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義站在高處,看著腳下螞蟻一般的人流正源源不斷地向著太原城衝去,而太原城內,火光四起,濃煙遮天蔽日,宛如地獄末日一般。


    事實之上,現在的太原城,應當差不多跟地獄一樣了。


    看過了晉陽城內的慘狀,落入對方手中的太原城,隻怕會更糟糕一些。


    因為占據晉陽城的,不管怎麽說還是正規軍隊。


    雖然也造了不少孽,但終歸還是有一些底線沒有越過。


    但打太原城的時候,何足道便利用在晉陽獲得的大量財富,武裝了數萬綠林好漢、山大王以及流氓地痞無賴,這些人一旦失去了律法的控製,做起惡來,絕對能讓人瞠目結舌。


    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的。


    張全義有些唏噓。


    可轉念想想如今大秦的現狀,他的心腸立即便又硬了起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想要做成事情,流血犧牲便是不可避免的。


    等到將來天下太平的時候,奏請朝廷對河東之地多免幾年稅以做安撫便好了。


    而現在,必須要將大尹、衛相的意圖貫徹到底。


    想起十天前見到吳德的時候,那家夥一副恨不得上來啃自己幾口的模樣,真是有些好笑。


    自己這幾年來,背負著背叛的罵名,忍受了多少冷嘲熱諷,便是在豪門世家這邊,表麵上對自己熱情無比,實際上背地裏,一樣的瞧不起自己。


    可到了今天,終於到了最後結總帳的時候了。


    晉陽柳家完了,


    太原王家完了。


    而現在,他看向了遠處湧向太原城的旗幟,臉上不禁浮現出了一絲冷笑,汾州石家,上黨馮家,忻州苟家,儀州韓家.


    都必須得完。


    就算不完,也要讓你脫去幾層,隻剩一口氣,接下來的日子,必須要仰自己鼻息過活,讓他生就生,讓他死就死。


    爽!


    張全義吐出一口濁氣。


    隻有如此,方不枉了這幾年來自己的辛苦和委屈。


    回頭,看向太行山的方向,臉上笑容愈發燦爛了一些。


    在那裏,一支兩萬人的精銳新編軍隊正蓄勢待發,隻等太原城這裏的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


    雙方誰獲勝一點都不重要,


    因為最後,他們都隻不過是桌上的一道菜肴而已。


    請君入翁,


    一舉肅清河東所有的對朝廷不利的勢力,收割河東這塊富庶之地所有的財富為朝廷所用,再聯合關隴這個朝廷的大本營,進而整肅天下。


    數年謀劃,無數人為之付出代價,為些而冤死的不計其數,為的就是最後能讓天下安靖,能讓社稷無恙。


    巨大的投石機將數百斤重的石塊拋起,如同雨點一般地落向了城牆,巨大的攻城車在牛、馬以及人的全力拉扯之下,隆隆地向著城牆靠近,牛皮蒙著的基座之下,頂盔帶甲的士兵們正在向上攀爬,隻要這個與城牆等高的大家夥靠上城牆,他們便能從蒙著的牛皮底下鑽出來,衝上城牆與敵人搏鬥。


    身材魁梧的武道修行者,隻需廖廖數人便能舉起一根重達千斤的撞木,步履如飛地衝向城門,在臨近城門之時全力擲出,一聲聲巨響之後,包著厚重鐵皮的城門,已經在開始變形。


    這一次河東世家的傾力一擊,也讓張全義看到了對方的實力,他們的確有著禍亂天下的實力和本錢。


    人數眾多的武道修為者倒還是其次,更讓張全義震驚的是,他們強悍的後勤供應能力,數量龐大的工匠以及比朝廷工部更完善、更精巧的技術以及他們超強的動員能力。


    像那些攻城車、攻城雲梯等等,其製造工藝和製造技術,已經遠超工部所掌握的技藝了。而一聲令下,麾下無數人便群起響應,從他們決定出兵到軍隊成型並出擊,所花的時間,不過月餘而已。


    如果是放在朝堂之上,如此規模的動員,從動議開始到最後成形,沒個一年半載,隻怕是不可能的。


    這些工匠必須要在戰後收歸朝廷,張全義已經在謀劃著戰後,將這些人統統遷居長安。


    一場大戰之後,朝廷要收獲的可不僅僅是土地、人口、財富這些硬東西,還必須有包括技術、民心等軟實力。


    城牆之上一個高大的身影如同一尊魔神,手持大刀自城牆之上跨越數丈距離,寒光閃動,霎那之間便已經劈出無數刀,在他的正前方,巨大的攻城車轟然破碎,變成了一截截的廢木頭向下墜落,而與這些一起墜落的,還有士兵們的斷肢斷臂。


    鮮血如同雨點一般撒落下來,將下方的士卒澆得滿頭滿臉。


    “楊立新!”


    河東綠林道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玄元八品修為,善使九環刀,刀重十二斤,戰鬥之時,刀背九環振動作響,猶如攝魂之音。


    開始使用玄元級別的高手作這樣的搏殺了,這說明城內已經快要黔驢技窮了。


    張全義冷笑一聲,既然來了,那隻怕就回不去了。


    楊立新落地站定,凶悍如殺神,九環刀嘩嘩作響,瞬息之間便將城下殺出老大一片空當,毀去了兩台攻城車,四架雲梯。


    可也僅僅於此了。


    攻城部隊之中,一員年輕將領越眾而出,一身青色山文甲,手持長矛,長嘯聲中,縱馬直奔楊立新。


    這個人應當是上黨馮家的馮從文,玄元七品修為,算得上是世家豪門中的青年才俊。


    楊立新一躍而起在半空之中,淩空便是一刀斬下。


    麵對奔馬,敢於躍空作戰,此人的膽量倒也讓楊全義佩服。


    長槍如蛇在空中扭動,刀槍相交,一聲巨響,戰馬四蹄跪地,楊立新一個後空翻再度淩空,在空中換氣,變招,又是一刀劈來。


    馮從文借著奔馬之力,堪堪與楊立新打了一個平手。


    這讓遠處的張全義皺起了眉頭,馮從文還是這樣的生死搏殺機會少了,抓不住這樣的好機會,倒是楊立新長年累月在生死線上遊走,對於機會的把握,堪稱秒到毫巔。


    一擊之下,便讓馮從文從優勢變成了劣勢,接下來第二刀,便會讓馮從文應對艱難起來。


    遠處一箭射來,空中的楊立新一聲怪叫,豎刀於胸前,那箭來得極快,聽聲音隻有一響,但卻是三支箭連珠而來,後一前銜著前一箭的尾巴,從遠處看,便似隻有一支箭一般,到了近前,後兩箭卻一個上揚,一個下沉,形成了上中下三路齊攻。


    楊立新九環刀豎起,當的一聲響,三箭幾乎不分先後射在刀麵之上,將他整個身形震得向後飄飛,然後掉下地來。


    跳下馬來的馮從文有些羞惱,疾步上前,長槍抖起碗口大的槍花,再度奔向楊立新。


    又有一名進攻隊伍的軍官疾衝過來,與馮從文一起夾攻楊立新。


    “我能行!”馮從文大聲道。


    “小五,這是戰爭,不是較技!”年齡稍大的這名軍官絲毫不理會馮從文的要求,攻勢反而更緊,而且伴隨著他的呼喊之聲,又有兩名軍官衝了過來。


    這四個人雖然每個人都比不上楊立新的水平要差,但這四個人很顯然來自同一個家族,配合嫻熟,四柄長槍此起彼落,頃刻之間,楊立新便連接受傷,怒吼連連著被迫步步倒退。


    世家大族,培養年輕一輩,的確有著過人一套,看著眼前,一個老的,帶著三個小的,兩個七品,另外兩個大概也就是五品的樣子,就把玄元八品的楊立新打得狼狽不堪。


    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搏殺經驗,對於那兩個最小的成長是有著無與倫比的幫助的。


    而像楊立新這樣的草莽豪傑,也許有很多天份比這些人要更強,但就是在這樣的成長過程當中,夭折了。能成長到楊立新這一步的,一百個裏麵有一個,那個就算是成才率很好了。


    武道方麵是如此,文壇方麵就更加被這些人壟斷了。


    時日一長,世家氣焰日漲,皇機日益衰落,最終一個又一個的王朝,明知原因在那裏,卻還是不由自主地踏進這個惡性循環。


    世家大族是不在乎的,他們隻在乎在這個過程之中能獲得更多的利益,能攫取更多的養分。


    暴喝聲中,楊立新衝天而起,他不能再被圍著這樣打下去,必須馬上脫身,要不然,絕對是死路一條。


    冒險躍起的代價,便是腿上又挨了一槍,更要命的是遠處那利箭又如影隨形而至,勉力嗑飛兩支,另一支還是紮在了胸前,卟哧一聲破甲而入,外傷還好受,惱火的是附著在利箭上的那些勁力會如同附骨之蛆,如果不及時清除,就算不死也要吃大苦頭。


    城頭之上一根長繩如同一條靈蛇一般地直探下來,繞了一個圈子,將楊立新一卷,然後再馮從文幾人的長槍刺過來之前,將他提上了半空。


    遠處羽箭連珠飛來,那靈蛇一般的長繩卻鼓蕩而起,輕而易舉便將長箭彈飛,然後帶著楊立新縮回到了城內。


    “玄元九品!”


    張全義臉上的笑容更濃了一些,河東綠林道上的扛把子果然也在這裏!


    真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操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槍手1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槍手1號並收藏操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