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兩路西征軍,對錦衣衛最後的信任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 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連幾日,李元吉的心情都非常的好,因為劉仁軌那裏的戰事,實在是有些順利了。
才過去十日,劉仁軌又傳來加急軍報,劉仁軌親率大軍,正在向著三佛齊都城逼近了。
“很好,劉仁軌現在打仗也算是有一手了,利用地形,一戰殲滅八萬敵軍,徹底消滅三佛齊主力大軍。
如今那裏的局勢,徹底無憂了,就看劉仁軌需要用多少時間平定三佛齊的殘餘抵抗勢力了。”
本來這段時間要處理各項事務,以及進行各項準備,會是李元吉比較沉重的一段時間,卻是不想劉仁軌那裏接連傳回好消息,讓李元吉的心情非常美妙。
“大王,劉仁軌的領軍能力出眾,攻下三佛齊已經是必然。
隻是劉仁軌在攻下三佛齊後,大軍是要返回休整,還是直接出發去往孟加拉灣?”
李元吉聽後也是陷入沉思,劉仁軌所部大軍接下來的動向,至關重要,同時也很棘手。
因為劉仁軌那裏的大軍,可以說經曆了一係列大戰,盡管如今快要取勝,但接連作戰後,必須要進行休整。
若是直接去往阿拉伯海東北部是一場小戰,那都無關緊要,但接下來的大戰,隻要開打,稍微一年半載,肯定是得不到休整的,大軍就會成為一支疲憊之師。
然而若是休整,就會無法及時與謝叔方、韋雲起的大軍夾擊戒日王朝以及周邊諸國,並且即便是休整,該怎麽休整,也非常重要。
李元吉權衡許久,最終緩緩開口。
“傳詔給劉仁軌,攻下三佛齊後,留下兩萬軍在三佛齊維護秩序,以及清剿三佛齊殘餘勢力。
劉仁軌率領其餘大軍就地休整,休整一月後,派回部份艦船,匯合宇文寶所在的西海艦隊護送大軍一同去往信德、梅特臘卡、拉塔三國海域,將海域周邊所有水師,全部清除。
隻要在那片海域活動的水師,無論是誰的,都不許放過。
清除水師後,立即選擇一國進行登陸,並且攻下該國。
同時你將這次西征的規劃,全部傳給劉仁軌,接下來怎麽作戰,由他自己抉擇,但務必要回信到本王這裏!”
“景仁,你這裏待會就去挑選官吏,去往三佛齊,主持三佛齊的發展事宜。
記住,一定要鐵血之人,三佛齊信佛教,若是可以通過這點進行管理,那就這樣做,若是不行,實行鐵血政策!”
有了決定的李元吉,無比果斷,沒有絲毫遲疑。
西征是必須要征的,劉仁軌的大軍盡快趕過去,待到他親率大軍過去時,再集中兵力消滅那邊諸國大軍,以達到快速結束西征的目的。
至於三佛齊的治理,如今的李元吉也沒有那麽好的耐心了。
與李二的大戰在即,他可不想再像以前慢慢來了,對於那些真正的異族,要麽順從,要麽李元吉就讓他們徹底消失。
岑文本將李元吉的指令一一記下,隨後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再去向劉仁軌所在的大軍運送一批物資過去,以便後續的作戰。”
李元吉聽後卻是搖頭。
“運送一些必要的物資以及火器過去就可以了,其他物資,告訴劉仁軌,在三佛齊以及羅越等諸國直接搜集。
待去往戒日王朝後,必要的物資同樣可以從周邊諸國直接奪取。”
如今打了勝仗,正是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經曆這些大戰付出的那些,都要從這些戰敗諸國手中拿回來,不然這仗,不就成了虧本的生意?
至於這些地方的治理,等全部大戰結束過後再說了,如今他可沒有那個時間以及精力,包括財力去發展治理。
其他地方他已經占據了比較長的時間,已經有了根基,這些新下的地方,這個時候去治理,但凡他的戰事要是不順,亦或者打成持久戰,現在的付出恐怕都會打水漂。
岑文本一一應下,在他心中,也讚成這樣做,如今局勢已然不同,也不能再像之前那樣進行安排了。
“對了,之前就讓你擴建的工廠,都擴建了嗎?”
李元吉對這事同樣關心,這次擴建的,清一色都是兵工廠,隻為了讓步槍與火炮能夠快速生產。
“大王,廠房都已經擴建了,雷州府新增了七處,廣州府新增五處,南州府新增五處,柳州府新增六處,交州府新增五處,越州府新增五處,呂州府與宋州府各新增兩處,雲州府新增兩處,泰州府、西州府、吳州府、真州府各新增兩處。
各地新增的廠房都在建設,預計一個月內完工,按照時間,應該差不多了,雷州府的七處新增廠房都已經完工。
隻是想要投入使用,還需要等待,因為機器不足,臣問過火器局與鐵器局了,現在要生產新研發出來的火器,以及炮彈,需要用到科研院研發出來的機床。
如今鐵器局正在加緊冶煉,雷州府與廣州府預計一個月內可以開始投入使用,其餘地方的時間都會延長,最晚應該需要五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開始進行生產。
不僅是新增的工廠,包括之前的,機器都要進行重新安裝,不然無法生產現在的火器與炮彈。”
岑文本很是無奈,科研院、火器局的進步太快,如今突然擴大這麽多工廠,需要的機器,一時間根本就無法就位。
如今他預估的這個時間,都還是將鐵器局的規模再次擴大後,才有可能做到的。
按照李元吉定下來的,如今增設的鐵器局,也都被稱為鋼鐵廠,隻是這些鋼鐵廠分屬鐵器局之下。
李元吉將這些事看得這麽重要,又這般急迫,岑文本很清楚這些工廠的重要性,隻是知道歸知道,他是真的在全力增設了。
需要的錢財,物料,以及人力,第一時間他就安排了下去,不僅給各府設置成硬性指標,為此他還派了巡查人員,盯著各府將這些事在第一時間內落實。
火器的重要性,之前的大戰已經證明了,如今需要打造更為先進的火器,岑文本也著急,但這事,急也沒用。
就如同岑文本所想的一般,李元吉也知道,這事再怎麽急,還真沒有什麽辦法。
工業的鋪墊是一步一步來的,再加上如今他這裏要進行各種工業的升級,短時間內怎麽可能一下子來到巔峰。
但李元吉知道歸知道,有的事情,不容他等。
“景仁,這件事你親自盯緊,除了那幾個府的府城盡快達到五萬人口外,這件事最為重要。
務必要盡快將那些機器盡快運送到各個廠,一旦火器對火器的改良完成,就必須全力開始生產。
這次西征,必須要有那些新式火器,以便盡快結束西征,籌備與李二的大戰。”
這是李元吉的底線,縱然西征前無法達成大軍的換裝,但大軍必須要能夠裝備足以盡快結束大戰的火器。
等西征回來,在李元吉的設想中,工廠的產能差不多也能達到最大,到時回來後,就開始進行全軍換裝。
沒有成熟的熱武器前,確實隻能用冷兵器,但有了成熟的熱武器,李元吉可不想跟李二玩冷兵器。
想到這裏,李元吉突然想到什麽,驟然看向岑文本。
“這些工廠,全部派兵護衛,進出全部進行管控,若是再有這些機密技術泄露出去,本王真的會大開殺戒的!”
吃一塹,長一智,李元吉可不想當初那樣的事情再來一次。
雖然李二得到這些技術,也要進行工業鋪墊才能生產,不然產能同樣跟不上,等李二讓人研究出來,到工業準備,沒有幾年的時間休想做到,但李元吉也絕不允許技術再次泄露。
因為大唐疆域的原因,縱深實在太大,到時層層阻擊下來,這一仗起碼得打幾年,到時真讓李二也進行換裝了,才是真的難打。
李元吉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大王放心,這點臣已經安排好了,每處工廠,都是嚴格把控的,絕不會讓上次的事情重演。”
這些岑文本都是能夠想到的,當初被李二整了一次,現在所有人都有所防備。
李元吉點點頭,隨後在岑文本下去後,李元吉叫來楊建河。
“將錦衣衛全部撒出去,每一個工廠,都要有錦衣衛看守。
同時,李二在這裏的百騎司,不要再養了,全部揪出來。
另外你拿著本王的令牌,去找到海關局,讓他們配合你的錦衣衛,凡是入境、出境,進行嚴查。
各處邊地,以及驛站、客棧、酒樓等地,這些外來人都會去的地方,同樣進行嚴查。
對於那些外來的人,一旦錦衣衛發現可疑之人,但又沒有實質性證據,這次本王給你特權,先抓鋪審查。
但在抓鋪之後,必須要進行稟報與存檔。
這次本王相信錦衣衛的能力,但你也不能讓本王失望,若是這件事辦不好,本王就換個人來帶領錦衣衛!”
這次李元吉是對楊建河下死命令了,也是全麵檢驗錦衣衛能力的時候,花了這麽多錢財培養出來的錦衣衛,要是還不能讓李元吉對錦衣衛放心,那這個錦衣衛都沒有什麽存在的必要了。
楊建河心頭凝然,他也知道這是李元吉給他,以及錦衣衛最後的信任,一旦做不好,他隻能死,錦衣衛甚至都會不複存在。
這是楊建河極為不想看見的,他不怕自己死,但錦衣衛的組建,雖然核心班底是李元吉的親軍,李元吉也給他講述了很多,但這個錦衣衛的組建,都是他經手拉起來的。
楊建河不想讓錦衣衛就此消失,他的心血,近乎都付在了錦衣衛上麵。
“請大王放心,錦衣衛必不讓大王失望!若是錦衣衛失職,末將提頭來見大王!”
楊建河雙手舉起,躬身接過李元吉的令牌,表達著自己的決心。
看著楊建河離去的背影,李元吉也是笑了,錦衣衛的能力,他很清楚,其實如今已經非常完善了,也非常強。
上次的事情,也是因為他不在海康,那時錦衣衛還沒有怎麽完善,加上重心在他這裏,讓李二以及李淵的人鑽了空子。
如今在這裏,又是錦衣衛的主場,他相信楊建河能夠做到。
剛才對楊建河說的,隻是在給楊建河上壓力罷了,這個壓力,就看楊建河能不能帶領錦衣衛頂住了。
又是幾日時間過去,李元吉打開係統,係統上麵的任務,總算是顯示完成,而他的貢獻點,如今也是來到了三十六萬之巨。
李元吉滿臉笑意,隨即看向新任務:發展封地,怎麽能沒有領頭城市,打造五座大城,要求人口達到二十萬,經濟達到二百萬兩白銀,完成可獲得五十萬貢獻點。
李元吉看著這個任務,直接陷入了沉思,人口達到二十萬的大城,需要五座,如今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隻有海康與番禺兩座城市。
至於另一個要求,經濟,也就是gdp,要達到兩百萬兩,如今已經達到的,依舊是海康以及番禺。
其他無論是哪個城,都要差了不少。
想著這兩個條件,李元吉沉思著另外三座城池該選在哪裏。
這個任務在他看來,有難度,但又不是那麽難,畢竟海康與番禺已經達到了,無非就是再挑三座城池,進行砸錢,以及讓各項貿易集中罷了。
而且這個任務一旦完成,那可是五十萬貢獻點,單次任務達到五十萬貢獻點的,李元吉都是頭一次見,他說什麽也不會放過。
而要完成這個任務,怎麽挑選剩下的三座城池,就成了關鍵,而且這三個城池,幾乎都得在原本的嶺南五府,以及越州府中選擇。
因為隻有這六個府,有著天然的基礎。
而這六個府中,柳州府李元吉直接沒有考慮,盡管現在修建了道路,水運也在疏通,挖掘運河,但是至今還有些道路沒有打通。
關鍵柳州府不靠海,海貿這塊的優勢,直接沒有。
李元吉讓人拿來地圖,仔細的打量著,這三個地方他必須要慎重,因為這三個地方必須要有一定的優勢,他才能通過運作,不僅讓人口達到,還要使得經濟達到要求。
李元吉看了許久,最終將這三個地方全部確定下來。(本章完)
才過去十日,劉仁軌又傳來加急軍報,劉仁軌親率大軍,正在向著三佛齊都城逼近了。
“很好,劉仁軌現在打仗也算是有一手了,利用地形,一戰殲滅八萬敵軍,徹底消滅三佛齊主力大軍。
如今那裏的局勢,徹底無憂了,就看劉仁軌需要用多少時間平定三佛齊的殘餘抵抗勢力了。”
本來這段時間要處理各項事務,以及進行各項準備,會是李元吉比較沉重的一段時間,卻是不想劉仁軌那裏接連傳回好消息,讓李元吉的心情非常美妙。
“大王,劉仁軌的領軍能力出眾,攻下三佛齊已經是必然。
隻是劉仁軌在攻下三佛齊後,大軍是要返回休整,還是直接出發去往孟加拉灣?”
李元吉聽後也是陷入沉思,劉仁軌所部大軍接下來的動向,至關重要,同時也很棘手。
因為劉仁軌那裏的大軍,可以說經曆了一係列大戰,盡管如今快要取勝,但接連作戰後,必須要進行休整。
若是直接去往阿拉伯海東北部是一場小戰,那都無關緊要,但接下來的大戰,隻要開打,稍微一年半載,肯定是得不到休整的,大軍就會成為一支疲憊之師。
然而若是休整,就會無法及時與謝叔方、韋雲起的大軍夾擊戒日王朝以及周邊諸國,並且即便是休整,該怎麽休整,也非常重要。
李元吉權衡許久,最終緩緩開口。
“傳詔給劉仁軌,攻下三佛齊後,留下兩萬軍在三佛齊維護秩序,以及清剿三佛齊殘餘勢力。
劉仁軌率領其餘大軍就地休整,休整一月後,派回部份艦船,匯合宇文寶所在的西海艦隊護送大軍一同去往信德、梅特臘卡、拉塔三國海域,將海域周邊所有水師,全部清除。
隻要在那片海域活動的水師,無論是誰的,都不許放過。
清除水師後,立即選擇一國進行登陸,並且攻下該國。
同時你將這次西征的規劃,全部傳給劉仁軌,接下來怎麽作戰,由他自己抉擇,但務必要回信到本王這裏!”
“景仁,你這裏待會就去挑選官吏,去往三佛齊,主持三佛齊的發展事宜。
記住,一定要鐵血之人,三佛齊信佛教,若是可以通過這點進行管理,那就這樣做,若是不行,實行鐵血政策!”
有了決定的李元吉,無比果斷,沒有絲毫遲疑。
西征是必須要征的,劉仁軌的大軍盡快趕過去,待到他親率大軍過去時,再集中兵力消滅那邊諸國大軍,以達到快速結束西征的目的。
至於三佛齊的治理,如今的李元吉也沒有那麽好的耐心了。
與李二的大戰在即,他可不想再像以前慢慢來了,對於那些真正的異族,要麽順從,要麽李元吉就讓他們徹底消失。
岑文本將李元吉的指令一一記下,隨後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再去向劉仁軌所在的大軍運送一批物資過去,以便後續的作戰。”
李元吉聽後卻是搖頭。
“運送一些必要的物資以及火器過去就可以了,其他物資,告訴劉仁軌,在三佛齊以及羅越等諸國直接搜集。
待去往戒日王朝後,必要的物資同樣可以從周邊諸國直接奪取。”
如今打了勝仗,正是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經曆這些大戰付出的那些,都要從這些戰敗諸國手中拿回來,不然這仗,不就成了虧本的生意?
至於這些地方的治理,等全部大戰結束過後再說了,如今他可沒有那個時間以及精力,包括財力去發展治理。
其他地方他已經占據了比較長的時間,已經有了根基,這些新下的地方,這個時候去治理,但凡他的戰事要是不順,亦或者打成持久戰,現在的付出恐怕都會打水漂。
岑文本一一應下,在他心中,也讚成這樣做,如今局勢已然不同,也不能再像之前那樣進行安排了。
“對了,之前就讓你擴建的工廠,都擴建了嗎?”
李元吉對這事同樣關心,這次擴建的,清一色都是兵工廠,隻為了讓步槍與火炮能夠快速生產。
“大王,廠房都已經擴建了,雷州府新增了七處,廣州府新增五處,南州府新增五處,柳州府新增六處,交州府新增五處,越州府新增五處,呂州府與宋州府各新增兩處,雲州府新增兩處,泰州府、西州府、吳州府、真州府各新增兩處。
各地新增的廠房都在建設,預計一個月內完工,按照時間,應該差不多了,雷州府的七處新增廠房都已經完工。
隻是想要投入使用,還需要等待,因為機器不足,臣問過火器局與鐵器局了,現在要生產新研發出來的火器,以及炮彈,需要用到科研院研發出來的機床。
如今鐵器局正在加緊冶煉,雷州府與廣州府預計一個月內可以開始投入使用,其餘地方的時間都會延長,最晚應該需要五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開始進行生產。
不僅是新增的工廠,包括之前的,機器都要進行重新安裝,不然無法生產現在的火器與炮彈。”
岑文本很是無奈,科研院、火器局的進步太快,如今突然擴大這麽多工廠,需要的機器,一時間根本就無法就位。
如今他預估的這個時間,都還是將鐵器局的規模再次擴大後,才有可能做到的。
按照李元吉定下來的,如今增設的鐵器局,也都被稱為鋼鐵廠,隻是這些鋼鐵廠分屬鐵器局之下。
李元吉將這些事看得這麽重要,又這般急迫,岑文本很清楚這些工廠的重要性,隻是知道歸知道,他是真的在全力增設了。
需要的錢財,物料,以及人力,第一時間他就安排了下去,不僅給各府設置成硬性指標,為此他還派了巡查人員,盯著各府將這些事在第一時間內落實。
火器的重要性,之前的大戰已經證明了,如今需要打造更為先進的火器,岑文本也著急,但這事,急也沒用。
就如同岑文本所想的一般,李元吉也知道,這事再怎麽急,還真沒有什麽辦法。
工業的鋪墊是一步一步來的,再加上如今他這裏要進行各種工業的升級,短時間內怎麽可能一下子來到巔峰。
但李元吉知道歸知道,有的事情,不容他等。
“景仁,這件事你親自盯緊,除了那幾個府的府城盡快達到五萬人口外,這件事最為重要。
務必要盡快將那些機器盡快運送到各個廠,一旦火器對火器的改良完成,就必須全力開始生產。
這次西征,必須要有那些新式火器,以便盡快結束西征,籌備與李二的大戰。”
這是李元吉的底線,縱然西征前無法達成大軍的換裝,但大軍必須要能夠裝備足以盡快結束大戰的火器。
等西征回來,在李元吉的設想中,工廠的產能差不多也能達到最大,到時回來後,就開始進行全軍換裝。
沒有成熟的熱武器前,確實隻能用冷兵器,但有了成熟的熱武器,李元吉可不想跟李二玩冷兵器。
想到這裏,李元吉突然想到什麽,驟然看向岑文本。
“這些工廠,全部派兵護衛,進出全部進行管控,若是再有這些機密技術泄露出去,本王真的會大開殺戒的!”
吃一塹,長一智,李元吉可不想當初那樣的事情再來一次。
雖然李二得到這些技術,也要進行工業鋪墊才能生產,不然產能同樣跟不上,等李二讓人研究出來,到工業準備,沒有幾年的時間休想做到,但李元吉也絕不允許技術再次泄露。
因為大唐疆域的原因,縱深實在太大,到時層層阻擊下來,這一仗起碼得打幾年,到時真讓李二也進行換裝了,才是真的難打。
李元吉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大王放心,這點臣已經安排好了,每處工廠,都是嚴格把控的,絕不會讓上次的事情重演。”
這些岑文本都是能夠想到的,當初被李二整了一次,現在所有人都有所防備。
李元吉點點頭,隨後在岑文本下去後,李元吉叫來楊建河。
“將錦衣衛全部撒出去,每一個工廠,都要有錦衣衛看守。
同時,李二在這裏的百騎司,不要再養了,全部揪出來。
另外你拿著本王的令牌,去找到海關局,讓他們配合你的錦衣衛,凡是入境、出境,進行嚴查。
各處邊地,以及驛站、客棧、酒樓等地,這些外來人都會去的地方,同樣進行嚴查。
對於那些外來的人,一旦錦衣衛發現可疑之人,但又沒有實質性證據,這次本王給你特權,先抓鋪審查。
但在抓鋪之後,必須要進行稟報與存檔。
這次本王相信錦衣衛的能力,但你也不能讓本王失望,若是這件事辦不好,本王就換個人來帶領錦衣衛!”
這次李元吉是對楊建河下死命令了,也是全麵檢驗錦衣衛能力的時候,花了這麽多錢財培養出來的錦衣衛,要是還不能讓李元吉對錦衣衛放心,那這個錦衣衛都沒有什麽存在的必要了。
楊建河心頭凝然,他也知道這是李元吉給他,以及錦衣衛最後的信任,一旦做不好,他隻能死,錦衣衛甚至都會不複存在。
這是楊建河極為不想看見的,他不怕自己死,但錦衣衛的組建,雖然核心班底是李元吉的親軍,李元吉也給他講述了很多,但這個錦衣衛的組建,都是他經手拉起來的。
楊建河不想讓錦衣衛就此消失,他的心血,近乎都付在了錦衣衛上麵。
“請大王放心,錦衣衛必不讓大王失望!若是錦衣衛失職,末將提頭來見大王!”
楊建河雙手舉起,躬身接過李元吉的令牌,表達著自己的決心。
看著楊建河離去的背影,李元吉也是笑了,錦衣衛的能力,他很清楚,其實如今已經非常完善了,也非常強。
上次的事情,也是因為他不在海康,那時錦衣衛還沒有怎麽完善,加上重心在他這裏,讓李二以及李淵的人鑽了空子。
如今在這裏,又是錦衣衛的主場,他相信楊建河能夠做到。
剛才對楊建河說的,隻是在給楊建河上壓力罷了,這個壓力,就看楊建河能不能帶領錦衣衛頂住了。
又是幾日時間過去,李元吉打開係統,係統上麵的任務,總算是顯示完成,而他的貢獻點,如今也是來到了三十六萬之巨。
李元吉滿臉笑意,隨即看向新任務:發展封地,怎麽能沒有領頭城市,打造五座大城,要求人口達到二十萬,經濟達到二百萬兩白銀,完成可獲得五十萬貢獻點。
李元吉看著這個任務,直接陷入了沉思,人口達到二十萬的大城,需要五座,如今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隻有海康與番禺兩座城市。
至於另一個要求,經濟,也就是gdp,要達到兩百萬兩,如今已經達到的,依舊是海康以及番禺。
其他無論是哪個城,都要差了不少。
想著這兩個條件,李元吉沉思著另外三座城池該選在哪裏。
這個任務在他看來,有難度,但又不是那麽難,畢竟海康與番禺已經達到了,無非就是再挑三座城池,進行砸錢,以及讓各項貿易集中罷了。
而且這個任務一旦完成,那可是五十萬貢獻點,單次任務達到五十萬貢獻點的,李元吉都是頭一次見,他說什麽也不會放過。
而要完成這個任務,怎麽挑選剩下的三座城池,就成了關鍵,而且這三個城池,幾乎都得在原本的嶺南五府,以及越州府中選擇。
因為隻有這六個府,有著天然的基礎。
而這六個府中,柳州府李元吉直接沒有考慮,盡管現在修建了道路,水運也在疏通,挖掘運河,但是至今還有些道路沒有打通。
關鍵柳州府不靠海,海貿這塊的優勢,直接沒有。
李元吉讓人拿來地圖,仔細的打量著,這三個地方他必須要慎重,因為這三個地方必須要有一定的優勢,他才能通過運作,不僅讓人口達到,還要使得經濟達到要求。
李元吉看了許久,最終將這三個地方全部確定下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