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同?”賈詡和程昱好奇地問道。


    兩人雖然也有家族,但是人丁較少,家產也少,相關信息掌握的自然也少。


    好在荀彧沒有賣關子的習慣,而是開始介紹起來。


    “此地的縣城,縣太爺叫做縣委書記,是由太平道的香火使擔任,香火使你們知道是什麽吧?”


    “知道,是組織每個月初一、十五祭祀的。”程昱回答。


    “縣委書記之下,是縣長,這兩人,就是掌控整個縣城的……領導,當然,是以縣委書記為尊。”


    “在兩人之下,分為若幹部門,比如什麽天工司、農業司、公安司、大理寺、醫學司、商業司、教育司、武裝司、文化司和戶籍司。”


    荀彧說到這裏,頓了頓,笑著問道:“兩位可聽出有何特別?”


    “天工司,應該是掌握那些工匠的……部門。”


    “農業司掌管農務。”


    “醫學司掌管醫學。”


    “教育司掌管應該是治學。”


    “戶籍司應該是掌管戶籍。”


    “武裝司是掌管當地民兵的。”


    “商業司是管理商人的。”


    “公安司……這公安二字何意?大理寺……大理我知道,是蜀地那邊的,可這大理寺是什麽地方?還有這文化司……文化,難道是《周易》中的‘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賈詡好奇地問道。


    “成帝時劉向的《說苑·指武》中,也有‘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的解釋。”荀彧補充道。


    “所以……這是一個類似於民曹的……部門?”程昱恍然大悟。


    三人心有戚戚。


    要知道荀彧知道這些,是因為他是潁川荀氏之人!


    這東西,連賈詡也隻是一知半解,程昱更是一臉茫然!


    可這太平道次天師是什麽來曆?


    然後三人前去調查。


    很快,就明白了大理寺是什麽地方了。


    這竟然是一個審案的地方。


    而公安,竟然有些類似於衙役。


    “這……為何這衙役和審案竟然分開?”程昱一臉驚訝。


    賈詡若有所思,不過天性使然,讓他目光炯炯地看向荀彧。


    荀彧扯了扯嘴角,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吐槽才好。


    不過他定了定心神,想了想,這才解釋道:“這樣做顯然是有好處的。”


    “一方麵進一步大理寺尾大不掉的問題,另一方麵,則是可以增加辦案人員,足夠保證當地治安,而且抓人的和審判的分開,減少出現憑借一己私欲打擊報複的情況。”荀彧解釋了一下。


    “隻是……我有些奇怪。”程昱先是恍然大悟,可緊接著眉心又皺了起來。


    “為何這縣城……沒有士兵?”


    “不,是有士兵的。”賈詡解釋道:“但是士兵不進城,是駐紮在城外的。”


    三人紛紛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訝。


    這個時代的軍營是一種什麽樣的情況,大家心裏其實都有數的。


    所以雖然名義上大漢的軍營也是駐紮在城外,但是往往距離城池不遠。


    在和平時期當然沒什麽。


    但是一旦到達王朝末年,士兵們往往都會跑到城裏打秋風。


    從而引發的一係列問題。


    也是這個時候所有地方上最頭疼的地方。


    而且因為這個年代並沒有多少脫產士兵,實際上大部分的廣義上的士兵,都是民兵。


    所以也都是居住在城裏的。


    這就進一步導致民兵的戰鬥力不行。


    可太平道不但成立了專門的軍營安置脫產士兵。


    而且當地還有民兵。


    民兵和脫產士兵一起,這樣的縣城防護能力被增加到了極致。


    但同樣的,對於地方經濟也必然會遭到影響。


    然而這正是讓人無法理解的一點。


    那就是這座縣城卻非常繁華!


    要不是明知道這隻是一座縣城而已,所有人都差點以為這裏是什麽都城。


    甚至幾年前天下還沒有大亂的時候,都沒有如此富庶!


    這到底是怎麽做的?


    越是了解,三人也就越發心驚膽顫。


    這種完全未知,卻又井然有序的秩序,是一個道士能夠做到的?


    不對,聽說次天師還不是道士?


    不是道士,還能當次天師?


    可偏偏就這樣發生了。


    方默也的確不是道士。


    但他的確成了次天師。


    而且更加讓三人感到震撼的,是百姓對於太平道的態度。


    在太平道,百姓是沒有土地的。


    或者說,土地的所有權,不是百姓的。


    這放在任何一個諸侯治下,基本上都已經民怨四起,甚至被推翻政權了。


    但是在太平道治下,卻完全沒有這方麵的問題。


    研究了一番之後,三人錯愕地發現,雖然百姓沒了土地的所有權,但卻有了土地的永久種植權。


    太平道治下的商人,雖然也有買地的,但卻隻能買下土地的種植權。


    換句話說,太平道直接成了最大的地主。


    百姓隻是負責給太平道種糧食。


    那麽百姓答應麽?


    一開始,當然是不願意的。


    畢竟土地對於百姓來說,從來都是命根子。


    但是很快。


    真的就很快。


    很快在太平道治下,就沒人再願意守著土地生活了。


    因為工作變多了。


    別管漢朝到底創造了多少行業,但漢朝的工作卻很少。


    究其原因。


    是因為上升渠道被切斷了。


    而且關鍵是,士農工商,商人是賤業。


    但是在太平道治下,商人卻並不是賤業。


    反而還很鼓勵從商。


    不但推行了三十取一的商稅,而且還製定了一係列的保護法律條文。


    但是相應的,所有的行商之人,必須持有太平道頒發的商業憑證。


    想要辦理這個憑證,不但需要確切、足夠的錢財作為預備金,而且還有著一整套十分完善的商業規範條例和商業稅收條例。


    這些商稅,就足以讓三位當時頂尖的謀士一臉震撼。


    因為那其中的每一條,都幾乎是世家大族中從商之人會遇到的各種問題。


    這根本不可能隻是區區一名假道士能夠拿得出來的。


    可……


    就這樣實行了。


    一開始,大家很不習慣。


    因為商業方麵的限製很嚴格。


    甚至一批囤貨居奇的商賈慘遭抓捕、下獄。


    甚至還因此影響了三代的政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兩界:從黃巾起義開始超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歐皇不打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歐皇不打折並收藏兩界:從黃巾起義開始超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