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鄰居借糧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太太拄著拐迎到門口,親熱的招呼自己的老姐妹。
“您咋來了?小孫子呢,咋沒領來玩?”
王奶奶去居委會義務編筐,還捎帶著看孩子。
“孩子他媽看著呢!趙家妹子,我這次上門,是有事求您。
媳婦兒子今兒早上排了半宿隊,沒拿挨上號,糧店就沒糧食了,讓明兒趕早再去買。
可家裏半點兒吃的沒有,早上就沒吃飯,中午晚上還不知道拿啥下鍋呢!”
老太太一聽就明白了,這是來借糧呢!
“我們家糧食也不多了,上個月買的隻剩下五六斤玉米麵。今兒早上昭昭也是半夜去排隊,剛空著手回來。
看這陣勢,糧店明天放糧肯定也放不多,弄不好又要定量。
這樣吧,我先勻給您一斤玉米麵,您先把今天對付過去,等您買了糧在還我?”
王老太太高興壞了,她也是個臉皮薄的,要不是實在沒辦法,她還真張不開嘴求人。
“那可真謝謝您啦!您放心,等明兒買到糧食,我立馬還您!”
“嗨,不著急。昭昭,你去給王奶奶挖斤玉米麵子。”
韓昭昭接過王奶奶手裏的瓢,答應一聲去了廚房。
一會兒就稱了一斤玉米麵端進堂屋。“王奶奶,實在不行,您可以讓家裏人去副食店買點現成的湊合兩頓。
咋滴也不能讓全家餓肚子吧?我早上還去副食店買了一斤粉條呢!”
說起這事王奶奶就一臉無奈,“昭昭,那是你運氣好,我兒子也去了,可能去的晚了點,不但副食店,現在連商店百貨大樓都被人買空了。
好家夥,連櫃台都被人擠蹋了,也沒拿回家半點能吃的。”
老太太聽了嚇一大跳,反應過來趕緊囑咐王奶奶,“王大姐,這玉米麵出門您可藏好了。
萬一被人看見,也別說是從我家借的。我家也隻剩下四五斤糧食了,街坊們上門,可真沒東西借。
昭昭,咱家那條黑布袋子拿給你王奶奶用,裝裏邊遮遮,出門少一事算一事!”
三個人跟地下組織似的,對這斤玉米麵進行了仔細偽裝,才把王奶奶送出門。
“昭昭,快關門,一會兒說不定還會有人上門借糧食。
你記住,咱家就剩下四五斤玉米麵,誰來也不能借了。”
老太太慬慎得很,拉著孫女回廚房開始藏糧食,“這些大米,這些紅豆,這些小米,對了,還有油罐子,通通藏進地窖裏去。”
韓昭昭被老太太指揮著,盆盆罐罐一趟趟搬進地窖,不但把糧食給藏了,連曬的幹貨也沒放過,粉條粉皮地瓜幹,豆角絲茄子幹黃花菜全塞進麻袋背進地窖。
老太太還在那叨叨:“不是奶小氣不舍得往外借,咱家東西太多了。別人沒有就咱家有,容易惹人眼紅啊!”
韓昭昭忍著笑說:“奶,您甭解釋,我都懂,書上說了,這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對對,這詞兒好,還是人家文化人會說話。”
剛關上地窖門不一會兒,“哐哐哐”又有人敲門了。
祖孫倆麵麵相覷,一時被難住了,這門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
韓昭昭透過門縫看到敲門的是隔壁劉大爺,不過後麵還跟著一群大娘大嬸。
嗨,這下不開門不行了,左右鄰居全來了,便打開了門。
劉大爺麵露難色,支支吾吾,半天沒說明來意。
他不好意思,卻有好意思的,大娘大嬸們跟群鴨子似的,七嘴八舌張嘴就說借糧食。
大家都沒餘糧,也想來借點。
老太太擺出猶豫的樣子,很為難的表示:“我們家的情況你們也都知道,為了養好我的腿,這幾個月家裏的飯都是孩子做的。
她手裏哪有個分寸,糧食剩下的真不多了。剛才王家大姐借走一斤玉米麵,我家就剩下四五斤糧食了。
罷了,你們輕易不求人,這麽著,一家不多,先勻半斤對付著,把今天糊弄過去,咱們大人好說,咋滴也不能讓孩子餓著。”
老太太拄著拐棍,直接領著人進了廚房。指揮大家一頓找,看著灶台上的小半罐玉米麵,鄰居們頓時沉默了,畢竟韓家的糧食真的所剩無幾了。
借還是不借,這次該他們為難了!韓昭昭旁觀著她奶的騷操作,忍不住在心裏給她點了個讚!
但看著鄰居們焦急又為難的樣子,祖孫倆又心軟了。最終,老太太還是決定借給他們每家半斤玉米麵,並叮囑他們一定要盡快還回來。
鄰居們連連道謝,拿著玉米麵正要離開。韓昭昭又去牆角掀開麻袋,抱出來個十來斤的大南瓜。
拿起新買的菜刀,幾刀下去就砍成了十幾塊。
“大娘嬸子們,家裏還留了個南瓜種,把南瓜籽留下,南瓜大家一人分一塊。
回去熬鍋粥,也能頂點事兒!”
鄰居們頓時笑了,這可是意外之喜。這一塊足有一斤多,足夠五六口之家吃一頓的了。
關鍵是糧食是要還的,南瓜歸屬於鄰居們互贈的瓜果梨桃一類的,可以不用還。
啥時候自己家有點兒稀罕吃頭,回贈韓家孩子點兒就能行。
鄰居們都走了,祖孫倆看著空蕩蕩的廚房,意味深長的笑了。
韓昭昭低聲擔心地問:“奶,關爺爺肯定也沒買到糧食,也不知道他中午吃啥?”老太太歎了口氣:“別擔心,總會有辦法的。那老頭精著呢,肯定有後手!
以前世道那麽亂,他不也都拉著一大家子人挺過來了嘛。
這兩天咱家可得低調點,做飯不能出格了。還有,別人到處跑著找吃的,咱也不能擱家裏請等著。
沒事你也出門跑跑,咋滴也得做個樣子出來。”
韓昭昭點點頭,心裏祈禱著明天大家都能順利買到糧食,這樣她們家就不招人眼了。
下午居委會又貼告示了,上級緊急調來了糧食,糧店明天正常售糧。
不過因為購買太集中,運輸部門壓力太大,限量供應,每口人可先購買二斤糧食。後麵糧食陸續運進京,大家可以再次補充。
晚上,牛家大爺和錢家大伯都來了,三家家長商量了,趁錢大伯出京運糧,把山裏一存的蓖麻子和大豆先運出去,該賣的賣,該打油的打油。
東西太多,是絕不能在京城出手的。幸虧錢大伯常年在外麵跑,有門路解決。
最後,家長們還商量了山裏的地怎麽處理。
“您咋來了?小孫子呢,咋沒領來玩?”
王奶奶去居委會義務編筐,還捎帶著看孩子。
“孩子他媽看著呢!趙家妹子,我這次上門,是有事求您。
媳婦兒子今兒早上排了半宿隊,沒拿挨上號,糧店就沒糧食了,讓明兒趕早再去買。
可家裏半點兒吃的沒有,早上就沒吃飯,中午晚上還不知道拿啥下鍋呢!”
老太太一聽就明白了,這是來借糧呢!
“我們家糧食也不多了,上個月買的隻剩下五六斤玉米麵。今兒早上昭昭也是半夜去排隊,剛空著手回來。
看這陣勢,糧店明天放糧肯定也放不多,弄不好又要定量。
這樣吧,我先勻給您一斤玉米麵,您先把今天對付過去,等您買了糧在還我?”
王老太太高興壞了,她也是個臉皮薄的,要不是實在沒辦法,她還真張不開嘴求人。
“那可真謝謝您啦!您放心,等明兒買到糧食,我立馬還您!”
“嗨,不著急。昭昭,你去給王奶奶挖斤玉米麵子。”
韓昭昭接過王奶奶手裏的瓢,答應一聲去了廚房。
一會兒就稱了一斤玉米麵端進堂屋。“王奶奶,實在不行,您可以讓家裏人去副食店買點現成的湊合兩頓。
咋滴也不能讓全家餓肚子吧?我早上還去副食店買了一斤粉條呢!”
說起這事王奶奶就一臉無奈,“昭昭,那是你運氣好,我兒子也去了,可能去的晚了點,不但副食店,現在連商店百貨大樓都被人買空了。
好家夥,連櫃台都被人擠蹋了,也沒拿回家半點能吃的。”
老太太聽了嚇一大跳,反應過來趕緊囑咐王奶奶,“王大姐,這玉米麵出門您可藏好了。
萬一被人看見,也別說是從我家借的。我家也隻剩下四五斤糧食了,街坊們上門,可真沒東西借。
昭昭,咱家那條黑布袋子拿給你王奶奶用,裝裏邊遮遮,出門少一事算一事!”
三個人跟地下組織似的,對這斤玉米麵進行了仔細偽裝,才把王奶奶送出門。
“昭昭,快關門,一會兒說不定還會有人上門借糧食。
你記住,咱家就剩下四五斤玉米麵,誰來也不能借了。”
老太太慬慎得很,拉著孫女回廚房開始藏糧食,“這些大米,這些紅豆,這些小米,對了,還有油罐子,通通藏進地窖裏去。”
韓昭昭被老太太指揮著,盆盆罐罐一趟趟搬進地窖,不但把糧食給藏了,連曬的幹貨也沒放過,粉條粉皮地瓜幹,豆角絲茄子幹黃花菜全塞進麻袋背進地窖。
老太太還在那叨叨:“不是奶小氣不舍得往外借,咱家東西太多了。別人沒有就咱家有,容易惹人眼紅啊!”
韓昭昭忍著笑說:“奶,您甭解釋,我都懂,書上說了,這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對對,這詞兒好,還是人家文化人會說話。”
剛關上地窖門不一會兒,“哐哐哐”又有人敲門了。
祖孫倆麵麵相覷,一時被難住了,這門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
韓昭昭透過門縫看到敲門的是隔壁劉大爺,不過後麵還跟著一群大娘大嬸。
嗨,這下不開門不行了,左右鄰居全來了,便打開了門。
劉大爺麵露難色,支支吾吾,半天沒說明來意。
他不好意思,卻有好意思的,大娘大嬸們跟群鴨子似的,七嘴八舌張嘴就說借糧食。
大家都沒餘糧,也想來借點。
老太太擺出猶豫的樣子,很為難的表示:“我們家的情況你們也都知道,為了養好我的腿,這幾個月家裏的飯都是孩子做的。
她手裏哪有個分寸,糧食剩下的真不多了。剛才王家大姐借走一斤玉米麵,我家就剩下四五斤糧食了。
罷了,你們輕易不求人,這麽著,一家不多,先勻半斤對付著,把今天糊弄過去,咱們大人好說,咋滴也不能讓孩子餓著。”
老太太拄著拐棍,直接領著人進了廚房。指揮大家一頓找,看著灶台上的小半罐玉米麵,鄰居們頓時沉默了,畢竟韓家的糧食真的所剩無幾了。
借還是不借,這次該他們為難了!韓昭昭旁觀著她奶的騷操作,忍不住在心裏給她點了個讚!
但看著鄰居們焦急又為難的樣子,祖孫倆又心軟了。最終,老太太還是決定借給他們每家半斤玉米麵,並叮囑他們一定要盡快還回來。
鄰居們連連道謝,拿著玉米麵正要離開。韓昭昭又去牆角掀開麻袋,抱出來個十來斤的大南瓜。
拿起新買的菜刀,幾刀下去就砍成了十幾塊。
“大娘嬸子們,家裏還留了個南瓜種,把南瓜籽留下,南瓜大家一人分一塊。
回去熬鍋粥,也能頂點事兒!”
鄰居們頓時笑了,這可是意外之喜。這一塊足有一斤多,足夠五六口之家吃一頓的了。
關鍵是糧食是要還的,南瓜歸屬於鄰居們互贈的瓜果梨桃一類的,可以不用還。
啥時候自己家有點兒稀罕吃頭,回贈韓家孩子點兒就能行。
鄰居們都走了,祖孫倆看著空蕩蕩的廚房,意味深長的笑了。
韓昭昭低聲擔心地問:“奶,關爺爺肯定也沒買到糧食,也不知道他中午吃啥?”老太太歎了口氣:“別擔心,總會有辦法的。那老頭精著呢,肯定有後手!
以前世道那麽亂,他不也都拉著一大家子人挺過來了嘛。
這兩天咱家可得低調點,做飯不能出格了。還有,別人到處跑著找吃的,咱也不能擱家裏請等著。
沒事你也出門跑跑,咋滴也得做個樣子出來。”
韓昭昭點點頭,心裏祈禱著明天大家都能順利買到糧食,這樣她們家就不招人眼了。
下午居委會又貼告示了,上級緊急調來了糧食,糧店明天正常售糧。
不過因為購買太集中,運輸部門壓力太大,限量供應,每口人可先購買二斤糧食。後麵糧食陸續運進京,大家可以再次補充。
晚上,牛家大爺和錢家大伯都來了,三家家長商量了,趁錢大伯出京運糧,把山裏一存的蓖麻子和大豆先運出去,該賣的賣,該打油的打油。
東西太多,是絕不能在京城出手的。幸虧錢大伯常年在外麵跑,有門路解決。
最後,家長們還商量了山裏的地怎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