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學院。
將‘程朱理學’拉下朝堂的神壇。
在外人看來,這無疑是極為瘋狂、恐怖、不顧及的朝堂安危,國民利益之舉,乃是螻蟻撼樹。
就像金忠說的那般,一旦有任何的閃失,很有可能造成整個大明大夏傾倒,亡國之險境。
此事。
亦算是,朱高煦性格改變這麽長時間以來。
第一次麵對別人的指責,乃至嗬斥之時,惟一一次能夠這般心平氣和的聆聽著別人的言語,沒有半分的反駁,多言靜靜的聽著。
見著言語之中滿是充斥著逐客之意,閉目養神的金忠,及那扶著太師椅扶手上不時顫動的雙手,顯然此事是被嚇得不輕,同時心中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定。
對於眼前的情況。
不知過了多久的時間,被嗬斥、提醒的朱高煦,慢慢的從愣神之中回過神來,半眯著雙眸直勾勾的盯著閉目養神的金忠,臉色變的無比鄭重,揚起的嘴角之處浮現出絲絲森然的冷笑,聲音亦是無比低沉、陰冷,道:
“金尚書”
“‘程朱理學’乃是龐大的利益、權力的結合體,其間關係錯綜複雜,這些個道理,本王不是傻子,既然提出這個問題,則本王心裏則就比任何人都清楚和了解,這裏麵的東西。”
“方才你問本王,既不是太子,更不是帝王,隻不過為一屆帝位稍高的親王,憑什麽能夠做到?”
“行!”
“那本王就告訴你,本王認為自己能夠做到的底氣在哪裏。”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半眯的雙眸猛然睜開,話鋒亦是突然一轉,聲音變的慷激昂了起來,道:
“正是因為本王隻是一屆親王,既不是太子,亦不是帝王。”
“太子和帝王顧及的事情,正是因為本王與這兩個位置都不沾邊,則本王可無所畏懼。”
“此事之上,就算我做錯了,或者真的發生了什麽事情,後麵甭管是太子爺或者帝王,他們不曾參與其中,則有他們為本王兜底,能夠做到亡羊補牢,平息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這般情形之下,自然而然也就不會出現,你方才所言的大明朝堂傾覆之風險。”
“畢竟帝王遠征漠北、朝堂太子沒有任何話語權,而我什麽性格朝堂的人皆不是秘密。”
“此間情況、緣故之下,金尚書.不知此可不可以成為本王能夠試一試的底氣?”
“金尚書願不願意陪本王瘋上一場?”
“要不名流千古、要不遺臭萬年?”
“敢或者不敢?”
金忠:“.”
敢或者不敢?
我的親娘啊!
這哪裏是敢或者不敢來衡量的?
別人不知道,身為文臣的金忠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程朱理學’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的可怕的。
對於朱高煦的問話,在金忠聽來,這無疑像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怕,剛愎自用的般的言語。
當然方才從朱高煦的言語之中,他也品味到了絲絲的不同寓意。
就是此事,貌似永樂大帝和太子爺兩人都知道此事,也貌似知道朱高煦身為監國之後,所有的謀劃之舉。
同時也讓他不禁狐疑了起來,倘若此事真的是永樂大帝和太子爺兩人知曉,想要對‘程朱理學’動手,為何這兩人之間,為何沒有一人找他,與他談論這中間的任何事情?
其間連半點的蛛絲馬跡都沒有表露出來過分毫?
如若兩人不知道,乃是漢王假借兩人的名頭,前來欲想要將他給拉上賊船,此番也完全說不通啊!
以他與太子爺、陛下兩人之間的關係。
斷然其間沒有不透風的牆,謊言很容易就不公自破了。
這一家人究竟在搞什麽?
到底想要做什麽?
葫蘆裏麵到底是在賣什麽藥?
一時之間,他陷入了沉默之中,心中盡是遲疑之意。
過了良久之後,他還是問出了心中方才的疑惑,道:
“此事.陛下和太子殿下二人知道?”
聞言。
朱高煦半眯著雙眸打量了金忠片刻,神情徒然一凝,‘嗬嗬’一聲輕笑,沒有接這茬話語,轉而反問道:
“金尚書”
“其間之事,你亦知曉牽扯頗大。”
“你覺得這樣的事情.陛下和老大兩人知曉此事好,還是不知曉兩人為最好?”
“知與不知重要嗎?”
“所以.此事之上,我們不論任何人,隻言我們二人之間的事情,你覺得呢?”
此言。
算是回答了金忠的疑惑,又像是什麽都沒有回答。
不過金忠亦不是傻子,慢慢的也從朱高煦的言語之中,再次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在他看來,此事不出意外的話,怕是陛下和太子爺兩人心裏跟門清一般吧。
整不好.本就是他們三人所謀劃的事情。
隻不過陛下和太子爺兩人的身份不便於參合其中,而漢王則是被推出來打先鋒、成為別人手中刀劍的人或者說是問路石。
一時之間兩人四目相對,誰都沒有說話。
整個大殿之中,氣氛冷厲的讓人覺得可怕而壓抑。
良久之後,品味到其中不一樣韻味的金忠慢慢的回過神來,轉而半眯著雙眸直勾勾的看向朱高煦,神情變的格外的鄭重,言辭冷厲問道:
“漢王爺”
“老臣很是好奇。”
“你這麽做究竟是為了什麽?”
“朝中文武對立、勢如水火,你在朝中本就沒有多少的文臣願意支持你,對你的印象極差、彈劾反對之聲不絕於耳。”
“而今你上位.總攬監國之權,所作的第一件事,方是得罪全天下的讀書人。”
“這般情況.你可知道,此事不論成功與否,你都將被許多人憤恨、恨不得飲你血、吃你肉,成為眾首之矢。”
“如此,你還奪什麽嫡,而那個位置則會離你愈來愈遠。”
“這般無疑是自斷帝路。”
“究其原因,究竟是為何?”
“就簡簡單單的‘開天下百姓靈智,延大明百世基業’,且很有可能背上千古罵名、乃至遺臭萬年!”
“這般做,對你如今的位置來說,真的值得嗎?”(本章完)
將‘程朱理學’拉下朝堂的神壇。
在外人看來,這無疑是極為瘋狂、恐怖、不顧及的朝堂安危,國民利益之舉,乃是螻蟻撼樹。
就像金忠說的那般,一旦有任何的閃失,很有可能造成整個大明大夏傾倒,亡國之險境。
此事。
亦算是,朱高煦性格改變這麽長時間以來。
第一次麵對別人的指責,乃至嗬斥之時,惟一一次能夠這般心平氣和的聆聽著別人的言語,沒有半分的反駁,多言靜靜的聽著。
見著言語之中滿是充斥著逐客之意,閉目養神的金忠,及那扶著太師椅扶手上不時顫動的雙手,顯然此事是被嚇得不輕,同時心中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定。
對於眼前的情況。
不知過了多久的時間,被嗬斥、提醒的朱高煦,慢慢的從愣神之中回過神來,半眯著雙眸直勾勾的盯著閉目養神的金忠,臉色變的無比鄭重,揚起的嘴角之處浮現出絲絲森然的冷笑,聲音亦是無比低沉、陰冷,道:
“金尚書”
“‘程朱理學’乃是龐大的利益、權力的結合體,其間關係錯綜複雜,這些個道理,本王不是傻子,既然提出這個問題,則本王心裏則就比任何人都清楚和了解,這裏麵的東西。”
“方才你問本王,既不是太子,更不是帝王,隻不過為一屆帝位稍高的親王,憑什麽能夠做到?”
“行!”
“那本王就告訴你,本王認為自己能夠做到的底氣在哪裏。”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半眯的雙眸猛然睜開,話鋒亦是突然一轉,聲音變的慷激昂了起來,道:
“正是因為本王隻是一屆親王,既不是太子,亦不是帝王。”
“太子和帝王顧及的事情,正是因為本王與這兩個位置都不沾邊,則本王可無所畏懼。”
“此事之上,就算我做錯了,或者真的發生了什麽事情,後麵甭管是太子爺或者帝王,他們不曾參與其中,則有他們為本王兜底,能夠做到亡羊補牢,平息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這般情形之下,自然而然也就不會出現,你方才所言的大明朝堂傾覆之風險。”
“畢竟帝王遠征漠北、朝堂太子沒有任何話語權,而我什麽性格朝堂的人皆不是秘密。”
“此間情況、緣故之下,金尚書.不知此可不可以成為本王能夠試一試的底氣?”
“金尚書願不願意陪本王瘋上一場?”
“要不名流千古、要不遺臭萬年?”
“敢或者不敢?”
金忠:“.”
敢或者不敢?
我的親娘啊!
這哪裏是敢或者不敢來衡量的?
別人不知道,身為文臣的金忠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程朱理學’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的可怕的。
對於朱高煦的問話,在金忠聽來,這無疑像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怕,剛愎自用的般的言語。
當然方才從朱高煦的言語之中,他也品味到了絲絲的不同寓意。
就是此事,貌似永樂大帝和太子爺兩人都知道此事,也貌似知道朱高煦身為監國之後,所有的謀劃之舉。
同時也讓他不禁狐疑了起來,倘若此事真的是永樂大帝和太子爺兩人知曉,想要對‘程朱理學’動手,為何這兩人之間,為何沒有一人找他,與他談論這中間的任何事情?
其間連半點的蛛絲馬跡都沒有表露出來過分毫?
如若兩人不知道,乃是漢王假借兩人的名頭,前來欲想要將他給拉上賊船,此番也完全說不通啊!
以他與太子爺、陛下兩人之間的關係。
斷然其間沒有不透風的牆,謊言很容易就不公自破了。
這一家人究竟在搞什麽?
到底想要做什麽?
葫蘆裏麵到底是在賣什麽藥?
一時之間,他陷入了沉默之中,心中盡是遲疑之意。
過了良久之後,他還是問出了心中方才的疑惑,道:
“此事.陛下和太子殿下二人知道?”
聞言。
朱高煦半眯著雙眸打量了金忠片刻,神情徒然一凝,‘嗬嗬’一聲輕笑,沒有接這茬話語,轉而反問道:
“金尚書”
“其間之事,你亦知曉牽扯頗大。”
“你覺得這樣的事情.陛下和老大兩人知曉此事好,還是不知曉兩人為最好?”
“知與不知重要嗎?”
“所以.此事之上,我們不論任何人,隻言我們二人之間的事情,你覺得呢?”
此言。
算是回答了金忠的疑惑,又像是什麽都沒有回答。
不過金忠亦不是傻子,慢慢的也從朱高煦的言語之中,再次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在他看來,此事不出意外的話,怕是陛下和太子爺兩人心裏跟門清一般吧。
整不好.本就是他們三人所謀劃的事情。
隻不過陛下和太子爺兩人的身份不便於參合其中,而漢王則是被推出來打先鋒、成為別人手中刀劍的人或者說是問路石。
一時之間兩人四目相對,誰都沒有說話。
整個大殿之中,氣氛冷厲的讓人覺得可怕而壓抑。
良久之後,品味到其中不一樣韻味的金忠慢慢的回過神來,轉而半眯著雙眸直勾勾的看向朱高煦,神情變的格外的鄭重,言辭冷厲問道:
“漢王爺”
“老臣很是好奇。”
“你這麽做究竟是為了什麽?”
“朝中文武對立、勢如水火,你在朝中本就沒有多少的文臣願意支持你,對你的印象極差、彈劾反對之聲不絕於耳。”
“而今你上位.總攬監國之權,所作的第一件事,方是得罪全天下的讀書人。”
“這般情況.你可知道,此事不論成功與否,你都將被許多人憤恨、恨不得飲你血、吃你肉,成為眾首之矢。”
“如此,你還奪什麽嫡,而那個位置則會離你愈來愈遠。”
“這般無疑是自斷帝路。”
“究其原因,究竟是為何?”
“就簡簡單單的‘開天下百姓靈智,延大明百世基業’,且很有可能背上千古罵名、乃至遺臭萬年!”
“這般做,對你如今的位置來說,真的值得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