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研究了半天,確定好新任務該怎麽完成後,直接將岑文本叫了過來。


    “景仁,我問你,交州、越州,以及崖州,如今有多少人?”


    岑文本聽得一愣,但隨即開始思考起來,然而似乎為了穩妥起見,岑文本讓人將三處的卷宗直接拿了過來。


    “大王,交州宋平如今有人丁十三萬三千八百六四人,崖州舍城如今有十萬一千三百四十二人,越州越城如今有十五萬六千九百三十人。


    這是去年人戶統計時的記錄,今年到現在,宋平會有一萬到兩萬人之間的一個漲幅,舍城會有五千到一萬之間的漲幅,越城應該有一萬人左右的漲幅。”


    李元吉滿臉疑惑,隨即將卷宗記載翻開看了起來,確認沒有看錯後,眉頭緊皺。


    “交州宋平能有十三萬多的人丁,本王能夠理解,越州越城有十五萬多接近十六萬人丁,做得非常好。


    但你告訴本王,舍城怎麽才隻有十萬人出頭,甚至卡在十萬這個關口上,舍城難道沒有發展嗎?


    你告訴本王,舍城不僅是崖州州城,更是南州府府城,結果才這麽點人,下麵的人都是幹什麽吃的!”


    李元吉很是氣憤,對於交州府,他有預料,交州府可以說一直在穩步推進,韋葉也時不時有給他來信說明情況。


    越州府則是因為王玄策在那裏治理時,因為當時的情況,王玄策當時采用了他在嶺南用的辦法,那就是將資源先集中起來,先發展一地,隨後再通過一地去帶動周邊地方,再向外麵進行輻射。


    因為越州府多地靠海,越州越城,作為府城,加上王玄策的資源傾斜,各項貿易逐步開展,這樣才發展起來的。


    這也是他選擇越州,都沒有選擇柳州的原因。


    但李元吉是真的沒有想到,南州府舍城,一個府城啊,給了他這麽大一個驚嚇。


    要知道南州府作為最開始的嶺南五府,加上南州府得天獨厚的木材貿易,加上鹽這兩項,以及種植的兩季水稻,優勢得天獨厚。


    然而現在比不過交州府就算,連越州府都比不過,要知道越州府可是後麵滅了林邑打下來的。


    而哪怕比不過交州府,李元吉都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南州府與雷州府,就隔著一個瓊州海峽,雷州府給南州府帶來的扶持都不少。


    現在卻是隻有這麽點人,這讓李元吉很難接受。


    畢竟南州府距離他要完成的任務都相差這麽多,其他城更加難選了,尤其是還有經濟要求,要是沒有經濟要求,他指定要把舍城給踢出去。


    岑文本聞言,無比苦澀,盡管他不知道李元吉為什麽會突然這麽在意人丁,但舍城的情況,他是真清楚,為了這事,他甚至都有想過向李元吉提出換一個城為南州府府城的想法了。


    也就是後麵事情太多,大戰來臨,岑文本不得不擱置這個想法。


    “大王,這事臣還的確清楚,舍城相對其他府城人丁少,是因為舍城周邊的顏城、澄邁、臨高等地,都在吸納人丁。


    而另外三州,都有這樣的情況,導致南州府的人丁,並沒有集中在某一處,而是分得比較散開,且幾乎都分散在南州府四方,中心的人反而比較少。


    如今顏城有六萬三千餘人,澄邁有五萬兩千餘人,臨高有接近四萬人。


    加上舍城沒有靠海的地方,物資與貿易,幾乎都是通過顏城的港口進行轉運,雖然有一條舍城水,但始終不如顏城方便。


    若非舍城為府城,進行了幾次的資源集中,不然如今的顏城,恐怕發展會比舍城還要好。”


    “臣前年時有想過更改南州府府城,但那時大王外出巡視,回來後又率軍去往吐蕃,如今又要準備大戰,臣便將這個想法給擱置了下來。”


    李元吉聽著這些前因後果,心中差不多也已經明白了,舍城人口少,合著是因為雖然集中了不少資源,但人丁沒有集中太多。


    就如同岑文本所說的,要是沒有向舍城集中資源,通過海貿,顏城恐怕就會成為南州府的老大了。


    李元吉思考片刻,隨即有了決定。


    “既然你都有過這個想法,那就好辦了,直接實行吧,將南州府府城更換為顏城!


    所有資源立即開始改變,向顏城傾斜,同時,舍城、澄邁、文昌、瓊州等地的人口,全部向顏城集中。


    這事你通知下去,顏城的人口,必須要盡快達到二十萬!這是本王的絕對要求!


    同時,將舍城的各項貿易,向顏城集中,工廠也是,也要向顏城遷移,盡快讓顏城的經濟貿易體量達到兩百萬兩白銀以上!”


    李元吉並沒有怪岑文本為什麽不早點提,因為岑文本想的確實沒有錯,之前無法顧及,如今要準備西征與李二的戰事,可以說兩場硬仗,同樣不應該瞎折騰。


    但如今他沒有辦法,任務他必須要完成,誰也不能阻擋他肝貢獻點。


    有了決定的李元吉,沒有絲毫遲疑,他必須要盡快將顏城給發展起來。


    這三個地方的經濟體量他都看過了,顏城原本就能達到五十萬兩左右,這次向著顏城集中,肯定能夠很快突破。


    交州也能達到一百三十萬兩左右,越州更是誇張,完全是後來者居上,經濟更是達到了一百七十萬多萬兩。


    而選擇舍城,完全是因為舍城也是突破百萬級別的,這也是他選擇的重要參考因素。


    現在舍城指望不上,改為顏城,不過需要點時間罷了,至於越州,李元吉更是沒有擔心,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必然是這三個地方中最先達到要求的。


    並且按照越州這樣的發展,越城恐怕要成為繼海康、番禺之後的第三座超級大城。


    而交州隻能說中規中矩,但距離達成要求,比其他城又更有希望。


    岑文本聽著李元吉的堅定的堅決的話語,感受著李元吉的果決,想要勸說,也沒法勸了。


    該說的他已經說了,而且他也相信李元吉肯定能夠想到那些,但如今李元吉堅持這樣做,在岑文本眼中,那肯定有李元吉不得不這樣做的理由。


    而李元吉見岑文本記下,隨即繼續開口。


    “越城與宋平,你立即下去做出方案,今後的資源,優先向這兩地,以及顏城傾斜,務必要讓這三個地方,人口盡快到達二十萬,經濟突破兩百萬兩白銀以上。


    越城還好,差額不大,略微再次集中,就能做到。


    而顏城吸收周邊各地以及舍城後,差不多也能達到,惟獨就是宋平。


    你直接告訴韋葉,這是本王說的,不管他用什麽辦法,必須要達到這個要求,而且時間越短越好。


    至於海運,通過長州紅河口連接的河運利用好,你這裏想辦法給他提供支持,本王隻要結果!”


    李元吉很清楚如今做這些的苦難肯定不小,但他管不著,怎麽安排,是岑文本去考慮的,怎麽做,是韋葉需要去考慮的。


    總之這個要求,李元吉很清楚,隻要去做,是肯定能夠做到的。


    而李元吉也隻需要這點就足夠了,其他的就看岑文本與韋葉了。


    此刻岑文本心頭無比沉重,本來事情就不少,而且都是重要的事情,現在又多出一件了。


    看看李元吉這般強硬的態度,顯然要是完不成,哪怕是韋葉,與李元吉沾親帶故,恐怕都會被懲戒了。


    他還能說什麽,這事做是能做,隻是有一定的困難,還需要改變其他方麵的事情才能做到。


    岑文本無奈啊,李元吉這樣安排,他也隻能照做了。


    唯一慶幸的是,李元吉安排的這幾個地方,都是可行的,真要是李元吉安排一個理論都難以實現的地方,岑文本絕對和李元吉好好掰扯掰扯。


    “大王,這樣做可以,但是要達到大王的要求,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甚至是兩年。”


    李元吉揮了揮手,直接打斷了岑文本。


    “本王不管那些,最遲必須要在本王西征回來時達到,這是本王的底線。”


    這個時間,是李元吉的心理預期,在他西征回來時達到,這筆貢獻點,他還可以兌換其他科技出來,以便更加方便與李二的大戰。


    若是等到與李二的大戰結束,他又何必抓這麽緊?


    岑文本在心中估算一番,從如今的準備,到李元吉出發西征,再到結束大戰,並且返回,至少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這個時間,也在岑文本的預估範圍內。


    “大王放心,臣這便下去開始安排。”


    李元吉欣慰的點點頭,得虧有岑文本這些人在啊,不然這些事,足夠讓他頭疼了。


    “景仁,如今情況特殊,我不想這樣,但也隻能這樣了。


    玄策在這個月就會回來,達和差不多下個月也要回來了,到時他們回來,也可以幫你分擔分擔,如今辛苦你了。”


    該安撫的,李元吉必須要安撫才行,岑文本的勞累程度,他無比清楚,岑文本對他的幫助,他更加清楚。


    而將王玄策調回來,是呂州府與宋州府基本已經踏入正軌,如今中樞的事務繁多,李元吉必須要將他調回來。


    寧純則完全是在虞明和那裏沒有太多的作用了,如今虞明和在草原東部利用火器優勢,持續抵抗李思摩的進攻。


    也就是薛延陀部沒有繼續進攻,而是回去了,這反而牽扯了李思摩大部大軍,使得虞明和在草原有喘息的機會,不然虞明和恐怕都要被趕回東夷府了。


    這種情形下,寧純在那裏也沒有多大的作用,李元吉索性將寧純調回來。


    到時西征攻下戒日王朝以及周邊諸國,也是需要人去治理的,畢竟是預留的退路,他必須要重視。


    哪怕用不了這個退路,那裏也依舊重要。


    在岑文本下去後,李元吉隨即來到一處庭院內,打開係統看了起來。


    如今手握三十六萬貢獻點,他必須要消費,隻有消費了,才能增強實力。


    至於什麽增壽丹,如今李元吉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了,哪怕吃個百來顆也不影響他兌換其他的,但李元吉依舊沒有那個想法。


    李元吉看了許久,兌換更先進的火器吧,他這些貢獻點,連零頭都不夠。


    至於蒸汽機的運用吧,科研院那裏已經突破了,剩下的隻是時間問題,他要是再來兌換,又有些浪費貢獻點。


    而且蒸汽的運用太廣泛了,有的兌換不起,兌換得起的,對於如今的準備與大戰,幫助也不大。


    想了一會,李元吉還是決定兌換之前他想要兌換的。


    找出想要的,點擊兌換後,三十六萬貢獻點直接就剩下一萬了,一下子去了三十五萬貢獻點。


    李元吉也來不及去心疼,兌換出來後直接向著科研院前去。


    來到科研院,找來段士林。


    “士林,這次本王可是有一個重要的東西要交給你,接下來你需要安排人手來專攻這個了。”


    聽著李元吉的話語,段士林頓時來了興趣,因為李元吉這樣說,說明又要給他們一個新的技術體係了,也是他們要麵對的新的挑戰了。


    隨即見李元吉拿出一遝資料放在桌上,段士林拿起一看:電磁感應原理技術。


    看著這出現的新詞匯,以及從未見過的新技術,段士林來興趣了。


    這次李元吉所兌換的,就是電磁感應,如今各方麵的發展都有了,唯獨這方麵還是落後,李元吉必須要提升起來。


    要是段士林這些人將電給弄出來,到時天下就真的可以擺脫油燈的時代了。


    尤其是李元吉最為看重的電話以及電報這兩項,屆時也能提前出現了。


    如今他的封地,東西兩側的跨度太大了,南北的跨度雖然沒有東、西兩側大,但也不小。


    封地之內的通訊,就成了他很緊要的問題,哪怕有著信鴿,消息的傳遞,依舊有些慢了。


    尤其是後麵與李二的大戰,要是科研院能夠提前弄出電話與電報機,到時作戰也更加方便。


    加上火器的優勢,大軍換裝,指揮協調更加方便。


    這些,都是李元吉無比看重的。


    有了這個技術,才能讓李元吉看到希望。(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棋隻玩心之鋼並收藏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