的是,如何覆滅李勣、程咬金、張公瑾三人率領的登陸大軍。”
薛萬徹也不再言語,片刻後,蘇定方當即下令。
“現在既然知道李勣會在哪裏進行登陸,那我們就立即行動起來。
摩理勢,如今敵軍來勢洶洶,蘇我日向為再次奪回大權而來,我們的大軍是幫助你作戰的,所以你現在立即率軍去往伊子。
從西蝦夷攻伊子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攻大和,即便不能攻大和,也會吸引我們極大的兵力,從而在其他地方取得戰局優勢,李勣不可能不會視而不見。”
摩理勢應下後,蘇定方又看向薛萬徹與虞明和。
“薛萬徹、虞明和,伱們兩人各自領兵兩萬,立即去往石見、安芸,防備李勣會從長門、周防進入的同時,若是李勣有軍從出雲登陸,那便與我一同先攻出雲登陸敵軍。
你們現在立即率兵出營,記住,速度一定要快,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去,若是那幾地已經被李勣所占,那就在蒲中做好大戰準備。”
薛萬徹與虞明和當即站出。
“遵令!”
兩人當即走出,蘇定方隨即看向劉仁軌。
“劉仁軌,你率領水師,務必時刻關注李勣水師的動向,尤其是北麵與西麵,唯有這兩個方向最是可能。
李勣登陸之後,必然會留下大軍駐守在岸邊,以防你的大軍從他後背登陸,所以你要尋找機會,尤其是我們這裏爆發大戰,李勣大軍被我們牽扯後,當即對李勣登陸的地方發起強攻!”
看著劉仁軌應下,蘇定方最後看向韋挺。
“我會留下一萬軍,除了以作備用,正平你也要掌控倭國局勢,我在來時,大王曾言,對於倭國人,不必有任何負擔,必要時刻下,哪怕屠盡倭國人都可!”
李元吉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但那是戰事緊張,倭國內部有人搗亂之下,可以這樣進行,因為那是有正當理由。
對於倭國,李元吉是一點都不想客氣,占據其他地方,他都沒有這樣做,唯有倭國。
韋挺凝重應下,他非常清楚,這一萬軍就是為了防止李勣有可能會有沒有料想到的其他動作而準備的大軍,可以迅速介入戰場,左右戰場局勢。
至於倭國內部,即便沒有李元吉這些話,韋挺也沒有留情的打算,任何敢在這個時期興風作浪,他也是會屠人的。
隨後蘇定方親自率領一萬軍向出雲趕去,他有種直覺,若是李勣在出雲有登陸,必然是李勣親自領軍。
西蝦夷築前岸邊,程咬金手提長槊,麵容平靜的看著岸上的一切,盔甲之上還有些許鮮紅,長槊還在滴著鮮血。
“將軍,所有敵軍盡皆斬殺,未放跑一人,我軍重傷五十七人,戰死二十一人。”
程咬金轉頭看向海岸,大軍正在逐漸登陸。
“不過是些倭國兵罷了,沒什麽戰力,若不是那李元吉給的軍械,又哪裏會戰死二十一人。
傳令大軍,立即進行登陸,速度要快,半個時辰內,全軍集結!”
小船來來回回穿梭,不斷運送著一批又一批的軍士上岸,遠處的大船,密密麻麻,有的大船上,正在不斷向外扔著石塊,隨著扔出的石塊越來越多,大船明顯向上浮出許多。
半個時辰後,兩萬軍集結完成,程咬金留下三千軍,防止劉仁軌的水師再次登陸,簡單休整後帶著大軍向周邊散開,五日時間,先後俘虜三千餘倭國軍士,以及抓獲數千青壯。
“楊淮於,你率領三千軍,將這些倭國人全部帶上,攻長門,務必要讓敵軍以為是我軍主力,沿途遇到倭人,青壯全部一起帶走,必須將聲勢打出來!”
程咬金身旁的中年將領當即站出。
“末將領命!”
而程咬金隨即率領大軍繼續前行,速度奇快。
楊淮於率領三千軍以及數千倭國俘虜、青壯向長門行進,沿途所遇倭人,盡數被楊淮於充入軍中,打出旗幟,遠遠看去,足有數萬人一般。
蒲後,薛萬徹與虞明和率領大軍趕到,經過接連的急行軍,兩人都下令大軍進行休整。
“薛將軍,你去安芸還是石見?”
薛萬徹喝了一大口水,才緩緩開口。
“我去石見吧,一旦長門被破,石見可以阻斷與出雲的聯係。”
兩人三言兩語定下,正要率領大軍再次出發時,一軍士匆忙跑來。
“報,劉將軍急報!”
兩人神情凝重接過,打開看後,瞳孔一縮。
築前有至少三萬軍登陸,如今其主力大軍已經攻至長門!
薛萬徹與虞明和對視一眼,既是沉重,又是興奮。
“蘇將軍說對了,李勣的主力大軍果然是在築前登陸,我們立即前行,隻要堵住這裏的李勣主力,屆時蘇將軍滅掉另一側的敵軍,到時李勣的這些主力別想逃!”
兩人當即率軍繼續前行,依舊保持急行軍。
而在出雲,李勣率領兩萬軍登陸,遠處海中的一部分大船依舊在往外丟著石塊,沒有裝載任何物資與軍士,隻裝載了石塊,如今又全部丟入海中。
李勣滿臉冷笑,登陸後留下三千軍,率領餘下大軍直接向著美作攻去。
海麵船上,劉仁軌看著兩封情報,眉頭都快皺在了一起,不斷沉思著。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築前那裏才有至少四萬人登陸,出雲那裏怎麽可能還有至少三萬人登陸!
根據大船的入水深度,李勣怎麽可能憑空變出人來!”
劉仁軌此刻有些心亂了,大唐的情報已經傳出來了,李勣率領的大軍不過就五萬人,水師負責護送,如今李勣的水師已經停靠在了百濟,這是楊铖傳來的消息。
那麽如今多出的幾萬人,李勣到底是從哪裏來的?若是多出的是水師,但以如今大唐水師的戰力,劉仁軌敢說隻是副作用,而且後麵的物資運送以及與他可能爆發的海戰,李勣都不管了嗎?
“這疑兵之計,李勣你是真做得好啊,究竟哪一處才是你真正的主力呢!”
在劉仁軌沉思的同時,蘇定方已經收到了劉仁軌的急信,當看完後,蘇定方頓時心頭一沉,當即再次打開地圖思考起來。
“如今我的布置是以築前為主力而布置的,盡管你布置疑兵,那頂多就是你在出雲的為主力罷了。
李勣啊李勣,這又是何必呢,即便你掩蓋了主力的行蹤,也沒有任何作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