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後,一位老人從樹後出來,邊走邊嘖嘖稱奇,“不得了,沒想到這小丫頭竟然還是個學武的好苗子,這拳打的不錯呀!


    也不知跟誰學的拳?這套拳沒有半點花哨,幹淨利索,精準迅捷,倒是很適合用於實戰。


    不過,好像師父並沒有教她修習內功,拳腳練得再好,也難以入流!


    可惜,太可惜了!”


    老人背著手,邁著行雲流水般的步子,在公園轉了一圈,朝另一個方向慢慢走遠。


    幸好韓昭昭沒有看到他,不然肯定覺得麵熟,這老頭不是跟她起過爭執,搶過鳥兒的那橫老頭嗎?


    飯店門口排了一長溜兒人,一陣陣濃鬱的油炸香味從店裏向外擴散。


    今天早上有油條!


    由於油太稀罕,飯店很少出售炸油條,這年代的油條五分錢一根,可以分成兩劈兒。韓昭昭買了十根油條,打了一搪瓷缸豆腐腦。


    今天早上飯店也供應豆汁兒,那味她不喜歡,綠豆發酵做成的,光聞著就一股餿了巴嘰酸澀的怪味,老太太也不愛喝,她們家從來不買。


    她覺得,配油條當然是黃豆做的豆漿或鹹豆腐腦順口,沒有這兩樣她寧願喝開水。


    走到半路,身邊沒人。韓昭昭收了六根油條存進空間。


    老太太愛吃油條,老家把油條叫香油果子。做油條費油,賣的比饅頭包子貴,老太太一年也買不了幾次。


    用她老人家的話說,在老家,香油果子可是能走親戚的禮品,老百姓沒事誰舍得吃?


    到家老太太剛起床,正打開雞窩把雞撒出來,打掃衛生。


    “奶,吃飯了!”韓昭昭去廚房找出秋天做的韭菜花鹹菜和辣椒油。


    這還是她自己上山采的野山韭,找石碾壓碎,加了焯水的下架小茄子、嫩豆角、嫩扁豆,又放了生薑片和嫩花椒葉做成的。


    這種韭花鹹菜味道重,就油條,卷煎餅,就饅頭窩頭餅子最香了,拌豆腐,就豆腐腦更是絕配!


    “嗯,這韭菜花鹹菜夠味!多少年沒吃過了,幸好秋天你上山勤快,不然我還真吃不上。


    等我打聽到哪有賣煎餅鏊子的,買盤鏊子回來,我教你攤煎餅。


    咱山東老家,有兩個地方的煎餅最出名,一個是泰安煎餅,一個是沂蒙煎餅。


    要說起來,我最喜歡吃泰安煎餅,比沂蒙煎餅細泛,好咬好嚼能擱的住。”


    泰安煎餅韓昭昭當然知道,她不但知道,她還會攤呢!


    前世她娘家就在濟南和泰安中間,小時候幾乎家家的主食都是煎餅。


    煎餅做起來比較麻煩,要先泡糧食,再上磨磨成糊,最後再用大鏊子攤熟。


    攤煎餅一般兩個人配合最好,一個人燒火,一個人攤。


    純手工煎餅,首先舀一勺雜糧麵糊在鏊子上。下麵燒著細細的柴火,經過七七四十九下推拉,就變成一張薄軟如紙,香氣撲鼻的煎餅。


    她記得每次攤煎餅都要一天時間,家裏一次性會磨五六十斤糧食,煎餅攤的幹,疊成長方形,裝進大缸裏,壓上個蓋簾,上麵再壓上重物,煎餅被壓的板板正正的,存放幾個月都不帶壞的。


    出門幹活,上學住校,帶上六七十個煎餅,上頓吃了下頓吃,一次性能帶夠吃兩個星期的飯。


    有菜卷著吃,沒菜就鹹菜,嫌棄幹巴可以泡著開水吃。


    她上學的時候,最喜歡挖一小塊豬大油,倒點醬油,切點蔥花用開水一衝,把煎餅掰碎泡進去,連吃帶喝,比煮麵葉都香!


    泰安煎餅比紙還要薄,不管啥時候吃,不用加熱不怕涼,幹吃越嚼越香。


    攤一天,五口之家能吃一個月,農忙的時候,誰餓了拿起來就能吃,可比蒸饅頭貼餅子省事多了。


    被老太太一說,韓昭昭肚子裏的饞蟲活了,“奶,您甭管了,我趕明兒抽空就去買鏊子,回來就給您盤上。


    我也想吃煎餅了,我覺得煎餅比貼餅子好吃!剛好過幾天暖和了,挖些野菜摻些黃豆糝子蒸小豆腐卷煎餅裏,天天吃我也不嫌膩!”


    “你知道買啥樣的嗎?你又沒見過,還是我自己去找吧!”


    老太太不相信孫女,她吃過煎餅,但沒有見過別人攤煎餅,別給她整回口平底鍋回來,那咋整?


    韓昭昭心想,我不但見過,我還攤過呢,而且還攤得特別好!


    行吧,老太太想自己買就讓她去買唄,大不了買回來她幫忙改進一下。


    後世攤煎餅都用機器了,守著鏊子攤一天煎餅可累人了,效率又慢,幹一天下來手腕和腰都累的酸疼酸疼的,可不是輕鬆活。


    她在視頻上看到過改進後的煎餅鏊子,活動的能轉動,再支上半自動刮糊架,攤煎餅又快又省勁,效率更是能提高兩三倍,關鍵是不累人!


    “沂蒙煎餅也好吃,不過現做現吃味道最好。那邊的人做煎餅不用耙子,大多是滾煎餅或者批子煎餅……”


    老太太聊著聊著,小時候的記憶襲上心頭,講起了她太爺娶的泰安媳婦,那老太可能了,做豆腐,做粉條,攤煎餅,就沒有不會的。


    她們家的孩子,耳濡目染跟她學了不少本事,戰亂年代,走到哪裏,都不會餓死,隻恨小日本子不做人,對老百姓照樣下的去狠手。


    韓昭昭正在聽她奶憶往昔呢,就聽到大門響。


    “喲,是那娘倆來了!”


    老太太放下碗,就去開門。韓昭昭趕緊收拾桌子,去廚房洗碗。


    這時,老太太領了三個人進了院子。


    打頭的是身材魁梧的四十多歲的男人,穿著軍裝,板著臉,一看就很嚴肅。


    他身後跟著一對母子,女的看麵相說六十也有人相信,花白的頭發梳了個發髻,穿著件大襟夾襖,麵黃肌瘦跟逃難的難民似的。


    她手裏緊緊牽著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那少年又高又瘦,五官長的卻很好看。


    大眼睛高鼻梁薄薄的嘴唇,至少有八分像後世的香港某謝姓明星,不過個子可比謝xx高多了,目測足有一八零。


    可惜就是太瘦了,說不好聽的比皮包骨頭的骷髏強不到哪兒去。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少年眼神清澈,有些不諳世事的樣子。


    那雙眼睛太好看了,瞅人一眼就令人心生好感,韓昭昭感覺,長這樣眼睛的人,一定不是壞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也曾是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也曾是村花並收藏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