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聽後大為震怒。


    “傳王京來!”


    “錦衣衛是幹什麽吃的!”


    但朱厚熜剛這麽說完,東廠提督秦文就走到了朱厚熜麵前來。


    “皇爺。”


    “按錦衣衛所報,實庵公,其實還活著。”


    朱厚熜猛地抬起了頭。


    “朱五來報!”


    “因探知近日有海寇要襲擾餘姚,滅王氏滿門,故請得實庵公(王華)同意,將實庵公轉移至縣城內,且與餘姚縣官民做了準備。”


    “而後確實有海寇襲餘姚,為我錦衣衛和餘姚官民所擊退,然海寇如今仍在添兵圍攻餘姚,且逼迫餘姚投降,揚言:否則,城破之日就屠殺餘姚之日。”


    “而實庵公還活著,且有其本人請求朝廷援救餘姚的奏本送達。”


    秦文奏稟後,朱厚熜接過了兩道本,一邊看,一邊聽秦文說。


    “海寇襲擾餘姚?”


    “怎麽跟撫按所奏不一致。”


    隨後。


    朱厚熜就讓秦文去傳內閣首輔梁儲來。


    梁儲來後說道:“回陛下,這麽看來,可能是浙江撫按官收到了假消息,也或許在故意傳遞假消息。”


    “你認為,該當如何?”


    朱厚熜問道。


    梁儲繼續回道:“無論是哪種,以臣愚見,不如直接拆穿他,以錦衣衛報,八百裏急遞讓浙江巡撫孫潤立即派兵去救援餘姚!”


    朱厚熜頷首,準了王陽明所奏。


    他相信,浙江巡撫孫潤再怎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也不會明著跟朝廷作對。


    隻要他這個皇帝堅持認為有海寇在襲擾餘姚。


    那浙江巡撫孫潤就必須承認有海寇在襲擾餘姚。


    因為皇帝整治他一個浙江巡撫還是很容易的。


    話說。


    王華去世的消息,也很快隨著浙江撫按的急遞進京,而在權貴官僚間迅速傳播。


    不少反對加強皇帝兵權的權貴官僚們,因而不禁在暗中彈冠相慶。


    “王實庵去世了!雖不勝悲戚,但也算是一件好事!”


    “是啊,王陽明該被迫丁憂了!”


    “這樣的話,威武營重建的事可擱置矣。”


    由於這些權貴官僚大部分都是護禮派。


    所以,這些人還將此與之前的大禮聯係了起來。


    吏科給事中黃楷就在這時於六科廊對一眾與自己交好的給事中說:


    “如今,所定大禮讓天子稱本生為皇考,按照張孚敬所言,是為大孝!如若天子奪情,便是不重孝德也!”


    “所以,若天子奪情,我等當力爭之!”


    戶科的韓自璧跟著道:“自當如此!”


    但這時。


    內閣送了新的諭旨來了六科。


    而這新的諭旨就是朱厚熜讓浙江巡撫救援餘姚的諭旨。


    這道諭旨就是在王華的奏本上禦批的諭旨。


    所以,黃楷在看見這奏疏頓時就瞪大了雙眼:“王實庵竟然還活著?”


    “什麽?!”


    韓自璧等給事中也大為愕然。


    黃楷則在這時一臉嚴肅說:“陛下早就派了錦衣衛去餘姚,而王實庵自己還借著錦衣衛上了一道本!”


    韓自璧等給事中聽後皆過來看這道諭旨。


    嘭!


    韓自璧本人更是一拳砸在了桌上。


    “這是誰讓陛下做的如此小心謹慎,居然能想到提前讓錦衣衛在餘姚布局!”


    而韓自璧還因此說了這麽一句。


    “沒錯,此舉完全不像是外藩進京的少年天子能想到,倒像是一位深諳鬥爭的老道帝王。”


    “此舉明顯也是在用最卑鄙的心思揣度天下人,所以,才會提前派錦衣衛去防備有人讓王陽明提前丁憂!”


    另外幾位護禮派的給事中也開始紛紛低聲交談起對朱厚熜這種行為的看法來。


    黃楷也在這時候說:“天子少年老成,再加上有奸邪之輩如梁順德、王陽明這些提點,想到這些也不奇怪,現在需要擔憂的是,浙江撫按提前奏報此消息,隻怕會給奸臣打擊他們的口實。”


    眾人皆頷首,對浙江撫按官頗為擔憂起來。


    ……


    在這一天的同一時刻。


    浙江杭州。


    浙江巡撫孫潤正對巡按禦史賀鉞一起,休憩在撫院衙門的後院裏。


    且孫潤還正對賀鉞言道:“我們的聯名急遞應該到京師了!”


    “應該吧,急遞早一日到京師,也能早一日結束重建威武營的弊政。”


    賀鉞點頭說了一句。


    而孫潤接著就又對賀鉞說:“不過,你說會不會有什麽變故?”


    “俗話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我們隻憑一個餘姚富商呈來的口信,就把王實庵去世的消息送進京師,到底是有所風險啊。”


    孫潤擰起了眉頭。


    賀鉞不由得蹙皺眉:“能有什麽風險?”


    “他一個商人,還敢騙咱們?”


    賀鉞接著反問起孫潤來。


    孫潤則道:“以吊唁的名義去餘姚看看再說,不然沒辦法讓人放心。”


    賀鉞道:“去就去!”


    孫潤和賀鉞便發了牌票給紹興知府與餘姚知縣。


    接著。


    兩人就一起往餘姚而來。


    可孫潤和賀鉞還沒到餘姚,分守道顧璘就在中途攔住了二人:


    “餘姚已被海寇重重圍住!如今特來告知撫按知道。”


    “什麽?!”


    孫潤聽後大驚,然後,他就看向了賀鉞。


    賀鉞也一臉驚詫:“海寇?”


    “這是餘姚遞來的急報!”


    顧璘忙將袖中一份急報遞給了孫潤,說:“正要來通稟兩位,沒想到路上遇到兩位的牌票,也就幹脆來中途攔截了。”


    孫潤這裏看了急報,兩眼一花,直接坐在了地上,喃喃道:“完了!完了!我們果然是太急了,這一下子,就給了天子懷疑我們通賊的理由啊!”


    “奸商!”


    “無恥的奸商!”


    “老子要滅了他的門!”


    賀鉞則暴怒不已地吼了起來。


    原來。


    孫潤和賀鉞兩人之所以發急遞上奏朝廷說王陽明的父親去世,是因為賀鉞從一個餘姚富商那裏知道了王華去世的消息。


    按理。


    賀鉞也不該這麽輕率相信這個富商。


    但這個富商跟他很熟,再加上,他能行取為巡按禦史,也是靠這個富商牽線搭橋,他也就不怎麽懷疑這個富商。


    更重要的是,賀鉞自己主觀上也很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何況,王華的確年歲已大,近年也老是得病。


    所以,賀鉞也就迫不及待地將這個消息告知給了孫潤,還勸孫潤和自己一起上報給朝廷知道。


    賀鉞之所以要讓孫潤跟他一起上,是為了避免將來孫潤以後記恨他有這樣的重要消息不及時向他分享。


    故而,賀鉞也就勸著孫潤一起上了急遞。


    孫潤本人也是護禮派的官員,也巴不得王華盡快去世,希望王陽明盡快丁憂,重建威武營的事能趕緊停止。


    但孫潤倒是比賀鉞謹慎些,一開始也沒有急著就要上疏,但架不住賀鉞說早點報給朝廷知道,也就還是答應了下來。


    可現在。


    事情去變成了王華還沒死,隻是有海寇想攻破餘姚城。


    “不管了。”


    “得立即派兵救援餘姚。”


    “要是餘姚有什麽閃失,乃至王實庵真要是死在海寇手裏,我們就反而會被上麵懷疑是謀害王實庵的罪魁禍首!”


    孫潤在回過神來後,就立即說了起來。


    接著。


    孫潤就看向顧璘:“事不宜遲,顧兵憲,你立即持本院關防去附件衛所調兵!”


    然後。


    孫潤又看向賀鉞:“賀巡按,你立刻去紹興,防範海寇竄向府城!”


    顧璘和賀鉞皆點頭而去。


    浙江餘姚。


    雖說是陽春三月。


    但餘姚知縣丘揚,卻若在三伏天一般,正滿頭是汗地立在城垛上,看著城外烏泱泱的一大群海寇,且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海寇把附近村民抓來當著他的麵殺掉,乃至摁在地上強暴。


    同丘揚站在一起的還有錦衣衛千戶朱五與百戶朱七。


    朱五把著刀,麵似寒霜地看著這一幕,且指著這些海寇,對丘揚說:“丘知縣,你看,這些海寇居然帶有火炮,這說明他們不是一般的海寇。”


    雖說文官與廠衛之人素來不和,而且也往往不得不互相針對。


    但丘揚現在還是很感激朱五這些錦衣衛的。


    因為……


    若不是這些提前著便衣而潛入餘姚縣的大量錦衣衛,通過每日仔細明察暗訪,查緝到了行動異常的外來人,也就不會發現有海寇細作提前混入了餘姚城,使得他可以及時和這些錦衣衛一起及時鏟除了城內細作。


    恐怕……


    現在的餘姚早就為海寇攻破。


    而現在。


    丘揚唯一的擔心就隻是自己這邊的兵民和錦衣衛們能不能守住餘姚城。


    朱五這時對他說起外麵海寇的情況後,丘知縣笑著點了點頭,但他也因此更加擔憂,說:“這麽看來,這些海寇非尋常賊子,乃有官軍暗中相助,否則士族大戶在暗中相助!”


    “正是此理,他們隻怕就是當地官軍假扮,因為他們不少還拿的是官造腰刀。”


    朱五跟著說道。


    丘揚能成為餘姚知縣,就是因為他是王學門人。


    所以,丘揚也因此頗為憤慨地說:“這事也當與他們不欲讓天子兵強馬壯有關,所以欲扮海寇,殺實庵公,讓陽明先生早日丁憂!”


    “丘知縣說的沒錯,我們必須守住餘姚,即便守不住餘姚,也要在今晚找機會先把實庵公送走!”


    朱五說道。


    丘揚頷首。


    沒多久,海寇就開始了第一次攻城。


    不過,當這些海寇開始第一波攻城時,丘揚就發現這些來自京師的錦衣衛所持的帶火繩的神銃是真的凶猛,讓這些海寇吃了大虧,居然沒有攻進城內,而不得不改為繼續圍城。


    “可惡!”


    “這些錦衣衛秘密聚集餘姚也就罷了,居然還拿出這麽厲害的火器!”


    在這些海寇中的一叫錢知德的生員在看見餘姚城還是沒被攻破後,就忍不住大罵了一句。


    隨後……


    他就對與自己同在船上的一海寇頭子說:“閔首領,錦衣衛提前來了餘姚,讓我們沒了內應不說,現在也讓餘姚的兵民在火器上反而比都指揮司的火器更厲害一層,如今看來,也就隻能先派人提前回蘇州,讓諸公知道,我們借海寇滅王氏九族的希望已經不存在。”


    閔首領頷首。


    ……


    京師。


    在原南京吏部尚書王華請求朝廷發兵救援餘姚的事在朝中不脛而走後。


    禮部右侍郎顧鼎臣就在這一天秘密見了禦史陶中夫:


    “所謀之事休矣!”


    “如今看來,隻能上本以海寇猖獗為由,請求加強海禁!”


    “且言浙江多大戶走私通倭,尤以謝、王、張諸士族為最!”


    “把海寇之患歸咎於這些浙江走私大戶!”


    “讓天子知道,海寇攻餘姚,皆是他們浙江大戶咎由自取!”


    顧鼎臣這麽說後,陶中夫頷首,且於次日上朝言說了此事。


    沿海大族走私是常事。


    史上有記載的例子裏,最有名的就是大學士謝遷家因為走私與海盜產生矛盾,而被海盜滅門。


    朱厚熜這時也首次在朝堂上聽到有禦史彈劾謝遷、王陽明、張璁這些家族參與走私。


    “陛下!”


    “浙江大戶勾結海寇,行走私之事不說,如今又因分贓不均,導致海寇肆虐海疆,臣請派得力大臣速去海邊巡視,嚴查走私之事,以平海患,還兩浙以安寧!”


    而這時,陶中夫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