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你還有第四條路!”


    說話的人,曾經是張全義的同僚,但也是他的競爭對手。


    兩人過去的關係並不睦。


    甚至於在當初張全義與嚴肅兩個人討論萬不得已該去投奔誰的時候,這個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為他,張全義不願意去投奔李大錘。


    但張全義萬萬想不到,在他最落魄,最無助的時候,第一個找上門來說要幫助他的,居然會是他。


    吳德!


    人生際遇真是很難說清楚。


    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貧三富不到老,


    過去張全義沒有那麽深的體會,


    但現在,卻是刻骨銘心。


    當他參與到黑冰台最核心的機密之中去的時候,吳德還在做那種隱姓埋名到處釘釘子,埋暗樁的苦活兒,還要親自去第一線打探情報,那個時候的自己,何曾將吳德看在眼裏,那怕寇大尹一直很照顧這個家夥。


    在張全義看來,寇大尹也就是看在他任勞任怨,忠心不二的份兒上。


    但一趟關外走過之後,吳德的身上,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開始發力,在仕途之上猛力追趕自己,甚至有了後來者居上的架式。


    而隨著令狐入關,皇帝慘死,自己封王,似乎時勢又倒轉到了自己身上,


    隻不過忽忽年餘過去,自己山窮水盡,吳德卻是混得風生水起。


    “去關外吧!”吳德道:“我從那裏回來,知道那裏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那裏任人唯賢,隻要你有本事,必然能出人頭地。而且在關外,三五年間,北庭都護府必然會對元人發起最後的戰爭。那裏,需要人,需要人才,特別是像你這樣武道修為高,又有統帥大軍作戰經驗的人。”


    “對元的最後戰爭?”張全義喃喃地道。


    “當然,北元一分為三,互相征伐,而且北庭都護府在裏頭更是不斷地施加影響,他們之間的仇恨愈來愈深,當然,他們也愈來愈弱。本來如果時間足夠,多等上幾年,北元說不定自己就徹底崩潰,但關內之事,卻也容不得北庭一直等下去,所以必然會發起最後一擊,以便解決關外隱患,從而可以一心一意經營關內!”


    “李大錘會要我?


    “為什麽不要?吳德道:“你的能力,我很清楚,所以,我向李都護推薦了你,我認為你去了關外,足以勝任一個方向上的主帥。在關外,將才極多,帥才不足。單單一個蕭都護,可是不夠的。”


    “你推薦我?”張全義有些懷疑地看著對方。


    “我為什麽不能推薦你呢?過去我對伱有意見,是認為你這人人品不行,不過後來看起來,很多事情,壓根兒就不是我想象的那樣,而且你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也沒有投奔令狐野和何足道,還在努力堅持,說明你對大秦還是有幾分忠心的。張全義,我跟你說實話吧,真正打動都護的,則是這最後一條!”


    “何意?”張全義不解。


    “因為李都護的親生父親叫李濟民,母親叫何清秋!”吳德道。


    張全義一下子蹦了起來。


    吳德對這樣的反應,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扯淡!”冷靜下來的張全義完全不信。


    “我跟你扯什麽蛋!”吳德淡淡地道:“李都護之母何清秋,當年可是神遊之境,這樣的人能做出什麽事情來,豈是我們這些凡胎俗人所能了解的。其實是與不是,你以後可以去慢慢體會,但正是你對大秦的這一點執念,讓李都護願意接納你。”


    “你也願意讓我去關外?真要如此,等到入關的時候,說不定我又要淩駕於你之上了。”張全義道。


    吳德哈哈大笑:“固所願也,隻要你有這個本事。我不用跟你爭什麽,因為我加入得早,我與李都護蕭都護他們的交情,可不僅僅是權力名利。”


    “還有什麽?”


    “還有相同的理念和理想!”吳德微笑:“你去了關外,肯定會有一段時間的不適應的,不過不要緊,在那樣的一口大染缸中,即便你不願意,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們將你浸染成一樣顏色的人的。”


    “好,我去!”張全義用力點點頭:“說句老實話,我現在已經是走投無路了,令狐野那裏是容不下我的,我殺了太多的豪門貴族,他今日用得上我,自然會優容於我,待用不上我的時候,隻怕就會將我拋出去討好那些跟隨他的豪門世族。而何足道,跟楚人眉來眼去的,實在讓我惡心。”


    “我如果不來,你準備怎麽做?”吳德有些好奇。


    “掛冠而去!”張全義嘿嘿一笑:“好歹我也是八品巔的武道好手,逃之夭夭還是行的。世道不好,我找個地方占山為王,世道好了,我放下刀槍扛起鋤頭去種地,怎麽也有個活路是不是?”


    聽著張全義的話,吳德啞然失笑。


    “我怎麽去?”


    “首先,當然是將宜陽移交給我們的人!”


    “你們的人?”


    “現在也是何足道的人!”吳德道:“柯無忌聽說過吧。”


    “你們的手,現在都伸到魔教裏頭去了?”張全義微驚:“何足道能夠南下,可以說柯無忌出了大力,柯無忌在何足道帳下也極得重用,哈,哈哈,居然是你們的人,真是難以想象。”


    “沒有什麽不能想象的,李都護的能耐超乎你的想象!”吳德笑道:“柯無忌在明麵之上是何足道的人,所以他們接手了宜縣,令狐野他們就不好再動手了,而你,從此消失,再出現之時,說不準就是關外討伐北元立下不世功勞的北庭名將了。”


    “我怎麽走?”


    “我們這裏會安排的,這一次跟你一起去關外的,可不止你一個,還有蜀中的全新!”吳德道。


    “聽說全新是九品好手?”


    吳德點點頭:“是的,全新協助我們拿下了蜀郡,但也正因為如此,在蜀郡之中,名頭有些壞了,為蜀人所垢病,所以也就不能再呆下去了,便去關外發展,與你一樣,他也是統兵練兵的高手。”


    張全義哼了一聲:“武道修為比我高,但論到打仗,我還真瞧不上他。”


    吳德不語,隻是笑看張全義。


    張全義想著如今自己的處境,不由得尷尬起來。


    自吹自擂,卻偏偏在自己大敗之餘,的確有些不合時宜。


    “論到戰略布局,無人能出李都護左右,論到戰術變化,臨場指揮,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比蕭都護更強的將領!”吳德道:“你去了關外之後,便會明白,那裏無弱將,無弱兵。因為這幾百年來,那裏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戰鬥,你即便是隨便拖一個鄉野村婦出來,人家也能跟你聊幾句戰術兵法!或者他們並不懂這些是什麽,但他們卻運用嫻熟,這便是熟能生巧,硬生生地拿命堆出來的。張全義,作為朋友,我要提醒你,到了關外,千萬莫要瞧不起那些元人,那些人,論打仗,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挺厲害的。”


    “多謝指教!”張全義拱手道。


    宜陽在無聲無息之中,完成了交接。


    張全義召集了自己的那些心腹,能堅持到現在還跟張全義不離不棄的,已經算是忠義之輩了。


    但當聽到張全義要去關外的時候,不少人還是臉上露出了難色。


    張全義也沒有為難他們。


    願意去的,跟著去,


    不願意去的,可以留下來,


    接手的柯無忌會善待他們。


    當然,願意離開的,也全憑自願。


    最終,三十餘名校尉以上的軍官,有十八人願意跟著張全義去關外再拚一把。


    這個結果,已經大大出乎張全義的意料之外了。


    而對於士兵來說,或者這是一個更好的結果,他們所知道的,是從現在開始,他們歸屬於何足道大將軍麾下了。


    而且,源源不斷地糧食運進了宜陽,也讓他們安心不少。


    當兵吃糧,當兵吃糧。


    如果連糧也沒得吃,那還當什麽兵呢?


    對於柯無忌來說,不費吹灰之力,拿到了宜陽這片土地,使得宜陽與寧縣連成了一片,地盤擴大了,人丁增多了,當然,更重要的是,那剩下來的近萬名訓練有素的士兵。


    能在那樣的情況之下與李國華的關外大軍正式對壘著還能撐著成建製地逃到宜陽來,已經算是難得的強軍了。


    而柯無忌、賀一鳴他們這幫人,現在最缺的是什麽?


    不就是這樣的成建製的軍隊嗎?


    魔教也好,漕幫也好,都不缺武道好手,但就是缺訓練有素的軍隊。


    現在,他們有了。


    接下來把這些武道好手安插進軍隊中去作為軍隊之中的先登、突擊,那軍隊的戰鬥力立即便要成倍的增加。


    更何況,馬上從永安那邊還會有厚土旗的展昭、吳啟他們過來加入到這個大集體裏。


    可以說,在很短的時間裏,他們這支力量便會成為何足道麾下舉足輕重的一支,發言權將會越來越大。


    吳德離開的時候,除了嘖嘖稱奇,當真是不知說什麽好。


    似乎李都護不管去了哪裏,都有本事折騰出極大的浪花來。


    據說他去了丹陽?


    拭目以待他又會撲騰出什麽大事來!


    想想當初他在北元的傑作,還真是頗為期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操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槍手1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槍手1號並收藏操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