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
聽了這話,朱高煦收攏了神情,聳了聳肩笑了起來,微微搖了搖頭,輕聲嘀咕道:
“值得嗎?”
“這世間哪裏有什麽,值得與不值得的明確分界?”
“隻不過,每人的追求,所期許不同罷了。”
“甭管王爺也好,太子、帝王也罷。”
“眾人所追求的,不一直都是王朝、黎明百姓越來越好嗎?”
“金尚書儒學所學,不也一樣嗎?”
聞言,金忠微微一愣,臉上的神情不由露出一絲動容之意,看向朱高煦的目光亦不如方才那般警惕、戒備,心中不免升起一絲敬佩之意。
王朝、黎明百姓越來越好。
是啊!
這些不一直都是儒家.乃至他們為官之初的夢想和弘願嗎?
何曾幾時,貌似曾經的宏願、最初的夢想,已然被他們給忘得一幹二淨了。
而他,居然還沒眼前被他一直以來瞧不上的武將、臭丘八所看的明白,亦能夠保持初心。
就在他沉思之際,朱高煦的聲音再次傳來:
“金尚書你身為文官.”
“這些年以來,過見之文官、學子數不勝數。”
“不知你可曾有過這般感覺,如今的文官也好,學子也罷,一個個早已摒棄了初心,仗著被朝廷有待,眼高於頂、看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
“僥幸得了功名之後,口中說著為皇權治理天下,但又有幾人真正在意過百姓的死活,幾人為民牟過利益?”
“反倒是一個個成了魚肉百姓、貪汙受賄、收攏百姓手中良田、搜刮民脂民膏、愚弄百姓的好手,且致使上令多數完全無法下達的好手。”
“不少人成了朝廷的毒瘤、乃至成為後續王朝可能崩塌的蛀蟲。”
“且這些人還打著朝廷、皇帝的旗號,可謂是錢財進他們的口,鍋卻是朝廷、皇室為他們背。”
“之前的朝堂貪腐之風錦衣衛所查出來的一切切不正是如此嗎?”
“且中間還有多少沒有被查出來的?”
“而致使這般緣故,為何?”
“百姓少人識字,靈智未開,無法分別好壞,隻能夠成為別人愚弄的對象。”
言語。
隨著朱高煦的娓娓道來。
站在一旁的金忠一張老臉陰沉如水,幾度欲張嘴卻終究未能夠言語半分,且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為官這麽多年,能夠坐到這個位置,金忠也算是對於整個曆朝曆代的曆史有著頗多的了解,亦算是飽讀詩書,見過形形色色的人。
所以在朱高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此言絕對沒有半分的虛假。
自宋朝太祖趙匡胤上位以來,重文輕武開始,整個漢人民族的文臣就正真意義上成了氣候,同時也有著近乎於九成往上的人丟失了文人的風骨和氣節。
一個個人變成了貪生怕死之徒,成了魚肉百姓之毒瘤。
不過知道歸知曉,其實這個問題,自太祖皇帝立國開始,就討論過這個問題。
雖這些個沒有文人氣節和風骨的文臣,讓眾人非常的不喜,乃至於厭惡,但天子穩坐朝堂,需要有人為之牧民。
一旦真正的剔除掉這些個文人雅士,又讓何人來為天子牧民?
總不可能,什麽事情都讓天子一人親曆親為吧?
就別說鄉野田間的百姓,倘若就天子一人的話,政令怕是到達各州各府之時,都得把人給累死,所以這完全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站在一旁的朱高煦,見著邊上神情變幻莫測的金忠,心中也大概能夠猜到其心中在想什麽。
隨即,他簡單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再次開口道:
“這些個朝堂之上,或者還未為官的學子,如此多的人,真正的底氣不過就是覺得天子需要他們為之牧民,而田野鄉間的百姓壓根也接觸不到學習和知識,可盡情的愚弄。”
“而這些人認為自己的特殊待遇,一切本就是應該的,且認為朝廷離不開他們,而非他們離不開i朝廷,則有恃無恐。”
“本王所想要的就是將這些個混蛋的迷之自信給徹底碾碎,讓他們有著該有的緊迫感。”
“讓鄉間田野的百姓能夠開智,有對這些個有恃無恐之人產生衝擊的本事,不再成為這些文人雅士可隨意愚弄之人。”
“真要是達到本王所設想的那般,整個大明開始‘內卷’,所有的百姓皆開智了,可謂大明儲備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
“遙想這些個文人雅士,還能過這般泰然處之嗎?”
“且整個大明朝堂,也將徹底與之割裂,不用再被這些個人所鉗製。”
“屆時方是何等的景象,此間就不用我多言了吧?”
言罷。
朱高煦饒有興趣的看向金忠,靜靜的等待著他的答複。
一時之間整個大廳之中,陷入了詭異的寂靜之中,厚重的呼吸之聲徹響,縈繞於眾人的耳邊久久不曾斷絕。
不過觀著金忠此起彼伏的胸膛,顯然他現在心中、情緒乃是極為不平靜。
呼.
就這般,不知過了多久的時間,金忠從沉思之中回過神來,長長的吐出一口壓抑在心中的濁氣,轉而看向似笑非笑直勾勾盯著自己的漢王,聲音略帶著絲絲的沙啞,道:
“王爺.”
“此舉,你真的下定決心這般做了?”
“真的不會有半分的後悔?”
聽了這話,朱高煦聳了聳肩,半眯著的雙眸之中閃過一絲的凝重之意,重重的點了點頭,言辭確鑿回道:
“有些事有些路,總需要有人去走出第一步。”
“就如同始皇帝嬴政,一舉結束春秋戰國,一統中原一般,不是嗎?”
聞言。
金忠緩緩的抬起頭,深深的看了朱高煦一眼,見著其一副坦然自若、無比鄭重肯定的樣子,情緒一時之間變的相當的複雜。
有傾佩、有擔憂、有凝重、更有著絲絲的堅決之意,在雙眸之中浮現、猶如夜空之中的閃電一般。
“既然如此,漢王爺有著這般氣魄、這般膽量,敢視帝位如無物,為百姓請命走上這一遭。”
“老臣這等殘軀,又有何懼有之?”
“是非功過.後人評說。”
“然望有生之年.能夠見到漢王口中所描繪的盛世,亦算是不枉世上走上一遭。”
“幹了!!”(本章完)
聽了這話,朱高煦收攏了神情,聳了聳肩笑了起來,微微搖了搖頭,輕聲嘀咕道:
“值得嗎?”
“這世間哪裏有什麽,值得與不值得的明確分界?”
“隻不過,每人的追求,所期許不同罷了。”
“甭管王爺也好,太子、帝王也罷。”
“眾人所追求的,不一直都是王朝、黎明百姓越來越好嗎?”
“金尚書儒學所學,不也一樣嗎?”
聞言,金忠微微一愣,臉上的神情不由露出一絲動容之意,看向朱高煦的目光亦不如方才那般警惕、戒備,心中不免升起一絲敬佩之意。
王朝、黎明百姓越來越好。
是啊!
這些不一直都是儒家.乃至他們為官之初的夢想和弘願嗎?
何曾幾時,貌似曾經的宏願、最初的夢想,已然被他們給忘得一幹二淨了。
而他,居然還沒眼前被他一直以來瞧不上的武將、臭丘八所看的明白,亦能夠保持初心。
就在他沉思之際,朱高煦的聲音再次傳來:
“金尚書你身為文官.”
“這些年以來,過見之文官、學子數不勝數。”
“不知你可曾有過這般感覺,如今的文官也好,學子也罷,一個個早已摒棄了初心,仗著被朝廷有待,眼高於頂、看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
“僥幸得了功名之後,口中說著為皇權治理天下,但又有幾人真正在意過百姓的死活,幾人為民牟過利益?”
“反倒是一個個成了魚肉百姓、貪汙受賄、收攏百姓手中良田、搜刮民脂民膏、愚弄百姓的好手,且致使上令多數完全無法下達的好手。”
“不少人成了朝廷的毒瘤、乃至成為後續王朝可能崩塌的蛀蟲。”
“且這些人還打著朝廷、皇帝的旗號,可謂是錢財進他們的口,鍋卻是朝廷、皇室為他們背。”
“之前的朝堂貪腐之風錦衣衛所查出來的一切切不正是如此嗎?”
“且中間還有多少沒有被查出來的?”
“而致使這般緣故,為何?”
“百姓少人識字,靈智未開,無法分別好壞,隻能夠成為別人愚弄的對象。”
言語。
隨著朱高煦的娓娓道來。
站在一旁的金忠一張老臉陰沉如水,幾度欲張嘴卻終究未能夠言語半分,且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為官這麽多年,能夠坐到這個位置,金忠也算是對於整個曆朝曆代的曆史有著頗多的了解,亦算是飽讀詩書,見過形形色色的人。
所以在朱高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此言絕對沒有半分的虛假。
自宋朝太祖趙匡胤上位以來,重文輕武開始,整個漢人民族的文臣就正真意義上成了氣候,同時也有著近乎於九成往上的人丟失了文人的風骨和氣節。
一個個人變成了貪生怕死之徒,成了魚肉百姓之毒瘤。
不過知道歸知曉,其實這個問題,自太祖皇帝立國開始,就討論過這個問題。
雖這些個沒有文人氣節和風骨的文臣,讓眾人非常的不喜,乃至於厭惡,但天子穩坐朝堂,需要有人為之牧民。
一旦真正的剔除掉這些個文人雅士,又讓何人來為天子牧民?
總不可能,什麽事情都讓天子一人親曆親為吧?
就別說鄉野田間的百姓,倘若就天子一人的話,政令怕是到達各州各府之時,都得把人給累死,所以這完全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站在一旁的朱高煦,見著邊上神情變幻莫測的金忠,心中也大概能夠猜到其心中在想什麽。
隨即,他簡單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再次開口道:
“這些個朝堂之上,或者還未為官的學子,如此多的人,真正的底氣不過就是覺得天子需要他們為之牧民,而田野鄉間的百姓壓根也接觸不到學習和知識,可盡情的愚弄。”
“而這些人認為自己的特殊待遇,一切本就是應該的,且認為朝廷離不開他們,而非他們離不開i朝廷,則有恃無恐。”
“本王所想要的就是將這些個混蛋的迷之自信給徹底碾碎,讓他們有著該有的緊迫感。”
“讓鄉間田野的百姓能夠開智,有對這些個有恃無恐之人產生衝擊的本事,不再成為這些文人雅士可隨意愚弄之人。”
“真要是達到本王所設想的那般,整個大明開始‘內卷’,所有的百姓皆開智了,可謂大明儲備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
“遙想這些個文人雅士,還能過這般泰然處之嗎?”
“且整個大明朝堂,也將徹底與之割裂,不用再被這些個人所鉗製。”
“屆時方是何等的景象,此間就不用我多言了吧?”
言罷。
朱高煦饒有興趣的看向金忠,靜靜的等待著他的答複。
一時之間整個大廳之中,陷入了詭異的寂靜之中,厚重的呼吸之聲徹響,縈繞於眾人的耳邊久久不曾斷絕。
不過觀著金忠此起彼伏的胸膛,顯然他現在心中、情緒乃是極為不平靜。
呼.
就這般,不知過了多久的時間,金忠從沉思之中回過神來,長長的吐出一口壓抑在心中的濁氣,轉而看向似笑非笑直勾勾盯著自己的漢王,聲音略帶著絲絲的沙啞,道:
“王爺.”
“此舉,你真的下定決心這般做了?”
“真的不會有半分的後悔?”
聽了這話,朱高煦聳了聳肩,半眯著的雙眸之中閃過一絲的凝重之意,重重的點了點頭,言辭確鑿回道:
“有些事有些路,總需要有人去走出第一步。”
“就如同始皇帝嬴政,一舉結束春秋戰國,一統中原一般,不是嗎?”
聞言。
金忠緩緩的抬起頭,深深的看了朱高煦一眼,見著其一副坦然自若、無比鄭重肯定的樣子,情緒一時之間變的相當的複雜。
有傾佩、有擔憂、有凝重、更有著絲絲的堅決之意,在雙眸之中浮現、猶如夜空之中的閃電一般。
“既然如此,漢王爺有著這般氣魄、這般膽量,敢視帝位如無物,為百姓請命走上這一遭。”
“老臣這等殘軀,又有何懼有之?”
“是非功過.後人評說。”
“然望有生之年.能夠見到漢王口中所描繪的盛世,亦算是不枉世上走上一遭。”
“幹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