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開荒(一)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小三子強烈要求下,韓昭昭隻好把開荒的計劃提前了。
不過他們三人小團夥卻沒湊齊,牛小芸跟著她哥哥姐姐去河南老家了,今天幹活的隻有她和小三子兩個人。
不過也無所謂,地還凍著,他們倆也隻能幹些撿石頭清理雜草的活。
正月初八,小三子家的人也都去上班了,中午都在食堂吃,家裏剛好也隻剩下他一個人。
韓昭昭情況和他一樣,早上送走上班的家人,兩個人帶著幹糧背上水壺,扛著钁頭提溜著柴刀鐮刀就出城上山了。
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山穀,小三子翻過山梁就笑了。
“昭昭,看來你給兩邊山坡剃過頭了!年前你家的柴火,不會都是在這兒砍的吧?”
韓昭昭很是自得,“怎麽樣,是不是視線開闊了許多?
更關鍵的是,這樣化凍後,我們開荒就簡單多了,在穀底種莊稼,也不會被遮擋陽光。
走,我帶你看看我選好的地,可肥沃了!”
韓昭昭領著小三子盤旋而下,一直走到穀底。
“這兩邊的山坡石頭不多,土也很厚,清理清理,應該也能種莊稼吧?”
小三子是見獵心喜,看看哪兒都能長出糧食。
“可能不行,坡度太大了,存不住雨水,幾天不下雨,就給旱死了。
不過我想過了,咱們種其他的品種。這些平緩點的地方,種蕎麥。
這些陡坡上,咱種蓖麻。去年秋天我清理了這麽大片地方,總不會白幹,不能讓地閑著。”
小三子還真沒見過蕎麥什麽樣,也不懂蓖麻的價值,他隻知道蓖麻油能吃能點油燈,還真不知道在京城也可以種植,更沒有見到過蓖麻長什麽樣子。
不過,聽韓昭昭說的頭頭是道,還以為都是韓奶奶教的。老太太種了一輩子地,種地的經驗肯定很多。
他們沒有種植經驗,聽指揮就行了。
韓昭昭說什麽他答應什麽,根本不會提任何意見。
從正月初八開始,兩個孩子天天往山穀跑。
清理雜草,撿石頭,一小片一小片的清理著穀底的土地。
中午餓了,就支幾塊石頭,隨手一劃拉,遍地是柴火,點堆火,饅頭包子用樹枝一叉,架火上一烤,喝著背上山的水,感覺吃的倍兒香!
韓昭昭腹誹:能不香嗎?幹活多了餓得快,餓急眼了,啃鞋底子也香!
更何況,他倆吃的幹糧看著黑乎乎的,其實是空間產的全麥麵摻上黃豆麵蒸的。
包子更是用空間種的白菜蘿卜調餡,加了空間花生打的花生油,生吃都香,更別說做熟了呢!
沒看小三子自打跟她上山開荒,飯量都漲了。以前每頓能吃兩個包子或饅頭,現在可好,一頓能炫五個!
韓昭昭尋思,如果不是她有空間種的糧打底,再加上她也不少吃,就他倆這個吃法,十幾天就能把她家的口糧份額給炫完。
不過給小三子吃點兒她也不心疼,這孩子知道感恩,有啥事都會護著她,說是和她是發小,其實對她比對他兩個哥哥都親。
沒上學前,小三子幾乎長在韓家,老太太也不拿他當外人,真拿他當自家孩子對待。
而且,韓昭昭自己也喜歡這孩子!
年齡這麽小,開荒這麽累,連著幹了好幾天,連哼都不哼一聲。
這孩子,太出乎她預料了,能幹能吃苦,性格又樂觀,韓昭昭準備把他培養成真正的好幫手!
“昭昭,說了多少遍了,石頭放著我來搬,你管著割這片雜草。”
韓昭昭正撅著腚掀地裏的石頭呢,另一頭的小三子看見了,扔下手裏的石頭跑過來,拉開她彎腰就要去抱石頭。
韓昭昭趕緊攔住他,“別動,下麵還埋著半截呢,你可抱不動。
別把腰給傷了,你起來,我再用蹶頭掏掏旁邊的土,不行用棍子慢慢往邊上撬。”
兩個孩子挖出大石頭,撿出小石頭。撿到的石頭全壘到地邊上,漸漸越壘越多,形成了一個坡壩。
穀底的土非常厚,特別大的石塊,他倆弄不動,就繞開這地兒,把周圈的地收拾幹淨。
開荒地就這樣,想弄成大塊的平整土地不太可能,需要填坑整平,移動太多的土方。
他們兩個半大孩子可辦不到!
隻能分片分割,根據地勢高低規劃成一小塊一小塊的。
幹了四天,才整出個大致的形狀。
往高處站立,俯視穀底,他們倆很有成就感。
像前世孩子們玩過的拚圖,沒有什麽方正的地塊,大的有半畝,小的有五六個平方,間隔著大堆小堆的石堆,還挺好看。
小三子特別不滿意,“要是家裏的大人能來幫忙,咱們可以把地整得更整齊點兒。
現在這樣,大的大,小的小,圓不圓,方不方的,真難看!”
韓昭昭和他看法不同,“你做夢呢!這事咋能讓大人摻合,被人發現,萬一給扣個占集體便宜的帽子,他們工作還能要嗎?
咱們小孩沒事,小打小鬧的,不容易被人發現。
就是發現了,能拿咱咋樣,反正也不能開除咱倆京城戶口。
你就是毛病多,我看挺好的!高低不同,大小不同正合我意。
你想像一下,等咱種上不同的莊稼,到了夏天,淺綠、深綠、高的、低的、開花的、掛果的,各各不同,多好看呀!
還有最大的一個優點你連想都想不到!”
小三子被安慰到了,想想也笑了,是啊,現在光禿禿的露著褐色的地皮,旁邊大堆小堆灰褐色的石頭,是沒啥看頭。
可等種滿玉米、穀子、地瓜、南瓜等莊稼,想想就很滿足。
到秋天就可以請等著收糧食了,他家就能頓頓吃上純糧食的幹糧。
“地塊小有啥優點?你看城外的大田,都是大塊的,種滿糧食一眼望不到頭,多壯觀!
昭昭,咱開的這些地都種滿,能打多少糧食?”
韓昭昭估了估,“咱倆這幾天整出來的也就有兩畝地,都種上,大約能收四五百斤糧食吧!
不過也說不準,頭一年開荒,施肥,下種,管理,事還多著呢!
還得看今年的老天爺,給臉不給臉,風調雨順的話,五六百斤往上也說不定。”
小三子半點兒沒被打擊到,鬥誌昂揚地說:“再過幾天,我們就要開學了,隻能星期天來幹活。
趁著沒開學,咱再把下遊那片地給清理出來,那片地不小,弄好了也夠兩畝地,那咱到秋天就能多收四五百斤糧食。”
韓昭昭想笑,這小三子,她還真沒看出來,心還挺大!
手上磨出了一手水泡,還咬牙幹呢!她想對他說:小夥子,兩畝地?你想多了!
不過他們三人小團夥卻沒湊齊,牛小芸跟著她哥哥姐姐去河南老家了,今天幹活的隻有她和小三子兩個人。
不過也無所謂,地還凍著,他們倆也隻能幹些撿石頭清理雜草的活。
正月初八,小三子家的人也都去上班了,中午都在食堂吃,家裏剛好也隻剩下他一個人。
韓昭昭情況和他一樣,早上送走上班的家人,兩個人帶著幹糧背上水壺,扛著钁頭提溜著柴刀鐮刀就出城上山了。
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山穀,小三子翻過山梁就笑了。
“昭昭,看來你給兩邊山坡剃過頭了!年前你家的柴火,不會都是在這兒砍的吧?”
韓昭昭很是自得,“怎麽樣,是不是視線開闊了許多?
更關鍵的是,這樣化凍後,我們開荒就簡單多了,在穀底種莊稼,也不會被遮擋陽光。
走,我帶你看看我選好的地,可肥沃了!”
韓昭昭領著小三子盤旋而下,一直走到穀底。
“這兩邊的山坡石頭不多,土也很厚,清理清理,應該也能種莊稼吧?”
小三子是見獵心喜,看看哪兒都能長出糧食。
“可能不行,坡度太大了,存不住雨水,幾天不下雨,就給旱死了。
不過我想過了,咱們種其他的品種。這些平緩點的地方,種蕎麥。
這些陡坡上,咱種蓖麻。去年秋天我清理了這麽大片地方,總不會白幹,不能讓地閑著。”
小三子還真沒見過蕎麥什麽樣,也不懂蓖麻的價值,他隻知道蓖麻油能吃能點油燈,還真不知道在京城也可以種植,更沒有見到過蓖麻長什麽樣子。
不過,聽韓昭昭說的頭頭是道,還以為都是韓奶奶教的。老太太種了一輩子地,種地的經驗肯定很多。
他們沒有種植經驗,聽指揮就行了。
韓昭昭說什麽他答應什麽,根本不會提任何意見。
從正月初八開始,兩個孩子天天往山穀跑。
清理雜草,撿石頭,一小片一小片的清理著穀底的土地。
中午餓了,就支幾塊石頭,隨手一劃拉,遍地是柴火,點堆火,饅頭包子用樹枝一叉,架火上一烤,喝著背上山的水,感覺吃的倍兒香!
韓昭昭腹誹:能不香嗎?幹活多了餓得快,餓急眼了,啃鞋底子也香!
更何況,他倆吃的幹糧看著黑乎乎的,其實是空間產的全麥麵摻上黃豆麵蒸的。
包子更是用空間種的白菜蘿卜調餡,加了空間花生打的花生油,生吃都香,更別說做熟了呢!
沒看小三子自打跟她上山開荒,飯量都漲了。以前每頓能吃兩個包子或饅頭,現在可好,一頓能炫五個!
韓昭昭尋思,如果不是她有空間種的糧打底,再加上她也不少吃,就他倆這個吃法,十幾天就能把她家的口糧份額給炫完。
不過給小三子吃點兒她也不心疼,這孩子知道感恩,有啥事都會護著她,說是和她是發小,其實對她比對他兩個哥哥都親。
沒上學前,小三子幾乎長在韓家,老太太也不拿他當外人,真拿他當自家孩子對待。
而且,韓昭昭自己也喜歡這孩子!
年齡這麽小,開荒這麽累,連著幹了好幾天,連哼都不哼一聲。
這孩子,太出乎她預料了,能幹能吃苦,性格又樂觀,韓昭昭準備把他培養成真正的好幫手!
“昭昭,說了多少遍了,石頭放著我來搬,你管著割這片雜草。”
韓昭昭正撅著腚掀地裏的石頭呢,另一頭的小三子看見了,扔下手裏的石頭跑過來,拉開她彎腰就要去抱石頭。
韓昭昭趕緊攔住他,“別動,下麵還埋著半截呢,你可抱不動。
別把腰給傷了,你起來,我再用蹶頭掏掏旁邊的土,不行用棍子慢慢往邊上撬。”
兩個孩子挖出大石頭,撿出小石頭。撿到的石頭全壘到地邊上,漸漸越壘越多,形成了一個坡壩。
穀底的土非常厚,特別大的石塊,他倆弄不動,就繞開這地兒,把周圈的地收拾幹淨。
開荒地就這樣,想弄成大塊的平整土地不太可能,需要填坑整平,移動太多的土方。
他們兩個半大孩子可辦不到!
隻能分片分割,根據地勢高低規劃成一小塊一小塊的。
幹了四天,才整出個大致的形狀。
往高處站立,俯視穀底,他們倆很有成就感。
像前世孩子們玩過的拚圖,沒有什麽方正的地塊,大的有半畝,小的有五六個平方,間隔著大堆小堆的石堆,還挺好看。
小三子特別不滿意,“要是家裏的大人能來幫忙,咱們可以把地整得更整齊點兒。
現在這樣,大的大,小的小,圓不圓,方不方的,真難看!”
韓昭昭和他看法不同,“你做夢呢!這事咋能讓大人摻合,被人發現,萬一給扣個占集體便宜的帽子,他們工作還能要嗎?
咱們小孩沒事,小打小鬧的,不容易被人發現。
就是發現了,能拿咱咋樣,反正也不能開除咱倆京城戶口。
你就是毛病多,我看挺好的!高低不同,大小不同正合我意。
你想像一下,等咱種上不同的莊稼,到了夏天,淺綠、深綠、高的、低的、開花的、掛果的,各各不同,多好看呀!
還有最大的一個優點你連想都想不到!”
小三子被安慰到了,想想也笑了,是啊,現在光禿禿的露著褐色的地皮,旁邊大堆小堆灰褐色的石頭,是沒啥看頭。
可等種滿玉米、穀子、地瓜、南瓜等莊稼,想想就很滿足。
到秋天就可以請等著收糧食了,他家就能頓頓吃上純糧食的幹糧。
“地塊小有啥優點?你看城外的大田,都是大塊的,種滿糧食一眼望不到頭,多壯觀!
昭昭,咱開的這些地都種滿,能打多少糧食?”
韓昭昭估了估,“咱倆這幾天整出來的也就有兩畝地,都種上,大約能收四五百斤糧食吧!
不過也說不準,頭一年開荒,施肥,下種,管理,事還多著呢!
還得看今年的老天爺,給臉不給臉,風調雨順的話,五六百斤往上也說不定。”
小三子半點兒沒被打擊到,鬥誌昂揚地說:“再過幾天,我們就要開學了,隻能星期天來幹活。
趁著沒開學,咱再把下遊那片地給清理出來,那片地不小,弄好了也夠兩畝地,那咱到秋天就能多收四五百斤糧食。”
韓昭昭想笑,這小三子,她還真沒看出來,心還挺大!
手上磨出了一手水泡,還咬牙幹呢!她想對他說:小夥子,兩畝地?你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