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關老爺子串門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果然不出所料,又是牛小芸!
“昭昭,你昨兒走得太早了!你不知道,最後公安來了,把茂仁叔和楊水花都抓走了。
林大慶這人太壞了,他根本就沒傷到緊要處,就挨了兩刀,還躺地上裝死嚇唬人呢!
公安一來,他也能起來了,人家公安一看,輕傷!”
韓昭昭:“他心眼是不少!要是不裝死,就昨天那架式,說不定真死了!
你茂仁叔,一看就是受刺激了,發瘋管不住自己 。”
牛小芸咬牙切齒,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真便宜他了,心眼這麽壞,真該砍死他!
我跟你說,你知道為什麽茂仁叔發瘋嗎?”
韓昭昭手裏的活不停,搖頭道:“不知道!”
牛小芸:“楊水花和林大慶在茂仁叔床上亂搞,被茂仁叔堵在床上了。
那兩人不要臉,還讓茂仁叔去把門,茂仁叔家兩個兒子回家有事,正好趕上了,茂仁叔這才為了兒子的臉麵豁出去了。
昭昭,你說茂仁叔也太老實了,這樣的人難道活該被狗男女欺負嗎?”
韓昭昭麵無表情:“可能是周瑜打黃蓋吧!”
正說得無比激憤的牛小芸沒聽懂:“誰打黃蓋?黃蓋是誰?昭昭,咱說茂仁叔家的事呢,和姓黃的有啥關係,是他們家親戚嗎?”
韓昭昭搖頭,“不是!”
“不是他憑啥打人,有他什麽事?茂仁叔兩口子都被抓進派出所了,姓黃的咋還摻和打人呢?
真是吃飽了撐得,沒事找事,他不怕被抓進派出所嗎?”
韓昭昭編簍子的手加快速度,馬上就該收口了,她的注意力全集中到手裏的活計上。
隨口應付:“嗯,不怕!”
公安要有這本事,那可真是本世紀最大的奇跡。
“昭昭,你咋又開始編簍子了,以前編的都賣完了?”
牛小芸是個會看事的孩子,看出韓昭昭對李家的八卦不太上心,轉移話題聊別的,反正她和小夥伴之間從來不缺話聊。
“嗯,賣完了,編幾個自己家用!”
沉默是金,她不想說話,她想攢錢!
牛小芸搬了個小板凳坐到韓昭昭身邊,一邊給她遞黃荊條,一邊盯著看她編簍子的手法。
“看著挺容易的,昭昭,你讓開,我學著試試。”
想學手藝?這個好,比出去八卦強多了!
小女孩家家的,有好奇心不怕,有些事能叭叭,有些事半句都不要評論,隻提供耳朵,知道真相就很好嘛!
長嘴主要是用來吃東西的,不是用來多嘴惹禍的。
自古奸情出人命,韓昭昭能確定,七號院出事的時候還在後頭呢!
弄不好,家破人亡也說不定。
作為好朋友,韓昭昭決定給狂熱的牛小芸潑潑冷水降降溫。
“小芸,我奶說了,李林兩家的事不讓我去湊熱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裏麵的水深著呢!
晚上等你媽下班,你跟她說說這事,你媽肯定明白!”
牛小雲蔫了吧唧的“嗯”了一聲,兩個人再沒提起這事,專心致誌的把心思用在編簍子上。
“哐、哐、哐”外麵傳來敲門聲,兩人對視一眼,猜測又是誰來了,難道是薛英?
韓昭昭把人迎進來,原來是關老爺子。
“昭昭,你關大爺從西北給我寄了些紅棗和枸杞,你奶身體不是不好嗎,給你們家送點,讓你奶早晚吃上幾顆,很滋補的。”
一邊往堂屋走,老爺子遞給韓昭昭一個小籃子,裏麵裝了有三斤的大棗,還有一包用牛皮紙包著的枸杞,看樣子,大概有一斤左右。
這個小籃子還是韓昭昭編的呢,大棗個個有雞蛋大,肉厚核小,典型的西北和田大棗,占了大半籃。
進了屋,關老爺子一看牛小芸也在,笑著說:“小芸在這兒玩呢?昭昭,洗幾個大棗給小芸丫頭吃。其餘的你收起來,留給你奶。”
牛小芸:“關爺爺好,您坐,我這倒不開手,就不起來了,您老見諒。
這棗是前幾天關大爺給您寄回來的吧?我不吃,留著您老幾位吃吧!您家關大爺他們今年回來過年不?”
“不一定,信裏說是有假,誰知道,離得這麽遠,交通不方便,趕車還得看天氣。下了大雪,就回不來!”
韓昭昭洗了十來個大棗,遞給牛小芸。
“先放一邊吧,我現在幹活沒法吃!”
什麽沒法吃,現在的孩子懂事,肯定是舍不得吃,想著待會拿回去分給家裏人吃。
韓昭昭都懂,也沒說啥,把大棗放在八仙桌上,燙了茶壺,給老爺子泡上自己製作的菊花茶。
想了想,家裏也沒啥佐茶的茶點,把昨天牛小芸送來的威化餅幹裝出來一小碟,去廚房櫃子裏抓了把自己曬的地瓜幹和空間裏炒製的瓜蔞子,用小瓷碟裝了,擺上八仙桌。
“關爺爺,家裏沒啥零嘴,湊不夠四樣,您老別見怪,這兩樣都是我自己個閑著沒事搗鼓的,您嚐嚐看,合口味不?”
關老爺子笑咪咪的看著韓昭昭忙活,擺擺手,“不講究那些老禮,現在家家戶戶都是憑供應,這就很不錯了。”
伸手捏起粒瓜蔞子嗑著,點頭說:“昭昭,這是你去山上摘的瓜蔞子吧!
這個好吃,比葵花籽香,嗯,炒製的火候也剛好。
不錯,看來你奶上班後,家裏灶上的活你都能上手了!”
“嘻嘻,我奶說了,我就好個吃!”
說著,把牛小芸換下來,“小芸,你歇會兒,陪關爺爺喝茶聊天去。
桌上有茶碗,自己倒水喝。嚐嚐我弄得地瓜幹和瓜蔞子,我感覺應該還行。”
牛小芸洗了手,先給關老爺子斟上茶,自己也倒了一杯。
邊嗑瓜子邊不住的點頭,“昭昭,你炒的瓜萎子真香,也很好嗑。
我還是第一次吃到呢!等明年的,你再上山摘瓜蔞別忘了帶上我。
難怪打從入秋就見不到你人影,今年,你是真沒少往家倒騰好東西呀!”
韓昭昭:“我也是頭一次弄,以前聽都沒聽過瓜蔞的名兒。”
關老爺子悠閑自得的嚼著紅薯幹,“眼看著你們都長大了,是該往山上多跑跑。
別看咱京城的山不是東北的原始森林,可山裏好東西也不少。
想當年,大多可是王孫貴族們的私產,要牧場有牧場,要果林有果林,種花種藥搞養殖,能供應大戶人家一年到頭的吃用。
咱京郊還有很多溫泉莊子,一年四季鮮花鮮果不斷。下大雪,也照樣能吃上新鮮蔬菜!”
韓昭昭支楞著耳朵聽老爺子講古,牛小芸眼睛瞪的大大的,不時發出驚歎,“哎呀媽呀!以前有錢人這麽享福嗎?
那不是比主席他老人家吃的還要好?”
“昭昭,你昨兒走得太早了!你不知道,最後公安來了,把茂仁叔和楊水花都抓走了。
林大慶這人太壞了,他根本就沒傷到緊要處,就挨了兩刀,還躺地上裝死嚇唬人呢!
公安一來,他也能起來了,人家公安一看,輕傷!”
韓昭昭:“他心眼是不少!要是不裝死,就昨天那架式,說不定真死了!
你茂仁叔,一看就是受刺激了,發瘋管不住自己 。”
牛小芸咬牙切齒,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真便宜他了,心眼這麽壞,真該砍死他!
我跟你說,你知道為什麽茂仁叔發瘋嗎?”
韓昭昭手裏的活不停,搖頭道:“不知道!”
牛小芸:“楊水花和林大慶在茂仁叔床上亂搞,被茂仁叔堵在床上了。
那兩人不要臉,還讓茂仁叔去把門,茂仁叔家兩個兒子回家有事,正好趕上了,茂仁叔這才為了兒子的臉麵豁出去了。
昭昭,你說茂仁叔也太老實了,這樣的人難道活該被狗男女欺負嗎?”
韓昭昭麵無表情:“可能是周瑜打黃蓋吧!”
正說得無比激憤的牛小芸沒聽懂:“誰打黃蓋?黃蓋是誰?昭昭,咱說茂仁叔家的事呢,和姓黃的有啥關係,是他們家親戚嗎?”
韓昭昭搖頭,“不是!”
“不是他憑啥打人,有他什麽事?茂仁叔兩口子都被抓進派出所了,姓黃的咋還摻和打人呢?
真是吃飽了撐得,沒事找事,他不怕被抓進派出所嗎?”
韓昭昭編簍子的手加快速度,馬上就該收口了,她的注意力全集中到手裏的活計上。
隨口應付:“嗯,不怕!”
公安要有這本事,那可真是本世紀最大的奇跡。
“昭昭,你咋又開始編簍子了,以前編的都賣完了?”
牛小芸是個會看事的孩子,看出韓昭昭對李家的八卦不太上心,轉移話題聊別的,反正她和小夥伴之間從來不缺話聊。
“嗯,賣完了,編幾個自己家用!”
沉默是金,她不想說話,她想攢錢!
牛小芸搬了個小板凳坐到韓昭昭身邊,一邊給她遞黃荊條,一邊盯著看她編簍子的手法。
“看著挺容易的,昭昭,你讓開,我學著試試。”
想學手藝?這個好,比出去八卦強多了!
小女孩家家的,有好奇心不怕,有些事能叭叭,有些事半句都不要評論,隻提供耳朵,知道真相就很好嘛!
長嘴主要是用來吃東西的,不是用來多嘴惹禍的。
自古奸情出人命,韓昭昭能確定,七號院出事的時候還在後頭呢!
弄不好,家破人亡也說不定。
作為好朋友,韓昭昭決定給狂熱的牛小芸潑潑冷水降降溫。
“小芸,我奶說了,李林兩家的事不讓我去湊熱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裏麵的水深著呢!
晚上等你媽下班,你跟她說說這事,你媽肯定明白!”
牛小雲蔫了吧唧的“嗯”了一聲,兩個人再沒提起這事,專心致誌的把心思用在編簍子上。
“哐、哐、哐”外麵傳來敲門聲,兩人對視一眼,猜測又是誰來了,難道是薛英?
韓昭昭把人迎進來,原來是關老爺子。
“昭昭,你關大爺從西北給我寄了些紅棗和枸杞,你奶身體不是不好嗎,給你們家送點,讓你奶早晚吃上幾顆,很滋補的。”
一邊往堂屋走,老爺子遞給韓昭昭一個小籃子,裏麵裝了有三斤的大棗,還有一包用牛皮紙包著的枸杞,看樣子,大概有一斤左右。
這個小籃子還是韓昭昭編的呢,大棗個個有雞蛋大,肉厚核小,典型的西北和田大棗,占了大半籃。
進了屋,關老爺子一看牛小芸也在,笑著說:“小芸在這兒玩呢?昭昭,洗幾個大棗給小芸丫頭吃。其餘的你收起來,留給你奶。”
牛小芸:“關爺爺好,您坐,我這倒不開手,就不起來了,您老見諒。
這棗是前幾天關大爺給您寄回來的吧?我不吃,留著您老幾位吃吧!您家關大爺他們今年回來過年不?”
“不一定,信裏說是有假,誰知道,離得這麽遠,交通不方便,趕車還得看天氣。下了大雪,就回不來!”
韓昭昭洗了十來個大棗,遞給牛小芸。
“先放一邊吧,我現在幹活沒法吃!”
什麽沒法吃,現在的孩子懂事,肯定是舍不得吃,想著待會拿回去分給家裏人吃。
韓昭昭都懂,也沒說啥,把大棗放在八仙桌上,燙了茶壺,給老爺子泡上自己製作的菊花茶。
想了想,家裏也沒啥佐茶的茶點,把昨天牛小芸送來的威化餅幹裝出來一小碟,去廚房櫃子裏抓了把自己曬的地瓜幹和空間裏炒製的瓜蔞子,用小瓷碟裝了,擺上八仙桌。
“關爺爺,家裏沒啥零嘴,湊不夠四樣,您老別見怪,這兩樣都是我自己個閑著沒事搗鼓的,您嚐嚐看,合口味不?”
關老爺子笑咪咪的看著韓昭昭忙活,擺擺手,“不講究那些老禮,現在家家戶戶都是憑供應,這就很不錯了。”
伸手捏起粒瓜蔞子嗑著,點頭說:“昭昭,這是你去山上摘的瓜蔞子吧!
這個好吃,比葵花籽香,嗯,炒製的火候也剛好。
不錯,看來你奶上班後,家裏灶上的活你都能上手了!”
“嘻嘻,我奶說了,我就好個吃!”
說著,把牛小芸換下來,“小芸,你歇會兒,陪關爺爺喝茶聊天去。
桌上有茶碗,自己倒水喝。嚐嚐我弄得地瓜幹和瓜蔞子,我感覺應該還行。”
牛小芸洗了手,先給關老爺子斟上茶,自己也倒了一杯。
邊嗑瓜子邊不住的點頭,“昭昭,你炒的瓜萎子真香,也很好嗑。
我還是第一次吃到呢!等明年的,你再上山摘瓜蔞別忘了帶上我。
難怪打從入秋就見不到你人影,今年,你是真沒少往家倒騰好東西呀!”
韓昭昭:“我也是頭一次弄,以前聽都沒聽過瓜蔞的名兒。”
關老爺子悠閑自得的嚼著紅薯幹,“眼看著你們都長大了,是該往山上多跑跑。
別看咱京城的山不是東北的原始森林,可山裏好東西也不少。
想當年,大多可是王孫貴族們的私產,要牧場有牧場,要果林有果林,種花種藥搞養殖,能供應大戶人家一年到頭的吃用。
咱京郊還有很多溫泉莊子,一年四季鮮花鮮果不斷。下大雪,也照樣能吃上新鮮蔬菜!”
韓昭昭支楞著耳朵聽老爺子講古,牛小芸眼睛瞪的大大的,不時發出驚歎,“哎呀媽呀!以前有錢人這麽享福嗎?
那不是比主席他老人家吃的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